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压缩机用活塞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0446发布日期:2020-02-11 13:4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冰箱压缩机用活塞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冰箱压缩机用活塞生产设备,特别涉及冰箱压缩机用活塞生产线。



背景技术:

冰箱的核心部件压缩机的质量直接影响冰箱的性能,而作为冰箱压缩机的关键部件活塞在机加工中往往需要进行多道工序。传统的活塞加工方式为先外圆开槽,然后外圆倒角,接着进行珩孔、粗磨和精磨。而每道工序都需要专用设备,由于各专用设备为单独设计开发,因此很难实现生产线化,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压缩机用活塞生产线,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多道工序之间的自动衔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按生产步骤依次设有切槽工位、倒角工位和打磨工位;所述切槽工位上设有切槽机,倒角工位上设有倒角机,打磨工位上设有打磨机;所述切槽机包括与输出主轴连接的气动卡盘和可自行运动的第一活动平台;所述气动卡盘内设有第一气动顶杆;第一气动顶杆用于将气动卡盘内的工件顶出;切槽工位处还设有振动盘,振动盘的出料口与第一进料通道的进料口连接相通;所述第一活动平台上固定设有切削刀,上料槽,挡料板、第二气动顶杆和第一出料通道;所述切削刀在第一活动平台运动下用于切槽;所述上料槽在第一活动平台运动下可与第一进料通道的出料口、气动卡盘对接;所述挡料板在上料槽不与第一进料通道的出料口对接时堵住第一进料通道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气动顶杆用于将上料槽内的工件顶入气动卡盘;第一出料通道的进料口在第一活动平台运动下可与气动卡盘对接。

上述倒角机包括可直线来回运动的第二活动平台和用于外圆倒角的倒角装置;所述倒角工位还设有第二进料通道、第二出料通道和第三气动顶杆;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之间设有可搬运工件的机械手;所述第二活动平台上固定设有装载块;所述装载块上设有用于装载工件且贯穿的装载腔;第二出料通道的进料口与第二进料通道的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装载腔在第二活动平台运动下可同时与第二进料通道的出料口、第二出料通道的进料口对接,装载腔在第二活动平台运动下也可与倒角装置对应;第二出料通道的出料口与打磨机的进料端对应;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位于第三气动顶杆与第二出料通道之间;所述第三气动顶杆用于将第二进料通道的出料口的工件顶入装载腔。其中机械手可以是直线搬运爪,或者六轴机械手。

上述倒角装置包括第三活动平台、输出主轴、倒角刀、第四活动平台和顶料杆;所述第三活动平台与第四活动平台相对滑动设置;所述第二活动平台位于第三活动平台和第四活动平台之间;第二活动平台的滑动方向与第三活动平台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输出主轴设置在第三活动平台上,倒角刀固定设置在输出主轴上;所述顶料杆固定设置在第四活动平台上;所述装载腔在第二活动平台运动下可与倒角刀、顶料杆对应。

上述打磨机的进料端设有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滑道、第四气动顶杆、第二滑道和第五气动顶杆;第一滑道的进料口与第二出料通道的出料口对应;第一滑道的出料口与第二滑道的进料口对应;第二滑道的出料口为打磨入口;所述第四气动顶杆用于将第二出料通道的出料口的工件推入第一滑道;所述第五气动顶杆用于将通过第一滑道滚入第二滑道内的工件推入打磨入口。

上述第一进料通道包括倾斜通道和垂直通道;倾斜通道的进料口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倾斜通道的出料口与垂直通道的进料口连接,垂直通道的出料口即为第一进料通道的出料口。

上述挡料板为水平设置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垂直通道的下端对应配合。

上述第二出料通道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可供工件滑行的滑架,以及沿滑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丝杆;丝杆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机架上沿滑架的延伸方向滑动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均固定设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推动工件在滑架上滑动的推送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丝杆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滑架的一端为第二出料通道的进料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料通道的出料口。

上所述机架上沿滑架的延伸方向滑动设有三个固定块。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将切槽机、倒角机和打磨机同自动化机构串接在一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强度。

(2)本发明通过振动盘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在挡料板的作用下,可实现有序上料。

(3)本发明通过机械手可以将第一出料通道内的工件转移至第二进料通道内,实现切槽机和倒角机的衔接。

(4)本发明通过装载腔能够实现工件在倒角工位的不断运动,从而满足上料,倒角和下料的目的。

(5)本发明中装载腔与第二进料通道对接时,通过第三气动顶杆即可以实现将第二进料通道内的工件推入装载腔,同时也能让装载腔内已经倒完角的工件从装载腔内脱离进入第二出料通道内,设计巧妙且高效。

(6)本发明中倒角装置中的顶料杆可以将装载腔内的工件适量顶出,以便于倒角刀进行倒角。

(7)本发明中第二出料通道的设计可与打磨机实现有效衔接,特别是与推料组件组合使用,能够让出料、进料变得十分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切槽工位处切槽机与振动盘、第一进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进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倒角工位处倒角机与第二进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装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出料通道与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7,本发明按生产步骤依次设有切槽工位、倒角工位和打磨工位;所述切槽工位上设有切槽机1,倒角工位上设有倒角机2,打磨工位上设有打磨机3;所述切槽机1包括与输出主轴连接的气动卡盘11和可自行运动的第一活动平台12;所述气动卡盘11内设有第一气动顶杆;第一气动顶杆用于将气动卡盘11内的工件顶出;其特征在于:切槽工位处还设有振动盘4,振动盘4的出料口与第一进料通道13的进料口连接相通;所述第一活动平台12上固定设有切削刀14,上料槽15,挡料板16、第二气动顶杆17和第一出料通道18;所述切削刀14在第一活动平台12运动下用于切槽;所述上料槽15在第一活动平台12运动下可与第一进料通道13的出料口、气动卡盘11对接;所述挡料板16在上料槽15不与第一进料通道13的出料口对接时堵住第一进料通道13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气动顶杆17用于将上料槽15内的工件顶入气动卡盘11;第一出料通道18的进料口在第一活动平台12运动下可与气动卡盘11对接。

