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及其工作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1070发布日期:2020-03-31 11:0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床及其工作流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铣床及其工作流程。



背景技术:

铣床是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多种表面的机床。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

现有技术中,铣床中的铣刀进行上下左右来回运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刀具的磨损特别大,特别是刀具在进行左右运动加工时,刀具容易发生抖动,导致加工精度低。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铣床,刀具进行上下移动,工作台进行左右移动,避免了刀具的抖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铣床,包括底座、鞍座、工作台、立柱、主轴箱、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第三直线模组、驱动器和刀具,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鞍座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鞍座,所述工作台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主轴箱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主轴箱,所述刀具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刀具与所述工作台对应。在实际应用中,驱动器为旋转电机;在工作中,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直线模组带动鞍座沿x轴运动;固定在鞍座上的第二直线模组带动工作台沿y轴运动;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三直线模组带动主轴箱沿z轴运动;固定在主轴箱上的驱动器带动刀具进行旋转运动,对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材料进行机加工,该铣床中,行程x轴900,y轴600,在z轴600,属于小机床,行程设计合理,可以满足大部分市场需要,同时此行程机床精度极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导轨跨距是600~750mm。此宽度在一米机一下最紧凑达到铸件轻量同时让电机产生惯性更少。此工作台是520x1000mm此跨度比520要大,这样就可以使得工作台来回极限不悬空很多使工作台更稳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排屑槽。在实际应用中,排屑槽里安装排屑杆,电机驱动排屑杆让加工各种铁屑从一个方向出,到达机床自动排屑,减少人员清理铁屑时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鞍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定位线轨、第二定位线轨、第一卡凸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定位线轨、第二定位线轨均设置于所述座体的顶面,所述第一卡凸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底面,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相邻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定位线轨与所述第二定位线轨平行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两边,所述第一通孔同时贯穿所述座体、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在实际应用中,座体底部设置有马达座凸台,马达座凸台不用整体连接方式,以单个主体简单结构,这样保证丝杆传动的刚性又减轻铸件重量,降低成本;座体整体为两层结构,对鞍座的整体刚性大大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丝杆通过第一通孔贯穿座体、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驱动装置固定在座体上,连轴器卡置在第一卡槽中,与鞍座对接的工作台通过第二卡槽进行卡接传递动力,第一定位线轨、第二定位线轨上均设置有导轨,用于工作台的运动导向,座体通过第一卡凸与第一直线模组连接,进行运动,该鞍座能够起到良好连接固定的过渡作用,在机加工的过程中,振动小,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卡槽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座体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座体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定位线轨与所述第二定位线轨之间的跨距为550~650mm。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座体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扭矩更少,保证了座体的机械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定位线轨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呈线性阵列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导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定位线轨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呈线性阵列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导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呈对称式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导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卡凸为u型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卡凸卡置在座体底部的直线模组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座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座体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座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孔和多个第四通孔。在实际应用中,设置第三定位孔有利于定位;设置第四通孔有利于减轻座体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座体设置有多个第一三角筋。在工作中,第一三角筋支撑导轨安装面,这样即可以保持铸件刚性又可以以最简单的结构方式减轻铸件重量降低成本;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座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作台包括台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台体顶面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台体底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蜂窝状。在工作中,蜂窝形状第一加强筋以此作为工作台底部连接方式,能大大提高工作台整体刚性,从而提高了铣床整体的使用寿命,在加工的过程中移动平稳,提高了加工的精度,该工作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为t型槽。这种结构设计提高了工作台的整体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台的整体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凹槽呈线性阵列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台的整体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台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悬空板。