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4741发布日期:2020-05-01 21:5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面板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是现代制造领域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在纺织、包装、建材、造纸、汽车、电子、环保、钢铁、交通及水处理等领域,工业自动化技术涉及这些行业加工过程的单台设备、工段、生产线,甚至整个工厂,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支撑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工件面板10,用于冲压机床的定位底座上,所述工件面板10包括底板11及顶板12,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三个安装柱13,所述顶板12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三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与三个安装柱13相安装配合。在实际的加工操作中,底板11及顶板12需要分别进行冲压、抛光及电镀等操作,然后分别底板11及顶板12叠放在对应的治具上,最后,通过人工将对应的顶板12压合至底板11上,使得底板11上三个安装柱13分别穿设对应的安装孔,由此使得底板11与顶板12相贴合安装,从而组成工件面板10。

然而,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工件面板10进行组装显然效率不高,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工人在顶板12安装在底板11上的过程中,需要将顶板12上三个安装孔与底板11上的三个安装柱13相对齐,才能将顶板12快速压合至底板11上,显然,人工压合对齐的方式显然容易出现错误,以及在压合过程中容易把手指压伤。最后,采用人工将顶板12压合至底板11上时,压紧力不能够得到保证,有可能会出现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缝隙过大,如此,会对后续的底板11与顶板12焊缝加工带来一定影响,使得生产加工的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面板进行组合安装,由此使得生产加工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用于对工件面板进行组合安装,包括:机架、底板上料机构、顶板上料机构、中转机构及压合机构,所述底板上料机构、所述顶板上料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及所述压合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底板上料机构位于所述顶板上料机构与所述压合机构之间,所述中转机构与所述底板上料机构的出料端衔接;

所述底板上料机构用于将底板上料至所述中转机构上,所述顶板上料机构用于将顶板上料至所述中转机构上,且所述顶板上料机构还用于将顶板预压在所述中转机构处的底板上,并将预压后的顶板与底板搬运至所述压合机构上,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顶板与底板进行压紧固定;

所述顶板上料机构包括顶板上料台、顶板上料驱动件、顶板上料丝杆及顶板上料滑板,所述顶板上料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板上料驱动件与所述顶板上料丝杆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料台上,所述顶板上料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料台上,所述顶板上料滑板与所述顶板上料丝杆连接,且所述顶板上料丝杆与所述顶板上料滑板之间形成丝杆副;

所述顶板上料滑板上设置有多个顶板上料限位隔条,各顶板上料限位隔条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顶板上料限位隔条之间设置有顶板上料放置区;

所述顶板上料机构还包括多个顶板上料定位组件,各所述顶板上料定位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料放置区上,在其中一个所述顶板上料定位组件中,所述顶板上料定位组件包括顶板上料磁性块及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的顶部为倒圆角结构,所述顶板上料放置区上开设有顶板上料定位孔,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滑动穿设所述顶板上料定位孔,所述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与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连接,所述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在所述顶板上料定位孔内进行往复式位移,以使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的顶部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上料放置区的顶板;

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弹性胶层,所述定位弹性胶层的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定位弹性胶层与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相黏结的一面具有多个凸起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连接有凸起条,使得各所述凸起部连接组成波浪条结构;

所述顶板上料机构还包括顶板搬运装置,所述顶板搬运装置包括顶板搬运机械手及顶板搬运吸附治具,所述顶板搬运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板搬运吸附治具与所述顶板搬运机械手连接,所述顶板搬运吸附治具上设置有多个顶板吸附气嘴,所述顶板搬运机械手用于带动所述顶板搬运吸附治具顺序移动到顶板上料台、中转机构及压合机构上,且所述顶板搬运机械手还用于带动所述顶板搬运吸附治具向所述顶板上料台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安装底座、中转导向台及中转放置箱,所述中转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中转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预压缓冲胶柱,所述中转导向台通过各所述预压缓冲胶柱与所述中转安装底座连接,且所述中转导向台与所述中转安装底座相平行设置,所述中转导向台上设置有中转导向滑轨,所述中转放置箱滑动设置于所述中转导向滑轨上,且所述中转放置箱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中转避位口;

