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25879发布日期:2019-09-06 23:0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丝网是用低碳钢丝,中碳钢丝,高碳钢丝,不锈钢丝等材料编织或者焊接成网状材料的总称,主要是以钢丝为原料,经过专业设备加工成网状,故称钢丝网,土木工程的钢丝网用于防止土木工程出现沉降现象和骨架加固,因此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土木工程用品,在现有的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中,还都是通过编制成型,由于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之间没有连接点,从而影响了钢丝网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因此提高了钢丝网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包含有呈钢丝网经向分布的经向钢丝、设置为呈钢丝网纬向分布的纬向钢丝、设置在经向钢丝与纬向钢丝的接触部位的连接点,纬向钢丝设置为与经向钢丝呈附着方式分布。

由于设计了经向钢丝、纬向钢丝和连接点,通过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组成了钢丝网,通过连接点,实现了纬向钢丝与经向钢丝的连接,不再都是通过编制成型,因此提高了钢丝网的强度。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单侧面布置连接丝的方式把经向钢丝、纬向钢丝和连接点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纬向钢丝设置在经向钢丝上,在纬向钢丝与经向钢丝之间设置有连接点。

本发明设计了,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分别设置为圆形丝状体并且纬向钢丝设置在经向钢丝的上端端面部,纬向钢丝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连接点与经向钢丝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经向钢丝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分布,纬向钢丝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分布在经向钢丝上。

本发明设计了,连接点设置为熔融层体并且连接点设置为与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嵌入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经向钢丝的直径和纬向钢丝的直径分别设置为1.9-3.3mm并且连接点的高度设置为3.61-6.27mm,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设置为50-150mm并且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设置为50-150mm。

本发明设计了,在经向钢丝、纬向钢丝和连接点组成的网格体的外表面部设置有涂层体并且涂层体分别设置为与经向钢丝、纬向钢丝和连接点包裹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相邻的其中一个纬向钢丝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连接点与相邻的其中另一个纬向钢丝的端头联接并且纬向钢丝设置为呈连续的八字形分布在经向钢丝上。

本发明设计了,在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上设置有加粗部并且加粗部设置为沿经向钢丝的中心线和纬向钢丝的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加粗部设置为扁平体并且在经向钢丝的加粗部和纬向钢丝的加粗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点。

本发明设计了,在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上或在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之间孔格上分别设置有添加体并且添加体分别设置为与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粘结式联接,添加体设置为颗粒体、纤维丝或布片体。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装置,包含有用于支撑的机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且用于把纬向钢丝放置在经向钢丝上端端面部的进料装置、设置在设置在机架上并且用于在纬向钢丝与经向钢丝之间形成连接点的熔融焊接装置。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放卷装置和校直装置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经向钢丝的释放。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出料装置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带动钢丝网的定间隔运动。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涂料装置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钢丝网上的涂层体成形。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成卷装置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把钢丝网形成卷体。

本发明设计了,在机架上分别设置有放卷装置、校直装置、熔融焊接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放卷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校直装置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并且校直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进料装置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熔融焊接装置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熔融焊接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出料装置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并且出料装置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涂料装置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涂料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成卷装置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机架设置为包含有后框部、导轨部、前框部和支撑板部并且导轨部的端头、支撑板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后框部和前框部联接,导轨部设置为与出料装置联接并且支撑板部分别设置为与校直装置、熔融焊接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联接,后框部和前框部分别设置为门形架状体并且导轨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支撑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放卷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座部和转笼部并且转笼部设置为与座部转动式联接,转笼部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校直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座部设置为t字形座状体并且转笼部设置为具有管部和外涨杆部的笼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校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隔离杆装置、压爪和滾压装置并且压爪设置在隔离杆装置与滾压装置之间,隔离杆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放卷装置联接并且滾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熔融焊接装置联接,隔离杆装置的竖杆体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架联接并且隔离杆装置的竖杆体的上端头设置为与隔离杆装置的横杆体联接,压爪设置为l字形板状体并且压爪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架联接,滾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支撑片部、第二支撑片部、上滚轮和下滚轮并且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支撑片部和第二支撑片部转动式联接,第一支撑片部与第二支撑片部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并且第一支撑片部与机架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第二支撑片部与机架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42-48°,上滚轮的个数设置为与下滚轮的个数多一个并且上滚轮和下滚轮设置为呈交错排列分布,第一支撑片部上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间隙的中心线与第二支撑片部上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间隙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本发明设计了,熔融焊接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立柱架、绝缘垫、下电极、上电极、滑动块和升降伸缩缸并且绝缘垫设置为与机架联接,下电极分别设置为与机架联接并且上电极设置为与滑动块联接,滑动块设置为与立柱架滑动式联接并且升降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滑动块联接,升降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立柱架联接并且下电极和上电极设置为与外接电源连接,立柱架设置为门字形架状体,绝缘垫设置为云母片状体并且下电极和上电极设置为矩形铜块状体,滑动块设置有具有套筒的条状体并且升降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一个下电极和一个上电极设置为组成一组电极部件并且多组电极部件设置为沿滑动块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进料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输料板、挡杆、喂料装置、挡爪、摆动轴、摆动臂、摆动缸、料仓、第一推力缸和推力板并且输料板的下端端部设置在熔融焊接装置的其中一个侧面部,挡杆设置在熔融焊接装置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并且输料板和挡杆分别设置为与机架联接,摆动轴设置为与输料板联接并且摆动轴的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臂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摆动臂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并且摆动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输料板联接,挡爪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轴的外侧面部联接并且挡爪的外端头设置为与输料板伸出式联接,料仓设置在输料板上并且在料仓上设置有第一推力缸,第一推力缸的伸缩端头设置为与推力板联接并且喂料装置设置在输料板上,喂料装置设置为延伸在料仓和挡杆之间并且输料板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挡杆设置为螺栓并且挡杆设置为与机架螺纹式联接,挡爪和推力板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摆动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摆动臂设置为梯形板状体并且料仓设置为矩形盒状体,摆动缸和第一推力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喂料装置设置为摆动搬运装置。

