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6509发布日期:2020-05-08 13:3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除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上的刀具在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会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而升温,因此数控机床上通常都设计有冷却液循环系统,该系统通过循环泵将冷却液沿输送管路打入机头前部的中心孔内对刀具实施冷却,随后冷却液经由机台上的收集槽收集回流,最后经管路流回循环泵完成循环。

由于机床主要通过刀具对金属工件实施切削或磨削作业,因此冷却液中不可避免会混入金属残渣,这些金属渣如果随冷却液回流至循环泵内,会造成循环泵内部流道阻塞,为了清除金属渣,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循环泵入口的管道内安装滤网,通过前置除渣来对循环泵进行保护,但是,由于过滤的金属渣难以清理,因此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因为积蓄金属渣而堵塞管道,同时,为了提高除渣效果,滤网的网眼必须开的非常密集且细小,对冷却液也形成阻碍,造成管内流速降低,冷却液无法及时回流,从而影响机床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由于机床主要通过刀具对金属工件实施切削或磨削作业,因此冷却液中不可避免会混入金属残渣,这些金属渣如果随冷却液回流至循环泵内,会造成循环泵内部流道阻塞,为了清除金属渣,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循环泵入口的管道内安装滤网,通过前置除渣来对循环泵进行保护,但是,由于过滤的金属渣难以清理,因此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因为积蓄金属渣而堵塞管道,同时,为了提高除渣效果,滤网的网眼必须开的非常密集且细小,对冷却液也形成阻碍,造成管内流速降低,冷却液无法及时回流,从而影响机床的冷却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端内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上设有顶盖,所述制冷腔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贯穿机体的进液管,所述制冷腔的底侧壁上设有连通制冷腔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制冷腔的一端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处设有贯穿机体的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制冷腔的一端上设有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固定连接在进液管远离制冷腔的一端上;

所述安装管的内侧管壁上通过四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限流块,所述限流块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贯穿限流块的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进液管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轮,所述转轴远离螺旋叶轮的一端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靠近限流块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离心扇叶,所述安装管的内侧壁上设有环状的集渣腔,所述集渣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进渣口,所述安装管的底端设有连通集渣腔的排渣管。

优选的,所述限流块靠近螺旋叶轮的一端呈圆锥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渣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渣管,所述进渣管呈漏斗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离心扇叶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网眼大小小于金属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的直接通过滤网进行过滤的除渣模式而言,本除渣装置能够始终保持管道内部的通畅,不需要担心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积蓄金属渣过多而出现管道堵塞的情况,并且,冷却液流经除渣装置的过程中,动能损失小,因此不会对冷却液流动的流速产生较大影响,从而能够保障冷却液循环泵对数控机床刀具的冷却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另外,除去的金属渣被统一收集在集渣腔内,仅需打开控制阀,即可方便的通过排渣管将集渣腔内积蓄的金属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的离心扇叶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制冷腔、3顶盖、4进液管、5连接管、6循环泵、7出液管、8安装管、9连接杆、10限流块、11转轴、12螺旋叶轮、13固定杆、14离心扇叶、15集渣腔、16滤网、17进渣管、18排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一端内设有制冷腔2,制冷腔2内设有制冷装置(未图示),制冷腔2上设有顶盖3,顶盖3密封连接在制冷腔2顶端,制冷腔2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贯穿机体1的进液管4,制冷腔2的底侧壁上设有连通制冷腔2的连接管5,连接管5远离制冷腔2的一端上设有循环泵6,循环泵6的出液口处设有贯穿机体1的出液管7。

启动循环泵6,循环泵6经进液管4将冷却液从数控机床上的冷却液收集槽抽进制冷腔2内,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经连接管5进入循环泵6,接着被循环泵6泵入出液管7中,沿出液管7流到数控机床上的刀具处,对刀具进行冷却,进液管4远离制冷腔2的一端上设有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安装管8,安装管8固定连接在进液管4远离制冷腔2的一端上。

安装管8的内侧管壁上通过四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9固定连接有限流块10,限流块10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贯穿限流块10的转轴11,转轴11远离进液管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轮12,限流块10靠近螺旋叶轮12的一端呈圆锥状设置,圆锥状设置的限流块10对安装管8内流动的冷却液具有引流的作用,引导冷却液沿限流块10和安装管8内侧管壁之间的缝隙流动。

