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879发布日期:2020-05-20 01:2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焊是指利用焊条通过电弧高温融化金属部件需要连接的地方而实现的一种焊接操作,焊接就是运用各种可熔的合金联接金属部件的进程,焊锡的熔点比被焊材料的低,这样部件就会在不被熔化的情况下,通过其表面发生分子间的联络结束焊接。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类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各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电容器的外形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常见筒状电容器具有一个圆柱状的筒体,但是现有的电容器金属引线的焊接通常是将一个电容器进行装夹固定焊接完毕后,将已经焊接完毕后的电容器取下后,再循环对下一个电容进行装夹焊接,不能连续对电容器金属引线进行焊接,焊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的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不能实现多个连续焊接而带来的焊接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焊接电极,焊接电极的下方设置还有旋转盘,旋转盘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连接有间歇驱动装置,旋转盘的上端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支护板,支护板的上端开设有导向槽,支护板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上端连接有压紧板,导向板的下端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贯穿限位槽的下端伸入限位槽后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上端内壁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竖支柱,竖支柱的上端连接有横支板,横支板右端开设有u形凹槽,u形凹槽的上端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下端穿过u形凹槽后连接有电极安装座,焊接电极位于电极安装座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横支板的上端开设有台阶,台阶的下端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的一端与气缸相互连接,调节块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内螺纹配设有螺杆,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台阶的侧壁后套设有第一锥齿轮,台阶竖直设置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旋转轴的上端贯穿横支板上端外壁后连接有转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调节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横支板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滑槽适配的第一滑块。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压紧板中部开设有用于金属引线穿过的通槽。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导向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滑块,导向槽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互适配的第二滑槽。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间歇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拨盘和槽轮;工作台为空心,工作台的下端设置有轴承,第一旋转轴的下端与轴承相互连接,拨盘套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是槽轮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槽轮的槽数与夹持单元的数量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通过槽轮机构进行间歇转动,能够实现边焊接边装夹,一次性可装夹多个电容器,避免对每一个电容器进行焊接后都需要停机装夹,提高工作效率;电容器的夹持通过压紧板和支护板相互配合,实现对电容器的快速装夹,压紧板的上端开设有通槽,金属引线穿过通槽,通过焊接电极对金属引线焊接使,不会发生干涉,同时压紧板通过压缩弹簧保持对电容器施加向下的力,保证了在焊接过程中,压紧板仍对电容器进行夹持固定。

2、在横支板的上端设置的调节块实现对气缸的横向调节,能根据电容器的型号不一致导致的金属引线相对位置不一致,通过调节气缸的横向位置,实现焊接电极对准引线,以保证焊接的精确,同时,横支板开设有u形凹槽,在气缸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干涉;气缸横向调节原理为:螺杆和第一旋转轴相互垂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实现垂直方向的传动,螺杆位置保持不变,调节块与螺纹为螺纹配合,通过螺杆转动,实现调节块的左右移动,并且,调节块与横支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和滑槽,保证了气缸的移动路径不会偏移,并且保证了移动过程的平稳性。

3、压紧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金属引线穿过的通槽,使得夹紧板对电容器起到夹紧作用的同时,压紧板不会对金属引线的焊接造成干涉,同时压紧板的一段与导向板相互连接,导向板的升降带动压紧板的升降,导向板的下端贯穿导向槽的下端后伸入限位槽后套设有限位块,通过压缩弹簧,起到对导向板施加向下的力,即保证压紧板对电容器的夹紧作用。

4、导向板与导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互配合,保证了导向板在升降过程的平稳性,导向板的升降移动通过人工手动施力即可。

5、本实用新型的间歇转动装置采用常用的槽轮机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槽轮机构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本申请用到的槽轮机构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技术成熟,便于生产制造。