本发明设计了,喂料装置包含有抓取头、横向伸缩缸、接嘴头、支撑块、支撑架、竖向伸缩缸、固定座和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钢丝网成形机上并且横向伸缩缸设置在固定架上,接嘴头、支撑块、支撑架和竖向伸缩缸设置在横向伸缩缸上,固定座设置在竖向伸缩缸上并且抓取头设置在固定座上,抓取头设置为包含有第二推力缸、接近开关、第一条片、第二条片、第三条片、第四条片和固定轴并且第二推力缸、接近开关和固定轴设置在固定座上,第一条片的上端头和第二条片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推力缸的伸缩端头联接,第三条片的下端头上段部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上段部设置为与固定轴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一条片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三条片的上端头联接,第二条片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四条片的上端头联接,第二推力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接近开关设置为光电式接近开关,第一条片、第二条片、第三条片和第四条片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设置为呈钳口的方式分布,固定轴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固定轴设置为与固定座螺纹式联接,固定轴设置为与第三条片和第四条片插入式联接,固定座设置为t字形板状体并且固定座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竖向伸缩缸联接,固定座的竖部设置为抓取头联接,固定架设置为矩形梁状体并且固定架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钢丝网成形机联接,固定架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横向伸缩缸联接,横向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横向伸缩缸的固定壳体分别设置为与接嘴头、支撑块和固定架联接,横向伸缩缸的伸缩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支撑架和竖向伸缩缸联接,接嘴头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联接并且接嘴头分别设置为通过管路与抓取头、横向伸缩缸和竖向伸缩缸连通,接嘴头设置为通过管路与动力源连通,支撑块设置为矩形座状体并且在支撑块中设置有滑动孔,支撑块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联接并且支撑块的滑动孔设置为与支撑架联接,支撑架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横头部并且第一杆部的右端头和第二杆部的右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横头部联接,横头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联接并且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设置为与支撑块滑动式联接,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横头部设置为矩形块状体,竖向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竖向伸缩缸的固定壳体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联接,竖向伸缩缸的伸缩端头设置为与固定座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出料装置设置为链条链轮装置、移动座、转动轴、抓紧爪、限位爪、限位脚、回位缸和稳定轴并且链条链轮装置和移动座分别设置为与机架联接,链条链轮装置的其中一个链轮轴设置为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轴联接,回位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座联接并且回位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机架联接,转动轴和稳定轴分别设置为与移动座转动式联接并且移动座设置为与移动座联接,转动轴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抓紧爪和限位爪连接并且限位爪设置为与限位脚接触式联接,设置在转动轴端头的抓紧爪设置为与链条链轮装置的链轮联接并且设置在转动轴中间部的抓紧爪设置为与纬向钢丝接触式联接,在链条链轮装置的链轮的侧面部设置有u字形挂钩部并且移动座设置为t字块状体,移动座的竖部中间部设置为与机架滑动式联接并且移动座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回位缸联接,移动座的竖部上端头设置为与稳定轴转动式联接并且移动座的横部外端头设置为与转动轴转动式联接,移动座的横部外端头设置为与限位爪联接并且转动轴和限位脚分别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抓紧爪和限位爪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回位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稳定轴设置为包含有摆动轴和摆动臂并且稳定轴的摆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稳定轴的摆动臂联接,稳定轴的摆动轴设置为与移动座转动式联接并且稳定轴的摆动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稳定轴的摆动臂设置为扇形片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涂料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框架、液料斗、涂抹辊、托辊和压辊并且液料斗设置为与框架联接,涂抹辊、托辊和压辊分别设置为与框架转动式联接并且涂抹辊设置在液料斗的敞口部,压辊设置在托辊的上端端面部并且托辊和压辊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涂抹辊与液料斗的输出端口部联接,托辊和压辊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成卷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涂抹辊与液料斗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出料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框架设置为t字形架状体,液料斗设置为v字形盒状体并且涂抹辊、托辊和压辊设置为圆形辊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成卷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托架和成卷轴并且成卷轴设置为与托架转动式联接,成卷轴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联轴器与动力电机联接并且成卷轴设置为与涂料装置相对应分布,成卷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托架设置为上端端面部具有v字形凹槽体的架状体并且托架的v字形凹槽体设置为与成卷轴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机架和熔融焊接装置与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设置为按照行进间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机架、熔融焊接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与放卷装置和校直装置设置为按照直线段进入的方式分布,机架、熔融焊接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与涂料装置设置为按照行进间抹涂的方式分布并且机架、熔融焊接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与成卷装置设置为按照成卷的方式分布,机架的中心线、校直装置的中心线、熔融焊接装置的中心线、进料装置的中心线、出料装置的中心线、涂料装置的中心线和成卷装置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回位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前框部联接,移动座设置为与导轨部联接,链条链轮装置设置为与支撑板部联接,固定架设置为与输料板联接,固定座的竖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推力缸联接,固定座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固定轴联接,固定座的竖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接近开关联接,接嘴头设置为通过管路与第二推力缸联接,设置在第二推力缸、横向伸缩缸和竖向伸缩缸与接嘴头的管路设置为与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缠绕式联接,第二推力缸、横向伸缩缸和竖向伸缩缸分别设置为气动伸缩缸,挡杆设置为与支撑板部联接,输料板设置为与支撑板部联接,绝缘垫设置为与支撑板部联接,第一支撑片部和第二支撑片部分别设置为与支撑板部联接,隔离杆装置和压爪分别设置为与支撑板部联接,一个压爪和一个滾压装置设置为组成一组后校直部件并且多组后校直部件设置为沿支撑板部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方法,其步骤是:

把呈卷的经向钢丝分别放到转笼部上,使经向钢丝通过隔离杆装置的竖杆体之间的窗口,进入到压爪的钩部,然后依次通过第一支撑片部上的上滚轮和下滚轮、第二支撑片部上的上滚轮和下滚轮,由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相对转动,对经向钢丝进行拉直处理,使分别放到转笼部上的经向钢丝的卷数与钢丝网中要求的经向钢丝的根数相同,使位于滾压装置上相邻的经向钢丝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相等,

把与钢丝网的宽度一致的纬向钢丝段放到料仓中,

把水性漆、由水性漆与石英砂、由水性漆与石英纤维丝或由水性漆与石英纤维布组成的涂料液放到液料斗中,

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口部与升降伸缩缸、摆动缸、第一推力缸、回位缸连通,

通过接嘴头,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口部分别与第二推力缸、横向伸缩缸和竖向伸缩缸连通,使横向伸缩缸进行伸长,使第二推力缸进行伸长,对第一条片和第二条片进行向下推动运动,第一条片带动第三条片在固定轴上转动,第二条片带动第四条片在固定轴上转动,把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涨开,使竖向伸缩缸进行伸长,把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放到料仓中的纬向钢丝堆放处,通过接近开关,使单个纬向钢丝放到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中,使第二推力缸进行收缩,对第一条片和第二条片进行向上提起运动,第一条片带动第三条片在固定轴上转动,第二条片带动第四条片在固定轴上转动,把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合拢,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对单个纬向钢丝进行夹持,使竖向伸缩缸进行收缩,把单个纬向钢丝提起,使横向伸缩缸进行收缩,使竖向伸缩缸进行伸长,把单个纬向钢丝位于输料板上,使第二推力缸进行伸长,对第一条片和第二条片进行向下推动运动,第一条片带动第三条片在固定轴上转动,第二条片带动第四条片在固定轴上转动,把第三条片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涨开,把单个纬向钢丝放到输料板上,由挡爪对单个纬向钢丝进行托持,当摆动缸进行收缩时,摆动缸的伸缩端通过摆动臂带动摆动轴进行转动,使挡爪与单个纬向钢丝分开,单个纬向钢丝进入到挡杆上,由挡杆把单个纬向钢丝放到处于下电极上的经向钢丝上,通过挡杆与支撑板部之间的位置调节,从而对单个纬向钢丝与下电极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推力缸的伸长,使推力板作用在料仓中的纬向钢丝上,把纬向钢丝进行堆起,

抓紧爪分别与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和纬向钢丝连接,步进电机带动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进行转动,使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进行间隔转动的长度与经向钢丝和纬向钢丝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相等,当使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稳定轴的摆动,使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快速进行处于停止状态,实现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的电流对单个纬向钢丝和经向钢丝的接触点进行熔融焊接过程,当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进行运动时,移动座在导轨部进行移动,当移动座位于出料装置的输出端口部的极限位置时,回位缸进行收缩,转动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抓紧爪与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和纬向钢丝分离,限位爪和限位脚分开,在回位缸作用下,当移动座回位到出料装置的输入端口部的极限位置,当回位缸位于伸长状态时,转动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抓紧爪与链条链轮装置的链条和纬向钢丝连接,限位爪和限位脚连接,实现下一个带动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的输出,

升降伸缩缸进行伸长,带动滑动块在立柱架上进行向下移动,使上电极与单个纬向钢丝接触,单个纬向钢丝和经向钢丝位于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由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的电流对单个纬向钢丝和经向钢丝的接触点进行熔融焊接,实现了单个纬向钢丝和经向钢丝之间的连接点,当完成单个纬向钢丝和经向钢丝之间熔融焊接后,升降伸缩缸进行收缩,带动滑动块在立柱架上进行向上移动,使上电极向上运动,对单个纬向钢丝和经向钢丝实现钢丝网的成形,

