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及其合模拆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4383发布日期:2020-09-04 17:0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及其合模拆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及其合模拆模设备。



背景技术:

风炮是一种拧紧螺栓或者拆卸螺栓用的工具,风炮在拧紧螺栓或者卸下螺栓的时候,风炮的炮杆部要与螺栓上下同轴对准,这样风炮启动才不会对螺栓或者风炮自身造成损伤。但是现场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两者容易出现没有同轴对准,存在偏差的情况,风炮的炮杆部强行套进螺栓,并在两者不同轴的情况下启动风炮会对螺栓或者风炮自身造成损伤,影响螺栓或者风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风炮机构的风炮通过径向移动支持机构的支持,通过移动的方式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风炮与螺栓同轴对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用于拧或者卸螺栓,所述风炮机构包括安装风炮的身部外并让风炮整体支持径向移动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风炮整体的径向移动以使得风炮的炮杆端与与之套入的螺栓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移动支持机构包括形成在风炮的身部外的径向扩大部以及罩在径向扩大部外的径向移动支持罩体;径向移动支持罩体包括罩底板和设在罩底板上的罩外壳;所述罩底板上设有供风炮的径向扩大部下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一镂空区域;所述罩外壳上设有供风炮的径向扩大部上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二镂空区域;所述径向扩大部可平滑地移动在所述罩底板和罩外壳围成的移动腔中以带动风炮整体的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扩大部的底部与移动腔的腔底滑配合;在风炮受到的径向力大于径向扩大部与移动腔的腔底之间的摩擦力后带动径向扩大部随同风炮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移动支持机构还包括若干个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设在径向扩大部的底部与移动腔的腔底之间;在风炮受到的径向力大于滚珠的滚动摩擦力后,滚珠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和风炮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移动支持机构还包括若干个分成两层并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一层滚珠设在所述径向扩大部的底部与移动腔的腔底之间;另一层滚珠设在所述径向扩大部的顶部与移动腔的腔顶之间;在风炮受到的径向力大于两层的滚珠的滚动摩擦力后,滚珠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和风炮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移动支持机构还包括若干个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设在径向扩大部的顶部与移动腔的腔顶之间,所述径向扩大部的底部与移动腔的腔底滑配合;在风炮受到的径向力大于滚珠的滚动摩擦力,大于径向扩大部与移动腔的腔底之间的静摩擦力后,滚珠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和风炮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移动支持机构还包括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以径向扩大部为中心间隔环绕地分布在移动腔中,并且抵在径向移动支持罩体和径向扩大部之间,所述风炮移动复位件用作在风炮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

进一步的,每一风炮移动复位件均能承受风炮的移动并将风炮的移动位移转化成自身的形变量,风炮移动复位件能在风炮与螺栓脱开后释放自身的形变量以驱动风炮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

进一步的,风炮移动复位件为风炮移动复位压簧,每一风炮移动复位压簧的一头与移动腔相抵并连接,风炮移动复位压簧的另一头与径向扩大部的外壁相抵并连接;或者风炮移动复位件为风炮移动复位压簧,所述径向扩大部的周壁和罩外壳的侧部上形成了相互贯通的径向孔,罩外壳的侧部上的径向孔外覆盖了可拆卸的抵块板,每一所述风炮移动复位压簧的一头与径向扩大部的径向孔孔底相抵,另一头穿过罩外壳的侧部上的径向孔与抵块板相抵,风炮移动复位压簧的压缩方向与径向扩大部的移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每一风炮移动复位件均能承受风炮的移动并将风炮的移动位移转化成自身的位移量,风炮移动复位件能在风炮与螺栓脱开后释放自身的位移量以驱动风炮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

