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7759发布日期:2019-12-17 22:1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料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支撑料架利用重力固定,或使用磁块加强固定,或用螺丝固定,成本较高,通用性低,调节长度困难,且操作不易且稳固性不足,易导致材料变形,生产中断。尤其对于薄料,易堆集油污,送料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料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且不易粘料的料架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架装置,用于支撑冲模与冲床悬空部分,所述料架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的若干钢针及沿所述钢针长度方向将若干钢针分段固定的至少两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沿所述钢针长度方向贯通的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沿所述钢针长度方向贯通且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钢针通过收容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而固定在固定结构上,至少一组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为偏心孔,所述第一通孔中的偏心孔的轴线与对应的第二通孔中的偏心孔的轴线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若干个,且间隔设置以固定所述钢针,所述固定结构其中之一沿钢针长度方向具有一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均为长条状结构,若干第二固定块包括与第一固定块外形相同的若干固定架及沿钢针长度方向具有一宽度的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包括若干偏心孔,所述第一通孔中的偏心孔与其他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中的偏心孔与其他第二通孔间隔设置且与第一通孔中的偏心孔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中的偏心孔的轴线与对应的第二通孔中的偏心孔的轴线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钢针长度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一端敞开设置,且敞开处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的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固定架的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具有连通设置且用于释放应力的狭缝状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通孔为沿钢针长度方向贯通且收容所述钢针自由端的圆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针头部具有用于引导进入固定结构的倒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具有相互接触的接触平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接触平面,且所述钢针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组件通过设置钢针及固定钢针的若干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设置有偏心孔,通过偏心孔的偏心作用令钢针固定在固定结构内,通过配合的固定结构数量及钢针自身长度可调节长短,且间隔设置的固定结构不易粘料,偏心孔结构便于快速拆装,可通用互换,成本低,耐用,操作简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其他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和图5是图3其他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的第一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的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的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料架装置的第一固定块与固定架配合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料架装置100用于支撑冲模与冲床悬空部分。所述料架装置100包括若干钢针1及将若干钢针1分段固定的至少两个固定结构2。为了便于描述,界定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实际使用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钢针1的长度方向。

所述钢针1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设置且为头部有倒角的长直合金钢材料。在实际使用中,所述钢针1可设置为长度不同的若干组,不同长度的各组钢针1则需要数量不同的固定结构2进行分段固定。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钢针1,来实现30到500毫米范围内调节料架装置100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冲模与冲床。在使用中,材料与钢针1接触并由钢针1支撑,从而材料可以不与固定结构2接触,使得油污不易吸附,材料不会因油污过多吸附于料架装置100上,确保可靠的送料保护。此外,所述料架装置100由钢针1与固定结构2组成,重量较轻,比起单板式料架重量不到十分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2设置为若干个,且间隔设置以固定所述钢针1,实际上,固定结构2至少需要有两个,以便在钢针1两端形成固定,当然,由于钢针1设置有不同长度,因此,长度较长时需要更多的固定结构2来进行稳定。

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固定块21设有沿所述钢针1长度方向贯通的若干第一通孔210,所述第二固定块22设有沿所述钢针1长度方向贯通且与所述第一通孔210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通孔220。所述钢针1通过收容在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内而固定在固定结构2上,至少一组对应的第一通孔210与第二通孔220为偏心孔25,所述第一通孔210中的偏心孔25的轴线与对应的第二通孔220中的偏心孔25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具有相互接触的接触平面,所述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贯穿所述接触平面,且所述钢针1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的孔径,使得钢针1便于插装进入固定结构2。从而,在固定结构2与钢针1组装后,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相互靠近即可实现锁紧固定,相互分离后即可放松进行拆卸。在锁紧固定过程中,可用手工操作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相互靠近,分离过程可采用专用扳手,实现拆装十秒内完成,快速方便。同时,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偏心锁止的方式牢固可靠,可抵抗冲床振动而不松脱,固定效果稳定,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210包括若干偏心孔25,所述偏心孔25与其他第一通孔2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20包括与第一通孔210中的偏心孔25对应设置的若干偏心孔25,所述偏心孔与其他第二通孔2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210中的偏心孔25的轴线与对应的第二通孔220中的偏心孔25的轴线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从而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相互靠近时,通过偏心孔25的偏心作用,钢针1被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牢靠固定住。在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固定机构2两侧的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不为偏心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结构2其中之一包括若干固定架23及沿钢针长度方向具有一宽度的固定板24,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固定架23均为长条状结构且外形一致,其他固定结构2均可为外形一致的第一固定块21和固定架23的组合。所述固定板24用螺丝固定于冲模导料板。

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第一通孔210和固定架23的第二通孔22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钢针长度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一端敞开设置且敞口处尺寸小于孔径,避免钢针1滑出,另一端具有连通设置且用于释放应力的狭缝状穿孔26,避免硬干涉引起料架装置100损坏。所述料架装置100的所有部件采用硬度较高的合金钢,不易生锈及变形,耐用性高,设计寿命五年以上。所述固定板24上的第二通孔220为沿钢针长度方向贯通的圆形孔且用于收容所述钢针1的自由端。所述固定板24具有的宽度可实现钢针1长度20毫米的微调,即钢针1可完全贯穿固定板24的第二通孔220或贯穿部分固定板24的第二通孔220,以使得钢针露出长度可调节。

安装时,先将固定板24用螺丝固定于模具。模具在冲床上固定后,将钢针插入固定结构2的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中,由于孔与钢针1有间隙,且钢针1头部有倒角,可轻松手工插入。插入后用手推动第一固定块21靠近固定板24,由于偏心孔的作用即可紧固并锁止。其余固定结构2亦可通过相同方法进行锁止固定。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