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7370发布日期:2020-06-26 23:2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弯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弯管机进行管材的弯曲和板料的弯曲一样。在纯弯曲的情况下,外径为d,壁厚为t的管子受外力矩m的作用发生弯曲时,中性层外侧管壁受拉应力σ1作用,管壁变薄;中性层内侧管壁受拉应力σ1作用,管壁变厚。而且横截面的形状由于受合力f1和f2的作用由圆形变为近似椭圆形,当变形量过大时,外侧管壁会产生裂纹,内侧管壁会出现起皱,管材的变形程度,取决于相对弯曲半径r/d和相对厚度t/d数值的大小、r/d和t/d值越小,表示变形程度越大。为保证管件成形质量,必须控制变形程度在许可范围内,管材弯曲成形极限不仅取决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方法,而且还考虑管件的使用要求。

传统的弯管机的抓料模式采用对管材的外夹形式进行抓料,由于管材最后一弯离管材末端较近,容易出现无法使用外夹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夹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弯管机的抓料模式采用对管材的外夹形式进行抓料,由于管材最后一弯离管材末端较近,容易出现无法使用外夹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夹送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箱、气缸、导向块、安装环和驱动轴,所述气缸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位于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壁,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安装箱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块套设于所述安装箱的内腔,伸缩式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环位于所述安装箱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侧,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块套设于所述驱动轴的内腔;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轴、螺丝、螺帽、固定环和推轴,所述主轴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端,所述螺丝与所述主轴和所述驱动轴均固定连接,且所述螺丝贯穿所述主轴至所述驱动轴,所述螺帽与所述主轴螺纹连接,且所述螺帽套设于所述主轴的外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螺帽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螺帽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所述推轴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轴位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螺帽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接环、固定螺丝、调整环、连接环、移动环、插销、迫紧环和夹管,所述转接环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且所述转接环位于所述安装环远离所述安装箱的一侧,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转接环和所述安装环均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螺丝贯穿所述转接环至所述安装环的内腔,所述调整环与所述转接环螺纹连接,且所述调整环套设于所述转接环的内腔,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调整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调整环远离所述转接环的一端,所述移动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环位于所述连接环远离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所述迫紧环与所述移动环固定连接,且所述迫紧环位于所述移动环远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所述插销与所述迫紧环和所述移动环固定连接,且所述插销贯穿所述迫紧环延伸至所述移动环的外侧壁,所述夹管与所述迫紧环固定连接,且所述夹管位于所述迫紧环远离所述移动环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条孔,所述条孔设有若干组,且各组所述条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夹管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夹管呈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夹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橡胶圈套设于所述夹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块套设于所述气缸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销,所述销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导向块均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驱动轴至所述导向块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副推轴,所述副推轴与所述推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副推轴位于所述推轴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推轴和所述副推轴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均呈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通过设置气缸、导向块、主轴和固定环,使得气缸工作时,可以带动导向块在安装箱的内腔滑动,并带动主轴、固定环和推轴同步运动,通过设置驱动轴和夹管,并在夹管的四周均匀开设条孔,使得推轴在气缸的驱动下可以向夹管内腔运动时,并与夹管的内壁接触,从而将夹管远离迫紧环的一侧撑开,使夹管远离迫紧环的一侧的直径增大,从而将套设在夹管外侧的弯管夹持固定住,保证管材末弯相对末端比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管材进行夹送,避免了当管材最后一弯离管材末端较近,无法使用外夹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夹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夹管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推轴结构侧视图;

图中:1-驱动组件、11-安装箱、12-支撑块、13-气缸、14-导向块、15-安装环、16-驱动轴、2-传动组件、21-主轴、22-销、23-螺丝、24-螺帽、25-固定环、26-推轴、27-副推轴、3-夹持组件、31-转接环、32-固定螺丝、33-调整环、34-连接环、35-移动环、36-橡胶圈、37-插销、38-迫紧环、39-夹管、310-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弯管机抓料的内夹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传动组件2和夹持组件3,驱动组件1包括安装箱11、气缸13、导向块14、安装环15和驱动轴16,气缸13与安装箱11固定连接,且气缸13位于安装箱11的一侧壁,导向块14与安装箱11滑动连接,且导向块14套设于安装箱11的内腔,伸缩式气缸13的输出端与导向块14固定连接,安装环15与安装箱11固定连接,且安装环15位于安装箱11远离导向块14的一侧,驱动轴16与导向块14固定连接,且导向块14套设于驱动轴16的内腔;