在工作中,悬空板对工作台表面加工的铁屑油水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台体底面还设置有第一凸起和两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台体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对称分布于所述台体的两侧。在实际工作中,第一凸起用于与第二直线模组进行卡接,第二凸起用于固定直线导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起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台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通过第一凸起与直线丝杆进行卡接传动,同时保证了第一凸起的刚度;第二加强筋,对丝杆螺母产生的来回的拉力起到很好的抗拉效果。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均设置有导轨槽。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固定直线导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连接有滑块连筋。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加强第二凸起的结构强度;滑块连筋起到两第二凸起安装面连接,可以大大提高铸件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台体底面还设置有两个定位平台,两个所述定位平台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两侧。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滑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定位平台上均匀布设有多个第四定位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滑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立柱包括柱体以及呈对称式设置于所述柱体侧面的两个导轨安装槽、设置于两个所述导轨安装槽之间的马达座,所述马达座与所述柱体顶部连通,在马达座下方设置有第二三角筋。在工作中,一体式马达座可以在顶部是连接结构,可以使得主轴箱移动在顶部不容易发生变形,可以大大增强刚性;马达座第二三角筋在丝杆预拉力向中间时,可以大大使得铸件不容易变形,使得机床使用受命更长;两个导轨安装槽可以消除主轴在加工是产生的扭矩,该立柱机械强度高,定位稳定,在机加工的过程中,振动小,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导轨安装槽之间的跨距为500~650mm。导轨安装跨距500~650mm之间,此跨距可以消除主轴在加工是产生的扭矩,此跨距最合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柱体为凸台型。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柱体在工作中保持稳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与两个所述导轨安装槽相邻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三角反筋。三角反筋在立柱腰加工最受力容易变形位置,可以低成本加固立柱刚性,达到加工时立柱不变形效果。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三角反筋的顶部设置有刀库平面支撑结构。刀库平面支撑结构刀库支架可以平面接触和侧面接触,刀库不偏移和更大承受刀库和刀库支架重量,使得机床稳定性更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孔。吊环孔在此位置,可以吊装不轻易变形,过去吊装在其他位置,容易导致加工完立柱就变形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与所述吊环孔相邻设置有斜面。斜面可以起到一个支撑立柱底部一个很好效果,大大提高立柱的整体刚性同时比起以前平面铸件成本更低。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柱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可以让铸件在铸造过程中更好方便排气散热,使得铸件冷热均匀,铸件应力更小,铸造成功机会大大提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撑。脚撑可以使得立柱更加稳不会让立柱前倒,使得立柱刚性更好,而且这样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脚撑设置有第五定位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主轴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油排安装结构、圆孔、活模主轴直联座、喷水穿管孔、过主轴进油孔和第二卡凸,所述油排安装结构、所述圆孔、所述活模主轴直联座依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面,所述喷水穿管孔与所述过主轴进油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相对两面,所述过主轴进油孔与所述活模主轴直联座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二卡凸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面。在工作中,油排安装结构的位置凹下去,让油排安装整洁;圆孔可以方便安装平行缸,同时圆孔增强铸件刚性;活模主轴直联座可以让安装直联主轴,主轴加工时更加稳定,活模主轴直联座可以在铸造时拿开变成皮带主轴箱;喷水穿管孔可以方便管穿过,减少管的长度;过主轴进油孔方便穿主轴管孔,第二卡凸用于与第三直线模组进行卡接传动,该主轴箱,机械强度高,定位稳定,在机加工的过程中,振动小,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活模主轴直联座为镂空的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小主轴箱整体的重量,同时有利于固定马达。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活模主轴直联座的侧面和顶面均设置有第五通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直联主轴,主轴加工时更加稳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活模主轴直联座通过第三三角筋与所述箱体加固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三三角筋扶持活模主轴直联座,使得活模主轴直联座承受更大扭矩。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有四方孔和松刀孔。在实际应用中,四方孔可以方便客户观察主轴皮带;松刀孔可以方便穿线,降低工人安装时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射筋。这种结构设计增加了主轴箱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放射筋围设于所述圆孔。放射筋以圆孔为始点放射,可以大大增加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的侧面还设置有外层筋。外层筋可以减低钣金支撑,减少震动同时增加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层筋为凸台型。外层筋可以减低钣金支撑,减少震动同时增加刚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层筋的底部设置有圆角和气孔。在实际应用中,气孔排气效果好,使得铸件应力降低同时降低成本;圆角让滑块安装面支撑大更加受力均匀,成本低。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铣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这种结构设计保证了刀具对工作台上的材料进行灵活地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还提供一种铣床的工作流程,以提高其工作流程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铣床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直线模组带动鞍座沿x轴运动;

