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及使用它的线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7705发布日期:2020-02-21 20:5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及使用它的线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及使用它的线切割机。



背景技术:

线切割机床的钼丝在连续的切割和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后,由于加工温度的变化和钼丝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钼丝延伸,使张紧力会逐渐缩小,导致最后在加工时,钼丝容易松脱,致使最后会严重影响加工质量,所以线切割机床上一般会安装紧丝装置对钼丝进行张紧,但是由于当前的紧丝装置结构通常采用丝杆螺母机构,响应速度较慢,无法及时对钼丝进行张紧,在进行高精度加工时难以满足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及使用它的线切割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包括立臂、多个运丝导轮、钼丝、紧丝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立臂内设有容腔,多个所述运丝导轮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紧丝装置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运丝导轮之间,所述紧丝装置包括转臂、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电机,所述第一张紧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臂的一端,所述第二张紧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臂的另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臂的中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臂转动;所述钼丝绕设在多个所述运丝导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之间,所述转臂在转动时可张紧或松开所述钼丝;所述运丝导轮在所述容腔内呈纵向排布,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位于底部的运丝导轮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紧丝装置还包括减速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臂连接。

所述紧丝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容腔的两侧壁上,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安装架的内侧,所述电机安装所述安装架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转臂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张紧轮包括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张紧轮包括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或无刷直流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中的一种。

一种线切割机,使用上述的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

还包括运丝筒、悬臂、加工安装臂、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所述运丝筒设置于所述立臂的后方,所述悬臂的上端与所述立臂的顶部连接,且所述悬臂设置于所述立臂的前方,所述第一导轮设置所述悬臂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轮的高度与位于最上方的运丝导轮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悬臂的下端;所述加工安装臂的一端与所述立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导轮设置于所述加工安装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导轮位于所述第二导轮的下方;所述运丝导轮包括第一运丝导轮、第二运丝导轮、第三运丝导轮和第四运丝导轮,所述第一运丝导轮、第二运丝导轮、第三运丝导轮和第四运丝导轮从上往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容腔内,所述钼丝从所述运丝筒上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运丝导轮、紧丝装置、第一运丝导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第四运丝导轮和第三运丝导轮回到所述运丝筒的下端形成闭合的钼丝回路。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转臂、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立臂1、容腔110、运丝导轮2、第一运丝导轮210、第二运丝导轮220、第三运丝导轮230、第四运丝导轮240、钼丝3、紧丝装置4、转臂410、第一安装孔411、第二安装孔412、第一张紧轮420、第一固定部421、第一转动部422、第二张紧轮430、第二固定部431、第二转动部432、电机440、减速机构450、安装架460、压力传感器5、运丝筒6、悬臂7、加工安装臂8、第一导轮9、第二导轮10、第三导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立臂1、多个运丝导轮2、钼丝3、紧丝装置4、压力传感器5和控制器,所述立臂1内设有容腔110,多个所述运丝导轮2设置于所述容腔110内;所述紧丝装置4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运丝导轮2之间,所述紧丝装置4包括转臂410、第一张紧轮420、第二张紧轮430和电机440,所述第一张紧轮4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臂410的一端,所述第二张紧轮43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臂410的另一端,所述电机440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臂410的中部连接,所述电机440驱动所述转臂410转动;所述钼丝3绕设在多个所述运丝导轮2、所述第一张紧轮420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30之间,所述转臂410在转动时可张紧或松开所述钼丝3;所述运丝导轮2在所述容腔110内呈纵向排布,所述压力传感器5与位于底部的运丝导轮2连接,所述电机440和所述压力传感器5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传统的紧丝装置4通常采用丝母螺杆机构来驱动张紧轮动作,以达到张紧钼丝3的目的,但是由于螺杆需要转动较多的圈数才可驱动张紧轮移动到目标位置,响应速度较慢,而钼丝3在工作时的速度较快,当张紧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已经有较长的一段张紧力不足或张紧过大的钼丝3已经回到运丝筒6内,钼丝3的张紧力稳定性较差;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440直接驱动转臂410转动来张紧或松开钼丝3,当钼丝3的张紧力过大或张紧力不足时,电机440只需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对钼丝3的张紧力进行调整,响应速度十分敏捷,使钼丝3在工作时的张紧力更加稳定,可满足更高的工件加工精度。

控制器可通过压力传感器5可对钼丝3的张紧力进行监测,当钼丝3的张紧力过大或张紧力不足时,控制器驱动电机440转动,以松开或张紧钼丝3,达到使钼丝3的张紧力保持恒定的目的。

所述紧丝装置4还包括减速机构450,所述电机440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构45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450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臂410连接。

由于钼丝3在工作时的张紧力较大,电机440需要输出较大的扭矩才可进一步地对钼丝3进行张紧,导致电机440的工作负荷较大,设置减速机构450可以对电机440的扭矩进行放大,以减少电机440在张紧钼丝3时的工作负荷,延长电机440的使用寿命。

所述紧丝装置4还包括安装架460,所述安装架4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容腔110的两侧壁上,所述减速机构450设置于安装架460的内侧,所述电机440安装所述安装架460的外侧,所述电机44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安装架460与所述减速机构450的输入端连接。

将减速机构450和电机440安装于安装架460上可方便地对电机440和减速机构450进行拆装,以方便后期对减速或电机440进行维修或更换。

所述转臂410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1与第二安装孔412,所述第一张紧轮420包括第一固定部421与第一转动部422,所述第一转动部42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21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部421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11内;所述第二张紧轮430包括第二固定部431与第二转动部432,所述第二转动部43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31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431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12内。

通过调整第一固定部421在第一安装孔411内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一张紧轮420在容腔110内的位置,相同地,调整第二固定部431在第二安装孔412内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二张紧轮430在容腔110内的位置;通过调整第一张紧轮420和第二张紧轮430在容腔110内的位置,可以把第一张紧轮420和第二张紧轮430调整到与运丝导轮2处于同一平面,避免钼丝3在运转过程中脱出运丝导轮2、第一张紧轮420或第二张紧轮430。

所述电机440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或无刷直流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中的一种。

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对钼丝3的张紧力进行更加精细地调整。

一种线切割机,使用上述的一种钼丝恒张紧的结构,还包括运丝筒6、悬臂7、加工安装臂8、第一导轮9、第二导轮10和第三导轮11,所述运丝筒6设置于所述立臂1的后方,所述悬臂7的上端与所述立臂1的顶部连接,且所述悬臂7设置于所述立臂1的前方,所述第一导轮9设置所述悬臂7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轮9的高度与位于最上方的运丝导轮2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导轮10设置于所述悬臂7的下端;所述加工安装臂8的一端与所述立臂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导轮11设置于所述加工安装臂8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导轮11位于所述第二导轮10的下方;所述运丝导轮2包括第一运丝导轮210、第二运丝导轮220、第三运丝导轮230和第四运丝导轮240,所述第一运丝导轮210、第二运丝导轮220、第三运丝导轮230和第四运丝导轮240从上往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容腔110内,所述钼丝3从所述运丝筒6上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运丝导轮220、紧丝装置4、第一运丝导轮210、第一导轮9、第二导轮10、第三导轮11、第四运丝导轮240和第三运丝导轮230回到所述运丝筒6的下端形成闭合的钼丝3回路。

紧丝装置4设置于第一运丝导轮210和第二运丝导轮220之间,在工作时,转臂410在第一运丝导轮210和第二运丝导轮220之间转动,以调整钼丝3的张紧力,工件则放置在第二导轮10与第三导轮11之间进行加工。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