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床强制冷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冷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2882发布日期:2020-06-20 14:38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床强制冷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冷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床强制冷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冷床。



背景技术:

冷床为步进式齿条结构,输入侧为裙板方式上钢,当钢进入裙板后,低位接钢,在中位滑行,或直接升至高位,后滑至矫直板上进行自然冷却,目前,矫直板冷却过程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钢材在850-950℃状态下上冷床矫直板进行自然冷却,后续没有采取有效降温手段,大规格钢材仅靠自然冷却降温,速度较慢,后续回火温度较高,组织晶粒会回火长大,钢材晶粒度变粗,导致性能下降;另外,矫直板、齿条长时间处于高温热涨状态,易变形从而导致钢材弯曲变形,尤其大规格冷却速度过慢,导致在冷剪剪切时出现弯头或毛刺,从而产生质量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床强制冷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冷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床强制冷却装置,包括矫直板,所述矫直板为镂空矫直板,在镂空矫直板下方设有若干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送风装置、风道、风室和风带;

风道的进口与送风装置相连,风道的出口与风室的进口相连;风室的出口与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风带相连;风带的出口靠近镂空矫直板底面设置;

在风道上安装有风量调节阀,所述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风道内的风量、风压和风向。

所述镂空矫直板为在矫直板的板面上规则或不规则布设的若干个上、下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设于镂空矫直板下方、沿冷床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

所述镂空矫直板为在矫直板的板面上规则分布的若干个上、下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为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在矫直板的板面上均匀交错布置。

所述送风装置为变频式离心风机;所述风带的出口部位呈外扩的喇叭口设置。

所述风带出口距离矫直板底面间距为5-10cm。

所述风量调节阀为电控气动调节阀。通过在风道上设置电控气动调节阀,可以方便的调节风道内风量、风压,便于根据每次工况的不同,对矫直板冷却效果进行调节。在工艺前期,矫直板上温度处于逐渐上升过程,此时,通过风量调节阀的调控,进行低风量、低风压的输送,避免矫直板温度快速上升,同时及时冷却矫直板上钢材温度,避免因为温度无法及时冷却造成的钢材晶粒度变粗。在生产过程中,矫直板温度不断积聚,此时,通过风量调节阀的调控,进行大风量、高风压输送,避免矫直板温度持续增温造成的钢材冷却效果降低问题。

所述风室包括设于镂空矫直板下方、沿冷床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

上述风室设置数量根据实际生产中冷床纵向规格设计,一般满足一个风室供给各镂空矫直板至少2/3面积内的冷却范围。

在各风室上方连接6个风带,各风带均匀间隔平行设置。

各风带长1.5m、宽1m。

在冷床的矫直板下方设有如前所述的冷床强制冷却装置,所述矫直板为镂空矫直板,该结构使经矫直板冷却的钢材在上冷床时能够较现在降低至少100℃,改善了钢材品质,保证了矫直板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冷床强制冷却装置由之前钢材上冷床温度在850℃-950℃的情形下,经强制冷却后钢材在矫直板区域温度迅速降低超过100℃,有效避免了大规格钢材晶粒的二次长大,钢材性能提高约20mpa;强制冷却装置开启后,矫直板、冷床的步进式齿条也得到了有效冷却,有利于减轻矫直板、步进式齿条的热涨变形,提升了钢材平直度;由于下冷床温度的降低,改善了钢材剪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镂空矫直板、2送风装置、3风道、4风室、5风带、6风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该冷床强制冷却装置是在现有冷床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主要对矫直板位置处增设强制冷却设置,同时,对矫直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钢材在矫直板位置冷处时,由现有的自然冷却优化为强制冷却,不仅避免了钢材在矫直板位置冷却不充分进冷床造成的钢材品质下降问题,而且保证了矫直板及步进式齿条的有效降温,提升了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该冷床强制冷却装置,包括镂空矫直板1,所述镂空矫直板为在现有矫直板的基础上,在矫直板板面上规则的设置的若干个上、下贯通设置的通孔;在镂空矫直板下方设有若干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送风装置2、风道3、风室4和风带5;通过通孔的设置,便于与其下方的冷却单元配合实现矫直板及其上的钢材更有效的降温。

风道3的进口与送风装置2相连,风道3的出口与风室4的进口相连;风室4的出口与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风带5相连;风带5的出口靠近镂空矫直板1的底面设置;在风道3上安装有风量调节阀6,所述风量调节阀6用于调节风道3内的风量、风压和风向。

上述冷却单元包括设于镂空矫直板下方、沿冷床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及由前述送风装置、风道、风室和风带组成1组冷却单元,在冷床纵向的镂空矫直板下方均匀设置若干组冷却装置,以保证镂空矫直板的降温均匀性。

所述镂空矫直板为在矫直板的板面上规则分布的若干个上、下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为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在矫直板的板面上均匀交错布置。

所述送风装置为变频式离心风机;所述风带的出口部位呈外扩的喇叭口设置。

所述风带出口距离矫直板底面间距为5-10cm。

所述风量调节阀为电控气动调节阀。通过在风道上设置电控气动调节阀,可以方便的调节风道内风量、风压,便于根据每次工况的不同,对矫直板冷却效果进行调节。在工艺前期,矫直板上温度处于逐渐上升过程,此时,通过风量调节阀的调控,进行低风量、低风压的输送,避免矫直板温度快速上升,同时及时冷却矫直板上钢材温度,避免因为温度无法及时冷却造成的钢材晶粒度变粗。在生产过程中,矫直板温度不断积聚,此时,通过风量调节阀的调控,进行大风量、高风压输送,避免矫直板温度持续增温造成的钢材冷却效果降低问题。

所述风室包括设于矫直板下方、沿冷床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上述风室设置数量根据实际生产中冷床纵向规格设计,一般满足一个风室供给各镂空矫直板至少2/3面积内的冷却范围。

在各风室上方连接均匀间隔平行设置的6个风带。

如图3所示,上述强制冷却装置设置在冷床的矫直板下方,使经矫直板冷却的钢材在上冷床时能够较现在降低至少100℃,改善了钢材品质,保证了矫直板性能。

设计使用时,首先将现有矫直板改进为镂空矫直板1,在镂空矫直板的正下方沿冷床纵向定位安装66块风带作为冷却风带,每段冷却风带长1.5米,宽1米,沿冷床纵向均匀密布,每6块风带连接1个风室,设计共11个风室。风室下方连接风道,即冷风通道,风道上加装了电控气动调节阀,从而实现进风量、风压、风向的自动调整,风道连接至变频式离心风机,变频式离心风机固定在冷床下方的基础平台上。

该冷床强制冷却装置的设置,使夏季温升带来的钢材合金添加降低,虽然该装置使用中风机产生一定的电耗,但是经成本核算,两者抵消的同时,合金添加降低并获得品质提升的产品的经济成本较之前未设置该装置仍旧降低,即增设的该装置,在达到冷却目的得同时提升了产品品质。

通过将上述各风道的电控气动调节阀与外部控制器相连,可以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调节各电控气动调节阀进行镂空矫直板下方的冷却送风。

上述实施例的冷床强制冷却装置,还可以在冷床入、出口位置安装测温仪,实现温度节点的实时测温监控。该装置的使用使钢材上冷床后的温度得到控制,有利于提升钢材的综合性能,消除马氏体组织,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消除了高温环境对设备和工艺的影响,保证了钢材质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