s2、固定在鞍座上的第二直线模组带动工作台沿y轴运动;

s3、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三直线模组带动主轴箱沿z轴运动;

s4、固定在主轴箱上的驱动器带动刀具进行旋转运动,对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材料进行机加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图10中b-b面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1-底座;1'-排屑槽;2-鞍座;21-座体;211-第一卡槽;212-第二卡槽;213-第一定位线轨;213'-第一定位孔;214-第二定位线轨;214'-第二定位孔;215-第一卡凸;216-第一通孔;217-第二通孔;218-第三通孔;219-第三定位孔;2191-第四通孔;2192-第一三角筋;2193-马达座凸台;3-工作台;31-台体;311-凹槽;312-第一加强筋;313-悬空板;314-第一凸起;315-第二凸起;315'-导轨槽;316-滑块连筋;317-定位平台;317'-第四定位孔;318-第二加强筋;4-立柱;41-柱体;411-导轨安装槽;412-马达座;413-第二三角筋;414-三角反筋;415-刀库平面支撑结构;416-吊环孔;417-斜面;418-排气孔;419-脚撑;419'-第五定位孔;5-主轴箱;51-箱体;511-油排安装结构;512-圆孔;513-活模主轴直联座;513'-第五通孔;514-喷水穿管孔;515-过主轴进油孔;516-第二卡凸;517-第三三角筋;518-四方孔;519-松刀孔;5191-放射筋;5192-外层筋;5193-圆角;5194-气孔;5195-缺口;5196-第三加强筋;6-第一直线模组;7-第二直线模组;8-第三直线模组;9-驱动器;10-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12所示,一种铣床,包括底座1、鞍座2、工作台3、立柱4、主轴箱5、第一直线模组6、第二直线模组7、第三直线模组8、驱动器9和刀具10,第一直线模组6设置于底座1,鞍座2与第一直线模组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直线模组7设置于鞍座2,工作台3与第二直线模组7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直线模组8设置于立柱4,主轴箱5与第三直线模组8的输出端连接,驱动器9设置于主轴箱5,刀具10与驱动器9的输出端连接,刀具10与工作台3对应。在实际应用中,驱动器9为旋转电机;在工作中,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直线模组6带动鞍座2沿x轴运动;固定在鞍座2上的第二直线模组7带动工作台3沿y轴运动;固定在立柱4上的第三直线模组8带动主轴箱5沿z轴运动;固定在主轴箱5上的驱动器9带动刀具10进行旋转运动,对固定在工作台3上的材料进行机加工,该铣床中,行程x轴900,y轴600,在z轴600,属于小机床,行程设计合理,可以满足大部分市场需要,同时此行程机床精度极高。

优选的,底座1上导轨跨距是600~750mm。此宽度在一米机一下最紧凑达到铸件轻量同时让电机产生惯性更少。此工作台是520x1000mm此跨度比520要大,这样就可以使得工作台来回极限不悬空很多使工作台更稳定。

优选的,底座1上设置有排屑槽1'。在实际应用中,排屑槽里安装排屑杆,电机驱动排屑杆让加工各种铁屑从一个方向出,到达机床自动排屑,减少人员清理铁屑时间。

优选的,鞍座2包括座体21以及设置于座体21的第一卡槽211、第二卡槽212、第一定位线轨213、第二定位线轨214、第一卡凸215和第一通孔216,第一卡槽211、第二卡槽212、第一定位线轨213、第二定位线轨214均设置于座体21的顶面,第一卡凸215设置于座体1的底面,第一卡槽211、第二卡槽212相邻设置于座体21的中部,第一定位线轨213与第二定位线轨214平行设置于座体21的两边,第一通孔216同时贯穿座体21、第一卡槽211、第二卡槽212。在实际应用中,座体底部设置有马达座凸台2193,马达座凸台2193不用整体连接方式,以单个主体简单结构,这样保证丝杆传动的刚性又减轻铸件重量,降低成本;座体21整体为两层结构,对鞍座的整体刚性大大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丝杆通过第一通孔216贯穿座体21、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12,驱动装置固定在座体21上,连轴器卡置在第一卡槽211中,与鞍座对接的工作台3通过第二卡槽212进行卡接传递动力,第一定位线轨213、第二定位线轨214上均设置有导轨,用于工作台的运动导向,座体21通过第一卡凸215与第一直线模组6连接,进行运动,该鞍座2能够起到良好连接固定的过渡作用,在机加工的过程中,振动小,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

