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可调式车脚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2376发布日期:2020-05-15 18:2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可调式车脚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械设备焊接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常见的工业车辆有叉车、侧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高车等等。

工业车辆的车体结构设计中,其车辆主体框架由多个部分构成,例如车脚、立柱、横板、侧板等部件。车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部件分别对位、固定、焊接。如公开号为cn201721333074.2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布的一种叉车脚焊接工装,利用固定装置和限位装置将车脚固定,随后工人在指定位置对其进行焊接操作。

然而工业车辆的种类和型号众多,不同种的车脚的尺寸、长度、焊接位置都有相应的变化。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的型号规格的车架就设计不同的焊接工装。多套工装的存在,首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切换不同型号和规格的产品时就需要切换焊接工装,效率低,浪费工时。再次,由于不同工装的操作方式不同,工人需要掌握更高更熟练的操作技能,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可调式车脚焊接装置,调节方便,定位精准,能增加对不同型号的车辆的车脚的适应性,提升焊接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可调式车脚焊接装置,包含主机架,所述主机架包含平台一,所述平台一上安装有用于固定车辆车脚的车脚固定总成,所述车脚固定总成包含长度调节装置和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长度调节装置包含与平台一连接的轨道一和在所述轨道一滑动连接的滑动底板;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含连接在所述滑动底板上表面的轨道二和与所述轨道二滑动连接的滑动中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轨道一和所述轨道二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用于锁定所述平台一与所述长度调节装置相对位置的长度定位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长度定位装置包含安装在所述平台一上的定位条、开设在所述定位条不同位置上的多个定位孔和穿过所述滑动底板且伸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销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用于锁定所述滑动底板和所述滑动中板相对位置的锁定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含与所述滑动中板连接的基座、与所述基座连接的推出装置和连接在所述推出装置末端的且用于与车辆车脚侧面抵触的抵触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抵触件中部外凸设有顶紧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滑动中板上设有旋转支撑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旋转支撑件包含与所述滑动中板连接的基座、与所述基座翻转连接的翻转台和与所述翻转台连接的抵触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抵触件包含两个抵触部和位于两个所述抵触部之间的中开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用于自上而下压住叉车脚的车脚压件,所述车脚压件包含前压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前压件包含与所述滑动底板转动连接的旋转件和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的车脚前压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前压板呈工字型,包含横联板和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横联板两侧的且用于压住车脚上表面的平压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车脚压件还包含后压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后压件包含支撑块、翻转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翻转装置上的后压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后压板下表面的四角位置设有压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支撑块下连接有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块安装高度的调整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主机架还包含与所述平台一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平台一在竖直方向上翻转的翻转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同长度的车脚、两个车脚不同间距、单个车脚宽度不同的情况都能被该工装进行适应性调节,适应性强,一套工装通用所有的产品型号。

2、调节后再通过车脚压件压住固定。方便快捷。

3、平台可通过翻转架调整角度,使得工人获得更方便的焊接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隐藏翻转架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图6另一个方向的以试图;

图8是图6中的d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9是图7中的e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10是图6中的f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中:1、主机架,11、平台一、12、平台二,13、翻转架,2、车脚固定总成,21、长度调节装置,211、轨道一,212、滑动底板,22、间距调节装置,221、轨道二,222、滑动中板,23、宽度调节装置,231、基座,232、推出装置,233、抵触件,2331、顶紧销,24、长度定位装置,241、定位条,242、定位孔,243、定位销轴,25、锁定销,3、车身固定总成,4、车脚压件,41、前压件,42、旋转件,43、车脚前压板,431、横联板,432、平压板,44、后压件,441、翻转装置,442、后压板,4421、压头,443、支撑块,444、调整垫片,5、旋转支撑件,52、翻转台,53、抵触件,531、抵触部,532、中开槽,6、车头固定总成,61、立柱推进装置,611、轨道三、612、安装板,62、前后限位装置,621、推进器,622、抵触轴,623、限位块,63、连接柱,71、侧板定位装置,711、轨道四,712、滑动板,713、定位柱,714、横卡板,72、侧板限位装置,721、推出驱动,722、侧板压板,8、同轴确定装置,81、定位块,通孔,82、侧板定位轴,9、立柱定位装置,91、直角定位块,92、侧边抵触头,921、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含主机架1,在本技术方案中,包含两个工作平台,分别是平台一11和平台二12,两个平台相互垂直。两个平台均与翻转架13连接,使得两个平台可以在竖直平面上翻转,从而调整焊接时的操作角度,提升操作便捷性。

其中平台一11上安装的是车脚固定总成2,用于对工业车辆的车腿部分进行固定和限位。

在本技术方案中,车脚固定总成2可以适用于车脚长度不同、车脚间距不同、车脚宽度不同的车辆。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包含轨道一211,其直接安装在平台一11上。滑动底板212滑动连接在轨道一211上,能沿着其滑动。在平台一11上还装有定位条241,其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设有定位孔242,当滑动底板212滑动到位后即可使用定位销轴243将滑动底板212与对应的定位孔242连接,完成滑动底板212对车辆长度适应性的调节。