钢丝网与成卷轴连接,在动力电机作用下,钢丝网通过液料斗,在涂抹辊的转动作用下,钢丝网浸入到涂料液中,在钢丝网的经向钢丝、纬向钢丝和连接点上形成涂层体,通过托辊和压辊之间的滾压整形,通过动力电机,在成卷轴上形成钢丝网卷,

当进行钢丝网开始时,第一个纬向钢丝与经向钢丝通过熔融焊接装置连接后,由人工拉动第一个纬向钢丝,使经向钢丝进入到下电极和上电极之间,在进行第二个纬向钢丝与经向钢丝通过熔融焊接装置连接,直到第一个纬向钢丝与抓紧爪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机架、熔融焊接装置和进料装置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放卷装置、校直装置、出料装置、涂料装置和成卷装置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后框部、导轨部、前框部、支撑板部、座部、转笼部、隔离杆装置、压爪、滾压装置、第一支撑片部、第二支撑片部、上滚轮、下滚轮、立柱架、绝缘垫、下电极、上电极、滑动块和升降伸缩缸、输料板、挡杆、喂料装置、挡爪、摆动轴、摆动臂、摆动缸、料仓、第一推力缸、推力板、抓取头、横向伸缩缸、接嘴头、支撑块、支撑架、竖向伸缩缸、固定座、固定架、第二推力缸、接近开关、第一条片、第二条片、第三条片、第四条片、固定轴、第一杆部、第二杆部、横头部、链条链轮装置、移动座、转动轴、抓紧爪、限位爪、限位脚、回位缸、稳定轴、框架、液料斗、涂抹辊、托辊、压辊、托架、成卷轴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单侧面布置连接丝的经向钢丝、纬向钢丝和连接点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滾压装置3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喂料装置5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机架-1、放卷装置-2、校直装置-3、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出料装置-7、涂料装置-8、成卷装置-9、后框部-11、导轨部-12、前框部-13、支撑板部-14、座部-21、转笼部-22、隔离杆装置-31、压爪-32、滾压装置-33、第一支撑片部-331、第二支撑片部-332、上滚轮-333、下滚轮-334、立柱架-41、绝缘垫-42、下电极-43、上电极-44、滑动块-45、升降伸缩缸-46、输料板-51、挡杆-52、喂料装置-53、挡爪-54、摆动轴-55、摆动臂-50、摆动缸-56、料仓-57、第一推力缸-58、推力板-59、抓取头-531、横向伸缩缸-532、接嘴头-533、支撑块-534、支撑架-535、竖向伸缩缸-536、固定座-537、固定架-538、第二推力缸-5311、接近开关-5312、第一条片-5313、第二条片-5314、第三条片-5315、第四条片-5316、固定轴-5317、第一杆部-5351、第二杆部-5352、横头部-5353、

链条链轮装置-71、移动座-72、转动轴-73、抓紧爪-74、限位爪-75、限位脚-76、回位缸-77、稳定轴-78、框架-81、液料斗-82、涂抹辊-83、托辊-84、压辊-85、托架-91、成卷轴-92、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连接点-6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并且纬向钢丝62设置在经向钢丝61上,在纬向钢丝62与经向钢丝61之间设置有连接点63。

在本实施例中,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分别设置为圆形丝状体并且纬向钢丝62设置在经向钢丝61的上端端面部,纬向钢丝6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连接点63与经向钢丝61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经向钢丝61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分布,纬向钢丝62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分布在经向钢丝61上。

通过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形成了对连接点63的支撑连接点,由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实现了与连接点6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土木工程钢丝网的丝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点63设置为熔融层体并且连接点63设置为与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嵌入式联接。

通过连接点63,形成了对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点63,实现了与经向钢丝61的连接,实现了与纬向钢丝6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纬向钢丝62与经向钢丝61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经向钢丝61的直径和纬向钢丝62的直径分别设置为1.9-3.3mm并且连接点63的高度设置为3.61-6.27mm,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设置为50-150mm并且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设置为50-150mm。

由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实现了适合使用土木工程的钢丝网。

在本实施例中,在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组成的网格体的外表面部设置有涂层体并且涂层体分别设置为与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包裹式联接。

通过涂层体,形成了对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的支撑连接点,由涂层体,实现了与经向钢丝61的连接,实现了与纬向钢丝62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点6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提高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的腐蚀性能,增大了与地基的土壤的附着力。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经向钢丝61的直径和纬向钢丝62的直径分别设置为1.9mm并且连接点63的高度设置为3.61mm,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设置为50mm并且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设置为50mm。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经向钢丝61的直径和纬向钢丝62的直径分别设置为3.3mm并且连接点63的高度设置为6.27mm,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设置为150mm并且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设置为150mm。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经向钢丝61的直径和纬向钢丝62的直径分别设置为2.6mm并且连接点63的高度设置为4.25mm,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设置为100mm并且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设置为100mm。

由钢丝网的尺寸,实现了土木工程的骨架加固的最好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五,相邻的其中一个纬向钢丝62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连接点63与相邻的其中另一个纬向钢丝62的端头联接并且纬向钢丝62设置为呈连续的八字形分布在经向钢丝61上。