利用圆锥的倾斜侧壁,减少冷却液在限流块10的阻碍下转向时的动能损耗,转轴11远离螺旋叶轮12的一端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13,多个固定杆13靠近限流块10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离心扇叶14,离心扇叶14呈倾斜设置,当离心扇叶14在固定杆13的带动下绕转轴11旋转时,离心扇叶14能够通过对冷却液的搅拌作用,带动冷却液旋转,从而借助离心作用,驱使冷却液内裹挟的金属渣被甩向安装管8的内侧管壁方向。

安装管8的内侧壁上设有环状的集渣腔15,集渣腔15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16,滤网16呈环状,滤网16的网眼大小小于金属渣,冷却液可以通过滤网16,但冷却液内的金属渣无法通过滤网16,滤网16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进渣口,在离心作用下被甩向安装管8内侧管壁的金属渣,在离心力作用下撞向滤网16方向,然后在冷却液的冲击下沿滤网16上的进渣口进入集渣腔15内,最终被收集在集渣腔15内。

进渣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渣管17,进渣管17呈漏斗状设置,进渣管17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进入集渣腔15内的金属渣沿进渣口从集渣腔15内逸出,从而保证除渣装置的除渣效果,安装管8的底端设有连通集渣腔15的排渣管18,排渣管18上设有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即可方便的对收集在收集腔15内的金属渣进行统一清理,防止收集腔15内收集金属渣过多而影响到除渣装置的除渣效率。

在进液管4内流动的冷却液的冲击下,螺旋叶轮12旋转,从而通过转轴11带动固定杆13绕转轴11旋转,固定杆13带动其上固定连接的离心扇叶14,利用倾斜设置的离心扇叶14在旋转时对冷却液的搅拌作用,带动冷却液旋转,从而利用离心作用,驱使裹挟在冷却液内的金属渣做离心运动,从而借助离心力,将冷却液内的金属渣甩向滤网16,使得金属渣在冷却液的冲击下沿滤网16上的进料管17进入集渣腔15内,被统一收集起来,以对进液管4内流动的冷却液进行除渣处理,从而对循环泵6进行保护,避免循环泵6在工作过程中因受金属渣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

相比传统的直接通过滤网16进行过滤的除渣模式而言,本除渣装置能够始终保持管道内部的通畅,不需要担心滤网16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积蓄金属渣过多而出现管道堵塞的情况,并且,冷却液流经除渣装置的过程中,动能损失小,因此不会对冷却液流动的流速产生较大影响,从而能够保障冷却液循环泵对数控机床刀具的冷却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另外,除去的金属渣被统一收集在集渣腔15内,仅需打开控制阀,即可方便的通过排渣管18将集渣腔15内积蓄的金属渣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先启动循环泵6,循环泵6经进液管4将冷却液从数控机床上的冷却液收集槽抽进制冷腔2内,在进液管4内流动的冷却液的冲击下,螺旋叶轮12旋转,从而通过转轴11带动固定杆13绕转轴11旋转,固定杆13带动其上固定连接的离心扇叶14,利用倾斜设置的离心扇叶14在旋转时对冷却液的搅拌作用,带动冷却液旋转,从而利用离心作用,驱使裹挟在冷却液内的金属渣做离心运动,从而借助离心力,将冷却液内的金属渣甩向滤网16,使得金属渣在冷却液的冲击下沿滤网16上的进料管17进入集渣腔15内,被统一收集起来,实现对进液管4的高效除渣;

相比传统的直接通过滤网16进行过滤的除渣模式而言,本除渣装置能够始终保持管道内部的通畅,不需要担心滤网16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积蓄金属渣过多而出现管道堵塞的情况,并且,冷却液流经除渣装置的过程中,动能损失小,因此不会对冷却液流动的流速产生较大影响,从而能够保障冷却液循环泵对数控机床刀具的冷却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另外,除去的金属渣被统一收集在集渣腔15内,仅需打开控制阀,即可方便的通过排渣管18将集渣腔15内积蓄的金属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