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4683发布日期:2020-03-20 06:0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钙锌稳定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



背景技术:

钙锌稳定剂由钙盐、锌盐、润滑剂、抗氧剂等为主要组分采用特殊复合工艺而合成;它不但可以取代铅镉盐类和有机锡类等有毒稳定剂,而且具有相当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透明性及着色力。

现有的钙锌稳定剂通常在搅拌釜内完成混合,制成的钙锌稳定剂呈膏状(类似于具有流动性的牙膏状),因此厂房内通常还会设有挤压装置(双压辊压片机),将钙锌稳定剂挤压成碎片状,以方便后期的装袋和使用。

但是现有的双压辊压片机存在不足之处,在实际生产中,生产人员通常会将搅拌好的钙锌稳定剂物料直接用输送带输送至双压辊压片机的两压辊间隙上方,由于膏状物料的流动性不强,这种直接输送的方式会造成双压辊上只有部分区域在进行压片工作,而导致压片机的工作效率低下,且长时间工作下,易造成压辊中心区域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可使物料更为均匀的分布在主压辊和副压辊之间的间隙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主压辊和副压辊中心区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主压辊和副压辊,主压辊两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两根主转轴,主转轴转动架设在机架上,副压辊两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两根副转轴,副转轴转动架设在机架上,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主转轴和副转轴反向周转的动力组件;所述主压辊和副压辊之间的间隙为挤压间隙,挤压间隙上方设有分料斗,机架上侧安装有两组导轨且两组导轨分列分料斗的两侧,分料斗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滑动件且两个滑动件分别滑动连接在一组导轨上,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平行于主压辊轴向;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滑动件滑动的驱动组件;主压辊和副压辊内部分别设有主空腔和副空腔,主转轴内沿轴线方向设有主通孔且主通孔连通进主空腔,副转轴内沿轴线方向设有副通孔且副通孔连通进副空腔;机架一侧设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上安装有水泵,水泵与冷却水箱之间连接有供水管,水泵的出水口连出有主出水管,主出水管一端连通进其中一根主转轴的主通孔内,主出水管的周壁上连通有副出水管,副出水管一端连通进其中一根副转轴的副通孔内;另一根主转轴的主通孔与冷却水箱之间连通有主回水管,另一根副转轴的副通孔与冷却水箱之间连通有副回水管;主出水管、主回水管与主转轴之间均连接有密封轴承,副出水管、副回水管与副转轴之间均连接有密封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刚从搅拌釜内排出的钙锌稳定剂留有余温,即钙锌稳定剂仍为膏状流体,通过一边挤压一边降温的形式,可在将钙锌稳定剂冷却呈固态的同时,挤压成碎片状。而且,驱动组件可带动分料斗沿导轨长度方向实现往复移动,以使分料斗上漏下的物料更为均匀的铺于挤压间隙内,则可在单位时间内挤压更多物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主压辊和副压辊中心区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侧的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连接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杆端部且运动轨迹呈圆形的滑套、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摆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摆杆另一端和滑动件上的补偿杆,滑套滑动套于摆杆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可带动滑套实现圆周运动,以带动摆杆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滑动件沿导轨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回水管和副回水管均连通于冷却水箱的同一侧,供水管和主回水管分别连通于冷却水箱的相对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的高温水不会立马从冷却水箱内排出,从而保证了冷却效率。冷却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等待整箱的冷却水降低温度,在实施挤压降温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主刮料片和副刮料片,主刮料片的边缘抵接于主压辊的外周,副刮料片的边缘抵接于副压辊的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刮料片和副刮料片可分别对主压辊外周和副压辊外周进行刮料处理,以防止物料粘附在主压辊或副压辊外周而重新进行挤压的情况,由于物料重新挤压将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挤压产出量减少,加工效率变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刮料片和副刮料片均可拆卸连接于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方便对主刮料片和副刮料片进行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固定在底架上侧的主安装架、固定在底架上侧的副安装架,主压辊转动连接于主安装架内,副压辊转动连接于副安装架内;主安装架与副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位于分料斗沿导轨长度方向的两侧,且挡板位于主压辊和副压辊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用于降低钙锌稳定剂物料从挤压间隙两端流出的概率,从而降低物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套于主转轴外周的主齿轮、固定套于副转轴外周的副齿轮、安装于机架一侧的动力电机,主齿轮外啮合于副齿轮,动力电机输出轴外周固定有第一皮带轮,主转轴外周固定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外连接有动力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传动的形式可以为动力电机提供过载保护,当异物卡死主压辊与副压辊时,皮带就会因为载荷过大而产生打滑的现象,从而防止动力电机过载损坏,以及保护主齿轮和副齿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刚从搅拌釜内排出的钙锌稳定剂留有余温,即钙锌稳定剂仍为膏状流体,通过一边挤压一边降温的形式,可在将钙锌稳定剂冷却呈固态的同时,挤压成碎片状;

2.本方案中的驱动组件可带动分料斗沿导轨长度方向实现往复移动,以使分料斗上漏下的物料更为均匀的铺于挤压间隙内,则可在单位时间内挤压更多物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主压辊和副压辊中心区域的磨损;

3.本方案中,主刮料片和副刮料片可提高挤压产出量,以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机架的机构示意图。

