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7129发布日期:2019-12-03 19:0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施工中,钢筋会出现弯曲现象,而需将钢筋拉直,而方便使用,而人工将钢筋拉直时,费时费力、拉直效果不佳,而影响钢筋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工将钢筋拉直时,费时费力、拉直效果不佳,而影响钢筋的后续使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拉直效果佳,而不影响钢筋的后续使用的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

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包括有底板、支腿、滑块、竖板、把手、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一固定块、第一导杆、导套、第一轴承座、第一螺杆、第一螺母、扭杆、第一压块、第二导杆、第二螺杆、滑套和活动块,底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底板顶部右侧开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内滑动配合,滑块顶部左侧安装有竖板,竖板顶部左侧安装有把手,竖板前侧面下部中间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压辊,竖板前侧面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上设有滑套,左右两侧滑套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前侧面中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压辊,第二压辊位于第一压辊正上方,左右两侧第二导杆中部都横向开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位于滑套上方,底板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前侧面中部安装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设有导套,导套后侧面安装有第一压块,底板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一固定块左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顶端安装有扭杆,第一螺杆上设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右侧面与第一压块左侧面上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手动装置,手动装置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三螺杆和摇杆,滑槽内左侧面中部与右侧面中部都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三螺杆,滑块下部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三螺杆位于第二螺纹孔内,底板右侧面中部开有通孔,通孔与滑槽内连通,第三螺杆右端穿过通孔安装有摇杆,摇杆位于底板右侧。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二螺母、第四螺杆和第二压块,竖板右侧面下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竖板右侧面上部安装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内设有第四螺杆,第四螺杆底端安装有第二压块,第二压块位于第二固定块上方。

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二螺杆向外移动与第一螺纹孔内脱离,拉动滑套向上移动,滑套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向上移动,活动块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压辊向上移动,即可将钢筋左端穿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位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压块之间,即可推动滑套向下移动带动活动块向下移动,而带动第一压辊向下移动与钢筋接触,再扭动第二螺杆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第二螺杆将滑套挡住固定,再扭动扭杆反转,扭杆反转带动第一螺杆反转,第一螺杆反转带动第一螺母向下移动,第一螺母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块向下移动,第一压块向下移动与钢筋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扭杆,操作人员即可握住把手推动竖板向右移动,竖板向右移动带动第二导杆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向右移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向右移动在钢筋上滚动,而将钢筋校直。当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将钢筋校直后,即可停止拉动竖板移动,即可扭动扭杆正转,进而带动第一压块向上移动将钢筋松开,停止扭动扭杆,即可将校直后的钢筋取下,再通过把手拉动竖板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即可停止拉动把手。

因为还包括有手动装置,手动装置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三螺杆和摇杆,滑槽内左侧面中部与右侧面中部都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三螺杆,滑块下部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三螺杆位于第二螺纹孔内,底板右侧面中部开有通孔,通孔与滑槽内连通,第三螺杆右端穿过通孔安装有摇杆,摇杆位于底板右侧,当钢筋被固定后,且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接触后,即可摇动摇杆正转,摇杆正转带动第三螺杆正转,第三螺杆正转通过第二螺纹孔带动滑块向右移动,滑块向右移动带动竖板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向右移动将钢筋校直。当钢筋校直后,即可停止摇动摇杆,进而当钢筋取下后,即可摇动摇杆反转,进而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停止摇动摇杆即可。如此,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移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对钢筋进行校直,方便快捷。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二螺母、第四螺杆和第二压块,竖板右侧面下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竖板右侧面上部安装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内设有第四螺杆,第四螺杆底端安装有第二压块,第二压块位于第二固定块上方,当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向右移动将钢筋校直后,即可扭动第四螺杆向下移动,第四螺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压块向下移动,第二压块向下移动与钢筋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第四螺杆,操作人员即可再次摇动摇杆正转,进而第二压块与固定块配合向右移动将钢筋进一步的拉直。当钢筋拉直后,即可扭动第四螺杆向上移动,而带动第二压块向上移动将钢筋松开,停止扭动第四螺杆,即可将钢筋取下。如此,能对钢筋的拉直效果更好。

