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5500发布日期:2020-05-01 16:4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用风扇主要由三部件组成:风扇上盖、扇叶及风扇下盖,而这三者通常为3d曲面加工而成,在对其进行组装加工时,通常出现难对位、中心轴线不重合的问题,从而导致加工后的风扇质量不合格,影响生产效率,而国外生产设备具有加工质量高的特点,但是价格昂贵,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不是中小型企业或客户能承受的,因此工业设备用风扇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仍是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扇各部件中心对位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焊接装置,解决风扇各部件精确对位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及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扇焊接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用于容设定位外界风扇上盖的第一支座、定位柱、用于容设定位外界风扇下盖的第二支座及若干个用于定位外界扇叶的扇叶定位组件;

所述第一支座呈两端开口的喇叭状,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第二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柱远离底座的一端,若干个扇叶定位组件以定位柱的中心轴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

所述底座设有下中心定位组件、所述第二支座设有上中心固定组件,所述下中心定位组件、第一支座、定位柱、上中心固定组件四者的中心轴线重合;

每个所述扇叶定位组件均包括第一夹爪及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夹爪活动连接于底座,所述第一夹爪用于定位住外界扇叶,所述第一固定件将定位住外界扇叶后的第一夹爪定位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爪及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底座并靠近定位柱,所述第二夹爪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分别夹持外界扇叶相对的两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下中心定位组件设有环形槽、若干个第一滑槽、若干个第一滑块及一个第一中心块,所述环形槽及若干个第一滑槽均设于底座的上面板,所述环形槽、第一中心块及第一支座三者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一中心块固定连接于底座,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以第一中心块的中心轴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均位于环形槽内部并与环形槽相通,一个第一滑块滑动容设于一个第一滑槽内,每个第一滑块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外界风扇上盖和第一中心块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座包括上中心定位组件、上压板及上压条,所述上中心定位组件固定连接于定位柱远离底座的一端,所述上中心定位组件用于定位风扇上盖,所述上压板设有供上中心定位组件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上压板用于压持风扇上盖,所述上压条与上中心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压条压持上压板远离风扇上盖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中心定位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定位板、若干个第二滑块、第二中心块及上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第二中心块及上定位板三者的中心轴线重合,若干个所述第二滑块以第二中心块的中心轴线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每个所述第二滑块的自由端突出于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的边部,第二滑块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外界风扇下盖和第二中心块。

进一步的,所述下定位板设有若干个第二滑槽,一个第二滑块滑动容设于一个第二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块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突出第二滑块的自由端,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低于第二滑块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底座设置第一支座、定位柱及第二支座,在底座设置中心定位组件、在第二支座设置上中心固定组件,从而确保由若干个扇叶所形成的中心轴线、风扇上盖的中心轴线、风扇下盖的中心轴线三者重合的目的,实现风扇各部件同轴度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定位组件夹持外界扇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定位组件夹持外界扇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定位组件、第一支座、定位柱及底座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座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中心定位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底座11—下中心定位组件111—环形槽

112—第一滑槽113—第一滑块114—第一中心块

2—第一支座3—定位柱4—第二支座

41—上中心定位组件411—下定位板4111—第二滑槽

412—第二滑块4121—延伸部413—第二中心块

414—上定位板42—上压板43—上压条

5—扇叶定位组件511—第一固定件512—第一夹爪

521—第二固定件522—第二夹爪91—风扇上盖

92—风扇下盖93—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用于容设定位外界风扇上盖91的第一支座2、定位柱3、用于容设定位外界风扇下盖92的第二支座4及若干个用于定位外界扇叶93的扇叶定位组件5;

所述第一支座2呈两端开口的喇叭状,所述第一支座2固定连接于底座1,所述定位柱3固定连接于底座1,所述第二支座4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柱3远离底座1的一端,若干个扇叶定位组件5设于底座1并以定位柱3的中心轴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

所述底座1设有下中心定位组件11、所述第二支座4设有上中心固定组件41,所述下中心定位组件11、第一支座2、定位柱3、上中心固定组件41四者的中心轴线重合;

每个所述扇叶定位组件5均包括第一夹爪512及第一固定件511,所述第一夹爪512活动连接于底座1,所述第一夹爪512用于定位住外界扇叶93,所述第一固定件511将定位住外界扇叶93后的第一夹爪512定位在底座1上。