由纬向钢丝62,实现了一个整体连接的纬向钢丝62分布,提高了钢丝网的强度。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六,在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上设置有加粗部并且加粗部设置为沿经向钢丝61的中心线和纬向钢丝62的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加粗部设置为扁平体并且在经向钢丝61的加粗部和纬向钢丝62的加粗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点63。

由加粗部,实现了与地基的增大的接触面积和钢丝网的强度。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七,在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上或在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孔格上分别设置有添加体并且添加体分别设置为与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粘结式联接,添加体设置为颗粒体、纤维丝或布片体。

由添加体,实现了与地基的植入式联接,对防止土木工程出现沉降和骨架加固的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单侧面布置连接丝的方式把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相互联接。

本发明的第二之六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装置,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机架1、放卷装置2、校直装置3、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出料装置7、涂料装置8和成卷装置9并且在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放卷装置2、校直装置3、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放卷装置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校直装置3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并且校直装置3的输出端口部、进料装置5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熔融焊接装置4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熔融焊接装置4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出料装置7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并且出料装置7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涂料装置8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涂料装置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成卷装置9的输入端口装置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设置为包含有后框部11、导轨部12、前框部13和支撑板部14并且导轨部12的端头、支撑板部14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后框部11和前框部13联接,导轨部12设置为与出料装置7联接并且支撑板部14分别设置为与校直装置3、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联接,后框部11和前框部13分别设置为门形架状体并且导轨部12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支撑板部14设置为矩形片状体。

通过机架1,形成了对校直装置3、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的支撑连接点,由支撑板部14,实现了与校直装置3的连接,实现了与熔融焊接装置4的连接,实现了与进料装置5的连接,由导轨部12,实现了与出料装置7的连接,由后框部11和前框部13,实现了对导轨部12和支撑板部14的支撑,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其它部件的支撑体。

在本实施例中,放卷装置2设置为包含有座部21和转笼部22并且转笼部22设置为与座部21转动式联接,转笼部2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校直装置3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座部21设置为t字形座状体并且转笼部22设置为具有管部和外涨杆部的笼状体。

通过放卷装置2,形成了对校直装置3的支撑连接点,由转笼部22,实现了与校直装置3的连接,由座部21,实现了与转笼部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经向钢丝61卷进行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校直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隔离杆装置31、压爪32和滾压装置33并且压爪32设置在隔离杆装置31与滾压装置33之间,隔离杆装置3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放卷装置2联接并且滾压装置33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熔融焊接装置4联接,隔离杆装置31的竖杆体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并且隔离杆装置31的竖杆体的上端头设置为与隔离杆装置31的横杆体联接,压爪32设置为l字形板状体并且压爪32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滾压装置33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支撑片部331、第二支撑片部332、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并且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分别设置为与第一支撑片部331和第二支撑片部332转动式联接,第一支撑片部331与第二支撑片部33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并且第一支撑片部331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第二支撑片部332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42-48°,上滚轮333的个数设置为与下滚轮334的个数多一个并且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设置为呈交错排列分布,第一支撑片部331上的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之间间隙的中心线与第二支撑片部332上的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之间间隙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通过校直装置3,形成了对放卷装置2和熔融焊接装置4的支撑连接点,由隔离杆装置31,实现了与放卷装置2的连接,由滾压装置33,实现了与熔融焊接装置4的连接,由压爪32,实现了对经向钢丝61的定位,由第一支撑片部331、第二支撑片部332、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实现了对经向钢丝61进行滾压校直,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经向钢丝61进行校直。

在本实施例中,熔融焊接装置4设置为包含有立柱架41、绝缘垫42、下电极43、上电极44、滑动块45和升降伸缩缸46并且绝缘垫42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下电极43分别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并且上电极44设置为与滑动块45联接,滑动块45设置为与立柱架41滑动式联接并且升降伸缩缸4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滑动块45联接,升降伸缩缸4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立柱架41联接并且下电极43和上电极44设置为与外接电源连接,立柱架41设置为门字形架状体,绝缘垫42设置为云母片状体并且下电极43和上电极44设置为矩形铜块状体,滑动块45设置有具有套筒的条状体并且升降伸缩缸46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一个下电极43和一个上电极44设置为组成一组电极部件并且多组电极部件设置为沿滑动块45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熔融焊接装置4,形成了对校直装置3、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的支撑连接点,由立柱架41,实现了与校直装置3的连接,实现了与进料装置5的连接,实现了与出料装置7的连接,由绝缘垫42,实现了对下电极43的绝缘保护,由下电极43、上电极44、滑动块45和升降伸缩缸46,实现了对经向钢丝61进行滾压校直,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在纬向钢丝62与经向钢丝61之间形成连接点63。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5设置为包含有输料板51、挡杆52、喂料装置53、挡爪54、摆动轴55、摆动臂50、摆动缸56、料仓57、第一推力缸58和推力板59并且输料板51的下端端部设置在熔融焊接装置4的其中一个侧面部,挡杆52设置在熔融焊接装置4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并且输料板51和挡杆52分别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摆动轴55设置为与输料板51联接并且摆动轴55的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臂50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摆动臂50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缸56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并且摆动缸5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输料板51联接,挡爪5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轴55的外侧面部联接并且挡爪54的外端头设置为与输料板51伸出式联接,料仓57设置在输料板51上并且在料仓57上设置有第一推力缸58,第一推力缸58的伸缩端头设置为与推力板59联接并且喂料装置53设置在输料板51上,喂料装置53设置为延伸在料仓57和挡杆52之间并且输料板51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挡杆52设置为螺栓并且挡杆52设置为与机架1螺纹式联接,挡爪54和推力板59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摆动轴55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摆动臂50设置为梯形板状体并且料仓57设置为矩形盒状体,摆动缸56和第一推力缸58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喂料装置53设置为摆动搬运装置。