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支撑台、压合传送流水线及压合组件,所述压合支撑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合支撑台上开设有压合通道,所述压合传送流水线传送与所述压合通道,所述压合通道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压合限位板;

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升降气缸及压合升降板,所述压合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压合支撑台上,所述压合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压合通道内,所述压合升降板与所述压合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压合升降板位于两个所述压合限位板之间,所述压合升降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压合升降板向所述压合传送流水线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压合升降板的表面设置有压合缓冲硅胶层,所述压合缓冲硅胶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硅胶凸粒,各所述硅胶凸粒呈矩形阵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料驱动件为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为磁铁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为气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弹性胶层为橡胶弹性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圆锥形凸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料滑板为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搬运机械手为横杆机械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放置箱为底部开口的箱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升降板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通过设置机架、底板上料机构、顶板上料机构、中转机构及压合机构,从而完成对工件面板的上料、组装、压合及转移操作,由此代替人工的方式,使得生产效率及加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工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底板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底板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顶板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顶板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工件面板组装设备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工件面板组装设备的构思。请参阅图2,一种工件面板组装设备20,用于对工件面板10进行组合安装,包括:机架100、底板上料机构200、顶板上料机构300、中转机构400及压合机构500,底板上料机构200、顶板上料机构300、中转机构400及压合机构500分别设置于机架100上,底板上料机构200位于顶板上料机构300与压合机构500之间,中转机构400与底板上料机构200的出料端衔接。

进一步地,底板上料机构用于将底板上料至中转机构上,顶板上料机构用于将顶板上料至中转机构上,且顶板上料机构还用于将顶板预压在中转机构处的底板上,并将预压后的顶板与底板搬运至压合机构上,压合机构用于对顶板与底板进行压紧固定。

请参阅图2与图3,底板上料机构200包括底板输送装置210及底板搬运装置220,底板输送装置与底板搬运装置顺序设置于机架上;底板输送装置210用于对底板进行输送操作,使得底板输送至底板搬运装置220处,底板搬运装置220用于将底板从底板输送装置210处搬运至中转机构400处。

进一步地,底板输送装置210包括底板输送安装台211、底板输送皮带212、底板输送主动轴213、底板输送从动轴214、底板输送驱动件215、底板输送限位挡条216及底板输送治具217,底板输送安装台设置于机架上,底板输送主动轴与底板输送从动轴分别转动设置于底板输送安装台上,底板输送皮带分别与底板输送主动轴及底板输送从动轴连接,底板输送治具设置于底板输送皮带上,底板输送驱动件与底板输送主动轴连接,底板输送驱动件用于带动底板输送主动轴进行旋转,以使底板输送皮带相对底板输送安装台进行旋转操作,底板输送限位挡条的两端分别与底板输送安装台的两侧面连接,且底板输送限位挡条位于底板输送皮带的出料端处,底板输送限位挡条与底板输送皮带之间设置有避位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底板输送驱动件为输送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底板输送皮带212需要进行输送操作时,通过底板输送驱动件215带动底板输送主动轴213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底板输送皮带212与底板输送从动轴214进行同步运动,由此使得底板输送皮带212能够将底板输送治具217输送至底板搬运装置220处。通过在底板输送皮带212的出料端处设置底板输送限位挡条216,从而能够对底板输送治具217的的输送位置进行限定,由此使得底板搬运装置220能够准确地将底板输送治具217内的底板搬运至中转机构400上。

一实施方式中,底板输送限位挡条的表面设置有防撞缓冲胶层,优选的,防撞缓冲胶层为硅胶缓冲层,如此,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底板输送治具217与底板输送限位挡条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进一步地,防撞缓冲胶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凸块及第二缓冲凸块,第一缓冲凸块与第二缓冲凸块均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一缓冲凸块与第二缓冲凸块相互交叉连接呈“x”状,如此,能够提高底板输送限位挡条的结构强度,同时,第一缓冲凸块与第二缓冲凸块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缓冲的作用,以及减少底板输送限位挡条与底板输送治具217接触的面积,由此提高缓冲效果;第一缓冲凸块与第二缓冲凸块相互交叉连接呈“x”状,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底板输送治具217的一侧面接触,从而防止底板输送治具217在与底板输送限位挡条发生碰撞后发生位移,使得底板输送治具217的传送操作更加稳定。

