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机械压力机温控精度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8447发布日期:2019-12-06 21:0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锻造机械压力机温控精度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机械压力机温控精度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高铁、军工、机械、家电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重大工程项目的迅猛发展,当前锻造行业市场随着锻造材料及模具质量的提升,精密锻造制件需求量和产量日益增加,带来了锻造机械装备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对锻造机械压力机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如图1-2所示,锻造机械压力机从结构上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包括机身1、曲轴及轴瓦2、球头螺杆3、球头座4、传动、离合器、导轨板5、滑块6、导轨7、气路、润滑等等,其中机身、传动及滑块部分对于机床的锻件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机身作为锻造压力机的主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论是传动机构的旋转运动还是滑块的上下往复运动都要依托机身来完成,机身与传动机构的接触部位(轴瓦)、机身与滑块的接触部位(导轨)之间的精度直接影响了机床整体的锻造精度。锻造机械压力机的传动机构一般为曲轴或者偏心轴传动,由轴类零件在轴瓦内相对转动构成滑动摩擦副。机身1上设有导轨7,滑块6上设有导轨板5,导轨板5随滑块6在导轨7上往复滑动,滑块6上设有润滑油孔为导轨板5提供润滑,滑块6在机身内做往复运动,与机身导轨7相对滑动构成滑动摩擦副;滑块球头螺杆3在球头座4内相对转动构成滑动摩擦副。

以上几个部位的滑动摩擦副,会在锻造机械压力机及自动化生产线锻造及拉伸工件的时候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轴瓦或者导轨等受热温升产生膨胀,使各个滑动摩擦副之间的间隙变小,制约精度提升,也会导致锻造机械压力机的整体锻造精度变化,从而对于锻造产品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间隙减小甚至可能导致轴与轴瓦烧结抱死或者导轨研伤,对压力机本身造成严重损伤,不得不停机维修影响生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如轴类及轴瓦间的精度问题,我公司已申请以下发明专利解决其温升问题:①专利名称为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装置,专利号为zl201710534546.9;②专利名称为一种机械压力机偏心体瓦智能控温装置,专利号为zl201910185769.8;具体解决方案详见发明专利具体内容。还有其他问题,如机身导轨与滑块间的精度问题、滑块球头螺杆与球头座间的精度问题等,都将在本申请中加以分析并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锻造机械压力机温控精度提升装置,解决了锻造机械压力机滑块与导轨之间温升导致间隙变小制约压力机精度提升的问题,解决了球头螺杆与球头座之间温升导致间隙变小制约压力机精度提升的问题,提高了锻造机械压力机整体精度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锻造机械压力机温控精度提升装置,包括曲轴轴瓦及偏心体瓦控温装置,还包括:

滑块导轨控温装置,所述滑块导轨控温装置包括设在滑块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侧的温控通道,所述温控通道设在滑块内安装导轨板处,每个温控通道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每个温控通道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冷气系统相连,每条温控通道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

球头控温装置,所述球头控温装置包括设在球头座内的耐磨铜垫,球头螺杆在耐磨铜垫内相对运动,耐磨铜垫通过螺钉与球头座相连且耐磨铜垫与球头座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球头座内与耐磨铜垫贴合面设有螺旋状温控通道,螺旋状温控通道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螺旋状温控通道的进气孔通过管路与冷气系统相连,螺旋状温控通道连接温度传感器。

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在滑块顶部,所述温控通道自进气口向下弯曲延伸至滑块底部,折返后再弯曲延伸至出气口。

