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制管件端部扩孔锪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9171发布日期:2019-12-24 22:2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制管件端部扩孔锪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加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铜制管件端部扩孔锪面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是空调设备中常用的配件,铜管的加工一般是将一根较长的铜管切成一段段后,然后对切断后的铜管的两端进行扩孔和锪面,且切断、扩孔、锪面需要在不同的机床上分布进行,加工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铜制管件端部扩孔锪面装置,它集切断、输送、定位、加工为一体,且铜管的两端可以同时加工,极大的提高了铜管加工的效率。

一种铜制管件端部扩孔锪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切断机构、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端部加工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左高右低设置的输送板,输送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有一个挡片;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可翻转的切割片,切割片位于输送板的后端上方,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定位座,定位座上成型有前后方向贯穿的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与输送板的右端衔接,所述半圆槽的上方设有升降压块,升降压块固定在双杆气缸的活塞杆上,双杆气缸固定在支板上,支板固定在定位座的上端;所述端部加工机构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成型刀,两个成型刀分别位于半圆槽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两个成型刀可旋转和前后移动。

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驱动切割片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翻转臂的上端,所述翻转臂左高右低设置,翻转臂的下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上,所述翻转臂的中部固定有推拉杆,推拉杆上铰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油缸的缸体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固定在支板上;

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固定在输送板后端上方的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与切割片之间的距离l1与两个挡片之间的距离l2相配合,l1小于l2。

所述输送板包括左端的竖板、过渡圆弧板及右端的斜板;

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支板上的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与输送板等间距设置。

所述上限位板的上端固定有进料导板。

所述端部加工机构还包括两个两个前后设置的动力装置,前侧的动力装置与前侧的成型刀连接并驱使其转动,后侧的动力装置与后侧的成型刀连接并驱使其转动;两个所述动力装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移动块上,两个移动块插套在两根前后方向设置的导杆上,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个耳板上,耳板与底板固定连接;

后侧的移动块螺接在第一螺杆的中部,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螺接在基座和后侧的耳板上,第一螺杆的后端与固定在后侧的耳板上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

前侧的移动块螺接在第二螺杆的中部,第二螺杆的两端分别螺接在基座和前侧的耳板上,第二螺杆的后端与固定在前侧的耳板上的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基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导杆穿过基座。

所述成型刀包括倒角到、扩孔刀和锪面刀,扩孔刀用于加工切割后的铜管的内孔端部,锪面刀用于加工切割后的铜管的端面。

所述半圆槽上成型有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布置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下底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套接有矩形块,矩形块的宽度与矩形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矩形块的上端成型有弧形面,弧形面压靠在切割后的铜管的外壁上;所述矩形块内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压靠在矩形槽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集切断、输送、定位、加工为一体,且铜管的两端可以同时加工,极大的提高了铜管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关于a-a的剖视图(图中虚线部分表示切断后的铜管路径图);

图4为图3关于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3关于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5所示,一种铜制管件端部扩孔锪面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切断机构2、输送机构3、定位机构4和端部加工机构5;

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左高右低设置的输送板31,输送板3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有一个挡片32;所述切断机构2包括可翻转的切割片21,切割片21位于输送板31的后端上方,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定位座41,定位座41上成型有前后方向贯穿的半圆槽411,所述半圆槽411与输送板31的右端衔接,所述半圆槽411的上方设有升降压块42,升降压块42固定在双杆气缸43的活塞杆上,双杆气缸43固定在支板44上,支板44固定在定位座41的上端;所述端部加工机构5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成型刀51,两个成型刀51分别位于半圆槽41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两个成型刀51可旋转和前后移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切断机构2还包括驱动切割片21转动的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固定在翻转臂23的上端,所述翻转臂23左高右低设置,翻转臂23的下端铰接在第一铰接座24上,所述翻转臂23的中部固定有推拉杆25,推拉杆25上铰接有连接环26,连接环26与油缸2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油缸27的缸体与第二铰接座28铰接,第一铰接座24与第二铰接座28固定在支板44上;

所述切断机构2还包括固定在输送板31后端上方的定位板29。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定位板29与切割片21之间的距离l1与两个挡片32之间的距离l2相配合,l1小于l2。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输送板31包括左端的竖板311、过渡圆弧板312及右端的斜板313;

所述输送机构3还包括固定在支板44上的上限位板33,上限位板33与输送板31等间距设置。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上限位板33的上端固定有进料导板47。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端部加工机构5还包括两个两个前后设置的动力装置52,前侧的动力装置52与前侧的成型刀51连接并驱使其转动,后侧的动力装置52与后侧的成型刀51连接并驱使其转动;两个所述动力装置52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移动块53上,两个移动块53插套在两根前后方向设置的导杆54上,导杆5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个耳板55上,耳板55与底板1固定连接;

后侧的移动块53螺接在第一螺杆56的中部,第一螺杆56的两端分别螺接在基座50和后侧的耳板55上,第一螺杆56的后端与固定在后侧的耳板55上的第一伺服电机57连接;

前侧的移动块53螺接在第二螺杆58的中部,第二螺杆58的两端分别螺接在基座50和前侧的耳板55上,第二螺杆58的后端与固定在前侧的耳板55上的第二伺服电机59连接;所述基座50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导杆54穿过基座50。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成型刀51包括倒角到511、扩孔刀512和锪面刀513,扩孔刀512用于加工切割后的铜管92的内孔端部,锪面刀513用于加工切割后的铜管92的端面。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半圆槽411上成型有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布置的凹槽412。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凹槽412的下底面上成型有矩形槽413,矩形槽413内套接有矩形块45,矩形块45的宽度与矩形槽413的宽度相等,所述矩形块45的上端成型有弧形面,弧形面压靠在切割后的铜管92的外壁上;所述矩形块45内套接有弹簧46,弹簧46的下端压靠在矩形槽413的底面上。

工作原理:第一,较长的铜管从外界的输送装置由后向前输送,较长的铜管的端部压靠在定位板29上,油缸27的活塞杆收缩,通过连接环26、推拉杆25带动翻转臂23以第一铰接座24外圆心逆时针翻转(以前视方向观察),翻转臂23带动第一电机22逆时针转动,第一电机22带动切割片21转动并带动切割片21向较长的铜管靠近,从而对较长的通过进行切断;第二,切断后的铜管92沿输送板31滑到半圆槽411内,挡片32可对铜管92进行限位导正作用;第三,双杆气缸43的活塞杆伸展带动升降压块42下移,升降压块42压靠在切断的铜管92上,从而将铜管固定在半圆槽411内,矩形块45可增加与切断的铜管92的摩擦力,通过增加铜管与矩形块在轴向的摩擦力防止铜管轴向窜动;第四,开启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后侧的移动块前移,后侧的移动块带动后侧的动力装置前移,后侧的动力装置带动后侧的成型刀前移并带动成型刀转动,后侧的成型刀对切割后的铜管92的后端进行加工;同时地,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前侧的移动块后移,前侧的移动块带动前侧的动力装置后移,前侧的动力装置带动前侧的成型刀后移并带动成型刀转动,前侧的成型刀对切割后的铜管92的前端进行加工;且成型刀可对铜管的端部一次加工到位,从而有效提高铜管的加工效率。

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