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装置,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移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移动对钢筋进行校直,而通过第二压块的作用,能进一步的将钢筋拉直,而拉直效果更好,达到了省时省力、拉直效果佳,而不影响钢筋的后续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腿,3滑槽,4滑块,5竖板,6把手,7第一压辊,8第二压辊,9第一固定块,10第一导杆,11导套,12第一轴承座,13第一螺杆,14第一螺母,15扭杆,16第一压块,17钢筋,18第二导杆,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杆,21滑套,22活动块,23手动装置,231第二轴承座,232第三螺杆,233第二螺纹孔,234通孔,235摇杆,24第二固定块,25第二螺母,26第四螺杆,27第二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腿2、滑块4、竖板5、把手6、第一压辊7、第二压辊8、第一固定块9、第一导杆10、导套11、第一轴承座12、第一螺杆13、第一螺母14、扭杆15、第一压块16、第二导杆18、第二螺杆20、滑套21和活动块22,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3,滑槽3内设有滑块4,滑块4与滑槽3内滑动配合,滑块4顶部左侧安装有竖板5,竖板5顶部左侧安装有把手6,竖板5前侧面下部中间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压辊7,竖板5前侧面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导杆18,第二导杆18上设有滑套21,左右两侧滑套21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活动块22,活动块22前侧面中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压辊8,第二压辊8位于第一压辊7正上方,左右两侧第二导杆18中部都横向开有第一螺纹孔19,第一螺纹孔19内设有第二螺杆20,第二螺杆20位于滑套21上方,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9前侧面中部安装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上设有导套11,导套11后侧面安装有第一压块16,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2,第一轴承座12位于第一固定块9左侧,第一轴承座12内设有第一螺杆13,第一螺杆13顶端安装有扭杆15,第一螺杆13上设有第一螺母14,第一螺母14右侧面与第一压块16左侧面上部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腿2、滑块4、竖板5、把手6、第一压辊7、第二压辊8、第一固定块9、第一导杆10、导套11、第一轴承座12、第一螺杆13、第一螺母14、扭杆15、第一压块16、第二导杆18、第二螺杆20、滑套21和活动块22,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3,滑槽3内设有滑块4,滑块4与滑槽3内滑动配合,滑块4顶部左侧安装有竖板5,竖板5顶部左侧安装有把手6,竖板5前侧面下部中间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压辊7,竖板5前侧面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导杆18,第二导杆18上设有滑套21,左右两侧滑套21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活动块22,活动块22前侧面中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压辊8,第二压辊8位于第一压辊7正上方,左右两侧第二导杆18中部都横向开有第一螺纹孔19,第一螺纹孔19内设有第二螺杆20,第二螺杆20位于滑套21上方,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9前侧面中部安装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上设有导套11,导套11后侧面安装有第一压块16,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2,第一轴承座12位于第一固定块9左侧,第一轴承座12内设有第一螺杆13,第一螺杆13顶端安装有扭杆15,第一螺杆13上设有第一螺母14,第一螺母14右侧面与第一压块16左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手动装置23,手动装置23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31、第三螺杆232和摇杆235,滑槽3内左侧面中部与右侧面中部都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31,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231之间连接有第三螺杆232,滑块4下部开有第二螺纹孔233,第三螺杆232位于第二螺纹孔233内,底板1右侧面中部开有通孔234,通孔234与滑槽3内连通,第三螺杆232右端穿过通孔234安装有摇杆235,摇杆235位于底板1右侧。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钢筋拉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腿2、滑块4、竖板5、把手6、第一压辊7、第二压辊8、第一固定块9、第一导杆10、导套11、第一轴承座12、第一螺杆13、第一螺母14、扭杆15、第一压块16、第二导杆18、第二螺杆20、滑套21和活动块22,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腿2,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3,滑槽3内设有滑块4,滑块4与滑槽3内滑动配合,滑块4顶部左侧安装有竖板5,竖板5顶部左侧安装有把手6,竖板5前侧面下部中间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压辊7,竖板5前侧面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导杆18,第二导杆18上设有滑套21,左右两侧滑套21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活动块22,活动块22前侧面中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压辊8,第二压辊8位于第一压辊7正上方,左右两侧第二导杆18中部都横向开有第一螺纹孔19,第一螺纹孔19内设有第二螺杆20,第二螺杆20位于滑套21上方,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9前侧面中部安装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上设有导套11,导套11后侧面安装有第一压块16,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2,第一轴承座12位于第一固定块9左侧,第一轴承座12内设有第一螺杆13,第一螺杆13顶端安装有扭杆15,第一螺杆13上设有第一螺母14,第一螺母14右侧面与第一压块16左侧面上部连接。

