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辊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879发布日期:2020-06-23 21:3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出辊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出辊道。



背景技术:

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设备,轧件在轧机上往复轧制及轧后输送到精整工序等工作均由辊道来完成,辊道上会设置有辊筒,辊筒的结构又分为两种,分别为无动力和有驱动两种辊筒,无动力输送辊筒也叫自由辊筒,使用中为辅助滚动使用,自身没有动力,靠外力滚动;有驱动辊筒一般指内置电机电动滚筒。可以根据现场工作环境的需求进行组合使用,将自由辊筒和有驱动辊筒进行组合使用,从而达到需要的效果。

公告号为cn2051509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送辊道,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输送辊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多个驱动电机,所述多个驱动电机分别与输送辊连接并带动输送辊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用于在断电时对驱动电机制动的制动器,所述输送辊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座上,所述输送辊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输送辊呈圆柱状。

上述输送辊道在进行输送时,由于轧件在输送辊道上运输时,由于输送辊道是由若干个的辊筒组成,当其中任意一个辊筒出现故障停止滚动时,由于输送辊连接这驱动电机,会使得轧件与此输送辊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对输送辊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辊道,具有当任意一个输送辊出现故障停止转动时,轧件不易对输送辊造成磨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输出辊道,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若干输送辊、驱动输送辊转动的驱动电机和支撑输送辊的支撑轴承,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输送辊一端从支撑轴承中穿出并连接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机架设有支撑轴承的一侧还设有液压腔,所述支撑轴承与液压腔滑移连接,所述液压腔通过管道连接有液压泵和液压油箱,所述液压腔与一侧管道连接处设有控制阀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的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与从动齿轮连接的输送辊,使输送辊转动,在输送辊转动时会带动位于输送辊上的轧件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轧件的输送,在当驱动电机出现故障,使输送辊停止转动时,控制阀一打开使液压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液压油箱中,使得与液压腔滑移连接的支撑轴承座下降,从而使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解除啮合,使得输送辊下降,使得轧件不易与不转动的输送辊接触,进而不易因轧件与输送辊的摩擦力使输送辊造成摩擦损伤,并且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停止输送辊道的情况下更换输送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辊包括中间轴、封盖和辊筒,所述辊筒套设在中间轴外,所述封盖封堵辊筒两侧,所述从动齿轮位于中间轴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筒套设在中间轴外,两端通过封盖进行封堵,使得辊筒不易沿着中间轴进行移动,并且方便对输送辊进行组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轴连接从动齿轮的一端开设有注油孔,所述中间轴背离连接从动齿轮的一端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注油孔连通处设有控制阀,所述注油孔背离出油孔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靠近从动齿轮一侧的液压腔连通,所述出油孔通过连接管与液压泵连接,所述输送辊中开设有顶升腔,所述顶升腔内滑移连接有补位机构,所述注油孔靠近出油孔的两侧开设有与顶升腔连通的顶升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液压泵进行打油,在打油时,液压油通过连接管注入到中间轴内的注油孔中,此时控制阀关闭,使得液压油不经过出油孔进行排油,液压油通过与注油孔连通的顶升油孔对补位机构进行顶升,使得补位机构在液压腔内滑移,从而使得在补位机构的补位下,轧件与补位机构接触,从而带动输送辊的转动,轧件补位机构进行接触,使得轧件不易对输送辊造成摩擦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位机构包括顶板、移动块和若干缓冲块,所述顶板在顶升腔内滑移,所述移动块位于顶板的一侧并与顶升油孔滑移连接,若干所述缓冲块沿顶板长度方向阵列分布并位于顶板背离移动块的一侧,所述输送辊对应缓冲块位置开设有供缓冲块穿出的穿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通过顶升油孔顶升移动块在顶升油孔内滑移,从而顶升顶板在顶升腔内滑移,使得缓冲块从穿出孔中穿出,从而使得轧件能够与缓冲块接触,使得轧件能够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并且通过液压油顶升移动块,使能够通过少量的液压油顶升移动块,能够使缓冲块快速的进行顶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两端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主插头和副插头,所述主插头和副插头插合,所述连接管两端所述的主插头背离副插头的一侧分别与液压腔和中间轴连接,所述副插头背离主插头的一侧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接头,通过接头与液压腔和中间轴进行连接,使得在连接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插头两侧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内两侧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移连接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包括压杆和与压杆一端连接的插块,所述压杆与按压槽槽底之间连接有按压弹簧和伸缩杆,所述按压弹簧套设在伸缩杆外,所述副插头内壁开设有供压块插合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插头的两侧开设按压槽,在按压头位于按压槽内,并与按压槽滑移连接,通过按压按压头使按压弹簧和伸缩杆受力压缩,由于按压头按压进按压槽内,使得插块不易对主插头插合进副插头内造成阻碍,使得主插头能够插合进副插头内,并且在当松开对按压头的按压后,按压头在按压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并同时拉动伸缩杆进行复位,从而使插块插合进环槽内,使得主插头和副插头不易被拉动开,并且使得主插头与副插头能够进行转动,在转动时按压弹簧在伸缩杆的限位作用下不易发生扭曲变形,进而使得在中间轴转动时,主插头在副插头内进行转动,使连接管不易发生转动扭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插头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主插头插合进副插头的一端与定位块一侧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插头插合进副插头内时,当主插头的一端与副插头内的定位凸块抵触时,使主插头不易继续进行插合,此时插块的位置对准环槽,从而使插块能够准确的插合进环槽内,通过定位块不仅可以对主插头的插合距离进行控制,还能够方便插块精准插合进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朝向主插头的一侧嵌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插头插合进副插头内时,主插头的一端抵触密封圈,从而压实密封圈,使得在当主插头和副插头连接时,在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使得液压油不易从连接处溢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块外壁嵌设有o型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的外壁嵌设o型圈,使得移动块在受液压油的推动在顶升油孔中滑移时,o型圈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移动块在移动时液压油不易产生外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与输送辊连接的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输送辊的转动,支撑轴承在液压油的作用下能够在液压腔内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控制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和分离,进而使在驱动电机故障时,支撑轴承下移,带动输送辊的下移,使轧件不易对输送辊造成磨损;

