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4076发布日期:2020-02-28 07:3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



背景技术:

对管件的折弯通常采用弯管机来完成。对于小型管件的折弯,弯管机虽然也能实现,但是对于使用的企业来说,采购弯管机需要较大的费用,必然大大增加了成本。所以很多企业在针对小型管件的折弯时,通常采用人工折弯的方式,导致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小型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包括固定的下模和可上下移动的上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中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长度与管件未折弯时的长度相对应,凹槽中设置有两根转轴,每根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两个旋转块以凹槽的中轴线相对称设置,每个旋转块的下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的底面与凹槽的底壁相抵触,两个旋转块的相邻侧壁之间相互贴合,两个旋转块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中间凹陷的夹角,所述上模的下方设置有压杆,压杆的中轴线与凹槽的中轴线相重合,压杆的底部为中间凸出的三角形结构,其中间凸出部为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旋转块的相邻侧壁为弯折面,两个旋转块的上部相邻侧壁相互贴合,两个旋转块的下部相邻侧壁相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杆的底部设置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上保护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下保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实现了对小型管件的折弯,还能避免管件表面受到损伤,而且能精确的控制折弯的角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2、上模,3、凹槽,4、管件,5、转轴,6、旋转块,7、凸块,8、压杆,9、上保护板,10、下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的模具,包括固定的下模1和可上下移动的上模2,所述下模1的上表面中设置有凹槽3,凹槽3的长度与管件4未折弯时的长度相对应,凹槽3中设置有两根转轴5,每根转轴5上设置有旋转块6,两个旋转块6以凹槽3的中轴线相对称设置,每个旋转块6的下部设置有凸块7,凸块7的底面与凹槽3的底壁相抵触,所述两个旋转块6的相邻侧壁为弯折面,两个旋转块6的上部相邻侧壁相互贴合,两个旋转块6的下部相邻侧壁相分离。两个旋转块6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中间凹陷的夹角,所述上模2的下方设置有压杆8,压杆8的中轴线与凹槽3的中轴线相重合,压杆8的底部为中间凸出的三角形结构,其中间凸出部为圆弧过渡。所述压杆8的底部设置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上保护板9。所述旋转块6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下保护板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管件4放置在凹槽3中,通过凹槽3的长度实现对管件4两端的限位,管件4搁置在两个旋转块6的上表面,每个旋转块6可以以转轴5为中心进行旋转至上表面为水平状态,此时旋转块6的下部凸块7不与凹槽3的底壁相抵触。随着上模2的下移,当压杆8的底部与管件4相接触时,压杆8的底部向管件4的中部施压,两个旋转块6因受压而逐渐旋转至图1所示状态,此时完成对管件4的折弯。其中上保护板9和下保护板10虽然为软性材料制成,在上模2和下模1压合时,上保护板9和下保护板10也会相应的发生形变,使管件4陷入上保护板9和下保护板10之间,起到了对管件4表面保护的作用。其不仅实现了对小型管件4的折弯,还能避免管件4表面受到损伤,而且能精确的控制折弯的角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