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脱水、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分类资源再生装备中的多级螺旋脱水机。
背景技术:
脱水机是餐厨有机垃圾、园林有机垃圾等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这类脱水机多以螺旋脱水机为主,其具体工作过程是通过物料在螺旋旋转叶片推动下沿轴向前进,前进过程中物料受变化的螺距的作用形成挤压力,使物料在压力下进行机械脱水,水分只能通过筛网在出水口处排出,脱水后的物料在出料口处排出。但而现有的螺旋脱水机结构简单,脱水不充分,脱水率低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6264414u,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74212.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螺旋脱水装置的垃圾处理设备,其利用螺旋叶片螺距的改变和螺杆的改变逐渐压缩挤压空间,形成多级脱水机构,虽然其脱水率和脱水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但这种多级螺旋脱水装置的垃圾处理设备其脱水方式没有改变,也不能将厨房垃圾进行滤水处理,更不能将果皮和流体面食垃圾分离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脱水,其仍然存在脱水率不高和受到螺旋旋转的快慢与物料的含水量影响,脱水出来的物料的干燥度不均匀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发明人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开发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分类资源再生装备中的多级螺旋脱水机,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分类资源再生装备中的多级螺旋脱水机包括机架、供料装置、第一级脱水装置、第二级脱水装置和压饼机,所述供料装置设于机架上端其包括入料箱、设于入料箱内的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和用于压榨脱水的压榨辊,所述压榨辊置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上方,所述入料箱的入口处倾斜设置且设有滤水口,滤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和污水管道ⅰ;
第一级脱水装置进料口与入料箱第一出料口连接,第一级脱水装置出料口与压饼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级脱水装置的排污口与第二级脱水装置入料口连接,第二级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压饼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二级脱水装置排污口与污水管道ⅰ连接,所述第二级脱水装置进料口通过溜管还与入料箱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入料箱第二出料口位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下方。
进一步,所述污水管道ⅰ末端设置有第三级脱水装置,所述第三级脱水装置包括外筒、沿外筒轴线与外筒转动连接的内筒、沿内筒轴线与内筒转动连接的螺旋提升件和用于驱动螺旋提升件转动的驱动装置,还包括选择锁止机构,选择锁止机构能够锁止螺旋提升件与内筒使其固定连接或使内筒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有脱水孔,所述内筒的侧壁上部设有内筒出料口,所述外筒中空其下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外筒的内壁与内筒外壁围成污水暂存仓。
进一步,所述选择锁止机构包括设于内筒上端的套筒、沿套筒轴线单自由度转动连接的直角拐臂和用于驱动直角拐臂翻转的驱动元件,所述直角拐臂自由端设有卡装部,所述内筒和螺旋提升件上分别设有与卡装部配合的卡扣部。
进一步,所述脱水孔沿内筒的侧壁横向设且截面为梯形,脱水孔朝内的开口尺寸小于朝外开口;所述排水口经管道连接有污水泵。
进一步,所述第一级脱水装置设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后端,所述第二级脱水装置设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下方,所述压饼机设于第一级脱水装置和第二级脱水装置后端。
进一步,所述入料箱内部位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上端还设有用于拨动物料的出料辅助辊,所述出料辅助辊外部设有拨料部,所述出料辅助辊设于入料箱第一出料口一侧且拨料部与压榨辊相切。
进一步,所述滤水口处还设有用于使过滤网抖动的曲柄连杆组件,所述曲柄连杆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曲柄、滚轮、滚轮架和一端与曲柄连接另一端与滚轮架连接的连杆,所述滚轮架与连杆滑动连接且滚轮架与连杆之间设有弹性恢复元件,并且所述连杆穿入污水管道ⅰ内部。