通过进料装置5,形成了对熔融焊接装置4的支撑连接点,由输料板51和挡杆52,实现了与熔融焊接装置4的连接,由料仓57、第一推力缸58和推力板59,实现了对纬向钢丝62的储存,由喂料装置53,实现了把纬向钢丝62放入到熔融焊接装置4中,由挡爪54、摆动轴55、摆动臂50和摆动缸56,实现了对纬向钢丝62间隔释放,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纬向钢丝62放到经向钢丝61上。

在本实施例中,喂料装置53包含有抓取头531、横向伸缩缸532、接嘴头533、支撑块534、支撑架535、竖向伸缩缸536、固定座537和固定架538,固定架538设置在钢丝网成形机上并且横向伸缩缸532设置在固定架538上,接嘴头533、支撑块534、支撑架535和竖向伸缩缸536设置在横向伸缩缸532上,固定座537设置在竖向伸缩缸536上并且抓取头531设置在固定座537上,抓取头531设置为包含有第二推力缸5311、接近开关5312、第一条片5313、第二条片5314、第三条片5315、第四条片5316和固定轴5317并且第二推力缸5311、接近开关5312和固定轴5317设置在固定座537上,第一条片5313的上端头和第二条片5314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推力缸5311的伸缩端头联接,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上段部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上段部设置为与固定轴5317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一条片5313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三条片5315的上端头联接,第二条片5314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四条片5316的上端头联接,第二推力缸5311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接近开关5312设置为光电式接近开关,第一条片5313、第二条片5314、第三条片5315和第四条片5316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设置为呈钳口的方式分布,固定轴5317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固定轴5317设置为与固定座537螺纹式联接,固定轴5317设置为与第三条片5315和第四条片5316插入式联接,固定座537设置为t字形板状体并且固定座537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竖向伸缩缸536联接,固定座537的竖部设置为抓取头531联接,固定架538设置为矩形梁状体并且固定架538的下端头设置为与钢丝网成形机联接,固定架538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横向伸缩缸532联接,横向伸缩缸532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横向伸缩缸532的固定壳体分别设置为与接嘴头533、支撑块534和固定架538联接,横向伸缩缸532的伸缩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支撑架535和竖向伸缩缸536联接,接嘴头533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532联接并且接嘴头533分别设置为通过管路与抓取头531、横向伸缩缸532和竖向伸缩缸536连通,接嘴头533设置为通过管路与动力源连通,支撑块534设置为矩形座状体并且在支撑块534中设置有滑动孔,支撑块534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532联接并且支撑块534的滑动孔设置为与支撑架535联接,支撑架53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杆部5351、第二杆部5352和横头部5353并且第一杆部5351的右端头和第二杆部5352的右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横头部5353联接,横头部535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532联接并且第一杆部5351和第二杆部5352设置为与支撑块534滑动式联接,第一杆部5351和第二杆部5352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横头部5353设置为矩形块状体,竖向伸缩缸536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竖向伸缩缸536的固定壳体设置为与横向伸缩缸532联接,竖向伸缩缸536的伸缩端头设置为与固定座537联接。

由喂料装置53,实现了对料仓57中的纬向钢丝62搬运,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纬向钢丝62进行间隔喂料。

在本实施例中,出料装置7设置为链条链轮装置71、移动座72、转动轴73、抓紧爪74、限位爪75、限位脚76、回位缸77和稳定轴78并且链条链轮装置71和移动座72分别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链条链轮装置71的其中一个链轮轴设置为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轴联接,回位缸77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座72联接并且回位缸77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机架1联接,转动轴73和稳定轴78分别设置为与移动座72转动式联接并且移动座72设置为与移动座72联接,转动轴73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抓紧爪74和限位爪75连接并且限位爪75设置为与限位脚76接触式联接,设置在转动轴73端头的抓紧爪74设置为与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轮联接并且设置在转动轴73中间部的抓紧爪74设置为与纬向钢丝62接触式联接,在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轮的侧面部设置有u字形挂钩部并且移动座72设置为t字块状体,移动座72的竖部中间部设置为与机架1滑动式联接并且移动座72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回位缸77联接,移动座72的竖部上端头设置为与稳定轴78转动式联接并且移动座72的横部外端头设置为与转动轴73转动式联接,移动座72的横部外端头设置为与限位爪75联接并且转动轴73和限位脚76分别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抓紧爪74和限位爪75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回位缸77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稳定轴78设置为包含有摆动轴和摆动臂并且稳定轴78的摆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稳定轴78的摆动臂联接,稳定轴78的摆动轴设置为与移动座72转动式联接并且稳定轴78的摆动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稳定轴78的摆动臂设置为扇形片状体。