进一步的,所述风炮为气动风炮,电动风炮和液压风炮中的一种。

采用以上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风炮的炮杆部向下移动套入进螺栓的过程,若风炮的炮杆部与螺栓不同轴,存在偏差,风炮的炮杆部套入螺栓的过程,螺栓会对风炮施加一个径向力,风炮受到径向力之后,由于径向移动支持机构的设置,风炮通过径向移动的方式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风炮与螺栓同轴对准,在风炮与螺栓同轴对准之后,风炮不再受到径向力,停止了径向移动的动作,风炮在与螺栓同轴后启动作业,不会对自身或者螺栓造成损伤,提高了两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风炮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的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风炮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a的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风炮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a-a的向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风炮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a-a的向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合模拆模设备工作时候的一种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合模拆模设备工作时候的另一种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风炮;111、转轴;112、连接轴;113、螺接套筒;114、风炮杆缓冲压簧;2、径向扩大部;3、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11、罩底板;312、罩外壳;4、滚珠;5、风炮移动复位压簧;611、第一垫块;612、第二垫块;7、抵块板;711、连接块;712、滑轨;8、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用于拧或者卸螺栓,见图1和图2所示,风炮机构包括安装风炮1的身部外并让风炮1整体支持径向移动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的设置满足了本实施例的风炮1套入与之不同轴的螺栓之后,通过风炮1整体的径向移动,调整了风炮1相对于螺栓的位置,最终风炮1的炮杆端与与之套入的螺栓同轴,之后启动风炮1实施作业,由此避免了不同轴情况所引发的风炮和螺栓的损伤。

如下是一种具体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该径向移动支持机构包括形成在风炮1的身部外的径向扩大部2、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以及罩在径向扩大部2外的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的结构包括罩底板311和设在罩底板311上的罩外壳312,并且,罩底板311和罩外壳312围成的移动腔313,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罩底板311在工作状态下均处于水平状态,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滑配合,罩底板311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下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一镂空区域314,罩外壳312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上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二镂空区域315,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以径向扩大部2为中心间隔环绕地分布在移动腔313中,并且抵在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和径向扩大部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风炮1套入与之不同轴的螺栓之后,会对风炮1施加一个径向力,由于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滑配合,即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罩底板311滑配合,风炮1受到的径向力,大于径向扩大部2与移动腔313的腔底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引起径向扩大部2随同风炮1的径向移动,径向扩大部2在移动腔313中的移动触发风炮移动复位件,风炮移动复位件会接收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径向扩大部2移动直至风炮1的炮杆端与与之套入的螺栓同轴位置后,风炮1不再会收到径向力,因而停止了径向的移动,再实施作业,作业完成后,风炮1与螺栓脱开,风炮移动复位件在具体实施时候用作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

如下是一种风炮移动复位件的具体结构及其布置形式,以实现风炮移动复位件在具体实施时候用作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具体的,每一风炮移动复位件均能承受风炮1的移动并将风炮1的移动位移转化成自身的形变量,风炮移动复位件能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释放自身的形变量以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更具体的一种方式是,风炮移动复位件为风炮移动复位压簧5,每一风炮移动复位压簧5的一头与移动腔313相抵并连接,风炮移动复位压簧5的另一头与径向扩大部2的外壁相抵并连接;更具体的另一种方式是,或者风炮移动复位件为风炮移动复位压簧5,所述径向扩大部2的周壁和罩外壳312的侧部上形成了相互贯通的径向孔,罩外壳312的侧部上的径向孔外覆盖了可拆卸的抵块板7,每一所述风炮移动复位压簧5的一头与径向扩大部2的径向孔孔底相抵,另一头穿过罩外壳312的侧部上的径向孔与抵块板7相抵,风炮移动复位压簧5的压缩方向与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方向相同。

如下是另一种风炮移动复位件的具体结构及其布置形式,以实现风炮移动复位件在具体实施时候用作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每一风炮移动复位件均能承受风炮1的移动并将风炮1的移动位移转化成自身的位移量,风炮移动复位件能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释放自身的位移量以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