所述扇叶定位组件5还包括第二夹爪522及第二固定件521,第二固定件521固定连接于底座1并靠近定位柱3,所述第二夹爪522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521,所述第一夹爪512及第二夹爪522分别夹持外界扇叶93相对的两侧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扇叶定位组件5的数量为五个,即风扇焊接装置包括五个第一夹爪512和五个第二夹爪522,首先将外界风扇上盖91放置于第一支座2,下中心定位组件11调整风扇上盖91的中心轴线与定位柱3的中心轴线重合,接着再将一个外界扇叶93与风扇上盖91抵触,外界扇叶93的边部被第二夹爪522固定,驱动第一夹爪512朝向第二夹爪522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爪512夹持扇叶93的另一边部,调整第一夹爪512到设定位置然后再对第一夹爪512进行固定,外界扇叶93被第一夹爪512和第二夹爪522夹持固定,按照同样方法再将其余四个扇叶93夹持固定,因五个扇叶定位组件5以定位柱3的中心轴线为轴呈圆形阵列排布,故五个扇叶93所形成的中心轴线与定位柱3的中心轴线重合的目的,即五个扇叶93所形成的中心轴线与风扇上盖91的中心轴线重合,接着将风扇下盖92装夹于第二支座4,上中心固定组件41调整风扇下盖92的中心轴线与定位柱3的中心轴线重合,最终实现五个扇叶93围设而成的中心轴线与风扇上盖91的中心轴线和风扇下盖92的中心轴线重合,确保各部件位置的精准性及风扇各部件的同轴度,实现风扇上盖91、扇叶93、风扇下盖92之间的准确对位,然后即可将风扇上盖91、扇叶93、风扇下盖92焊接固定在一起,提高风扇产品的焊接良率。

第一固定件511及第二固定件521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夹爪512和第二夹爪522距底座1的距离,方便夹持扇叶93的边部,确保扇叶93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在底座1设置第一支座2、定位柱3及第二支座4,在底座1设置中心定位组件11、在第二支座4设置上中心固定组件41,从而确保由若干个扇叶93所形成的中心轴线、风扇上盖91的中心轴线、风扇下盖92的中心轴线三者重合的目的,实现风扇各部件同轴度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下中心定位组件11设有环形槽111、若干个第一滑槽112、若干个第一滑块113及一个第一中心块114,所述环形槽111及若干个第一滑槽112均加工在底座1的上面板,所述环形槽111、第一中心块114及第一支座2三者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一中心块114固定连接于底座1,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槽112以第一中心块114的中心轴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滑槽112均位于环形槽111内部并与环形槽111相通,一个第一滑块113滑动容设于一个第一滑槽112内,每个第一滑块11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外界风扇上盖91和第一中心块114抵触,第一滑槽112的数量为五个,第一滑块113的数量为五个,第一中心块114设置在环形槽111的中心轴线,将风扇上盖91的边部嵌于环形槽111内,每个第一滑块113的两端分别抵触风扇上盖91的内壁及第一中心块114,五个第一滑块113同时对风扇上盖91进行微调,使得风扇上盖9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中心块114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支座4包括上中心定位组件41、上压板42及上压条43,所述上中心定位组件41固定连接于定位柱3远离底座1的一端,所述上中心定位组件41用于定位风扇上盖91,所述上压板42设有供上中心定位组件41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上压板42用于压持风扇上盖91,所述上压条43与上中心定位组件41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压条43压持上压板42远离风扇上盖91的一侧,上压条43呈长条状,通过上压条43将压力依次传递至上压板42、风扇上盖91,进一步确保风扇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上中心定位组件4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定位板411、若干个第二滑块412、第二中心块413及上定位板414,所述下定位板411、第二中心块413及上定位板414三者的中心轴线重合,若干个所述第二滑块412以第二中心块413的中心轴线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每个所述第二滑块412的自由端突出于下定位板411和上定位板414的边部,第二滑块41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外界风扇下盖92和第二中心块413。

所述下定位板411设有若干个第二滑槽4111,一个第二滑块412滑动容设于一个第二滑槽4111内。

第二滑槽4111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滑块412的数量为五个,将风扇下盖92固定于上中心定位组件41,利用风扇下盖92的中心通孔,上中心定位组件41的五个第二滑块412对风扇下盖92进行微调,每个第二滑块412的两端分别与风扇下盖92中心通孔的壁体和第二中心块413抵触,完成调整风扇下盖92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块413中心轴线重合的目的,即调整了风扇下盖92中心轴线与定位柱3的中心轴线重合的目的。

所述第二滑块412设有延伸部4121,所述延伸部4121突出第二滑块412的自由端,所述延伸部4121的上端面低于第二滑块412的上端面,延伸部4121的设置,起到支撑风扇下盖92边部的目的,进一步增加风扇下盖92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