在滑动底板212上表面设有轨道二221。轨道二221与轨道一211的延伸方向垂直。滑动中板222位于滑动底板212的上方位置,与轨道二221滑动连接。同样,可在滑动到位后依靠锁定销来锁定其位置。

如图1所示,整个间距调节装置22和长度调节装置21各有两套,硬件结构和连接方式如上文所述,用于匹配不同车脚长度和车脚间距的产品。

如图4所示,当车脚的长度和两个车脚之间的间距固定之后,车脚本身的宽度在本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调节。

在滑动中板222上设有宽度调节装置23,用于匹配不同的车脚宽度。基座231安装在滑动中板222上,推出装置232在水平方向推出,其推出的方向可与轨道二221的方向平行。推出装置232的驱动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电机等常规方式实现。在推出装置232的末端设有抵触件233,抵触件233为圆盘型,其中部位置外凸有顶紧销2331。顶紧销2331可以用来伸入车脚侧面对应的定位孔,加强固位后的稳定性。

宽度调节装置23可以为两组,即两个滑动中板222上每个滑动中板都有一组。而每组宽度调节装置23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上述结构,从而一左一右固定住每个车脚的两侧的侧面。

如图1和图4所示,在车脚的位置,即长度、双脚间距、每脚的宽度都固定好调节好后,还需要进一步压紧车脚。具体的,包含车脚压件4。车脚压件4包含前压件41和后压件44。

如图4所示,前压件41从上至下盖住车脚的上表面。其包含旋转件42,旋转件42可以连接旋转气缸。旋转件42上末端连接有车脚前压板43,其呈工字型,包含中间水平延伸的横联板431和连接在横联板431两侧的平压板432。平压板432也在水平方向延伸,但其延伸方向与横联板431垂直。需要固定车脚时,旋转件42旋转,在竖直方向翻转,车脚前压板43压住车脚的上表面。

如图5所示,图5是后压件44,其包含翻转装置441和后压板442,其原理与结构与前压件43相似。不同的是,后压板442的下表面设有压头4421,压头4421可采用万向球的设计。

在整个后压板442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住车腿的支撑块443,其下方设有用于调整其安装高度的调整垫片。

至此,不同长度的车脚、两个车脚不同间距、单个车脚宽度不同的情况都能被该工装进行适应性调节,调节后再通过车脚压件4压住固定。方便快捷。

除了车脚外,车身还包含车头部分,车头由立柱、立柱两侧的侧板、连接侧板与立柱的横板等部件组成。如图6所示,在平台二12上安装有车头固定总成6,用于对整个车头部分进行固定和限位。

具体的,如图6所示和图8所示,在平台二12上垂直设有轨道三611,其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612。安装板612上垂直设置有连接柱63,连接柱63上设有前后限位装置62。当用户操作安装板612靠近平台二12时,由于立柱就安装在这个部件上,于是也被推着靠近平台二12,即靠近了车脚方向。

推动到位后,使用前后限位装置62固定住立柱的前后方向。具体的,在平台二12上安装有限位块623,其与立柱的一面抵住。另一面,用户操作推进器621,用户通过转动手柄,使得两个抵触轴622伸出。与立柱的另一面抵住,完成对立柱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固定。

如图10所示,连接柱63上设有对立柱侧面进行定位的立柱定位装置9,其包含两个呈直角形且与连接柱63连接的直角定位块91,在直角定位块91上设有侧边抵触头92,用于与立柱的外侧面抵触。抵触头92上设有由万向球制成的球头921,使得不会对立柱表面进行划损,且利于后期脱模。

如图6所示,在立柱推进装置6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定位装置71。每个侧板定位装置71均包含有一个轨道四711,其与轨道三611平行。轨道四71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712,可通过类似插销之类的定位柱713固定滑动板712相对轨道四711的相对位置。滑动板712上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卡板714,在滑动板712滑动的时候,横卡板714就卡住了侧板的前方,对其限位。

如图7和图9所示,推出驱动721也与滑动板712连接,其可以为气缸,推出方向与轨道四711垂直,即图9中的左右方向。气缸末端连接有侧板压板722,用于固定住侧板的侧面。

此外,在车头中包含多个部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保持这些部件的同轴度。在本技术方案中,横卡板714上安装有定位块81,定位块81的数量可根据车辆的型号不同而自行设置。每个定位块81上均设有通孔82,用户将一个侧板定位轴82插入通过多个通孔82,从而保证后期焊接时的同轴度。

至此,车头中的立柱和侧板都已位置调整和限位完毕,可进行正确的焊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