进一步,所述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套装于主动轮被动轮上的传动链和设于传动链上半周的链板、链板上设有滤孔,所述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链板的支撑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级脱水装置和第二级脱水装置均为螺旋式脱水机,第一级脱水装置的螺旋叶片螺距大于第二级脱水装置的螺旋叶片螺距,第一级脱水装置的筛网上的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级脱水装置的筛网上的过滤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在传送物料时能在所述压榨辊共同作用下对垃圾以榨压过滤的方式进行初级脱水且脱去了垃圾中大部分的水分,避免大部分的水分随着垃圾一同进入第一级脱水装置、第二级脱水装置中导致第一级脱水装置、第二级脱水装置中垃圾含水量过剩造成的脱水不充分。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同时还能将流体面食垃圾和果皮垃圾平摊在压榨辊的挤压流体面食垃圾与果皮垃圾进行分离且分别进入到不同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对果皮和流体面食垃圾分别采用不同螺旋脱水装置针对性的处理,避免了类似于果皮和流体面食垃圾相互影响或相互阻碍,有利于提高脱水效率和脱水的充分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三级脱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曲柄连杆组件与污水管道ⅰ安装图;
图5为用于支撑连板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分类资源再生装备中的多级螺旋脱水机包括机架1、供料装置2、第一级脱水装置3、第二级脱水装置4和压饼机5,所述供料装置2设于机架1上端其包括入料箱6、设于入料箱6内的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和用于压榨脱水的压榨辊8,所述压榨辊8置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上方,所述入料箱6的入口处倾斜设置且设有滤水口9,滤水口9处设有过滤网和污水管道ⅰ10;第一级脱水装置3进料口与入料箱6第一出料口连接,第一级脱水装置3出料口与压饼机5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级脱水装置301的排污口与第二级脱水装置4入料口连接,第二级脱水装置4的出料口与压饼机5的进料口连接,第二级脱水装置排污口401与污水管道ⅰ10连接,所述第二级脱水装置4进料口通过溜管或漏斗15还与入料箱6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入料箱6第二出料口位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包括主动轮701、被动轮702、套装于主动轮701被动轮702上的传动链和设于传动链上半周的链板703,链板703上设有滤孔(图中未标识),为了链板703与压榨辊8之间有效的压榨力,在链板703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支撑链板703的支撑装置11,所述支撑装置11安装于机架1上且设有传动链上半周和下半周之间。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可以是普通的钢网带传输机。
使用时,人工将厨房垃圾导入入料箱6,入料箱6的入口倾斜设置,垃圾沿该倾斜坡度下流,可使垃圾向下滚动时充分散开,在向下流的时候经过过滤网时将污水从滤水口9处排到污水管道ⅰ10中,滤掉污水剩余的垃圾在重力和前端垃圾推动的作用下,流到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的链板703上,通过压榨辊8对滤掉污水后的果皮、菜叶和流体面食等垃圾压榨,压榨出垃圾中大部分的水分进行初次脱水,其所脱出的水和垃圾中的流体面食垃圾通过链板703上的滤孔进入第二级脱水装置4,这样链板703上部的被压榨脱水后的垃圾进入第一级脱水装置3。进一步的,第一级脱水装置3脱水后的果皮和菜叶等垃圾进入压饼机5进行终极脱水,而第一级脱水装置3脱出来的具有颗粒、污水等混合的粘稠污浆与从链板703滤孔流入的垃圾均进入第二级脱水装置4。第二级脱水装置4只针颗粒、污水等混合的粘稠污浆垃圾进行脱水,由于没有果皮等垃圾阻碍其脱水,第二级脱水装置4能更快速的将垃圾中的水分脱水。第二级脱水装置4的出料口挤出的垃圾也进压饼机5进行终极排水,而脱出来含有小颗粒的污水从第二级脱水装置排污口401排出进入污水管道ⅰ10。这样将不同垃圾置于不同的脱水装置中,就避免了其脱水过中相互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变比于传统的单一方式脱水的具有多级螺旋脱水装置的垃圾处理设备而言其能够将过滤、压榨、挤压等多个方式对厨房垃圾进行有机的综合性处理,脱水速度快且脱水充分彻底,脱水效果好。
进一步的为了第二级脱水装置4对其含有大量面食块或颗粒的粘稠污浆垃圾有更好的更有效的脱水可以将所述第一级脱水装置3和第二级脱水装置4设为螺旋式脱水机。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级脱水装置3的螺旋叶片螺距大于第二级脱水装置4的螺旋叶片螺距,第一级脱水装置3的筛网上的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级脱水装置4的筛网上的过滤孔的直径,并且可以将第二级脱水装置4的螺旋叶片螺距设计为10cm-20cm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管道ⅰ10末端还连接有第三级脱水装置12,所述第三级脱水装置12包括外筒121、沿外筒121轴线与外筒121转动连接的内筒122、沿内筒122轴线与内筒122转动连接螺杆提升件123和用于驱动螺杆提升件123转动的驱动装置,还包括选择锁止机构13,选择锁止机构13能够锁止螺杆提升件123与内筒122使其固定连接或使内筒122与外筒121固定连接;所述内筒122的侧壁上设有脱水孔1223,所述内筒122的侧壁上部设有内筒122出料口,所述外筒121中空其下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外筒121的内壁与内筒122外壁围成污水暂存仓。