请再次参阅图3,底板输送治具217上开设有底板放置凹槽217a,底板放置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底板定位吸附孔217b,各底板定位吸附孔内均设置有底板定位吸附气嘴,底板放置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底板上料避位口217c,底板上料避位口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各底板定位吸附孔呈矩形阵列设置于底板放置凹槽的底部,由此能够提高吸附强度,使得吸附力分布得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输送治具217上开设有底板放置凹槽217a,从而能够将加工好的底板放置在底板放置凹槽217a内,通过底板放置凹槽217a对底板进行位置限定,由此提高底板的上料精度;通过在底板放置凹槽的底部开设多个底板定位吸附孔217b,以及在各底板定位吸附孔内设置底板定位吸附气嘴,从而能够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对底板进行吸附固定,由此使得底板能够在上料传送过程中更加稳定,由此进一步提高底板的上料精度;通过在底板放置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底板上料避位口217c,且底板上料避位口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如此,能够起到避位作用,使得底板的放置操作及搬运操作更加快速,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3,底板输送装置210还包括输送控制器218,输送控制器设置于底板输送安装台的一侧,输送控制器与底板输送驱动件连接,输送控制器用于控制底板输送驱动件的转向,以使底板输送主动轴进行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控制器为变频器,如此,能够控制底板输送驱动件进行正转或反转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输送控制器218,从而能够对底板输送驱动件进行正转或反转操作,如此,能够控制底板输送主动轴213进行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能够使得底板输送皮带212实现正向传送及反向传送,由此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底板上料传送进行调整,使得生产加工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请再次参阅图3,底板输送装置210还包括底板治具推料组件219,底板治具推料组件219包括底板治具推料安装板219a、底板治具下料轨道219b、底板治具推料驱动件219c及底板治具推料板219d,底板治具推料安装板与底板治具下料轨道分别设置于底板输送安装台211的两侧面上,且底板治具推料安装板与底板治具下料轨道分别与底板输送皮带的出料端处,底板治具推料驱动件设置于底板治具推料安装板上,底板治具推料板与底板治具推料驱动件连接,底板治具推料驱动件用于带动底板治具推料板向底板治具下料轨道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底板治具推料驱动件为推料气缸,底板治具下料轨道与底板输送安装台倾斜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底板搬运装置220将底板输送治具217上的底板转移后,底板治具推料驱动件219c带动底板治具推料板219d向底板治具下料轨道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将空置的底板输送治具217推送至底板治具下料轨道219b上,由此通过底板治具下料轨道219b将空置的底板输送治具217下料至对应的工位处,使得整体生产加工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底板输送治具217在推送下料时精度更高,亦即,能够准确移动到底板治具下料轨道219b处进行下料操作,底板治具推料板219d远离底板输送限位挡条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推料限位卡块219e,底板推料限位卡块的顶面为斜面结构;如此,当底板治具推料板219d对底板输送治具217进行推料时,通过底板推料限位卡块219e对底板输送治具217的一侧进行位置限定,从而使得底板输送治具217在推送下料时精度更高,由此使得底板输送治具217能够准确移动到底板治具下料轨道219b处进行下料操作。