2.通过连接管将液压油打入至中间轴内,使得在通过液压油对移动块的顶升,从而顶升缓冲块,使缓冲块从穿出孔中穿出,从而使轧件与缓冲块进行接触,并且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方便了对轧件的输送,并且使轧件不易对输送辊造成磨损;

3.输送辊由中间轴、封盖和辊筒组成,使整体输送辊方便进行拆卸,使得补位机构能够方便的转进输送辊内,并且使辊筒不易沿中间轴轴向方向产生移动;

4.通过接头将连接管分别与中间轴和液压腔进行连接,方便了连接管的连接;

5.通过主插头与副插头插合的方式,使主插头能够在副插头内进行传动,但不易被拉开,使得在中间轴转动时,主插头在副插头内转动,从而不易带动连接管进行转动,;

6.通过密封圈和o型圈,使得整体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溢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输送辊道其中一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输送辊道中单个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输送辊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接头与中间轴连接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液压腔内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辊;21、中间轴;211、注油孔;212、出油孔;213、控制阀二;22、封盖;23、辊筒;231、顶升腔;232、顶升油孔;233、穿出孔;3、驱动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4、支撑轴承;41、液压腔;411、凸台;42、管道;421、进油管;422、出油管;43、液压泵;44、液压油箱;45、控制阀一;5、连接管;51、接头;52、主插头;521、按压槽;522、滑道;523、按压头;524、压杆;525、插块;526、按压弹簧;527、伸缩杆;53、副插头;531、环槽;532、定位块;533、密封圈;6、补位机构;61、顶板;62、移动块;63、缓冲块;64、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输出辊道,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若干输送辊2、驱动输送辊2转动的驱动电机3和支撑输送辊2的支撑轴承4,若干输送辊2在机架1上沿长度方向阵列分布,驱动电机3个数和输送辊2的个数一一对应,支撑轴承4个数是输送辊2的两倍,任意一个输送辊2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轴承4,支撑轴承4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液压腔41,液压腔41通过管道42连接有液压泵43和液压油箱44,使得支撑轴承4能够在液压腔41内滑移,驱动电机3同轴连接有主动齿轮31,输送辊2包括中间轴21、辊筒23和封盖22,中间轴21一端从支撑轴承4中穿出,输送辊2从支撑轴承4中穿出的一端连接有与主动齿轮31啮合的从动齿轮32,通过封盖22将辊筒23和中间轴21进行固定,使辊筒23不易发生沿中间轴21轴线方向移动,在液压腔41内充满液压油时,推动支承轴承上移使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啮合,使得通过驱动电机3的转动带动输送辊2的转动,在液压腔41内的液压油放出时,从动齿轮32不与主动齿轮31啮合,从而使输送辊2成为无动力辊。

