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480发布日期:2019-10-13 02:42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凹陷修复用设备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领域的凹陷修复通常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将凹陷部分拆卸后,将其从背面进行敲击,促使正面的凹陷复原,再采用喷漆等方式恢复色泽;二是利用拉拔器上的吸附胶体,将吸附胶体置于凹陷部分的正面,利用拉拔器上配置的滑动锤反向敲击拉拔器上的锤击面,促使拉拔器对吸附胶体产生向后的拉力,再利用拉力促使凹陷反弹至正常水平。

上述方式中,第一种方式是汽车修理厂通常所采取的方式,第二种方式则可以实现个人操作,以减少汽车修复成本,提高效率。

但现有的拉拔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各种状况,例如吸附胶体可能从拉拔器上脱落下来,滑动锤的重量、体积、锤击面之间的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其在使用时更具合理性,减少吸附胶体脱落的可能性,提高操作的合理性。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包括手柄、第一锤击件、第二锤击件、连接杆、滑动锤、连接槽、吸附胶体;

手柄、第一锤击件、连接杆、第二锤击件、连接槽、吸附胶体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滑动锤套设于连接杆的外周;

连接槽的下方设置有锁扣件,锁扣件固定锁住吸附胶体;

滑动锤的第一动锤击面大于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滑动锤的第二动锤击面小于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

优选的,连接槽内设置有卡件,吸附胶体设置有扣件,卡件不扣件结合形成紧密连接结构。

优选的,第一动锤击面的半径是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的半径的2-3倍。

优选的,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的半径是第二动锤击面的半径的2-3倍。

优选的,滑动锤的重量占拉拔器整体的重量的70%-80%。

优选的,手柄外套设有弹性胶体。

本实用新型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其在使用时更具合理性,利用在连接槽的下方设置有锁扣件,锁扣件固定锁住吸附胶体,减少吸附胶体脱落的可能性;同时,将滑动锤的第一动锤击面设置为大于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滑动锤的第二动锤击面设置为小于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促进锤击压力集中于第一锤击件,增大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所受的压强,同时,利用滑动锤的第二动锤击面设置为小于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减少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所受的压强,减少第二锤击件对凹陷的进一步压力影响,提高操作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其中连接槽和吸附胶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其中连接槽和吸附胶体的装配示意图。图1-图2所示的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包括手柄1、第一锤击件2、第二锤击件5、连接杆4、滑动锤3、连接槽6、吸附胶体7;

手柄1、第一锤击件2、连接杆4、第二锤击件5、连接槽6、吸附胶体7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滑动锤3套设于连接杆4的外周;

连接槽6的下方设置有锁扣件8,锁扣件8固定锁住吸附胶体7;

滑动锤3的第一动锤击面3-1大于第一锤击件2的静锤击面2-1,滑动锤3的第二动锤击面3-2小于第二锤击件5的静锤击面5-2。

连接槽6内设置有卡件6-1,吸附胶体7设置有扣件7-1,卡件6-1不扣件7-1结合形成紧密连接结构。

第一动锤击面3-1的半径是第一锤击件2的静锤击面2-1的半径的2-3倍,第二锤击件5的静锤击面5-2的半径是第二动锤击面3-2的半径的2-3倍。

滑动锤3的重量占拉拔器整体的重量的70%-80%,手柄1外套设有弹性胶体。

本实用新型用于凹陷修复的拉拔器,其在使用时更具合理性,利用在连接槽的下方设置有锁扣件,锁扣件固定锁住连接槽和吸附胶体,减少吸附胶体脱落的可能性;同时,将滑动锤的动锤击面设置为大于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滑动锤的动锤击面设置为小于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促进锤击压力集中于第一锤击件,增大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所受的压强,同时,利用滑动锤的动锤击面设置为小于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减少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所受的压强,减少第二锤击件对凹陷的进一步压力影响,提高操作的合理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第一动锤击面的半径是第一锤击件的静锤击面的半径的2-3倍,第二锤击件的静锤击面的半径是第二动锤击面的半径的2-3倍;这样的设置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合理,尤其对于第一锤击件而言,同样重量的滑动锤敲击第一锤击件,第一锤击件的使用时长更长,其损坏率较低。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动锤击面的重量占拉拔器整体的重量的70%-80%,这样的设置可有效减少在撞击过程中拉拔器因重量较大而脱落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