优选的,第一卡槽21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217。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座体1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1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第二通孔217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座体21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21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第一定位线轨213与第二定位线轨214之间的跨距为550~650mm。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座体21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扭矩更少,保证了座体1的机械强度。

优选的,第一定位线轨213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213',多个第一定位孔213'呈线性阵列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导轨。

优选的,第二定位线轨214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214',多个第二定位孔214'呈线性阵列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导轨。

优选的,多个第一定位孔213'与多个第二定位孔214'呈对称式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导轨。

优选的,第一卡凸215为u型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卡凸215卡置在座体1底部的直线模组上。

优选的,座体2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218。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座体21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21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座体2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孔219和多个第四通孔2191。在实际应用中,设置第三定位孔219有利于定位;设置第四通孔2191有利于减轻座体1的重量,同时增加座体21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座体21设置有多个第一三角筋2192。在工作中,第一三角筋2192支撑导轨安装面,这样即可以保持铸件刚性又可以以最简单的结构方式减轻铸件重量降低成本;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座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工作台3包括台体31以及设置于台体31顶面的凹槽311、设置于台体31底面的第一加强筋312,第一加强筋312为蜂窝状。在工作中,蜂窝形状第一加强筋312以此作为工作台底部连接方式,能大大提高工作台整体刚性,从而提高了铣床整体的使用寿命,在加工的过程中移动平稳,提高了加工的精度,该工作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优选的,凹槽311为t型槽。这种结构设计提高了工作台的整体刚性。

优选的,凹槽311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台的整体刚性。

优选的,多个凹槽311呈线性阵列分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台的整体刚性。

优选的,台体31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悬空板313。在工作中,悬空板313对工作台表面加工的铁屑油水起到防护作用。

优选的,台体31底面还设置有第一凸起314和两个第二凸起315,第一凸起314设置于台体31的中部,两个第二凸起315对称分布于台体31的两侧。在实际工作中,第一凸起314用于与第二直线模组7进行卡接,第二凸起315用于固定直线导轨。

优选的,第一凸起314为u型结构,第一凸起314与台体31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318。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通过第一凸起314与直线丝杆进行卡接传动,同时保证了第一凸起314的刚度;第二加强筋318,对丝杆螺母产生的来回的拉力起到很好的抗拉效果。

优选的,两个第二凸起315均设置有导轨槽315'。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固定直线导轨。

优选的,在两个第二凸起315之间连接有滑块连筋316。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加强第二凸起315的结构强度;滑块连筋316起到两第二凸起315安装面连接,可以大大提高铸件刚性。

优选的,台体31底面还设置有两个定位平台317,两个定位平台317与两个第二凸起315对称分布于第一凸起314的两侧。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滑动机构。

优选的,两个定位平台317上均匀布设有多个第四定位孔317'。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滑动机构。

优选的,立柱4包括柱体41以及呈对称式设置于柱体41侧面的两个导轨安装槽411、设置于两个导轨安装槽411之间的马达座412,马达座412与柱体41顶部连通,在马达座412下方设置有第二三角筋413。在工作中,一体式马达座412可以在顶部是连接结构,可以使得主轴箱移动在顶部不容易发生变形,可以大大增强刚性;马达座412第二三角筋413在丝杆预拉力向中间时,可以大大使得铸件不容易变形,使得机床使用受命更长;两个导轨安装槽411可以消除主轴在加工是产生的扭矩,该立柱机械强度高,定位稳定,在机加工的过程中,振动小,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

优选的,两个导轨安装槽411之间的跨距为500~650mm。导轨安装跨距500~650mm之间,此跨距可以消除主轴在加工是产生的扭矩,此跨距最合适。

优选的,柱体41为凸台型。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柱体41在工作中保持稳定。

优选的,与两个导轨安装槽411相邻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三角反筋414。三角反筋414在立柱腰加工最受力容易变形位置,可以低成本加固立柱刚性,达到加工时立柱不变形效果。

优选的,三角反筋14的顶部设置有刀库平面支撑结构415。刀库平面支撑结构415刀库支架可以平面接触和侧面接触,刀库不偏移和更大承受刀库和刀库支架重量,使得机床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柱体41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孔416。吊环孔416在此位置,可以吊装不轻易变形,过去吊装在其他位置,容易导致加工完立柱就变形的情况。

