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5280发布日期:2019-12-20 21:1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的线束半成品加工工艺设计中,现有线束半成品加工中,功能测试与客户代码热刻印设备都有成熟的技术,但并未实现有效的集成功能,功能测试与客户代码热刻印岗位为分离工位,人力工时配置增加,生产效率偏低,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将加工工艺集成在一台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且减少占地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包括功能测试机构、激光打标设备、热刻印机构、线束连接器和线束电线,其中:

所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主机架、侧机架和活动平台,所述主机架上设有移动导轨,所述活动平台固定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移动导轨一端为装卡端,另一端为刻印端,所述侧机架位于所述装卡端的边侧,所述侧机架上设有气缸导轨,所述气缸导轨上设有测试针模块;

所述热刻印机构位于所述刻印端的端侧;

所述活动平台上轴向依次设有尾部夹线装置、热刻印桥架和电测试仿形模块,所述线束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电测试仿形模块上,所述线束电线固定在所述热刻印桥架上设有的线槽内,所述线束电线一端与所述线束连接器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尾部夹线装置相接;

所述激光打标设备设于所述线束连接器上;

当所述活动平台位于所述装卡端时,所述电测试仿形模块与所述测试针模块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测试针模块移至所述气缸导轨的端部时,所述测试针模块与所述线束连接器相接;

当所述活动平台位于所述刻印端时,所述热刻印桥架移至所述热刻印机构的热刻印区域,所述热刻印机构运作并在所述线束电线上进行热刻印。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所述活动平台正对所述热刻印机构一侧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所述热刻印桥架正下方。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所述热刻印机构还包括上热刻印字模装置、下热刻印字模装置、热刻印卷色带装置和色带纸,所述色带纸通过所述热刻印卷色带装置进行卷绕;

当所述活动平台位于所述刻印端时,所述热刻印桥架置于上热刻印字模装置和下热刻印字模装置之间,所述上热刻印字模装置和所述热刻印桥架之间设有一层色带纸,所述下热刻印字模装置和所述热刻印桥架之间设有一层所述色带纸。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所述热刻印机构还包括感应器和刻印控制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刻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刻印控制器与所述上热刻印字模装置、下热刻印字模装置和热刻印卷色带装置分别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所述移动导轨为双导轨,所述热刻印机构所在轴线位于所述移动导轨的两个轨道中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所述尾部夹线装置内设有气缸夹爪,所述气缸夹爪将所述线束电线的端部夹卡紧固。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所述测试针模块与所述激光打标设备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中,还包括光幕检测设备,所述光幕检测设备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将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集成到一台机器设备上,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缩小了设备体积,合理的利用了空间,提高人工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包括功能测试机构、激光打标设备、热刻印机构、线束连接器31、线束电线32和光幕检测设备15。

具体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主机架11、侧机架12和活动平台2,主机架11上设有移动导轨13,活动平台2固定在移动导轨13上,移动导轨13一端为装卡端,另一端为刻印端,热刻印机构位于刻印端的端侧,侧机架12位于装卡端的边侧,侧机架12上设有气缸导轨14,气缸导轨14上设有测试针模块24;光幕检测设备15安装在主机架11上。

同时,活动平台2上轴向依次设有尾部夹线装置21、热刻印桥架22和电测试仿形模块23,线束连接器31固定在电测试仿形模块23上,线束电线32固定在热刻印桥架上设有的线槽25内,线束电线32一端与线束连接器31相接,另一端与尾部夹线装置21相接。激光打标设备设于线束连接器31上,测试针模块24与激光打标设备信号连接。尾部夹线装置21内设有气缸夹爪25,气缸夹爪25将线束电线32的端部夹卡紧固。

进一步地,移动导轨13为双导轨,热刻印机构所在轴线位于移动导轨13的两个轨道中间。活动平台2正对热刻印机构一侧设有槽口20,槽口20位于热刻印桥架22正下方。

此外,热刻印机构还包括上热刻印字模装置41、下热刻印字模装置42、热刻印卷色带装置43、色带纸44、感应器和刻印控制器,色带纸44通过热刻印卷色带装置43进行卷绕;感应器与刻印控制器信号连接,刻印控制器与上热刻印字模装置41、下热刻印字模装置42和热刻印卷色带装置43分别控制连接。

当活动平台2位于装卡端时,电测试仿形模块23与测试针模块24在同一轴线上,且测试针模块24移至气缸导轨14的端部时,测试针模块24与线束连接器31相接,测试针模块24检测结束后发送信号给激光打标设备,激光打标设备在线束连接器31上激光打标。

当活动平台2位于刻印端时,热刻印桥架22置于上热刻印字模装置41和下热刻印字模装置42之间,上热刻印字模装置41和热刻印桥架22之间设有一层色带纸44,下热刻印字模装置42和热刻印桥架22之间设有一层色带纸44。感应器检测到热刻印桥架22位于热刻印区域,刻印控制器收到信号并驱动上热刻印字模装置41、下热刻印字模装置42和热刻印卷色带装置43动作,热刻印机构在线束电线32上进行热刻印。

具体操作情况,功能测试机构和热刻印机构为主机架11上同一平面内的前后排布结构,激光打标设备置于功能测试机构内,工作时先进行功能测试,后进行生产日期的激光打标,最后进行客户代码的热刻印。

功能测试时,线束连接器31固定在电测试仿形模块23上,线束电线32固定在热刻印桥架22的线槽内,线束电线32的末端由尾部夹线装置21通过气缸夹爪25夹卡紧固,然后工作人员退出工作区域。光幕检测设备15检测到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后,光幕检测设备15发出开始工作的信号,测试针模块24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气缸导轨14向左滑移,测试针模块24与线束连接器31的端子接触以完成功能测试。

测试针模块24完成功能测试后,测试针模块24发出测试完成的信号,线束连接器31头部顶端的激光打标设备接收到信号后进行生产日期的激光打标。

激光打标完成后,电测试仿形模块23与测试针模块24分开,测试针模块24在气缸导轨14的控制下向右滑移,回复到原始位置,活动平台2沿移动导轨13向热刻印机构方向移动,当活动平台2位于刻印端时,热刻印桥架22相应移至热刻印区域,感应器检测到热刻印桥架22后发出到位信号,刻印控制器收到信号后驱动上热刻印字模装置41和下热刻印字模装置42在线束电线32上进行客户代码的上下位热刻印。热刻印完成后刻印控制器控制热刻印卷色带装置43动作,使色带纸44卷绕以对色带纸打印区进行更换。同时,热刻印完成后活动平台2沿移动导轨13复位移动至原始位置。

一轮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取下打标和热刻印后的线束工件,进行目检,同时放置下一根线束工件,重复进行下一轮的上述工作。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具有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的一体机,通过将线束测试、激光打标和热刻印功能集成到一台机器设备上,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缩小了设备体积,合理的利用了空间,提高人工利用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