请参阅图4,底板搬运装置220包括底板搬运安装基座221、底板搬运旋转座222、底板搬运支撑架223、底板搬运升降块224、底板搬运旋转驱动件225、底板搬运升降驱动件226及底板搬运吸附组件227,底板搬运安装基座设置于机架上,且底板搬运安装基座位于底板输送皮带的输出端与中转机构之间,底板搬运旋转座转动设置于底板搬运安装基座上,底板搬运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底板搬运旋转座上,底板搬运升降块滑动设置于底板搬运支撑架上,底板搬运吸附组件设置于底板搬运升降块上,底板搬运旋转驱动件与底板搬运旋转座连接,底板搬运升降驱动件与底板搬运升降块连接,底板搬运旋转驱动件用于带动底板搬运旋转座相对底板搬运安装基座进行旋转,底板搬运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底板搬运升降块向底板搬运安装基座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底板搬运旋转座为圆盘结构,如此,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又如,底板搬运升降块为“l”字型结构,如此,能够使得搬运操作更加灵活便捷,适用范围更广;又如,底板搬运旋转驱动件为伺服电机,如此,能够实现对底板搬运旋转座的驱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底板输送治具217移动到位后,底板搬运旋转驱动件225带动底板搬运旋转座222进行旋转,使得底板搬运升降块224上的底板搬运吸附组件227移动到底板输送治具217的上方,然后通过底板搬运升降驱动件226带动底板搬运升降块224进行下降运动,由此使得底板搬运吸附组件227贴附在底板的表面,从而能够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将底板吸附固定。

请再次参阅图4,底板搬运吸附组件227包括底板吸附调整电机227a、底板吸附治具227b、第一底板吸附调节螺杆227c、第二底板吸附调节螺杆227d、多个第一底板搬运吸附气嘴227e及多个第二底板搬运吸附气嘴227f,底板吸附调整电机设置于底板搬运升降块上,底板吸附治具与底板吸附调整电机连接,第一底板吸附调节螺杆与第二底板吸附调节螺杆分别设置于底板吸附治具的两侧,各第一底板搬运吸附气嘴分别与第一底板吸附调节螺杆连接,且各第一底板搬运吸附气嘴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一底板吸附调节螺杆形成丝杆副,各第二底板搬运吸附气嘴分别与第二底板吸附调节螺杆连接,且各第二底板搬运吸附气嘴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二底板吸附调节螺杆形成丝杆副;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搬运吸附组件227通过第一底板搬运吸附气嘴227e及第二底板搬运吸附气嘴227f对底板进行吸附固定,当需要对底板的吸附角度进行调整时,底板吸附调整电机227a驱动底板吸附治具227b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底板的吸附角度调整操作;当需要对各第一底板搬运吸附气嘴227e或各第二底板搬运吸附气嘴227f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是,只需要转动第一底板吸附调节螺杆227c或第二底板吸附调节螺杆227d即可实现调节操作。

请参阅图5,顶板上料机构300包括顶板上料台310、顶板上料驱动件320、顶板上料丝杆330及顶板上料滑板340,顶板上料台设置于机架上,顶板上料驱动件与顶板上料丝杆分别设置于顶板上料台上,顶板上料滑板滑动设置于顶板上料台上,顶板上料滑板与顶板上料丝杆连接,且顶板上料丝杆与顶板上料滑板之间形成丝杆副。

进一步地,顶板上料滑板340上设置有多个顶板上料限位隔条341,各顶板上料限位隔条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顶板上料限位隔条之间设置有顶板上料放置区342;

需要说明的是,顶板通过人工或对应的机械手放置在顶板上料滑板340的顶板上料放置区上,通过对应的顶板上料限位隔条341对顶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防止顶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完成顶板放置后,顶板上料驱动件320带动顶板上料丝杆330进行旋转,由此带动顶板上料滑板340进行上料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5,顶板上料机构300还包括多个顶板上料定位组件360,各顶板上料定位组件360一一对应设置于顶板上料放置区342上,在其中一个顶板上料定位组件中,顶板上料定位组件360包括顶板上料磁性块361及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顶板上料磁性块的顶部为倒圆角结构,顶板上料放置区上开设有顶板上料定位孔342a,顶板上料磁性块滑动穿设顶板上料定位孔,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与顶板上料磁性块连接,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顶板上料磁性块在顶板上料定位孔内进行往复式位移,以使顶板上料磁性块的顶部靠近或远离顶板上料放置区的顶板;

