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7974发布日期:2020-04-21 16:5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机是冷轧生产的主体设备,可以满足冷轧带钢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及不同生产规模的要求,是钢铁工业技术发展和装备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现有的各种金属板材及钢带材在经过扎机轧制处理后表面含油量较大,利用带材除油装置对带材上的过多的油液进行去除后,再利用溶液进行清洗。

现有的带材除油装置虽然可以将带材上的部分油液去除,但是带材上的油液仍然处于过多残留的情况。一方面不能尽最大程度地将油液回收,使得油液的回收率低,造成油液浪费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得后续的溶液清洗时间过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带材油液去除装置作一进步地改进,以解决以往油液去除装置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低解决了以往带材除油装置对油液回收率低、存在油液浪费的情况和使得后续清洗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包括有

一外壳,包括有底座和上盖,该底座凹设有用于回收油液的油道,该底座于油道的顶端设有若干惰性辊;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围合形成有一除油通道,该除油通道具有一通道进口和通道出口;

一设于除油通道内且靠近于通道进口一端的双轴挤油部件,包括有上挤油辊和下挤油辊,该上挤油辊可上下移动设于上盖、下挤油辊设于底座且形成有一挤油间隙;

一设于除油通道中部的吹油部件,包括有上吹刀和下吹刀,上吹刀设于上盖、下吹刀设于底座;

一设于除油通道内且靠近于通道出口一端的双轴吸油部件,包括有上吸油辊和下吸油辊,该上吸油辊可上下移动设于上盖、下吸油辊设于底座且形成一吸油间隙;所述上吸油辊和下吸油辊均中空有一具有枢接口的腔室,上吸油辊和下吸油辊的表面与腔室贯穿有若干吸油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油通道位于上盖处的两侧安装有移动件,该移动件包括有移动导轨、可移动设于移动导轨的移动块和旋钮,旋钮的杆体末端设有齿轮,移动块具有和齿轮啮合的凸齿;所述上挤油辊和上吸油辊可转动设于移动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地包括有一锁固件,该锁固件包括有锁固螺杆、螺合于锁固螺杆的限位块;所述上盖贯穿设有长条形穿孔,锁固螺杆穿过长条形穿孔螺合于移动块,限位块受限于上盖的外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块贯穿设有螺孔和安装孔,所述锁固螺杆的末端螺合于螺孔,所述上挤油辊和上吸油辊的端部可转动安装于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吹刀和下吹刀通过吹气管道连接于外部气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枢接口安装有枢接部件,该枢接部件包括有第一枢接件和第二枢接件;所述第一枢接件和第二枢接件均设有相互连通的腔体,该第一枢接件固定安装于枢接口,第二枢接件和第一枢接件之间枢接,该第二枢接件具有一与腔体连通的管道连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地包括有一带材输送机构,包括有机架、固定设于机架的下输送辊、固定设于机架的输送电机和可移动设于机架的上输送辊,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下输送辊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贯穿设有移动导孔,上输送辊的端部设于该移动导孔中;且该移动导孔的上端和上输送辊设有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和上盖于除油通道内均设有挡板,该挡板分别位于吹油部件和双轴挤油部件之间、吹油部件和双轴吸油部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除油通道内自通道进口往通道出口依次设置有双轴挤油部件、吹油部件和双轴吸油部件,首先利用双轴挤油部件先将带材上的多余油液挤走,然后再利用吹气部件对带材上的油液进一步地去除,最后在利用双轴吸油部件将带材表面微量的油液吸走。因此,带材通过此除油装置可以尽可能地将带材上的油液进行回收,能够提高了油液的回收利用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后续的溶液清洗工序的清洗时间、节省溶液清洗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处剖视图

图3是图2c处放大图。

图4是图2d处放大图。

图5是图1b-b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吸油辊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101除油通道

1011、通道进口1012、通道出口

102、挡板11、底座

12、上盖121、长条形穿孔

111、油道112、惰性辊

20、双轴挤油部件201、挤油间隙

21、上挤油辊22、下挤油辊

30、吹油部件31、上吹刀

32、下吹刀40、双轴吸油部件

401、吸油间隙41、上吸油辊

411、腔室4111、枢接口

412、吸油孔42、下吸油辊

43、枢接部件431、第一枢接件

4311、腔体432、第二枢接件

4321、管道连接口50、移动件

51、移动导轨52、移动块

521、凸齿522、螺孔

523、安装孔53、旋钮

531、齿轮60、锁固件

61、锁固螺杆62、限位块

70、带材输送机构71、机架

711、移动导孔712、弹簧

72、下输送辊73、输送电机

731、皮带74、上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包括有外壳10、双轴挤油部件20、吹油部件30和双轴吸油部件40。