6、槽轮的草书与夹持单元的数量保持一致,使得转盘的利用与达到最大,相邻槽转动的过程中,即为相邻夹持单元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u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拨盘和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110-竖支柱,120-横支板,121-第一滑块,122-u形凹槽,2-调节块,210-螺杆,220-第一滑槽,310-第一锥齿轮,320-第二锥齿轮,330-第一旋转轴,340-旋转把手,410-驱动电机,420-拨盘,430-槽轮,5-夹持单元,510-支护板,511-导向槽,512-限位槽,520-导向板,521-第二滑块,522-第二滑槽,530-压紧板,531-通槽,540-导向杆,550-压缩弹簧,560-限位块,6-气缸,7-电极安装座,8-焊接电极,9-旋转盘,10-第二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1-6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金属引线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方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焊接电极8,焊接电极8的下方设置还有旋转盘9,旋转盘9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330,第一旋转轴330连接有间歇驱动装置,旋转盘9的上端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夹持单元5,夹持单元5包括支护板510,支护板510的上端开设有导向槽511,支护板510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槽512,导向槽511内设置有导向板520,导向板520的上端连接有压紧板530,导向板520的下端连接有导向杆540,导向杆540的下端贯穿限位槽512的下端伸入限位槽512后连接有限位块560,限位块560与限位槽512的上端内壁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55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转盘9,旋转盘9通过槽轮430机构进行间歇转动,能够实现边焊接边装夹,一次性可装夹多个电容器,避免对每一个电容器进行焊接后都需要停机装夹,提高工作效率;电容器的夹持通过压紧板530和支护板510相互配合,实现对电容器的快速装夹,压紧板530的上端开设有通槽531,金属引线穿过通槽531,通过焊接电极8对金属引线焊接使,不会发生干涉,同时压紧板530通过压缩弹簧550保持对电容器施加向下的力,保证了在焊接过程中,压紧板530仍对电容器进行夹持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工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竖支柱110,竖支柱110的上端连接有横支板120,横支板120右端开设有u形凹槽122,u形凹槽122的上端设置有气缸6,气缸6的下端穿过u形凹槽122后连接有电极安装座7,焊接电极8位于电极安装座7的下端。横支板120的上端开设有台阶,台阶的下端设有调节块2,调节块2的一端与气缸6相互连接,调节块2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内螺纹配设有螺杆210,螺杆210的另一端穿过台阶的侧壁后套设有第一锥齿轮310,台阶竖直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0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310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20,第二旋转轴10的上端贯穿横支板120上端外壁后连接有转动把手。调节块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槽220,横支板120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20适配的第一滑块1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横支板120的上端设置的调节块2实现对气缸6的横向调节,能根据电容器的型号不一致导致的金属引线相对位置不一致,通过调节气缸6的横向位置,实现焊接电极8对准引线,以保证焊接的精确,同时,横支板120开设有u形凹槽122,在气缸6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干涉;气缸6横向调节原理为:螺杆210和第一旋转轴330相互垂直,通过第一锥齿轮310和第二锥齿轮320实现垂直方向的传动,螺杆210位置保持不变,调节块2与螺纹为螺纹配合,通过螺杆210转动,实现调节块2的左右移动,并且,调节块2与横支板120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121和滑槽,保证了气缸6的移动路径不会偏移,并且保证了移动过程的平稳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压紧板530中部开设有用于金属引线穿过的通槽53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压紧板53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金属引线穿过的通槽531,使得夹紧板对电容器起到夹紧作用的同时,压紧板530不会对金属引线的焊接造成干涉,同时压紧板530的一段与导向板520相互连接,导向板520的升降带动压紧板530的升降,导向板520的下端贯穿导向槽511的下端后伸入限位槽512后套设有限位块560,通过压缩弹簧550,起到对导向板520施加向下的力,即保证压紧板530对电容器的夹紧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导向板52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滑块521,导向槽511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521相互适配的第二滑槽5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导向板520与导向槽511的内壁通过第二滑块521与第二滑槽522相互配合,保证了导向板520在升降过程的平稳性,导向板520的升降移动通过人工手动施力即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间歇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10、拨盘420和槽轮430;工作台1为空心,工作台1的下端设置有轴承,第一旋转轴330的下端与轴承相互连接,拨盘420套设在驱动电机410的驱动轴上,是槽轮430套设在第一旋转轴330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间歇转动装置采用常用的槽轮430机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槽轮430机构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本申请用到的槽轮430机构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技术成熟,便于生产制造。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槽轮430的槽数与夹持单元5的数量保持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槽轮430的草书与夹持单元5的数量保持一致,使得转盘的利用与达到最大,相邻槽转动的过程中,即为相邻夹持单元5的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