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端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8759发布日期:2019-12-13 23:5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管端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管件成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端成型机。



背景技术:

管端成型设备主要用于管件成型,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的管端成型设备的内模的各个瓣体为一整体结构,在工作时,通过液压缸带动内模的各个瓣体沿径向移动,实现内模的外撑作业;同时,外模沿径向向内收缩、靠近内模,通过外模与内模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工件的成型加工作业,这种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必须要保证各个内模瓣体同步运动,需要确保各个液压缸的动作一致,这增加了整体的复杂性,控制过程较为复杂。现有产品还存在的问题是内模只能够加工一种特定规格的零件,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端成型机,该成型机结构巧妙合理,能够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可靠加工,同时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的管状工件,适用范围较广。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管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

外模结构,设置于基座上并能够实现径向的扩张或收缩运动;

内模结构,设置于外模结构内圈,对应于基座的通孔位置处,所述外模结构与内模结构之间形成工件放置工位,内模结构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外模结构;

旋转顶升结构,安装于基座下方,以实现对内模结构的内模芯的撑开,由内模芯带动内模沿径向靠近外模结构,以对工件作成型加工;

旋转顶升结构中的内模座与旋转顶升结构的旋转组件驱动进行转动,内模结构设置于所述内模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模结构包括若干块围拢形成圆周状的压块座,每个所述压块座的内侧弧面分别紧固连接垫块,垫块的内侧弧面紧固连接弧形状的外模,各个垫块围拢呈圆周状,各个外模围拢呈圆周状;每个所述外模的内侧均设置有成型槽,各个成型槽围拢呈环槽,每块所述压块座均能够沿径向移动,相邻两块压块座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块所述压块座沿周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块座连接槽,相邻两个压块座连接槽之间通过软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压块座的内侧弧面设置压块座卡槽,垫块的垫块凸起部配合设置于所述压块座卡槽中,并通过销钉紧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块内侧弧面设置有垫块卡槽,外模的外模凸起部配合设置于垫块卡槽中,并通过销钉紧固连接;所述压块座的外侧弧面中间形成凸块,压块座上对应于凸块的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模结构包括多瓣围拢呈圆周状的内模,每瓣所述内模的内侧弧面均固定连接一瓣内模芯,多瓣内模芯的回转中心形成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内锥面;所述内模芯的外表面设有内模芯卡槽,内模内侧设置的内模凸起部与所述内模芯卡槽相配合,内模凸起部与内模芯卡槽通过销钉紧固连接,所述内模的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圆周部和第二圆周部,其中第二圆周部的圆周表面设置凸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模芯的圆周表面下部设置第一环板、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与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环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圆周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圆周部的外径;所述凸棱的表面中间向两侧呈弧形过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顶升结构包括机架安装板,机架安装板上方固定设置内模安装板,内模安装板的内圈转动设置内模座,多块围拢呈圆周状的内模设置于所述内模座上表面,内模座的底面安装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端连接锥杆,锥杆的外锥面与内模芯的内锥面配合;机架安装板上安装旋转油缸,内模座的底面固定齿条,旋转油缸活塞杆端的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结构巧妙、合理,通过在平面上设置相互配合作用的内模、外模,能够实现内模与外模在水平方向相互配合作用,实现对工件的成型加工的目的,内模采用顶升油缸带动锥杆上行撑开内模结构,实现与外模结构的相互配合作用,动作合理可靠;同时,通过设置垫块与外模、压块座相配合的结构及内模与内模芯相配合的结构能够实现适用多种规格型号工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模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c-c向剖视图。

图4为外模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内模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e-e向剖视图。

图7为内模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旋转顶升结构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d-d向剖视图。

图10为旋转顶升结构的侧视图。

图11为旋转顶升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11中,包括基座100、外模结构200、横移油缸210、压块座220、垫块230、垫块卡槽231、外模240、压块座连接槽250、成型槽260、安装孔270、内模结构300、内模310、内模凸起部311、第一圆周部312、第二圆周部313、凸棱314、内模芯320、内锥面321、第一环板322、第二环板323、内模芯卡槽324、旋转顶升结构400、顶升油缸410、锥杆420、导杆430、内模座440、机架安装板450、回转轴承460、内模安装板470、齿轮480、齿条490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管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

外模结构200,设置于基座100上并能够实现径向的扩张或收缩运动;

内模结构300,设置于外模结构200内圈,对应于基座100的通孔位置处,所述外模结构200与内模结构300之间形成工件放置工位,内模结构300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远离外模结构200;

旋转顶升结构400,安装于基座100下方,以实现对内模结构300的内模芯320的撑开,由内模芯320带动内模310沿径向靠近外模结构200,以对工件作成型加工;