所述外壳包括有底座11和上盖12,所述底座11凹设有用于回收油液的油道111,该底座11于油道111的顶端设有若干惰性辊112;所述上盖12和底座11之间围合形成有一除油通道101,该除油通道101具有一通道进口1011和通道出口1012。

所述双轴挤油部件20设于除油通道101内且靠近于通道进口1011,该双轴挤油部件20包括有上挤油辊21和下挤油辊22,该上挤油辊21可上下移动设于上盖12、下挤油辊22设于底座11且形成有一挤油间隙201。

所述吹油部件30设于除油通道101的中部,该吹油部件30,包括有上吹刀31和下吹刀32,上吹刀31设于上盖12、下吹刀32设于底座11;该上吹刀31和下吹刀32通过吹气管道连接于外部气源。

所述双轴吸油部件40设于除油通道101内且靠近于通道出口1012一端的,该双轴吸油部件40包括有上吸油辊41和下吸油辊42,该上吸油辊41可上下移动设于上盖12、下吸油辊42设于底座11且形成一吸油间隙401;所述上吸油辊41和下吸油辊42均中空有一具有枢接口4111的腔室411,上吸油辊41和下吸油辊42的表面与腔室411贯穿有若干吸油孔412。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枢接口4111安装有枢接部件43,该枢接部件43包括有第一枢接件431和第二枢接件432;所述第一枢接件431和第二枢接件432均设有相互连通的腔体4311,该第一枢接件431固定安装于枢接口4111,第二枢接件432和第一枢接件431之间枢接,该第二枢接件432具有一与腔体4311连通的管道连接口4321;外部吸取装置通过吸油管道连接于管道插接口以提供吸油作业。

所述除油通道101位于上盖处12的两侧安装有移动件50,该移动件50包括有移动导轨51、可移动设于移动导轨51的移动块52和旋钮53,旋钮53的杆体末端设有齿轮531,移动块52具有和齿轮531啮合的凸齿521;所述上挤油辊21和上吸油辊41可转动设于移动块52;通过该移动块52可以调节挤油间隙201和吸油间隙401的大小,使得除油装置能够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除油作业。

进一步地包括有一锁固件60,该锁固件60包括有锁固螺杆61、螺合于锁固螺杆61的限位块62;所述上盖12贯穿设有长条形穿孔121,锁固螺杆61穿过长条形穿孔121螺合于移动块52,限位块62受限于上盖12的外侧面。当调整好挤油间隙201和吸油间隙401之后,利用该锁固件60可以进行锁固,保证在除油过程中工作挤油间隙201和吸油间隙401能够适配于带材的厚度,保证其挤油合吸油的工作有效进行。具体地说,该移动块52贯穿设有螺孔522和安装孔523,所述锁固螺杆61的末端螺合于螺孔522,所述上挤油辊21和上吸油辊41的端部可转动安装于安装孔523。

进一步地包括有一带材输送机构70,包括有机架71、固定设于机架71的下输送辊72、固定设于机架的输送电机73和可移动设于机架71的上输送辊74,所述输送电机7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731与下输送辊72连接;利用具有动力的下输送辊72能够为带材提供移动的动力以将带材送至除油通道101内。具体地说,该机架71贯穿设有移动导孔711,上输送辊74的端部设于该移动导孔711中;且该移动导孔711的上端和上输送辊74设有弹簧712,该弹簧712能够使得上输送辊74下压力将经过带材下压至下输送辊72。

以及,所述底座11和上盖12于除油通道101内均设有挡板102,该挡板102分别位于吹油部件30和双轴挤油部件20之间、吹油部件30和双轴吸油部件40之间。通过设置的挡板102,一方面能够防止气体吹向双轴挤油部件的前端将油液吹起,降低除油通道内油液的悬浮;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悬浮与除油通道内的油液不会散落在已经吹气的带材上,不会加重后续吸油装置的吸油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除油通道101内自通道进口1011往通道出口1012依次设置有双轴挤油部件20、吹油部件30和双轴吸油部件40,首先利用双轴挤油部20件先将带材上的多余油液挤走,然后再利用吹气部件30对带材上的油液进一步地去除,最后在利用双轴吸油部件40将带材表面微量的油液吸走。因此,带材通过此除油装置可以尽可能地将带材上的油液进行回收,能够提高了油液的回收利用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后续的溶液清洗工序的清洗时间、节省溶液清洗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