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2937发布日期:2019-11-15 22:3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起支撑轮胎的作用。轮毂在加工时,需要在轮毂上钻孔,以满足轮毂安装、散热的需求。先通过夹具对轮毂进行装夹定位,再通过钻头在轮毂上钻孔,轮毂钻孔完成后,直接从夹具上取下转移到栈板上。这种方式导致的缺点是:1、铝屑及切削液满地都是,影响生产环境;2、轮毂从夹具上直接拿下,再转移到其它地方时,稍有不慎,就会将轮毂的正面碰伤,造成产品返修或报废,增大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架体、设置在所述放置架体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杆组,所述放置架体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以及连接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的四个竖直杆,所述上框架上安装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由底板、两个第一倾斜板和两个第二倾斜板一体成型连接,所述支撑杆组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体、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体两端的两个支块,所述支撑杆体呈向下凸起的圆弧形,所述支块与所述上框架之间连接有锁紧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水平杆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水平杆围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锁紧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l形板、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的水平板,两个所述l形板均与所述第一水平杆可拆卸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块上设置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支块呈倒l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均呈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下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水平杆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水平杆围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三水平杆和第四水平杆均呈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进一步包括四个所述竖直杆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在长距离转移轮毂时对轮毂的碰伤,节约返修与报废成本,支撑杆体呈向下凸起的圆弧形,能够对放置的轮毂起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能够用于不同直径的轮毂的放置,适用范围广,通过存储槽能够直接回收铝屑与切削液,保护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上框架,12、下框架,14、竖直杆,18、底板,20、第一倾斜板,22、第二倾斜板,24、支撑杆,26、支撑杆体,28、支块,30、锁紧件,32、第一水平杆,34、第二水平杆,36、l形板,38、水平板,39、螺钉,40、通孔,42、螺纹孔,44、螺丝,46、第三水平杆,48、第四水平杆,5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轮毂加工用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架体、设置在放置架体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杆组,放置架体包括上框架10、下框架12以及连接上框架10与下框架12的四个竖直杆14,上框架10上安装有存储槽,通过存储槽回收铝屑与切削液,保护工作环境,存储槽由底板18、两个第一倾斜板20和两个第二倾斜板22一体成型连接,支撑杆组包括两个支撑杆24,支撑杆24包括支撑杆体26、分别连接在支撑杆体26两端的两个支块28,支撑杆体26呈向下凸起的圆弧形,轮毂放置在两个支撑杆体26上,这样能够对放置的轮毂起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能够用于不同直径的轮毂的放置,适用范围广,支块28与上框架10之间连接有锁紧件30。

本实用新型优选上框架10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水平杆3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水平杆34围合而成,提高上框架10整体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锁紧件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l形板36、连接两个l形板36的水平板38,两个l形板36均与第一水平杆32可拆卸固定,这样,安装时能够先将支撑杆24的支块28搁置在第一水平杆32上,然后将锁紧件30卡在支块28上,两个l形板36与第一水平杆32通过螺钉39连接。

为了进一步使得支撑杆24稳固在第一水平杆32上,本实用新型优选水平板38上设置有通孔40,支块28上设置有螺纹孔42,通过螺丝44穿过通孔40旋入螺纹孔42,实现水平板38与支块28之间的固定,从而实现支撑杆24稳固在上框架10上。优选支块28呈l形,进一步限制支撑杆24使得支撑杆24稳固在第一水平杆32上。

为了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水平杆32和第二水平杆34均呈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下框架12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水平杆46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水平杆48围合而成,提高下框架12整体稳固性。

为了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三水平杆46和第四水平杆48均呈中空结构。

为了便于将钻孔后的轮毂安全转移到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优选四个竖直杆14的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50。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