需要说明的是,当顶板放置在顶板上料放置区342上时,顶板上料磁性块在顶板上料定位驱动件的带动下进行上升,使得顶板上料磁性块与顶板上料放置区342内的顶板相抵持,由此通过磁性吸附的作用将顶板固定在顶板上料放置区342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弹性胶层,所述定位弹性胶层的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定位弹性胶层与所述顶板上料磁性块相黏结的一面具有多个凸起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连接有凸起条,使得各所述凸起部连接组成波浪条结构;由此,能够通过定位弹性胶层对顶板起到缓冲作用,方式顶板被刮伤或碰伤,同时,通过设置波浪条结构,亦即定位弹性胶层与顶板上料磁性块相黏结的一面为波浪条结构,从而能够在顶板上料磁性块进行吸附固定时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力,由此使得顶板与顶板上料磁性块更好地分离。

请参阅图6,顶板上料机构300还包括顶板搬运装置350,顶板搬运装置350包括顶板搬运机械手351及顶板搬运吸附治具352,顶板搬运机械手设置于机架上,且顶板搬运机械手为横杆机械手,顶板搬运吸附治具与顶板搬运机械手连接,顶板搬运吸附治具352上设置有多个顶板吸附气嘴353,顶板搬运机械手用于带动顶板搬运吸附治具顺序移动到顶板上料台、中转机构及压合机构上,且顶板搬运机械手还用于带动顶板搬运吸附治具向顶板上料台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顶板上料滑板340将顶板移动到位后,顶板搬运机械手351带动顶板搬运吸附治具352进行运动,从而能够通过顶板搬运吸附治具352上的顶板吸附气嘴353对顶板进行吸附固定,由此实现对顶板移动操作。

请参阅图7,中转机构400包括中转安装底座410、中转导向台420及中转放置箱430,中转安装底座设置于机架上,中转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预压缓冲胶柱440,中转导向台通过各预压缓冲胶柱与中转安装底座连接,且中转导向台与中转安装底座相平行设置,中转导向台上设置有中转导向滑轨,中转放置箱滑动设置于中转导向滑轨上,中转放置箱为底部开口的箱体结构,且中转放置箱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中转避位口;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上料机构200将底板放置在中转放置箱430上,然后通过顶板搬运装置350将顶板放置在中转放置箱430内,使得顶板与底板相互压合,并通过顶板搬运装置350将顶板与底板预压在一起,使得顶板与底板完成初安装操作,最后再通过顶板搬运装置350将预压完成后的顶板与底板转移放置在压合机构500上。

请参阅图8,压合机构500包括压合支撑台510、压合传送流水线520及压合组件530,压合支撑台设置于机架上,压合支撑台510上开设有压合通道511,压合传送流水线传送与压合通道,压合通道51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压合限位板512;

进一步地,压合组件530包括压合升降气缸531及压合升降板532,压合升降气缸设置于压合支撑台上,压合升降板设置于压合通道内,压合升降板与压合升降气缸连接,压合升降板位于两个压合限位板之间,压合升降气缸用于带动压合升降板向压合传送流水线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

再进一步地,压合升降板的表面设置有压合缓冲硅胶层,压合缓冲硅胶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硅胶凸粒,各硅胶凸粒呈矩形阵列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预压完成后的顶板与底板放置在压合机构500处时,通过压合传送流水线520对顶板与底板进行传送操作,当顶板与底板经过压合通道511时,两个压合限位板512对顶板与底板进行位置限定,使得顶板与底板位于压合升降板532的下方,此时,压合升降气缸531带动压合升降板532下降,由此通过压合升降板532将顶板压紧固定在底板上,从而组装成工件面板10.通过在压合升降板的表面设置压合缓冲硅胶层,以及在压合缓冲硅胶层的表面设置多个硅胶凸粒,从而能够防止顶板在压合固定是被压坏,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工件面板组装设备20通过设置机架100、底板上料机构200、顶板上料机构300、中转机构400及压合机构500,从而完成对工件面板的上料、组装、压合及转移操作,由此代替人工的方式,使得生产效率及加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