如下是一种具体结构支持风炮具有纵向的缓冲调节,风炮1的身部的下端为炮杆部,其结构包括连接轴112、螺接套筒113、风炮杆缓冲压簧114和由风炮1的身部伸出的转轴111;连接轴112的一端为大径端,另一端为小径端,转轴111的一端与连接轴112的大径端同轴连接并随动,连接轴112的小径端与螺接套筒113的一端轴向活动径向限位连接,风炮杆缓冲压簧114套在连接轴112的小径端外且其两端分别抵在连接轴112的大径端与螺接套筒113之间。

图1和图2中,f1和f2标识出的是风炮1的径向移动方向,f1’和f2’标识出的是风炮1复位的移动方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用于拧或者卸螺栓,见图3和图4所示。

相比于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移动式风炮机构,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风炮机构采取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通过引入了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提高了风炮径向移动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径向移动支持机构包括形成在风炮1的身部外的径向扩大部2、罩在径向扩大部2外的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以及若干个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包括罩底板311和设在罩底板311上的罩外壳312;所述罩底板311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下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一镂空区域314;所述罩外壳312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上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二镂空区域315;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设在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之间;在风炮1受到的径向力大于滚珠4的滚动摩擦力后,滚珠4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2和风炮1径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风炮1套入与之不同轴的螺栓之后,会对风炮1施加一个径向力,由于滚珠4设在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之间,即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罩底板311之间设置了所述滚珠4,风炮1受到的径向力大于滚珠4的滚动摩擦力,滚珠4的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2的水平在罩底板311上移动,风炮1随同做径向移动,径向扩大部2在移动腔313中的移动触发风炮移动复位件,风炮移动复位件会接收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径向扩大部2移动直至风炮1的炮杆端与与之套入的螺栓同轴位置后,风炮1不再会收到径向力,因而停止了径向的移动,再实施作业,作业完成后,风炮1与螺栓脱开,风炮移动复位件在具体实施时候用作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即释放接收的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量。

图3和图4中,f1和f2标识出的是风炮1的径向移动方向,f1’和f2’标识出的是风炮1复位的移动方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用于拧或者卸螺栓,见图5和图6所示。

相比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所公开的移动式风炮机构,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风炮机构采取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通过引入了双层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同样也是提高了风炮径向移动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包括形成在风炮1的身部外的径向扩大部2、罩在径向扩大部2外的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若干个分成两层并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以及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包括罩底板311和设在罩底板311上的罩外壳312,罩底板311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下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一镂空区域314,罩外壳312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上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二镂空区域315;一层滚珠4设在所述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之间;另一层滚珠4设在所述径向扩大部2的顶部与移动腔313的腔顶之间。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风炮1套入与之不同轴的螺栓之后,也会对风炮1施加一个径向力,由于一层滚珠4设在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之间,另一层滚珠4设在所述径向扩大部2的顶部与移动腔313的腔顶之间;即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罩底板311之间设置了一层所述滚珠4,径向扩大部2的顶部与罩外壳312的顶部之间设置了另一层所述滚珠4,风炮1受到的径向力大于两层滚珠4的滚动摩擦力,两层滚珠4的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2在罩底板311上水平地移动,风炮1随同做径向移动,径向扩大部2在移动腔313中的移动触发风炮移动复位件,风炮移动复位件会接收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径向扩大部2移动直至风炮1的炮杆端与与之套入的螺栓同轴位置后,风炮1不再会收到径向力,因而停止了风炮1的径向的移动,再实施拧或者卸螺栓作业,作业完成后,风炮1与螺栓脱开,风炮移动复位件在具体实施时候用作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即释放接收的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量。

图5和图6中,f1和f2标识出的是风炮1的径向移动方向,f1’和f2’标识出的是风炮1复位的移动方向。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用于拧或者卸螺栓,见图7和图8所示。