所述冷气系统包括设在机身顶部的风冷机,风冷机经空气过滤器和电磁阀分别通过管路与每个温控通道相连。

所述管路包括通过转接块相连接的进气管和高压软管。

所述风冷机为变频伺服式风冷机,变频伺服式风冷机及各电磁阀、各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耐磨铜垫的上表面设有润滑油槽。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plc控制系统控制各电磁阀精确控制每一条温控通道,保证每条温控通道都可以独立运行,与变频伺服式风冷机结合运用,通过风冷机输送冷气给导轨板降温,使导轨板温度控制在稳定水平,不会因发热温升导致导轨板膨胀,使滑块导轨精度保持稳定;通过给滑块球头螺杆与球头座之间增加耐磨铜垫,并为耐磨铜垫输送冷气降温,保证球头螺杆与球头座精度稳定,提高了锻造机械压力机整体精度、生产效率和加工产品质量,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锻造机械压力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x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y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滑块的温控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球头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球头座的螺旋状温控通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耐磨铜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耐磨铜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曲轴及轴瓦,3、球头螺杆,4、球头座,5、导轨板,6、滑块,7、导轨,8、温控通道,9、进气口,10、出气口,11、温度传感器,12、耐磨铜垫,13、密封圈,14、螺旋状温控通道,15、进气孔,16、出气孔,17、风冷机,18、空气过滤器,19、电磁阀,20、转接块,21、进气管,22、高压软管,23、润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12所示,锻造机械压力机温控精度提升装置,包括曲轴轴瓦及偏心体瓦控温装置,还包括:

滑块导轨控温装置,所述滑块导轨控温装置包括设在滑块6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侧的温控通道8,所述温控通道8设在滑块6内安装导轨板5处,每个温控通道8分别设有进气口9和出气口10,每个温控通道8的进气口9分别通过管路与冷气系统相连,每条温控通道8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11;

球头控温装置,所述球头控温装置包括设在球头座4内的耐磨铜垫12,球头螺杆3在耐磨铜垫12内相对运动,耐磨铜垫12通过螺钉与球头座4相连且耐磨铜垫12与球头座4之间设有密封圈13,所述球头座4内与耐磨铜垫12贴合面设有螺旋状温控通道14,螺旋状温控通道14设有进气孔15和出气孔16,螺旋状温控通道14的进气孔15通过管路与冷气系统相连,螺旋状温控通道14连接温度传感器11。

所述进气口9和出气口10均设在滑块6顶部,所述温控通道8自进气口9向下弯曲延伸至滑块底部,折返后再弯曲延伸至出气口10,可延长冷气在温控通道8内的距离,增强制冷效果。

所述冷气系统包括设在机身1顶部的风冷机17,风冷机17经空气过滤器18和电磁阀19分别通过管路与每个温控通道8相连。

所述管路包括通过转接块20相连接的进气管21和高压软管22。

所述风冷机17为变频伺服式风冷机,变频伺服式风冷机及各电磁阀、各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耐磨铜垫12的上表面设有润滑油槽23,润滑油槽23内的润滑油可对耐磨铜垫12与球头螺杆3之间进行润滑。

滑块导轨控温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风冷机17产生冷气通过空气过滤器18经电磁阀19控制分为前后左右四通道,分别通往滑块6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侧,每条通道分别连接至滑块6对应的的温控通道8为导轨板5降温,电磁阀19可以确保每条温控通道8独立运行;滑块6上每条温控通道8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11,随时监测对应导轨板5温度变化,一旦监测到某块导轨板5温升超过15℃或者温度升高至50℃时,温度传感器11将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19相对应的通道打开,冷气从进气口9进入温控通道8,从出气口10排出,控制风冷机17持续为对应的导轨板5输送冷气进行降温,必要时可以同时增加对导轨板5的润滑,待导轨板5温度下降15℃时plc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风冷机17、电磁阀19相应控制通道停止工作,使导轨板5温升控制在15℃或者最高温度保持在50℃以下,不会因发热温升产生膨胀,保证了滑块6与导轨7间隙在可控范围内,保证其精度不会产生变化。

球头控温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温度传感器11监测到耐磨铜垫12温度升高至70℃时,温度传感器11将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19相对应的通道打开,冷气从进气孔15进入螺旋状温控通道14,从出气孔16排出,控制风冷机17持续为耐磨铜垫12输送冷气进行降温,待耐磨铜垫12温度降到30℃时plc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风冷机17、电磁阀19相应控制通道停止工作,使耐磨铜垫12温度保持在30-70℃之间,使球头螺杆3及球头座4间隙在可控范围内,使其精度不会产生变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