传动组件2包括主轴21、螺丝23、螺帽24、固定环25和推轴26,主轴21与驱动轴16固定连接,且驱动轴16位于驱动轴16远离导向块14的一端,螺丝23与主轴21和驱动轴16均固定连接,且螺丝23贯穿主轴21至驱动轴16,螺帽24与主轴21螺纹连接,且螺帽24套设于主轴21的外侧,固定环25与螺帽24固定连接,且固定环25位于螺帽24远离主轴21的一端,推轴26与固定环25固定连接,且推轴26位于固定环25远离螺帽24的一侧;

夹持组件3包括转接环31、固定螺丝32、调整环33、连接环34、移动环35、插销37、迫紧环38和夹管39,转接环31与安装环15固定连接,且转接环31位于安装环15远离安装箱11的一侧,固定螺丝32与转接环31和安装环15均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32贯穿转接环31至安装环15的内腔,调整环33与转接环31螺纹连接,且调整环33套设于转接环31的内腔,连接环34与调整环33固定连接,且连接环34位于调整环33远离转接环31的一端,移动环35与连接环34固定连接,且移动环35位于连接环34远离固定螺丝32的一端,迫紧环38与移动环35固定连接,且迫紧环38位于移动环35远离连接环34的一端,插销37与迫紧环38和移动环35固定连接,且插销37贯穿迫紧环38延伸至移动环35的外侧壁,夹管39与迫紧环38固定连接,且夹管39位于迫紧环38远离移动环35的一端;

夹持组件3还包括条孔310,条孔310设有若干组,且各组条孔310均匀开设于夹管39的四周;

夹持组件3还包括橡胶圈36,橡胶圈36与夹管39可拆卸连接,且橡胶圈36套设于夹管39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气缸13、导向块14、主轴21和固定环25,使得气缸13工作时,可以带动导向块14在安装箱11的内腔滑动,并带动主轴21、固定环25和推轴26同步运动,通过设置驱动轴16和夹管39,并在夹管39的四周均匀开设条孔310,使得推轴26在气缸13的驱动下可以向夹管39内腔运动时,并与夹管39的内壁接触,从而将夹管39远离迫紧环38的一侧撑开,使夹管39远离迫紧环38的一侧的直径增大,即可将套设在夹管39外侧的弯管夹持固定住,保证管材末弯相对末端比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管材进行夹送,避免了当管材最后一弯离管材末端较近,无法使用外夹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夹送的问题,通过设置转接环31、调整环33和连接环34,并将转接环31和固定螺丝3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使得转动调整环33可以调节调整环33在转接环31内腔的螺接深度,实现对推轴26在夹管39的深度调节。

进一步的,夹管39呈锥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夹管39设置成锥形结构,可以便于待夹持的管材插入夹管39的内腔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1还包括支撑块12,支撑块12与安装箱11固定连接,且支撑块12套设于气缸13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安装箱11上固定安装支撑块12,并将气缸13套设在支撑块12的外侧,可有效实现对气缸13的支撑。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2还包括销22,销22与驱动轴16和导向块14均固定连接,且驱动轴16贯穿驱动轴16至导向块14的内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销22,可利用销22将驱动轴16与导向块14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2还包括副推轴27,副推轴27与推轴26可拆卸连接,且副推轴27位于推轴26远离固定环25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推轴26远离固定环25的一端安装副推轴27,可以增加推轴26的长度,便于在对小直径的管材进行夹持固定时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推轴26和副推轴27远离固定环25的一端均呈锥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推轴26和副推轴27设置成锥形结构,可以减少与夹管39的内壁的摩擦,避免夹管39发生变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在对管材进行夹持时,可以将待夹持管材的一端套设在夹管39的外侧,然后启动气缸13,使得气缸13收缩,并带动导向块14、驱动轴16和推轴26同步运动,使得推轴26向夹管39内腔的一侧运动,并与夹管39的内壁接触,从而将夹管39远离迫紧环38的一侧撑开,使夹管39远离迫紧环38的一侧的直径增大,同时橡胶圈36发生形变,直径同步增大,即可将套设在夹管39外侧的弯管夹持固定住,当需要定制对管材的夹持时,气缸13伸长,带动推轴26退离夹管39的内腔,同时橡胶圈36恢复形变,使夹管39的直径恢复初始状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