相比于实施例二所公开的移动式风炮机构,本实施例的移动式风炮机构采取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通过引入了与实施例二分布位置不同的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同样也提高了风炮径向移动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径向移动支持机构包括形成在风炮1的身部外的径向扩大部2、罩在径向扩大部2外的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若干个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以及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包括罩底板311和设在罩底板311上的罩外壳312;罩底板311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下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一镂空区域314;所述罩外壳312上设有供风炮1的径向扩大部2上端穿过并允许其径向移动的第二镂空区域315;滚珠4设在径向扩大部2的顶部与移动腔313的腔顶之间,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移动腔313的腔底滑配合,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与罩底板311滑配合,若干个风炮移动复位件以径向扩大部2为中心间隔环绕地分布在移动腔313中,并且抵在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和径向扩大部2之间。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风炮1套入与之不同轴的螺栓之后,也会对风炮1施加一个径向力,由于径向扩大部2的顶部与移动腔313的腔顶之间设置了可同步同向滚动的滚珠4,径向扩大部2的底部又与罩底板311滑配合,风炮1套入与之不同轴的螺栓所造成的对风炮1的径向力,大于滚珠4的滚动摩擦力和径向扩大部2与罩底板311之间的静摩擦力两者之和,致使滚珠4的同步同向滚动带动径向扩大部2水平地在罩底板311上移动,风炮1随同做径向移动,径向扩大部2在移动腔313中的移动触发风炮移动复位件,风炮移动复位件会接收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径向扩大部2移动直至风炮1的炮杆端与与之套入的螺栓同轴位置后,风炮1不再会收到径向力,因而停止了风炮1的径向的移动,再实施拧或者卸螺栓作业,作业完成后,风炮1与螺栓脱开,风炮移动复位件在具体实施时候用作在风炮1与螺栓脱开后驱动风炮1反向移动以复位风炮1,即释放接收的径向扩大部2的移动量。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合模拆模设备,见图9和图10所示,该合模拆模设备包括第一机架7和驱动件8,第一机架7上可以设置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或者实施例四所示的移动式风炮机构,在见图9和图10中,对应配置的是实施例三所示的移动式风炮机构,所述驱动件8也是配置在第一机架7上,驱动件8为气缸或者油缸的一种,移动式风炮机构的罩底板311成水平设置并且连接了水平的连接块711,连接块711的另一头与第一机架7上设有的滑轨712滑配合,滑轨712至上而下沿着第一机架7的高度方向,气缸或者油缸的驱动杆与连接块711相连,从而实现了移动式风炮机构沿着第一机架7的高度方向上下往复移动,用以对风炮机构下方的管桩模实施合模或者拆模作业。

具体的,其中一种情况见图9所示,可知移动式风炮机构的风炮1与管桩上的合模螺栓未处于同一轴线上,存在较小范围的偏差,但是风炮1在驱动件8的驱动下,风炮1依旧能按照f1所示的方向套进管桩上的合模螺栓,并且在套进管桩上的合模螺栓的过程中,能够朝着f1'所示的方向径向移动,直至风炮1与管桩上的合模螺栓处于同一轴线上,之后风炮1就可实施作业,风炮1作业完成后,在驱动件8的驱动下,风炮1按照图9中f2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借助风炮移动复位件的反向推动作用,风炮1还能够按照f2’所示方向的径向移动以调整自身的位置,到复位风炮1的目的。

具体的,其中另一种情况见图10所示,可知移动式风炮机构的风炮1与管桩上的合模螺栓未处于同一轴线上,存在较小范围的偏差,但是风炮1在驱动件8的驱动下,风炮1依旧能按照f1所示的方向套进管桩上的合模螺栓,并且在套进管桩上的合模螺栓的过程中,能够朝着f1'所示的方向径向移动,直至风炮1与管桩上的合模螺栓处于同一轴线上,之后风炮1就可实施作业,风炮1作业完成后,在驱动件8的驱动下,风炮1按照图10中f2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借助风炮移动复位件的反向推动作用,风炮1还能够按照f2'所示方向的径向移动以调整自身的位置,到复位风炮1的目的。

以上各个实施例中,不限于采用气作为动力源的气动风炮,由此风炮1可以是气动风炮,电动风炮和液压风炮中的一种。以上各个实施例中,为提高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整体的结构强度,径向移动支持罩体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即罩底板311和罩外壳31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