所述倒角机2包括可直线来回运动的第二活动平台21和用于外圆倒角的倒角装置22;所述倒角工位还设有第二进料通道23、第二出料通道24和第三气动顶杆25;第一出料通道18和第二进料通道23之间设有可搬运工件的机械手5;所述第二活动平台21上固定设有装载块26;所述装载块26上设有用于装载工件且贯穿的装载腔261;第二出料通道24的进料口与第二进料通道23的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装载腔261在第二活动平台21运动下可同时与第二进料通道23的出料口、第二出料通道24的进料口对接,装载腔261在第二活动平台21运动下也可与倒角装置22对应;第二出料通道24的出料口与打磨机3的进料端对应;所述第二进料通道23位于第三气动顶杆25与第二出料通道24之间;所述第三气动顶杆25用于将第二进料通道23的出料口的工件顶入装载腔261。

所述倒角装置22包括第三活动平台221、输出主轴222、倒角刀、第四活动平台223和顶料杆224;所述第三活动平台221与第四活动平台223相对滑动设置;所述第二活动平台21位于第三活动平台221和第四活动平台223之间;第二活动平台21的滑动方向与第三活动平台221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输出主轴222设置在第三活动平台221上,倒角刀固定设置在输出主轴222上;所述顶料杆224固定设置在第四活动平台223上;所述装载腔261在第二活动平台21运动下可与倒角刀、顶料杆224对应。

所述打磨机3的进料端设有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滑道31、第四气动顶杆32、第二滑道33和第五气动顶杆34;第一滑道31的进料口与第二出料通道24的出料口对应;第一滑道31的出料口与第二滑道33的进料口对应;第二滑道33的出料口为打磨入口;所述第四气动顶杆32用于将第二出料通道24的出料口的工件推入第一滑道31;所述第五气动顶杆34用于将通过第一滑道31滚入第二滑道33内的工件推入打磨入口。

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3包括倾斜通道131和垂直通道132;倾斜通道131的进料口与振动盘4的出料口连接,倾斜通道131的出料口与垂直通道132的进料口连接,垂直通道132的出料口即为第一进料通道13的出料口。

所述挡料板16为水平设置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垂直通道132的下端对应配合。

所述第二出料通道24包括机架241、机架241上设有可供工件滑行的滑架242,以及沿滑架24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丝杆;丝杆转动设置在机架241上且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机架241上沿滑架242的延伸方向滑动设有三个等距排列的固定块,固定块上均固定设有推料气缸243,推料气缸243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推动工件在滑架242上滑动的推送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丝杆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滑架242的一端为第二出料通道24的进料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料通道24的出料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向振动盘4内加入工件,工件在振动盘4作用下向第一进料通道13进料;工件在重力作用下会沿倾斜通道131进入垂直通道132,在挡料板16的作用下,第一进料通道13的出料口被堵住。

在电脑程序控制下,第一活动平台12进行运动,先将上料槽15与第一进料通道13的出料口对接,工件在重力作用下为落入上料槽15内,由于上料槽15被填满,当第一活动平台12运动时,只会有一个工件位于上料槽15内,其他工件在挡料板16的作用下,继续留在第一进料通道13内。

第一活动平台12继续运动,将上料槽15与气动卡盘11对接,在第二气动顶杆17的作用下,将上料槽15内的工件推入气动卡盘11内,气动卡盘11卡紧工件。

第一活动平台12继续运动,切削刀14向气动卡盘11运动,并且气动卡盘11在输出主轴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切槽。

切槽完成后,第一活动平台12继续运动,使得第一出料通道13与气动卡盘11对接;气动卡盘11松开工件,第一气动顶杆将气动卡盘11内的工件顶入第一出料通道13内。

接着,同机械手将第一出料通道13内的工件运送到第二进料通道23内;第二活动平台21在电脑程序控制下进行移动,使得装载腔261对准第二进料通道23的出料口。

第三气动顶杆25将第二进料通道23内最下端的工件顶入装载腔261内,此时若装载腔261内有已经倒角过的工件,则会将该工件直接顶入第二出料通道24内。

装载块26上的装载腔261在接收到来自第二进料通道23的工件后,第二活动平台21会继续移动,使得装载腔261移动至倒角装置22;接着顶料杆224在第四活动平台223的作用下将装载腔261内的工件适量顶出,同时倒角刀在第三活动平台221的作用下对工件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完成后,第三活动平台221和第四活动平台223远离装载块26,装载块26在第二活动平台21的作用下去与第二进料通道23对接。

由第三气动顶杆25顶出进入第二出料通道24的滑架242上,固定块在丝杆作用下向工件移动,并在推料气缸243的做下,推送部将滑架242上的工件逐步推送至第二出料通道24的出料口。

最后,在第四气动顶杆32将工件推入第一滑道31,工件沿着第一滑道31进入第二滑道33,第五气动顶杆34将进入第二滑道33的工件推入打磨机进行打磨,从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