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开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212发布日期:2019-11-09 00:0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制开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开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制开模机。



背景技术:

在型材挤压成型行业,常常会利用模具来完成对型材的挤压成型。在挤压成型工艺完成后,需要开模取出产品,传统的开模方式采用人工开模,工人通过向工具来撬开模具,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挤压模具一般由模公和模母相互镶嵌合拼而成,在其完成一次挤压使命后,修模人员需要将模公与模母分开进行返修、保养等等,以往在打开模具的模公与模母时全靠人工用铁锤和铁铲用人力凿开,费时又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制开模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减轻工人的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制开模机,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的门形支架;

所述门形支架上设有用于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进行分离的分离圆盘,所述分离圆盘由升降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底座上设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的两端部设有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移动并用于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进行固定的紧固机构;

所述底座上于所述分离圆盘的下方设有用于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沿其圆周方向转动的滚动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离圆盘为圆形结构,其圆周边缘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分离圆盘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移动的滑座,所述滑座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的外周边的弧度相同的弧形托盘;

所述滑座背向所述分离圆盘的一面具有带动所述滑座在横向导轨上移动的横向油缸,所述横向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座通过滑槽卡在所述横向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外侧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所述滚动辊相连;

所述滚动辊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滚动辊和第二滚动辊,所述第一滚动辊和第二滚动辊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

所述第一链轮经由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进行驱动,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制开模机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放置在底座上,通过横向油缸带动滑座和弧形托盘横向滑动,可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移动到滚动辊上并于分离圆盘的正下方,并通过底座两端的横向油缸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进行夹紧;分离圆盘的锥形结构与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分离间隙相对齐,液压油缸推动分离圆盘向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移动,将分离圆盘推入上下模之间分离间隙中。然后分离圆盘升起,通过横向油缸和弧形托盘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松开,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动辊旋转,同时带动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旋转,再通过分离圆盘推入旋转后的上下模之间分离间隙,将挤压模具上的下模分离,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的方式代替手工方式将挤压模具分离作用,大大提高了开模的工作效率,也减轻工人的人力劳动和模具的完好性,避免开模工作中造成的工伤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制开模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制开模机,包括底座10、位于所述底座10上的门形支架20,所述门形支架20上设有用于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进行分离的分离圆盘30,所述分离圆盘30为圆形结构,其圆周边缘为锥形结构,通过锥形结构的边缘进入模具的两模之间的分离间隙中,分离模具。所述分离圆盘30由升降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油缸40,所述液压油缸40的伸缩杆与所述分离圆盘30相连,液压油缸40能提供稳定的输出力,以将模具的模公与模母分开。

底座10上设有横向导轨50,所述横向导轨50的两端部设有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移动并用于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进行固定的紧固机构,具体地,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在所述横向导轨50上移动的滑座51,所述滑座51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的外周边的弧度相同的弧形托盘52,所述滑座51背向所述分离圆盘的一面具有带动所述滑座51在横向导轨50上移动的横向油缸60,所述横向油缸60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座51固定连接。另外,所述滑座5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50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座51通过滑槽卡在所述横向导轨上。横向油缸60带动滑座51和弧形托盘52横向滑动,可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移动到分离圆盘30的正下方,并对其进行紧固,让工人的操作更方便快速。

所述底座10上于所述分离圆盘30的下方设有用于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沿其圆周方向转动的滚动辊70,所述底座10外侧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所述滚动辊相连,所述滚动辊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滚动辊和第二滚动辊,所述第一滚动辊和第二滚动辊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经由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进行驱动,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能驱动两个所述滚动辊70同方向旋转,滚动辊70转动时带动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旋转。为了使滚动辊70能更好地带动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转动,在所述滚动辊70的表面上还可设置有纹路,所述纹路能增大所述滚动辊70和待分离的挤压模具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自制开模机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放置在底座10上,通过横向油缸60带动滑座51和弧形托盘52横向滑动,可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移动到滚动辊70上并于分离圆盘30的正下方,并通过底座10两端的横向油缸60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进行夹紧;分离圆盘30的锥形结构与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分离间隙相对齐,液压油缸40推动分离圆盘30向待分离的挤压模具移动,将分离圆盘30推入上下模之间分离间隙中。然后分离圆盘30升起,通过横向油缸60和弧形托盘52将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松开,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动辊70旋转,同时带动待分离的挤压模具旋转,再通过分离圆盘30推入旋转后的上下模之间分离间隙,将挤压模具上的下模分离,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的方式代替手工方式将挤压模具分离作用,大大提高了开模的工作效率,也减轻工人的人力劳动和模具的完好性,避免开模工作中造成的工伤事故。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