通过出料装置7,形成了对机架1的支撑连接点,由链条链轮装置71、移动座72和回位缸77,实现了与机架1的连接,由转动轴73、抓紧爪74、限位爪75和限位脚76,实现了对纬向钢丝62的间断式连接,由稳定轴78,实现了对移动座72增加稳定性能的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钢丝网进行定距离的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涂料装置8设置为包含有框架81、液料斗82、涂抹辊83、托辊84和压辊85并且液料斗82设置为与框架81联接,涂抹辊83、托辊84和压辊85分别设置为与框架81转动式联接并且涂抹辊83设置在液料斗82的敞口部,压辊85设置在托辊84的上端端面部并且托辊84和压辊85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涂抹辊83与液料斗82的输出端口部联接,托辊84和压辊85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成卷装置9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涂抹辊83与液料斗8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出料装置7的输出端口部联接,框架81设置为t字形架状体,液料斗82设置为v字形盒状体并且涂抹辊83、托辊84和压辊85设置为圆形辊状体。

通过涂料装置8,形成了对出料装置7的支撑连接点,由液料斗82和涂抹辊83,实现了与出料装置7的连接,由框架81,实现了对液料斗82、涂抹辊83、托辊84和压辊85的支撑,由托辊84和压辊85,实现了对钢丝网的滾压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在钢丝网上形成涂层体。

在本实施例中,成卷装置9设置为包含有托架91和成卷轴92并且成卷轴92设置为与托架91转动式联接,成卷轴9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联轴器与动力电机联接并且成卷轴92设置为与涂料装置8相对应分布,成卷轴92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托架91设置为上端端面部具有v字形凹槽体的架状体并且托架91的v字形凹槽体设置为与成卷轴92联接。

通过成卷装置9,形成了对涂料装置8的支撑连接点,由成卷轴92,实现了与涂料装置8的连接,由托架91,实现了对成卷轴92的支撑,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钢丝网进行成卷。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和熔融焊接装置4与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设置为按照行进间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机架1、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与放卷装置2和校直装置3设置为按照直线段进入的方式分布,机架1、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与涂料装置8设置为按照行进间抹涂的方式分布并且机架1、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7与成卷装置9设置为按照成卷的方式分布,机架1的中心线、校直装置3的中心线、熔融焊接装置4的中心线、进料装置5的中心线、出料装置7的中心线、涂料装置8的中心线和成卷装置9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回位缸77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前框部13联接,移动座72设置为与导轨部12联接,链条链轮装置71设置为与支撑板部14联接,固定架538设置为与输料板51联接,固定座537的竖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推力缸5311联接,固定座537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固定轴5317联接,固定座537的竖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接近开关5312联接,接嘴头533设置为通过管路与第二推力缸5311联接,设置在第二推力缸5311、横向伸缩缸532和竖向伸缩缸536与接嘴头533的管路设置为与第一杆部5351和第二杆部5352缠绕式联接,第二推力缸5311、横向伸缩缸532和竖向伸缩缸536分别设置为气动伸缩缸,挡杆52设置为与支撑板部14联接,输料板51设置为与支撑板部14联接,绝缘垫42设置为与支撑板部14联接,第一支撑片部331和第二支撑片部332分别设置为与支撑板部14联接,隔离杆装置31和压爪32分别设置为与支撑板部14联接,一个压爪32和一个滾压装置33设置为组成一组后校直部件并且多组后校直部件设置为沿支撑板部14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第一支撑片部331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设置为45°、第二支撑片部332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45°。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第一支撑片部331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设置为42°、第二支撑片部332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48°。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第一支撑片部331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设置为48°、第二支撑片部332与机架1的竖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分别设置为42°。

由于第一支撑片部331和第二支撑片部332,实现了对经向钢丝61相互垂直的作用力,提高了对经向钢丝61的校直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还包含有具有放卷装置2和校直装置3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经向钢丝61的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出料装置7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带动钢丝网的定间隔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涂料装置8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钢丝网上的涂层体成形。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成卷装置9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用于把钢丝网形成卷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钢丝网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其步骤是:

把呈卷的经向钢丝61分别放到转笼部22上,使经向钢丝61通过隔离杆装置31的竖杆体之间的窗口,进入到压爪32的钩部,然后依次通过第一支撑片部331上的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第二支撑片部332上的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由上滚轮333和下滚轮334之间相对转动,对经向钢丝61进行拉直处理,使分别放到转笼部22上的经向钢丝61的卷数与钢丝网中要求的经向钢丝61的根数相同,使位于滾压装置33上相邻的经向钢丝6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长度相等,

把与钢丝网的宽度一致的纬向钢丝62段放到料仓57中,

把水性漆、由水性漆与石英砂、由水性漆与石英纤维丝或由水性漆与石英纤维布组成的涂料液放到液料斗82中,

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口部与升降伸缩缸46、摆动缸56、第一推力缸58、回位缸77连通,