参考图2和图3,管道42分为进油管421和出油管422,在液压腔41的一侧连接进油管421,进油管421另一端连接液压泵43,液压腔41背离连接进油管421的一侧连接出油管422,出油管422与液压腔41连接处还设置有控制阀一45(参见图5),出油管422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两端均连接有接头51,在中间轴21中间开设有注油孔211,连接管5通过接头51一端与出油管422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轴21连接,中间轴21远离开设注油孔211的一端开设有与注油孔211连通的出油孔212,出油孔212与注油孔211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二213,出油孔212连接出油管422,与中间轴21连接的出油管422与位于中间轴21远离从动齿轮32一端的液压腔41管连接的出油管422连通,出油管422另一端与液压泵43连接,使得通过进油管421对两侧的液压腔41注油,使支撑轴承4在液压腔41中顶升,从而使与中间轴21连接的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啮合,使驱动电机3能够带动中间轴21转动,从而通过输送辊2对轧件进行输送,此时控制阀一45为关闭状态。在通过控制阀一45的打开使靠近从动齿轮32一端的液压腔41中的液压油打出至中间轴21内,通过连接管5将内部的液压油回流至液压邮箱44内,并通过液压泵43对液压腔41进行打油,对支撑轴承4进行顶升,从而使与中间轴21连接的从动齿轮32和与电机连接的主动齿轮31啮合,机架1靠近驱动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图中未示出),控制控制阀一45和控制阀二213的打开和关闭。

参考图2和图3,中间轴21内还开设有与注油孔211连通的顶升油孔232,顶升油孔232位于注油孔211的两侧,在辊筒23中开设有顶升腔231,顶升油孔232远离与注油孔211连通的一端与顶升腔231连通,在顶升油腔中滑移连接有补位机构6,补位机构6包括顶板61、移动块62和若干缓冲块63,顶板61在顶升腔231内滑移,移动块62位于顶板61的一侧并与顶升油孔232滑移连接,若干缓冲块63沿顶板61长度方向阵列分布并位于顶板61背离移动块62的一侧,移动块62外壁嵌设有o型圈64,o型圈64靠近移动块62远离顶板61的一端,使得移动块62在顶升油孔232中滑移时带动顶板61在顶升腔231内滑移,并且在滑移时液压油不易外溢,辊筒23对应缓冲块63的位置开设有与顶升腔231连通的穿出孔233,使得在从动齿轮32不与主动齿轮31啮合时,顶板61在顶升腔231中滑移的时候,使缓冲块63能够从穿出孔233中穿出,此时控制阀二213关闭,从而与轧件进行接触,使轧件在运输时带动出现故障的输送辊2进行转动,进而使轧件与输送辊2之间摩擦力减小,使轧件不易对输送辊2造成摩擦损伤。

参考图4,接头51包括主插头52和副插头53,主插头52一端与副插头53插合,主插头52与副插头53插合一端的两侧开设有按压槽521,按压槽521与槽底垂直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522,在按压槽521内滑移连接有按压头523,按压头523分为按压杆524和与按压杆524一端连接的插块525,使按压头523呈l型,所述按压杆524朝向按压槽521槽底的一侧连接有按压弹簧526和伸缩杆527,按压弹簧526套设在伸缩杆527外,使得按压头523能够被按压进按压槽521内,按压头523被按压进按压槽521内时,按压弹簧526和伸缩杆527均受力压缩,副插头53内设置有定位块532,副插头53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压块插合的环槽531,定位块532朝向环槽531的一侧嵌设有密封圈533,使得在当主插头52插合进副插头53内的时候,主插头52的一端与定位块532抵触,并压实密封圈533,此时插块525对准环槽531,在松开对按压头523的按压时,按压杆524在按压弹簧526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同时拉动伸缩杆527复位,并使得与按压杆524连接的插块525插合进环槽531内,使得主插头52与副插头53之间不易被拉动开,并且使主插头52与副插头53之间能够进行转动,通过密封圈533在对接处形成密封,使得在中间轴21转动时,与副插头53连接的连接管5不易一同转动。

参考图5,在液压腔41内设有凸台411,凸台411位于管道42与液压腔41连通处的上方,使得支撑轴承4的在移动至与凸台411接触时停止移动,并且支撑轴承4的移动距离与缓冲块63的直径相同,使得在支撑轴承4下降时带动输送辊2下降的距离能够通过缓冲块63进行填补,从而使得轧件与缓冲块63能够接触,从而带动输送辊2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液压泵43在对液压腔41通过进油管421进行打油,支撑轴承4在当液压腔41内充满液压油时进行顶升,使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进行啮合,使得在驱动电机3进行转动时带动输送辊2进行转动,从而使轧件能够在输送辊2道上进行输送;在驱动电机3故障时,通过打开控制阀一45,并打开液压泵43使液压腔41内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连接管5打入中间轴21内,使得支撑轴承4不受液压油的顶升在液压腔41内下移,使从动齿轮32解除与主动齿轮31的啮合,使输送辊2称为自由转动的自由辊,此时控制阀二213关闭,使得液压油对位于顶升油孔232内的移动块62进行顶升,从而使得缓冲块63从穿出孔233中穿出,由于缓冲块63的直径和支撑轴承4下降的距离相等,使得轧件能够与缓冲块63背离顶板61的一侧接触,从而通过轧件的运动带动输送辊2的转动,从而实现在驱动电机3故障时,轧件不易对输送辊2造成磨损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