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类零件加工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9142发布日期:2020-04-24 20:52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类零件加工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类零件加工用模具。



背景技术:

套筒类零件是一种常见的用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套筒的加工方式常见有机床加工、模具铸造等。其中,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是加工套筒类零件的一种新型加工方式,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是利用注射成型模具加工套筒,该加工方式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套筒的端部会与筒壁一体成型,套筒还要经过后续去除多余材料的过程,而现在技术中还未见有用于去除套筒端部多余部分的装置。因此,开发一套用于去除套筒类零件端部多余材料的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套筒类零件加工用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结构简单,操控简单,可以精准的去除套筒类零件端部多余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套筒类零件加工用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模芯,所述上模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板中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用于与模芯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相互直接连通第一圆柱孔与第二圆柱孔,所述第一圆柱孔位于下模板的上半部,第二圆柱孔位于第一圆柱孔的下部,所述第一圆柱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孔的直径,且第一圆柱孔与第二圆柱孔的中线轴线相互重叠;所述模芯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圆柱台和第二圆柱台,所述第一圆柱台的直径与第一圆柱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圆柱台的高度与第一圆柱孔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二圆柱台的直径与第二圆柱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圆柱台与第二圆柱台的中线轴线相互重叠,所述第一圆柱台与第二圆柱台的中心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下模固定板中设有推柱,所述推柱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圆柱孔中,且所述推柱上端的直径小于中心孔的孔径,所述推柱上端的直径小于待加工套筒类零件的内孔直径;所述下模组件中还设有用于将加工后的套筒类零件推出的顶出装置。

上述冲压模具中,优选的,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推板、胶塞柱、连接柱和弹性组件,所述推板可上下活动的设于下模固定板和下模板中,所述胶塞柱贯穿设于下模板中,所述推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胶塞柱相配合的配合孔,且所述配合孔的孔径小于胶塞柱的直径,所述胶塞柱的一端与上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配合孔与推板连接,所述推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柱与下模固定板可活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套设于连接柱中。胶塞柱与配合孔之间为紧配合的方式,胶塞柱上升的同时会带动推板上升。本实用新型中,推板受到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力的约束,当零件加工完毕后,上模板向上运动脱模,通过胶塞柱的连接作用,推板会上运动,将套设于推柱上端的零件顶出;同时,推板还受到连接柱与弹性组件向下的作用力,当向下的作用力大于胶塞柱对推板的提升力时,推板与胶塞柱分离,推板由于弹性组件的作用,会回到原位。

上述冲压模具中,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可多根可伸缩的弹簧。

上述冲压模具中,优选的,所述上模固定板中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连接有用于将残留于模芯中心孔中残留材料顶出的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直径小于中心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中,当冲压完毕后,套筒类零件端部残余材料会残留于模芯的中心孔中,模芯中残留材料的去除是一个难题,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模固定板中设置气缸,通过气缸的推力,顶出杆会向下运动将残留于模芯中心孔中的残留材料顶出。

上述冲压模具中,所述模芯可固设于上模板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中,上模芯可直接放置于模芯中,还可直接与上模板连接,并固设于上模板下表面,上下模板合模时,模芯会刚好套入下模板中的通孔中。

套筒类零件一般两端均为开放结构,并没有封闭,但采用注射成型模具加工得到的套筒类零件一般总有一端是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压模具适用于此种情况),需要将该端部的多余材料去除。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动作过程简述如下:将待处理套筒类零件套设于推柱上端,保证有残余材料的一端位于推柱上端,保证推柱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圆柱孔中,并且保证推柱上端的位置略高于第二圆柱台下端的位置(第二圆柱台下端的位置是指模芯与下模板中通孔完全重合后第二圆柱台下端的位置),由于上模板的压力,模芯会下移压设套设于推柱上的套筒类零件,此时,套筒类零件会受压沿推柱下移,套筒类零件一端多余的材料会残留于模芯的中心孔中,即完成去除多余材料的过程。脱模时,由于顶出装置的存在,可以将加工后的套筒类零件从推柱中顶出,模芯中心孔中残留的多余材料通过气缸上连接的顶出杆可以将其顶出,即可进行下一次加工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冲压模具用来对注射成型得到的套筒类零件进行精整形,可以实现套筒类零件端部多余材料的去除过程,可以很好的配合注射成型模具加工得到符合要求的套筒类零件,可以实现套筒类零件的高质量、高精度生产。

2、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压模具通过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与模芯的密切配合,各部件相互共同作用,很容易实现套筒类零件的加工、脱模等过程。

3、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压模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冲压模具隐藏部分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的部件主要包括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

图3为图1中冲压模具隐藏部分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的部件主要包括上模板、上模固定板和下模板)。

图4为图1中冲压模具隐藏部分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的部件主要包括上模板、上模固定板、下模板和下模固定板)。

图5为图1的爆炸图(图中只示出主要部件)。

图6为实施例中冲压模具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面剖切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冲压模具中模芯和推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切视图。

图例说明:

1、模芯;2、上模板;3、上模固定板;4、下模板;5、下模固定板;6、第一圆柱孔;7、第二圆柱孔;8、第一圆柱台;9、第二圆柱台;10、中心孔;11、推柱;12、推板;13、胶塞柱;14、连接柱;15、弹性组件;17、气缸;18、顶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套筒类零件加工用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模芯1,上模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上模板2和上模固定板3,下模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4和下模固定板5,下模板4中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用于与模芯1相匹配的通孔,通孔包括相互直接连通第一圆柱孔6与第二圆柱孔7,第一圆柱孔6位于下模板4的上半部,第二圆柱孔7位于第一圆柱孔6的下部,第一圆柱孔6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孔7的直径,且第一圆柱孔6与第二圆柱孔7的中线轴线相互重叠;模芯1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圆柱台8和第二圆柱台9,第一圆柱台8的直径与第一圆柱孔6的直径相匹配,第一圆柱台8的高度与第一圆柱孔6的深度相同,第二圆柱台9的直径与第二圆柱孔7的直径相匹配,第一圆柱台8与第二圆柱台9的中线轴线相互重叠,第一圆柱台8与第二圆柱台9的中心开设有贯通的中心孔10;下模固定板5中设有推柱11,所推柱11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圆柱孔7中,且推柱11上端的直径小于中心孔10的孔径,推柱11上端的直径小于待加工套筒类零件的内孔直径;下模组件中还设有用于将加工后的套筒类零件推出的顶出装置。

本实施例中,顶出装置包括推板12、胶塞柱13、连接柱14和弹性组件15,推板12可上下活动的设于下模固定板5和下模板4中,胶塞柱13贯穿设于下模板4中,推板12上开设有用于与胶塞柱13相配合的配合孔,且配合孔的孔径小于胶塞柱13的直径,胶塞柱13的一端与上模板2连接,另一端通过配合孔与推板12连接,推板12的下端通过连接柱14与下模固定板5可活动连接,弹性组件15套设于连接柱14中。

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15为可多根可伸缩的弹簧。

本实施例中,上模固定板3中设有气缸17,气缸17上连接有用于将残留于模芯1中心孔10中残留材料顶出的顶出杆18,顶出杆18的直径小于中心孔10的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