通过接嘴头533,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口部分别与第二推力缸5311、横向伸缩缸532和竖向伸缩缸536连通,使横向伸缩缸532进行伸长,使第二推力缸5311进行伸长,对第一条片5313和第二条片5314进行向下推动运动,第一条片5313带动第三条片5315在固定轴5317上转动,第二条片5314带动第四条片5316在固定轴5317上转动,把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涨开,使竖向伸缩缸536进行伸长,把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放到料仓57中的纬向钢丝62堆放处,通过接近开关5312,使单个纬向钢丝62放到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中,使第二推力缸5311进行收缩,对第一条片5313和第二条片5314进行向上提起运动,第一条片5313带动第三条片5315在固定轴5317上转动,第二条片5314带动第四条片5316在固定轴5317上转动,把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合拢,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对单个纬向钢丝62进行夹持,使竖向伸缩缸536进行收缩,把单个纬向钢丝62提起,使横向伸缩缸532进行收缩,使竖向伸缩缸536进行伸长,把单个纬向钢丝62位于输料板51上,使第二推力缸5311进行伸长,对第一条片5313和第二条片5314进行向下推动运动,第一条片5313带动第三条片5315在固定轴5317上转动,第二条片5314带动第四条片5316在固定轴5317上转动,把第三条片5315的下端头和第四条片5316的下端头之间的钳口涨开,把单个纬向钢丝62放到输料板51上,由挡爪54对单个纬向钢丝62进行托持,当摆动缸56进行收缩时,摆动缸56的伸缩端通过摆动臂50带动摆动轴55进行转动,使挡爪54与单个纬向钢丝62分开,单个纬向钢丝62进入到挡杆52上,由挡杆52把单个纬向钢丝62放到处于下电极43上的经向钢丝61上,通过挡杆52与支撑板部14之间的位置调节,从而对单个纬向钢丝62与下电极43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推力缸58的伸长,使推力板59作用在料仓57中的纬向钢丝62上,把纬向钢丝62进行堆起,

抓紧爪74分别与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和纬向钢丝62连接,步进电机带动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进行转动,使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进行间隔转动的长度与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之间形成的钢丝网格的宽度相等,当使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稳定轴78的摆动,使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快速进行处于停止状态,实现下电极43和上电极44之间的电流对单个纬向钢丝62和经向钢丝61的接触点进行熔融焊接过程,当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进行运动时,移动座72在导轨部12进行移动,当移动座72位于出料装置7的输出端口部的极限位置时,回位缸77进行收缩,转动轴73进行逆时针转动,抓紧爪74与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和纬向钢丝62分离,限位爪75和限位脚76分开,在回位缸77作用下,当移动座72回位到出料装置7的输入端口部的极限位置,当回位缸77位于伸长状态时,转动轴73进行顺时针转动,抓紧爪74与链条链轮装置71的链条和纬向钢丝62连接,限位爪75和限位脚76连接,实现下一个带动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的输出,

升降伸缩缸46进行伸长,带动滑动块45在立柱架41上进行向下移动,使上电极44与单个纬向钢丝62接触,单个纬向钢丝62和经向钢丝61位于下电极43和上电极44之间,由下电极43和上电极44之间的电流对单个纬向钢丝62和经向钢丝61的接触点进行熔融焊接,实现了单个纬向钢丝62和经向钢丝61之间的连接点63,当完成单个纬向钢丝62和经向钢丝61之间熔融焊接后,升降伸缩缸46进行收缩,带动滑动块45在立柱架41上进行向上移动,使上电极44向上运动,对单个纬向钢丝62和经向钢丝61实现钢丝网的成形,

钢丝网与成卷轴92连接,在动力电机作用下,钢丝网通过液料斗82,在涂抹辊83的转动作用下,钢丝网浸入到涂料液中,在钢丝网的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上形成涂层体,通过托辊84和压辊85之间的滾压整形,通过动力电机,在成卷轴92上形成钢丝网卷,

当进行钢丝网开始时,第一个纬向钢丝62与经向钢丝61通过熔融焊接装置4连接后,由人工拉动第一个纬向钢丝62,使经向钢丝61进入到下电极43和上电极44之间,在进行第二个纬向钢丝62与经向钢丝61通过熔融焊接装置4连接,直到第一个纬向钢丝62与抓紧爪74连接。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把水性漆组成的涂料液放到液料斗82中,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把由水性漆与石英砂组成的涂料液放到液料斗82中,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把由水性漆与石英纤维丝组成的涂料液放到液料斗82中。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把由水性漆与石英纤维布组成的涂料液放到液料斗82中。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通过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组成了钢丝网,通过连接点63,实现了纬向钢丝62与经向钢丝61的连接,不再都是通过编制成型,因此提高了钢丝网的强度。

2、由于设计了机架1、放卷装置2、校直装置3、熔融焊接装置4、进料装置5、出料装置7、涂料装置8和成卷装置9,实现了对经向钢丝61和纬向钢丝62的呈网制作。

3、由于设计了涂层体,实现了对钢丝网的防腐蚀性处理。

4、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单侧面布置连接丝的经向钢丝61、纬向钢丝62和连接点63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土木工程的钢丝网、制作装置和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