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矫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棒矫直机。
背景技术:
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铝棒是铝产品的一种,铝棒在轧制过程或在冷却运输的过程中会造成弯曲,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若无法矫直,将不能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给厂商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通过矫直工序消除铝材的弯曲缺陷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现有矫直铝棒时使用的铝棒矫直机包括机架,若干个上矫直辊装在上矫直辊辊架上,各上矫直辊辊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上矫直辊下方对应的设有下矫直辊,下矫直辊装在下矫直辊辊架上,下矫直辊辊架固定在机架上,机架包括输入段、矫直端与输出段。使用时,待矫直的铝棒放在输入段,通过下矫直辊的转动,铝棒向前移动,同时上矫直辊转动,对铝棒进行矫直,当铝棒完成矫直后,输送至输出段。
现有铝棒矫直机的不足之处在于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的角度都不能调节,当矫直辊有磨损需更换时,无法直接快速更换,既耽误生产又增加生产成本,且上矫直辊调整麻烦,其升降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作工艺繁杂。而且该矫直机的机架上分为输入段、矫直端和输出段,占地需求大,为矫直铝棒的长度的三倍了,大大浪费了占地面积,且在矫直时,整根铝棒都被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挤压,易造成铝棒表面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铝棒矫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铝棒矫直机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棒矫直机,包括机架、液压站和定位杆,所述机架上表面设置矫直平台,矫直平台两侧一体成型有挡块,所述机架上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液压站包括液压箱体和液压锤,所述液压箱体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液压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于矫直平台的支撑杆,所述液压锤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且液压锤的锤头正对矫直平台,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铝棒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压紧块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挡块螺纹连接,调节杆平行于矫直平台,所述压紧块置于矫直平台上,所述调节杆与压紧块铰接,调节杆上设有用于锁紧调节杆的螺母;所述定位杆平行于矫直平台且置于矫直平台上方,定位杆一端滑动连接在液压箱体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有益效果:初始时,液压箱体位于机架的一侧,当需要对弯曲的铝棒进行矫直时,将铝棒置于机架上的矫直平台上,且将铝棒弯曲的一侧朝上,松开螺母,调整压紧块的位置,使铝棒与机架一侧的挡块和压紧块之间紧密贴合,确保铝棒弯曲的一侧朝上,即让铝棒拱起的一侧朝上,拧紧螺母;调整定位杆和液压锤的位置,使得定位杆的下表面刚好与铝棒的上表面接触,使得液压锤位于铝棒的正上方,使液压箱体沿滑轨向前移动,定位杆同步向前移动,当定位杆移动到铝棒弯曲位置时,定位杆不能移动时,则检测到此处为铝棒的弯曲位置,启动液压锤,液压锤向下移动,对铝棒弯曲处施加挤压力,用于对铝棒进行矫直,矫直完成后,调整液压锤的状态,使液压锤向上收回,使液压箱体继续向前滑动,按此方法完成整根铝棒的矫直工作。本方案的铝棒矫直机,在对铝棒进行矫直时,不需用铝棒的三倍长度的机架即可完成对铝棒的矫直与放置,节约占地面积,矫直时,采用液压箱体相对于机架滑动的方式对铝棒弯曲部分进行矫直,相比于现有采用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挤压的铝棒矫直方式,减少了对铝棒整体的磨损;且矫直时采用定位杆检测铝棒需矫直的位置,定位精确,矫直完成后无需再使用其他铝棒弯曲度检测仪器,节约成本,高效快捷。
进一步,所述液压锤的锤头下表面为弧面。通过将液压锤的锤头下表面设置为弧面,在矫直铝棒时,增大与铝棒的接触面积,提高矫直效率。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至少设有三根,每根调节杆上均装配有螺母。三根以上的调节杆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铝棒的位置,有效防止在矫直过程中,铝棒因受挤压力而偏移。