优选的,与吊环孔416相邻设置有斜面417。斜面417可以起到一个支撑立柱底部一个很好效果,大大提高立柱的整体刚性同时比起以前平面铸件成本更低。

优选的,柱体4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18。排气孔418可以让铸件在铸造过程中更好方便排气散热,使得铸件冷热均匀,铸件应力更小,铸造成功机会大大提高。

优选的,柱体4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撑419。脚撑419可以使得立柱更加稳不会让立柱前倒,使得立柱刚性更好,而且这样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优选的,脚撑419设置有第五定位孔419'。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定位连接。

优选的,主轴箱5包括箱体51以及设置于箱体51的油排安装结构511、圆孔512、活模主轴直联座513、喷水穿管孔514、过主轴进油孔515和第二卡凸516,油排安装结构511、圆孔512、活模主轴直联座513依次设置于箱体51的同一侧面,喷水穿管孔514与过主轴进油孔515对应设置于箱体51的相对两面,过主轴进油孔515与活模主轴直联座513设置于箱体51的同一侧面,第二卡凸516设置于箱体51的底面。在工作中,油排安装结构511的位置凹下去,让油排安装整洁;圆孔512可以方便安装平行缸,同时圆孔512增强铸件刚性;活模主轴直联座513可以让安装直联主轴,主轴加工时更加稳定,活模主轴直联座513可以在铸造时拿开变成皮带主轴箱;喷水穿管孔514可以方便管穿过,减少管的长度;过主轴进油孔515方便穿主轴管孔,第二卡凸516用于与第三直线模组8进行卡接传动,该主轴箱,机械强度高,定位稳定,在机加工的过程中,振动小,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

优选的,活模主轴直联座513为镂空的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小主轴箱整体的重量,同时有利于固定马达。

优选的,活模主轴直联座513的侧面和顶面均设置有第五通孔513'。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直联主轴,主轴加工时更加稳定。

优选的,活模主轴直联座513通过第三三角筋517与箱体51加固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三三角筋517扶持活模主轴直联座513,使得活模主轴直联座513承受更大扭矩。

优选的,箱体1的顶面设置有四方孔518和松刀孔519。在实际应用中,四方孔518可以方便客户观察主轴皮带;松刀孔519可以方便穿线,降低工人安装时间。

优选的,箱体51的内部设置有放射筋5191。这种结构设计增加了主轴箱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放射筋5191围设于圆孔512。放射筋5191以圆孔512为始点放射,可以大大增加刚性。

优选的,箱体51的侧面还设置有外层筋5192。外层筋5192可以减低钣金支撑,减少震动同时增加刚性。

优选的,外层筋5192为凸台型。外层筋5192可以减低钣金支撑,减少震动同时增加刚性。

优选的,外层筋5192的底部设置有圆角5193和气孔5194。在实际应用中,气孔5194排气效果好,使得铸件应力降低同时降低成本;圆角5193让滑块安装面支撑大更加受力均匀,成本低。

优选的,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缺口5195和第三加强筋5196。缺口5195大大减少铸件重量同时使得铸件冷却效果更好;第三加强筋5196增加铸件底板刚性。

优选的,第一直线模组6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第二直线模组7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第三直线模组8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这种结构设计保证了刀具10对工作台3上的材料进行灵活地加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应用中,驱动器9为旋转电机;在工作中,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直线模组6带动鞍座2沿x轴运动;固定在鞍座2上的第二直线模组7带动工作台3沿y轴运动;固定在立柱4上的第三直线模组8带动主轴箱5沿z轴运动;固定在主轴箱5上的驱动器9带动刀具10进行旋转运动,对固定在工作台3上的材料进行机加工,该铣床中,行程x轴900,y轴600,在z轴600,属于小机床,行程设计合理,可以满足大部分市场需要,同时此行程机床精度极高。

实施例2

如图1-12所示,一种实施例1铣床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直线模组6带动鞍座2沿x轴运动;

s2、固定在鞍座2上的第二直线模组7带动工作台3沿y轴运动;

s3、固定在立柱4上的第三直线模组8带动主轴箱5沿z轴运动;

s4、固定在主轴箱5上的驱动器9带动刀具10进行旋转运动,对固定在工作台3上的材料进行机加工。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