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650发布日期:2019-11-09 00:19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61879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下端的支撑脚,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伺服驱动装置和与伺服驱动装置相连接的卡盘,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的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尾座,在所述尾座与卡盘之间的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刀架,在所述尾座上设置有顶针固定装置和与顶针固定装置相互配合的旋转手柄,在所述滑轨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限位块,在所述尾座的后端设置有缓冲腔,在所述缓冲腔内滑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缓冲块,在所述缓冲腔内还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尾座相抵,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块相抵,在所述机架的下端两支撑脚之间设置有废料收集箱。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车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床的摩擦部位易产生磨损,比如卡盘与卡爪之间的摩擦,导致卡盘产生磨损,降低了卡盘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润滑装置,其具有延长卡盘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润滑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伺服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端的三爪卡盘,所述机架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向三爪卡盘加油的加油装置,所述加油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侧壁上的油杯以及与油杯相连通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远离油杯的一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三爪卡盘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从油杯,流至输油管后从喷头流出,流至三爪卡盘上,对三爪卡盘进行润滑,减少三爪卡盘的磨损,延长了三爪卡盘的使用寿命,保证车床的正常运行。此外,在三爪卡盘上涂上润滑油后,也降低了三爪卡盘运行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连接的下盖,所述上盖顶端中心处设置有与输油管连通的进油口,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与进油口相对应的出油口,所述下盖上绕出油口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分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口与输油管连接,润滑油从进油口注入,一部分润滑油直接通向出油口,另一部分润滑油从分流管流出,增大润滑油的润滑面积,使得三爪卡盘表面各处均能得到润滑,提高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连接有筒状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进油口与输油管连接,润滑油从进油口注入,一部分润滑油从滤网的内部直接通向出油口,另一部分润滑油经滤网侧壁的过滤孔过滤进入到滤网外围的腔体中,进而通过分流管喷流。由于经过了滤网的过滤,通向分流管的润滑油杂质含量降低,所以不易造成分流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盖螺纹连接于上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盖螺纹连接于上盖,当需要对喷头内进行清洗时,旋转取下上盖使得下盖与上盖分离,即可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方便快捷。清理完毕后,喷头重新投入使用,使得润滑油顺利流出,对三爪卡盘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杯的顶面上活动连接有油杯盖,所述油杯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杯盖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杯盖可以防止润滑油被污染,也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油杯盖,向油杯内注入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油杯盖侧面的固定块以及开设在油杯外侧面上的限位槽,所述固定块的背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杯盖盖合在油杯上时,卡块恰好卡嵌入限位槽,从而固定住油杯盖,在不施加外力的作用下,油杯盖不易打开。油杯盖一方面起到保护润滑油不受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油杯盖也防止数控机床运作时机器晃动,导致润滑油在油杯中晃动溅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为吸附件,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与吸附件磁性相吸的磁吸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磁吸件与吸附件磁性相吸,使得卡块更牢固地卡嵌在限位槽中,使得油杯盖与油杯连接紧密,机器运作过程中不易松动。磁吸件为磁铁,吸附件可采用铁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可拆卸连接有位于三爪卡盘下方的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可收集从三爪卡盘表面滴落下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加油装置的设置,润滑油从油杯加入,流至输油管后从喷头流出,流至三爪卡盘上,对三爪卡盘进行润滑,减少三爪卡盘的磨损,延长了三爪卡盘的使用寿命,保证车床的正常运行;

2.通过喷头的设置,进油口与输油管连接,润滑油从进油口注入,一部分润滑油直接通向出油口,另一部分润滑油从分流管流出,增大润滑油的润滑面积,使得三爪卡盘表面各处均能得到润滑,提高润滑效果;

3.通过油杯盖的设置,油杯盖可以防止润滑油被污染,也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油杯盖,向油杯内注入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油杯盖与油杯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三爪卡盘;3、喷头;31、上盖;311、进油口;32、下盖;321、出油口;33、滤网;4、分流管;5、输油管;6、截止阀;7、油杯;71、油杯盖;72、限位槽;721、磁吸件;8、固定块;81、卡块; 9、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润滑装置,包括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内的伺服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端的三爪卡盘2,三爪卡盘2上安装有卡爪。由于机床长时间运作后,卡爪与三爪卡盘2之间易产生磨损,为了减少磨损,在机架1的左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向三爪卡盘2加油的加油装置。本实施例中,加油装置包括油杯7以及与油杯7相连通的输油管5,输油管5远离油杯7的一端连接有喷头3,喷头3恰好位于三爪卡盘2的上方。润滑油从油杯7加入,流至输油管5后从喷头3流出,流至三爪卡盘2上,对三爪卡盘2进行润滑。机架1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矩形的收集箱9,收集箱9顶部开口,从三爪卡盘2上滴落的润滑油流至收集箱9中暂时存储,方便后续回收利用。

参照图2与图3,喷头3包括上盖31以及与上盖31底部螺纹连接的下盖32,上盖31顶端中心处开设有与输油管5连通的进油口311,输油管5螺纹连接于进油口311处。喷头3通过支架螺钉固定于机架1的侧壁上。下盖32底面上开设有与进油口311相对应的出油口321,下盖32上绕出油口321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分流管4。进油口311与输油管5连接,润滑油从进油口311注入,一部分润滑油直接通向出油口321,另一部分润滑油从分流管4流出,增大润滑油的润滑面积,使得三爪卡盘2表面各处均能得到润滑,提高润滑效果。本实施例中,分流管4等距间隔设置有2个。

参照图2与图3,进油口311与出油口321之间连接有筒状的滤网33,滤网33的圆周侧面上分布了若干滤孔。滤网33就放置在进油口311正下方。由于经过了滤网33的过滤,减少通向分流管4的润滑油中杂质的含量,所以不易造成分流管4的堵塞,因此,本实施例的喷头3在使用时不用频繁的清理分流管4,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润滑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下盖32螺纹连接于上盖31,当需要对喷头3内进行清洗时,旋转取下上盖31,使得下盖32与上盖31分离,即可对滤网33上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方便快捷。清理完毕后,喷头3重新投入使用,使得润滑油顺利流出,对三爪卡盘2进行润滑。

参照图2与图4,为防止数控机床运作时晃动,导致润滑油在油杯7中晃动溅出,在油杯7上铰接有一个油杯盖71。油杯7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杯盖71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油杯盖71侧面的固定块8,固定块8与油杯盖71一体成型且固定块8呈矩形状,固定块8的背面上焊接有一卡块81,卡块81呈矩形状。相应地,在油杯7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卡块81卡嵌配合的限位槽72。卡块81是具有一定弹性的铁片。为了使得卡块81与限位槽72连接更紧密,不易松动,在限位槽72中卡嵌有一个磁吸件721。本实施例中,磁吸件721为磁铁,由于磁吸件721与吸附件铁片磁性相吸,使得卡块81更牢固地卡嵌在限位槽72中,使得油杯盖71与油杯7盖合紧密。为了控制润滑油加入的量,在输油管5靠近喷头3的一端连接有截止阀6,通过截止阀6控制输油管5的流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加油前,克服磁吸件721与卡块81之间的吸引力,向外拉动固定块8,使得卡块81从限位槽72中分离出来,翻转打开油杯盖71。

向油杯7内注入润滑油,打开截止阀6,润滑油流至输油管5后,从进油口311注入喷头3内,一部分润滑油直接通向出油口321,另一部分润滑油从分流管4流出。最后,润滑油流至三爪卡盘2上,对三爪卡盘2进行润滑,减少三爪卡盘2的磨损,延长了三爪卡盘2的使用寿命,保证车床的正常运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