进一步,所述定位杆设有两根,两根定位杆分别与液压锤的两侧相接触。当液压箱体向前移动时,则使用位于前进方向后方的定位杆进行定位,当定位杆不能移动时,说明定位杆沿前进方向的一侧铝棒出现弯曲现象,需对其进行矫直,此时直接下移液压锤,使液压锤的锤头对此处的铝棒进行挤压即可完成矫直,定位精确,当前进方向矫直完成后,将两根定位杆均调整与矫直后的铝棒的顶部接触,使液压箱体反向移动,再次校验铝棒的矫直度,无需外加辅助机械即可完成弯曲度检测,检测方式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液压箱体的下方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驱动其前进的前进电机。通过设置前进电机驱动的滑轮,使得液压箱体需要移动时只需启动前进电机,即可实现液压箱体的移动,减小液压箱体与滑轨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液压站上还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前进电机电连接。通过减速机的设置,更加精确地确定铝棒需矫直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棒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减速机2、滑轨3、滑轮4、液压箱体5、支撑杆6、定位杆7、压紧块8、调节杆9、螺母10、液压锤11、滑槽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铝棒矫直机,包括机架1、液压站和两根定位杆7,机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矫直平台,矫直平台两侧一体成型有挡块,机架1上的一侧设有滑轨3,液压站包括液压箱体5和液压锤11,液压锤11的锤头的下表面为凹面朝向矫直平台的弧面,该弧面的直径为400mm;本实施例中机架1采用400mm×10mm的h钢制成,液压站中液压锤11的规格为:∮180(缸的直径)×∮120(活塞杆)×∮400(行程),液压站中的驱动电机的功率为5.5kw,液压箱体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滑轮4,滑轮4上设有驱动其前进的前进电机(宏达,yzr160m2-6/7.5kw),滑轮4滑动连接于滑轨3内;液压箱体5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于矫直平台的支撑杆6,液压锤11滑动连接在支撑杆6上且液压锤11的锤头正对矫直平台,机架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铝棒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压紧块8和三根调节杆9,三根调节杆9均与挡块螺纹连接,三根调节杆9均平行于矫直平台,压紧块8置于矫直平台上,三根调节杆9均与压紧块8铰接,三根调节杆9上均设有用于锁紧调节杆9的螺母10;两根定位杆7均平行于矫直平台且置于矫直平台上方,液压箱体5的外壁上设有滑槽12,两根定位杆7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滑槽12内,两根定位杆7分别与液压锤11的两侧相接触;液压站上还设有减速机2(阿尔法,nmrv050-15),减速机2与前进电机电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方案中的铝棒矫直机主要用于矫直直径为90mm-380mm的铝棒,初始时,液压站位于机架1的一侧,当需要对弯曲的铝棒进行矫直时,将铝棒置于机架1上的矫直平台上,且将铝棒弯曲的一侧朝上,松开螺母10,调整压紧块8的位置,使铝棒与机架1和固定板之间紧密贴合,确保铝棒弯曲的一侧朝上,即让铝棒拱起的一侧朝上,拧紧螺母10;调整定位杆7与液压锤11的位置,将靠近前进方向的定位杆7的高度调整至远离铝棒的上表面,使得位于前进方向后方的定位杆7的下表面刚好与铝棒的上表面接触,水平滑动液压锤11与支撑杆6的相对位置,使液压锤11的锤头位于铝棒的正上方,启动前进电机与减速机2,使液压站沿滑轨3向前移动,定位杆7同步向前移动,当定位槽移动到铝棒弯曲位置时,定位杆7不能移动时,则检测到此处为铝棒的弯曲位置,前进电机暂停前进,此时启动液压站的液压缸,液压站的活塞杆向下移动,矫直板对铝棒弯曲处施加挤压力,以对铝棒进行矫直,由于液压锤11的下表面的弧面直径为400mm,所述只要时直径小于400mm的铝棒,液压锤11的弧面均能与铝棒的上表面相切,所以对铝棒施加挤压力时,铝棒受力均匀,不会造成铝棒表面变形,当矫直完成后,调整液压锤11的状态,使液压锤11向上收回,前进电机继续前进,使液压箱体5继续向前滑动,按此方法完成整根铝棒的矫直工作;当前进方向矫直完成后,将两根定位杆7均调整与矫直后的铝棒的顶部接触,使液压箱体5反向移动,再次校验铝棒的矫直度,无需外加辅助机械即可完成弯曲度检测,检测方式方便快捷。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