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波纹管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波纹管是一种外型规则的波浪样的管材,常用的金属波纹管有碳钢的、不锈钢的、也有钢衬塑的、铝质的等等。主要用以补偿管道因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伸张、收缩变化量,同时也可有限度的补偿管道径向位移量,以及减弱震动在管道系统的传播。
金属波纹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两端的接头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以满足使用需要,然而现有的方式多为人工切割,因人工切割存在操作难度较大,且对于所切割的尺寸精度把控的不够精准,从而导致最终产品出现严重的尺寸误差。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对金属波纹管两端的接头进行快速、精准切割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波纹管切割装置,其优点是:整个切割过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且通过限位环能够精准地把控所要切割的位置,从而保证金属波纹管两端的接头最终的尺寸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属波纹管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所述切割台下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带轮,所述切割台上方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一端设有从带轮且通过张紧的皮带与主带轮连接,所述切割台上表面设有用于支撑主转轴的第一支撑座,所述主转轴远离从带轮的一端套设有切割环,所述切割台上方位于主转轴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与主转轴相平行的从转轴,所述切割台上表面设有底部固定在切割台上且用于支撑从转轴的第二支撑座,所述从转轴远离第二支撑座的一端设有用于切割金属波纹管两端接头的切割刀,所述切割刀和切割环之间形成有供接头插入的切割缝,接头上套设有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波纹部分且用于控制切割位置的限位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金属波纹管两端的接头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时,首先将限位环套设在接头上,使得限位环的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波纹部分,然后将接头从切割缝插入,使得限位环的另一端抵紧在切割刀端面,此时切割刀和切割环将牢牢地抵紧在接头待切割部分的内外两侧,此时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带轮转动,再通过张紧的皮带带动从带轮转动,进而带动主转轴和切割环转动,这时操作人员需要将金属波纹管向前推动并不断地同主转轴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金属波纹管,在金属波纹管与切割刀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沿切割环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将金属波纹管两端的接头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整个切割过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且通过限位环能够精准地把控所要切割的位置,从而保证金属波纹管两端的接头最终的尺寸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切割环的一侧且位于主转轴上方设有与主转轴相平行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面与切割刀端面相齐平的弧形板,所述限位环的端面抵紧在切割刀和弧形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弧形板起到对限位环定位的作用,使得限位环的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波纹部分,另一端抵紧在切割刀和弧形板表面,从而将限位环所在的位置牢牢地限制住,以避免切割过程中,限位环在转头上前后滑动而给切割过程带来不便,同时还保证了切割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板朝向限位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与限位环端面相接触的滚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滚珠可以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以减小限位环转动的过程中与弧形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限位环和弧形板相互摩擦而导致彼此磨损的情况发生;此外,还降低了因限位环和弧形板摩擦而产生噪音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座底部的固定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直槽口,所述直槽口内穿设有与切割台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套设有尺寸大于直槽口的垫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在切割台上前后滑动第二支撑座的位置,从而可以任意调整切割刀与切割环之间的间距,即切割缝的大小,然后拧紧第一螺杆,将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切割台上,以满足不同壁厚的接头切割的需要。第一螺杆上套设的尺寸大于直槽口的垫片则是为了加大第一螺杆与固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一螺杆更加稳固地将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切割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切割环的一侧开设有供支撑柱插入的调节孔,所述第一支撑座外周螺纹连接有若干延伸至调节孔内用于固定支撑柱的第二螺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调节孔内前后滑动支撑柱来调整弧形板的位置,以配合切割刀前后位置移动的需要,从而保证切割刀和弧形板的端面始终相齐平,当弧形板的位置调整好后,可以拧紧第二螺杆,使得第二螺杆位于调节孔内的一端抵紧在支撑柱上,从而将支撑柱所在的位置牢牢地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转轴位于切割缝处设有刻度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刻度线直观的观察到切割刀与切割环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快速精准地对切割刀与切割环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满足接头切割的需要,减小通过量尺测量而导致距离误差和工作量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台沿长度方向一侧的斜下方设有用于收集切割碎屑的收集筒,所述切割台上还设有用于引导切割碎屑滑至收集筒内的导向滑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将切割过程中落在切割台表面的碎屑清理至导向滑道,并顺着导向滑道滑至收集筒内,从而实现对切割碎屑的集中清理,以保证切割台表面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台上表面放置有用于清扫切割碎屑的清洁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清洁刷方便快捷地将切割碎屑集中清理至导向滑道,以提高碎屑清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整个切割过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且通过限位环能够精准地把控所要切割的位置,从而保证金属波纹管两端的接头最终的尺寸要求;