旋转顶升结构400中的内模座440与旋转顶升结构400的旋转组件驱动进行转动,内模结构300设置于所述内模座440上。

如图2~4所示,外模结构200包括若干块围拢形成圆周状的压块座220,每个所述压块座220的内侧弧面分别紧固连接垫块230,垫块230的内侧弧面紧固连接弧形状的外模240,各个垫块230围拢呈圆周状,各个外模240围拢呈圆周状;每个所述外模240的内侧均设置有成型槽260,各个成型槽260围拢呈环槽,每块所述压块座220均能够沿径向移动,相邻两块压块座220之间相互连接。

每块所述压块座220沿周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块座连接槽250,相邻两个压块座连接槽250之间通过软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压块座220的内侧弧面设置压块座卡槽221,垫块230的垫块凸起部231配合设置于所述压块座卡槽221中,并通过销钉紧固连接。

垫块230内侧弧面设置有垫块卡槽231,外模240的外模凸起部241配合设置于垫块卡槽231中,并通过销钉紧固连接;所述压块座220的外侧弧面中间形成凸块,压块座220上对应于凸块的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270。

在具体应用时,相邻两个压块座槽250之间设置软性连接件,如放置橡胶、塑料等,确保多个压块座220同步径向移动,基座100上对应于每个安装孔270处分别安装一组横移油缸210;本发明产品中沿圆周方向设置八块压块座220,配合八块压块座220设置16个横移油缸21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压块座220能够沿径向可靠移动,基座100上设置有导向槽,压块座220上设置的导向柱,导向柱配合设置于导向槽中。

如图5~7所示,内模结构300包括多瓣围拢呈圆周状的内模310,每瓣所述内模310的内侧弧面均固定连接一瓣内模芯320,多瓣内模芯320的回转中心形成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内锥面321;所述内模芯320的外表面设有内模芯卡槽324,内模310内侧设置的内模凸起部311与所述内模芯卡槽324相配合,内模凸起部311与内模芯卡槽324通过销钉紧固连接,所述内模310的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圆周部312和第二圆周部313,其中第二圆周部313的圆周表面设置凸棱314。

内模芯320的圆周表面下部设置第一环板322、第二环板323,所述第一环板322与第二环板323之间形成环槽。

第一圆周部312的外径大于第二圆周部313的外径;所述凸棱314的表面中间向两侧呈弧形过渡。

如图8~11所示,旋转顶升结构400包括机架安装板450,机架安装板450上方固定设置内模安装板470,内模安装板470的内圈转动设置内模座440,多块围拢呈圆周状的内模310设置于所述内模座440上表面,内模座440的底面安装顶升油缸410,顶升油缸410的活塞杆端连接锥杆420,锥杆420的外锥面与内模芯320的内锥面321配合;机架安装板450上安装旋转油缸451,内模座440的底面固定齿条490,旋转油缸451活塞杆端的齿轮480与齿条490相啮合。

顶升油缸410通过导杆430安装于内模安装板470底面。

内模芯320的外表面设置卡槽,内模310内表面设置的凸起与内模芯320的卡槽相配合,并固定连接。

内模310包括第一圆周部312、第二圆周部313,第一圆周部312的圆周表面设置一圈环状凸棱314,以挤压工件。

第二圆周部313的外径大于第一圆周部312的外径,第二圆周部313的上端面形成搁置台阶,以放置工件。内模座440与内模安装板470之间设置回转轴承460,实现内模座440在工作时,可靠自由转动。

本发明产品在工作时:首先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内模结构300与外模结构200之间,工件放置到位后,内模结构300沿径向作外撑运动,外模结构200沿径向向内移动,内模结构300与外模结构200相配合实现对工件的成型加工,内模结构300表面的凸棱314可以实现对工件内壁的顶紧及向外撑开,直至将工件撑紧至成型槽260中,使得工件成型。由于本发明中的外模结构200、内模结构300均为多瓣结构,在对工件挤压成型过程中,相邻两个瓣体的连接处存在成型不可靠的问题。旋转动作过程如下:旋转油缸451带动齿轮480转动,齿轮480带动齿条490运转,齿条490带动内模座440转动,内模座440带动内模310及内模芯320转动,由凸棱314对工件的成型槽进行圆润处理。

本发明中内模310的外撑动作由升降油缸410带动锥杆420上行,锥杆420上部外锥面与各个内模芯320内侧形成的内锥面321相配合,内模芯320沿径向向外移动时,带动内模310同步向外移动,凸棱314实现对工件内壁的外撑作用;同时,横移油缸210带动压块座220,并由压块座220经由垫块230带动外模240沿径向向内移动,实现对工件从外向内的压紧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