还包括有手动装置23,手动装置23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31、第三螺杆232和摇杆235,滑槽3内左侧面中部与右侧面中部都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31,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231之间连接有第三螺杆232,滑块4下部开有第二螺纹孔233,第三螺杆232位于第二螺纹孔233内,底板1右侧面中部开有通孔234,通孔234与滑槽3内连通,第三螺杆232右端穿过通孔234安装有摇杆235,摇杆235位于底板1右侧。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24、第二螺母25、第四螺杆26和第二压块27,竖板5右侧面下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4,竖板5右侧面上部安装有第二螺母25,第二螺母25内设有第四螺杆26,第四螺杆26底端安装有第二压块27,第二压块27位于第二固定块24上方。

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二螺杆20向外移动与第一螺纹孔19内脱离,拉动滑套21向上移动,滑套21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22向上移动,活动块22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压辊8向上移动,即可将钢筋17左端穿过第一压辊7与第二压辊8之间位于第一固定块9与第一压块16之间,即可推动滑套21向下移动带动活动块22向下移动,而带动第一压辊7向下移动与钢筋17接触,再扭动第二螺杆20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第二螺杆20将滑套21挡住固定,再扭动扭杆15反转,扭杆15反转带动第一螺杆13反转,第一螺杆13反转带动第一螺母14向下移动,第一螺母14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块16向下移动,第一压块16向下移动与钢筋17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扭杆15,操作人员即可握住把手6推动竖板5向右移动,竖板5向右移动带动第二导杆18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向右移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向右移动在钢筋17上滚动,而将钢筋17校直。当第一压辊7与第二压辊8将钢筋17校直后,即可停止拉动竖板5移动,即可扭动扭杆15正转,进而带动第一压块16向上移动将钢筋17松开,停止扭动扭杆15,即可将校直后的钢筋17取下,再通过把手6拉动竖板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即可停止拉动把手6。

因为还包括有手动装置23,手动装置23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31、第三螺杆232和摇杆235,滑槽3内左侧面中部与右侧面中部都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31,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231之间连接有第三螺杆232,滑块4下部开有第二螺纹孔233,第三螺杆232位于第二螺纹孔233内,底板1右侧面中部开有通孔234,通孔234与滑槽3内连通,第三螺杆232右端穿过通孔234安装有摇杆235,摇杆235位于底板1右侧,当钢筋17被固定后,且与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接触后,即可摇动摇杆235正转,摇杆235正转带动第三螺杆232正转,第三螺杆232正转通过第二螺纹孔233带动滑块4向右移动,滑块4向右移动带动竖板5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向右移动将钢筋17校直。当钢筋17校直后,即可停止摇动摇杆235,进而当钢筋17取下后,即可摇动摇杆235反转,进而带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停止摇动摇杆235即可。如此,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移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对钢筋17进行校直,方便快捷。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24、第二螺母25、第四螺杆26和第二压块27,竖板5右侧面下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4,竖板5右侧面上部安装有第二螺母25,第二螺母25内设有第四螺杆26,第四螺杆26底端安装有第二压块27,第二压块27位于第二固定块24上方,当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向右移动将钢筋17校直后,即可扭动第四螺杆26向下移动,第四螺杆26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压块27向下移动,第二压块27向下移动与钢筋17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第四螺杆26,操作人员即可再次摇动摇杆235正转,进而第二压块27与固定块配合向右移动将钢筋17进一步的拉直。当钢筋17拉直后,即可扭动第四螺杆26向上移动,而带动第二压块27向上移动将钢筋17松开,停止扭动第四螺杆26,即可将钢筋17取下。如此,能对钢筋17的拉直效果更好。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