为了便于螺杆提升件123,将内筒122分成第一内筒1221和第二内筒1222,第一内筒厚度与第二内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皮带驱动或齿轮驱动,其可单独设置且已经是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在此也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内筒122可以通过轴承支撑于外筒121内部,螺杆提升件123同样的也可以用轴承支撑的方式支撑于内筒122内部,当然还可以直接套装在内筒122两端部。由于污水管道ⅰ10内所收入的垃圾是来入料箱6的滤水口9和第二级脱水装置排污口401流出的小颗粒稀浊的污水用传统的螺旋脱水机对其脱水已经基本不起作用,为此可以用第三级脱水装置12对其进行处理。其具体过程:污水管道ⅰ10的稀浊的污水排入内筒122,此时选择锁止机构13将内筒122和螺杆提升件123锁定在一起,在驱动装置驱动螺杆提升件123转动时使两者一起在沿外筒121的轴线转动,进而将稀浊的污水中的细小的颗粒垃圾留置于内筒122内将污水置于污水暂存仓且通过所述外筒121下部的排水口排出。用流量计来监控或人工来监控的方式,当监控到污水排出完毕此为流量计来竖直几乎为零,停止驱动装置,通过选择锁止机构13将螺杆提升件123与内筒122锁定解除使内筒122和外筒121锁定二者在形成不再转动整体,此时再启动驱动装置,则螺杆提升件123转动可将内筒122的垃圾通过提升的方式排出内筒122。需要说明的是污水管道ⅰ10的稀浊的污水进入内筒122时,第三级脱水装置12静止。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122的脱水孔1223沿内筒122的侧壁横向设且截面为梯形,脱水孔1223朝内的开口尺寸小于朝外开口;所述排水口经管道连接有污水泵。正如上文所述来自污水管道ⅰ10内稀浊的污水其内固体或颗粒垃圾小为了防止其堵塞将其设置成截面为梯形的孔配合污水泵的使得污水能够产生类似于虹吸的效果使在排污的同时加快污水流动有利于污水冲刷堵在脱水孔1223内小杂质,即有利于快速排水又有效避免了,脱水孔1223的堵塞。进一步的,所述选择锁止机构13包括设于内筒122上端的套筒、沿套筒轴线单自由度转动连接的拐臂134和用于驱动拐臂134翻转的驱动元件131,所述拐臂134自由端设有卡装部,所述内筒122和螺杆提升件123上分别设有与卡装部配合的卡扣部。所述驱动元件131优先用电机;所述卡装部可以是u型卡件132,卡扣部可是与平键结构的凸起133。当需要将螺杆提升件123与内筒122锁定在一起时,启动电机正转通过外啮合的齿轮组135带动当拐臂134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停止,此时,u型卡件132随拐臂134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卡入凸起133即可完成两者锁定。当需要将内筒122和外筒121锁定在一起时,即将电机反转通过外啮合的齿轮组135带动拐臂134向回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停止,其它与需要将螺杆提升件123与内筒122锁定在一起时过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脱水装置3设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后端,所述第二级脱水装置4设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下方,所述压饼机5设于第一级脱水装置3和第二级脱水装置4后端。上述第一级脱水装置3、第二级脱水装置4均是螺旋脱水机时,采用在本实施例布置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第一级脱水装置3、第二级脱水装置4、压饼机5四者之间的相互配置可以方便物料一级一级的向下转布置合,无需增设过多输送带仅仅用管道就可以将其连接,结构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料箱6内部位于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上端还设有用于拨动物料的出料辅助辊14,所述出料辅助辊14外部设有拨料部141,所述出料辅助辊14设于入料箱6第一出料口一侧且拨料部141与压榨辊8相切。设置出料辅助辊14既可以在半式过滤输送带组件7不用情况下将其末端的垃圾拨出入料箱6同时又能够清除压榨辊8上有可能粘粘的垃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水口9处还设有用于使过滤网抖动的曲柄连杆组件16,所述曲柄连杆组件16包括驱动电机165、曲柄161、滚轮163、滚轮架162和一端与曲柄161连接另一端与滚轮架162连接的连杆166,所述滚轮架162与连杆滑动连接且滚轮架162与连杆之间设有弹性恢复元件164,并且所述连杆166穿入污水管道ⅰ10内部,将驱动电机165、曲柄161置于污水管道ⅰ10外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165,连杆在曲柄161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则滚轮架162受到污水管道ⅰ10内壁的阻碍且在弹性恢复元件164作用下两者产生类似凸轮结构,使得滚轮架162支架沿污水管道ⅰ10径向往复的运动,滚轮163对过滤网时而支撑时而不支持产生拍打过滤网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其堵塞。为了方便安装连杆166,可将污水管道ⅰ10分离两节,在其中一节开口,然后通过螺纹将其连接在一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