2、设置弧形板能够将限位环所在的位置牢牢地限制住,使得限位环的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波纹部分,另一端抵紧在切割刀和弧形板表面,以避免切割过程中,限位环在转头上前后滑动而给切割过程带来不便;
3、可以在切割台上前后滑动第二支撑座的位置,从而可以任意调整切割刀与切割环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不同壁厚的接头切割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切割刀和切割环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主、从带轮和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切割台;2、驱动电机;3、主带轮;4、主转轴;5、从带轮;6、皮带;7、第一支撑座;8、切割环;9、从转轴;10、第二支撑座;11、切割刀;12、切割缝;13、限位环;14、支撑柱;15、弧形板;16、滚珠;17、固定板;18、直槽口;19、第一螺杆;20、垫片;21、调节孔;22、第二螺杆;23、刻度线;24、收集筒;25、导向滑道;26、清洁刷;27、金属波纹管;28、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金属波纹管切割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切割台1,切割台1下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带轮3,切割台1上方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主转轴4,主转轴4的一端设有从带轮5(如图5)且通过张紧的皮带6与主带轮3连接,切割台1上表面设有用于支撑主转轴4的第一支撑座7,主转轴4远离从带轮5的一端套设有切割环8,切割台1上方位于主转轴4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与主转轴4相平行的从转轴9,切割台1上表面设有底部固定在切割台1上且用于支撑从转轴9的第二支撑座10,从转轴9远离第二支撑座10的一端设有用于切割金属波纹管27两端接头28的切割刀11,切割刀11和切割环8之间形成有供接头28插入的切割缝12(如图3),接头28上套设有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27波纹部分且用于控制切割位置的限位环13。
如图1和图2,当需要对金属波纹管27两端的接头28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时,首先将限位环13套设在接头28上,使得限位环13的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27波纹部分,然后将接头28从切割缝12(如图3)插入,使得限位环13的另一端抵紧在切割刀11端面,此时切割刀11和切割环8将牢牢地抵紧在接头28待切割部分的内外两侧,此时启动驱动电机2,通过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主带轮3转动,再通过张紧的皮带6带动从带轮5(如图5)转动,进而带动主转轴4和切割环8转动,这时操作人员需要将金属波纹管27向前推动并不断地同主转轴4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金属波纹管27,在金属波纹管27与切割刀11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11沿切割环8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将金属波纹管27两端的接头28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整个切割过程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且通过限位环13能够精准地把控所要切割的位置,从而保证金属波纹管27两端的接头28最终的尺寸要求。
如图2和图3,第一支撑座7朝向切割环8的一侧且位于主转轴4上方设有与主转轴4相平行的支撑柱14,支撑柱14远离第一支撑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面与切割刀11端面相齐平的弧形板15,限位环13的端面抵紧在切割刀11和弧形板15上,可以起到对限位环13定位的作用,使得限位环13的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27波纹部分,另一端抵紧在切割刀11和弧形板15表面,从而将限位环13所在的位置牢牢地限制住,以避免切割过程中,限位环13在转头上前后滑动而给切割过程带来不便,同时还保证了切割的精准度。
如图2和图3,弧形板15朝向限位环13一侧转动连接的与限位环13端面相接触的滚珠16,可以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以减小限位环13转动的过程中与弧形板1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限位环13和弧形板15相互摩擦而导致彼此磨损的情况发生;此外,还降低了因限位环13和弧形板15摩擦而产生噪音的可能。
如图1和图4,第二支撑座10底部的固定板17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固定板17的直槽口18,直槽口18内穿设有与切割台1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19,操作人员可以在切割台1上前后滑动第二支撑座10的位置,从而可以任意调整切割刀11与切割环8之间的间距,即切割缝12(如图3)的大小,然后拧紧第一螺杆19,将第二支撑座10固定在切割台1上,以满足不同壁厚的接头28切割的需要。第一螺杆19上套设的尺寸大于直槽口18的垫片20,则是为了加大第一螺杆19与固定板1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一螺杆19更加稳固地将第二支撑座10固定在切割台1上。
如图2和图3,第一支撑座7朝向切割环8的一侧开设有供支撑柱14插入的调节孔(图中未示出),第一支撑座7外周螺纹连接有若干延伸至调节孔内用于固定支撑柱14的第二螺杆22,操作人员可以在调节孔内前后滑动支撑柱14来调整弧形板15的位置,以配合切割刀11前后位置移动的需要,从而保证切割刀11和弧形板15的端面始终相齐平,当弧形板15的位置调整好后,可以拧紧第二螺杆22,使得第二螺杆22位于调节孔内的一端抵紧在支撑柱14上,从而将支撑柱14所在的位置牢牢地固定住。
如图1,此外,可以通过设置在主转轴4上的刻度线23直观的观察到切割刀11与切割环8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快速精准地对切割刀11与切割环8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满足接头28切割的需要,减小通过量尺测量而导致距离误差和工作量增加的问题。
如图1,切割台1上表面放置有用于清扫切割碎屑的清洁刷26,切割台1沿长度方向一侧的斜下方设有用于收集切割碎屑的收集筒24,切割台1上还设有用于引导切割碎屑滑至收集筒24内的导向滑道25。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清洁刷26将切割过程中落在切割台1表面的碎屑清理至导向滑道25,并顺着导向滑道25滑至收集筒24内,从而实现对切割碎屑的集中清理,以保证切割台1表面的清洁。
操作过程:当需要对金属波纹管27两端的接头28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时,首先将限位环13套设在接头28上,使得限位环13的一端抵紧在金属波纹管27波纹部分,然后将接头28从切割缝12插入,使得限位环13的另一端抵紧在切割刀11端面,此时切割刀11和切割环8将牢牢地抵紧在接头28待切割部分的内外两侧,此时启动驱动电机2,通过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主带轮3转动,再通过张紧的皮带6带动从带轮5转动,进而带动主转轴4和切割环8转动,这时操作人员需要将金属波纹管27向前推动并不断地同主转轴4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金属波纹管27,在金属波纹管27与切割刀11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11沿切割环8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将金属波纹管27两端的接头28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切割。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具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