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碟形弹簧圆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碟形弹簧圆角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碟形弹簧是在轴向上呈锥形并承受负载的特殊弹簧,在承受负载变形后,储蓄一定的势能,当螺栓出现松弛时,碟形弹簧释放部分势能以保持法兰连接间的压力达到密封要求,在对碟形弹簧倒圆角时,一般通过圆角模的上模块与圆角模的下模块的挤压成型,操作简单,便于批量生产加工。现有的圆角模在使用时多为一体式结构,在对不同大小的碟形簧本体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圆角模进行重新设计,对圆角模更换时效果差,更换较为不便,不能很好的对不同大小的碟形簧进行加工,另外在碟形簧倒角加工过程中装置易发热,导致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碟形弹簧圆角加工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形弹簧圆角加工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圆角模在使用时多为一体式结构,在对不同大小的碟形簧本体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圆角模进行重新设计,对圆角模更换时效果差,更换较为不便,不能很好的对不同大小的碟形簧进行加工,另外在碟形簧倒角加工过程中装置易发热,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碟形弹簧圆角加工的装置,包括底座和顶块,所述顶块的下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顶块通过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滑块沿顶块长边的中心对称放置,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上模块,另一个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上模块,所述调节槽内侧中部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与顶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凸条,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凸块,所述转动轴与滑块通过凸条及凸块进行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上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通过螺纹部固定有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外侧套设有碟形簧本体。
优选的,所述下模块的内侧设置有风孔,所述风孔贯穿下模块的两侧壁,所述风孔设置有10个。
优选的,所述风孔的内侧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x”字型。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及出水口进行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为圆柱形,所述连接柱上表面积为底座上表面积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凸条为倾斜结构,所述凸条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凸条沿转动轴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有旋手,所述顶块的外侧壁开设有刻度,所述刻度的单位为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连接柱、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滑块、转动轴及凸条,便于对倒角的下模进行更换,及便于对上模围成的空间进行微调,避免对不同大小的碟形簧本体进行加工时,对上模及下模更换不便,导致使用效果差,不便于对不同种类的碟形簧本体进行加工。
(2)通过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空腔及风孔,便于对装置进行散热,避免长久的对碟形簧本体进行挤压倒角时,连续的摩擦挤压导致装置本身易发热,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便于对装置进行冷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模块;3、进水口;4、第一上模块;5、刻度;6、顶块;7、旋手;8、第二上模块;9、出水口;10、滑块;11、风孔;12、连接柱;13、空腔;14、碟形簧本体;15、转动轴;16、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碟形弹簧圆角加工的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块6,顶块6的下侧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0,滑块10与顶块6通过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便于对滑块10的位置进行调节,滑块10设置有两块,两块滑块10沿顶块6长边的中心对称放置,滑块10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上模块8,另一个滑块10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上模块4,便于对两块上模块的距离进行调节,调节槽内侧中部放置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的两端均与顶块6转动连接,转动轴15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凸条16,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有凸块,转动轴15与滑块10通过凸条16及凸块进行啮合连接,便于通过转动轴15旋送调节第二上模块8与第一上模块4之间的距离,第二上模块8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底座1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的外侧通过螺纹部固定有下模块2,便于对下模块2进行更换,下模块2的外侧套设有碟形簧本体1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模块2的内侧设置有风孔11,风孔11贯穿下模块2的两侧壁,风孔11设置有10个,便于通风降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孔11的内侧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为“x”字型,便于避免风孔11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3,底座1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9,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3,空腔1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3及出水口9进行内部连通,便于通过水冷对底座1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柱12为圆柱形,便于螺旋对下模块2进行安装固定,连接柱12上表面积为底座1上表面积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凸条16为倾斜结构,凸条16设置有两处,两处凸条16沿转动轴15的中心对称设置,便于更好的旋送调节第二上模块8与第一上模块4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动轴15的一端固定有旋手7,顶块6的外侧壁开设有刻度5,便于调节时,对同一种类的碟形簧本体14的调节位置进行记录,刻度5的单位为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把待倒角的圆锥形碟形簧本体14套设于下模块2的外侧,顶块6的上端通过液压杆装置向下模块2的一侧运动,通过第一上模块4、第二上模块8和下模块2对碟形簧本体14的挤压,使碟形簧本体14的上端及下端同时被挤压形成倒角,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进水口3向底座1内侧注入冷水,冷水通过弯曲的空腔13经出水口9流出底座1的内侧,带走底座1的高温,降低连续挤压过程中底座1发热严重,造成使用的不便,当碟形簧本体14的内孔大小及整体大小发生改变时,可旋松下模块2,进而使下模块2更换为与碟形簧本体14相匹配,同时可旋动旋手7,使旋手7通过转动轴15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15外侧相对称的凸条16带动两个滑块10进行背向运动,便于对第一上模块4与第二上模块8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进而可以使第一上模块4与第二上模块8围成空间的大小于碟形簧本体14相匹配,便于倒角。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