图5是主压辊与主转轴的连接截面图。

图6是副压辊与副转轴的连接截面图。

图中,1、机架;11、底架;12、主安装架;13、副安装架;14、传送带;15、传送电机;16、挡板;17、主刮料片;18、副刮料片;2、主压辊;21、主转轴;22、主空腔;23、主通孔;3、副压辊;31、副转轴;32、副空腔;33、副通孔;4、动力组件;41、主齿轮;42、副齿轮;43、动力电机;44、第一皮带轮;45、第二皮带轮;46、动力皮带;5、分料斗;51、导轨;52、滑动件;6、驱动组件;61、驱动电机;62、连接杆;63、滑套;64、摆杆;65、补偿杆;7、冷却水箱;71、水泵;72、供水管;73、主出水管;74、副出水管;75、主回水管;76、副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底架11、固定在底架11上侧的主安装架12、固定在底架11上侧的副安装架13,底架11上安装有传送带14、用于驱动传送带14运动的传送电机15。主安装架12和副安装架13均大致呈门型设置,主安装架12内转动架设有主压辊2,副安装架13内转动架设有副压辊3,主压辊2中轴线平行于副压辊3中轴线,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主转轴21和副转轴31反向周转的动力组件4。

主压辊2和副压辊3之间的间隙为挤压间隙,挤压间隙上方设有分料斗5,分料斗5位于主安装架12和副安装架13之间;主安装架12上侧和副安装架13上侧均固定架设有一组导轨51,导轨5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压辊2的轴线方向;分料斗5两侧均固定有一个块状的滑动件52,且两个滑动件52分别滑动架在一组导轨51上侧;主安装架12上侧和副安装架13上侧均安装有一组驱动组件6,两组驱动组件6可同步运动,并带动就近的滑动件52沿导轨51长度方向滑动。

参考图2和图3,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在主安装架12上侧或副安装架13上侧的驱动电机61、固定在驱动电机61输出轴上的连接杆62、转动连接在连接杆62端部且运动轨迹呈圆形的滑套63、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摆杆6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摆杆64另一端和滑动件52上的补偿杆65,滑套63滑动套于摆杆64外周。驱动电机61可带动滑套63实现圆周运动,以带动摆杆64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滑动件52沿导轨51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最终,从分料斗5上漏下的物料可更为均匀的铺于挤压间隙内,则可在单位时间内挤压更多物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主压辊2和副压辊3中心区域的磨损。

参考图1和图2,主压辊2两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两根主转轴21,主转轴21转动架设在主安装架12内,副压辊3两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线的两根副转轴31,副转轴31转动架设在副安装架13内。动力组件4包括:固定套于主转轴21外周的主齿轮41、固定套于副转轴31外周的副齿轮42、安装于机架1一侧的动力电机43,动力电机43可通过板与机架1固定,也可以直接螺栓安装在地面上,主齿轮41外啮合于副齿轮42,主齿轮41与副齿轮42的传动比为1:1;动力电机43输出轴外周固定有第一皮带轮44,主转轴21外周固定有第二皮带轮45,第一皮带轮44和第二皮带轮45外连接有动力皮带46。

值得说明的是,皮带传动的形式可以为动力电机43提供过载保护,当异物卡死主压辊2与副压辊3时,皮带就会因为载荷过大而产生打滑的现象,从而防止动力电机43过载损坏,以及保护主齿轮41和副齿轮42。

主压辊2和副压辊3内部分别设有主空腔22(见图5)和副空腔32(见图6),主转轴21内沿轴线方向设有主通孔23(见图5),且主通孔23连通进主空腔22,副转轴31内沿轴线方向设有副通孔33(见图5),且副通孔33连通进副空腔32。机架1一侧设有冷却水箱7,冷却水箱7上安装有水泵71,水泵71与冷却水箱7之间连接有供水管72,水泵71的出水口连出有主出水管73,主出水管73一端连通进其中一根主转轴21的主通孔23内,主出水管73的周壁上连通有副出水管74,副出水管74一端连通进其中一根副转轴31的副通孔33内;另一根主转轴21的主通孔23与冷却水箱7之间连通有主回水管75,另一根副转轴31的副通孔33与冷却水箱7之间连通有副回水管76;主出水管73、主回水管75与主转轴21之间均连接有密封轴承,副出水管74、副回水管76与副转轴31之间均连接有密封轴承。而且主回水管75和副回水管76均连通于冷却水箱7的同一侧,供水管72和主回水管75分别连通于冷却水箱7的相对两侧。

值得说明的是,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刚从搅拌釜内排出的钙锌稳定剂留有余温,即钙锌稳定剂仍为膏状流体,通过一边挤压一边降温的形式,可在将钙锌稳定剂冷却呈固态的同时,挤压成碎片状。而且由于冷却水箱7的回水端和出水端分列两侧,则回流的高温水不会立马从冷却水箱7内排出,从而保证了冷却效率。冷却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等待整箱的冷却水降低温度,在实施挤压降温操作。

参考图4,主安装架12与副安装架1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挡板16,两块挡板16位于分料斗5沿导轨51长度方向的两侧,且挡板16位于主压辊2和副压辊3上方(见图1)。挡板16用于降低钙锌稳定剂物料从挤压间隙两端流出的概率,从而降低物料的浪费。

机架1上安装有主刮料片17和副刮料片18,主刮料片17的边缘抵接于主压辊2(见图2)的外周,副刮料片18的边缘抵接于副压辊3(见图2)的外周。主刮料片17和副刮料片18均通过螺栓连接于机架1上,以方便对主刮料片17和副刮料片18进行拆卸、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刚从搅拌釜内排出的钙锌稳定剂留有余温,即钙锌稳定剂仍为膏状流体,通过一边挤压一边降温的形式,可在将钙锌稳定剂冷却呈固态的同时,挤压成碎片状。而且,驱动组件6可带动分料斗5沿导轨51长度方向实现往复移动,以使分料斗5上漏下的物料更为均匀的铺于挤压间隙内,则可在单位时间内挤压更多物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主压辊2和副压辊3中心区域的磨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