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5163发布日期:2020-06-05 19:2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攻丝机就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攻丝机系列构成分为:台式攻丝机--半自动台式攻丝机、立式攻丝机、卧式攻丝机。因某种原因一种重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类未列入其中,即折臂攻丝机(液压攻丝机、电动攻丝机、气动攻丝机),在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时,必须将零件本体进行固定在配合攻丝机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攻丝机无法匹配零件本身外形特征进行固定,而且零件本体固定不牢固或加工时容易发生震动或位置偏移时,十分容易引起螺纹孔加工出现偏差或者滑丝的现象,从而影响零件的质量,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上端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后座块,所述后座块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托板,且托板位于后座块正前方,所述固定块和托板上共同连接有零件本体,所述底座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立柱和定位装置,且立柱和定位装置分别位于零件本体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立柱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底座上端四角均开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零件本体包括零件后座、螺纹柱、连接杆、圆形块和固定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零件后座前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有圆形块,所述连接杆的外侧端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圆形块上均开有左右穿通的穿孔,所述零件后座后端开有销槽,所述螺纹柱固定连接在零件后座外表面上部,所述螺纹柱上端开有加工孔,所述零件本体为标准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前端中部焊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直径尺寸与销槽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托板的上端开有两组与连接杆位置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和固定杆下端面与连接杆下端面的距离相同,所述销槽套接在插销上且连接杆卡接在限位槽内将零件本体与固定块和托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伸缩控制器和轴套,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在伸缩控制器左端,所述伸缩定位杆套接在轴套内且传动连接在伸缩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定位套右端开有与伸缩定位杆对应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定位杆、定位槽与穿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直径尺寸相同,所述伸缩定位杆穿过穿孔套接在定位槽内将定位装置与零件本体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套和轴套与圆形块均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根据零件本体本身的外形特征量身定制插销和限位槽,可以将零件本体更加牢固的进行固定和限位,使得要加工的位置合适,更加适应攻丝机对螺纹孔的加工,从而提高零件上螺纹孔加工的效率;

2、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利用伸缩定位杆对零件本体上的圆形块上的穿孔进行穿插定位,避免在攻丝机对螺纹孔加工时受到外力影响,发生抖动或者位置偏移,使得螺纹孔加工不会因此出现误差或滑丝现象,从而提高精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的零部件示意图;

图3为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中零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中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后座块;3、固定块;4、托板;5、零件本体;6、定位装置;7、立柱;8、定位套;9、固定孔;31、插销;41、限位槽;51、零件后座;52、螺纹柱;53、连接杆;54、圆形块;55、固定杆;56、穿孔;57、加工孔;58、销槽;61、伸缩控制器;62、伸缩定位杆;63、轴套;8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油缸零件螺纹孔加工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上端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后座块2,后座块2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底座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托板4,且托板4位于后座块2正前方,固定块3和托板4上共同连接有零件本体5,底座1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立柱7和定位装置6,且立柱7和定位装置6分别位于零件本体5前部的左右两侧,立柱7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8,底座1上端四角均开有固定孔9。

零件本体5包括零件后座51、螺纹柱52、连接杆53、圆形块54和固定杆55,连接杆5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杆5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零件后座51前部,连接杆53的另一端均固定安有圆形块54,连接杆53的外侧端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5,圆形块54上均开有左右穿通的穿孔56,零件后座51后端开有销槽58,螺纹柱52固定连接在零件后座51外表面上部,螺纹柱52上端开有加工孔57,零件本体5为标准件。

固定块3的前端中部焊接有插销31,插销31的直径尺寸与销槽58的直径尺寸相同,托板4的上端开有两组与连接杆53位置对应的限位槽41,限位槽41的深度和固定杆55下端面与连接杆53下端面的距离相同,销槽58套接在插销31上且连接杆53卡接在限位槽41内将零件本体5与固定块3和托板4连接在一起,通过限位槽41可以限制零件本体5的左右位置,且插销31可以将其固定,有利于提高攻丝机的工作效率。

定位装置6包括伸缩控制器61、伸缩定位杆62和轴套63,轴套63固定连接在伸缩控制器61左端,伸缩定位杆62套接在轴套63内且传动连接在伸缩控制器61的输出端,定位套8右端开有与伸缩定位杆62对应的定位槽81,轴套63可对伸缩定位杆6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伸缩定位杆62、定位槽81与穿孔5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直径尺寸相同,伸缩定位杆62穿过穿孔56套接在定位槽81内将定位装置6与零件本体5活动连接在一起,伸缩定位杆62可以通过穿插在穿孔56内在加工时起到稳定作用,防止零件本体5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抖动和位移。

定位套8和轴套63与圆形块54均不接触,方便零件本体5加工后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再加工前,将零件本体5通过销槽58套接在固定块3上的插销31上,且确定连接杆53卡接在托板4上的限位槽41内,此时零件本体5完成初步固定,螺纹柱52上的加工孔57完全定位在正上方,通过伸缩控制器61控住伸缩定位杆62穿过零件本体5上的穿孔56,且伸缩定位杆62位于定位套8内的定位槽81内,则零件本体5的固定和限位工作完成,配合外部攻丝机对加工孔57完成螺纹加工,再加工过程中,定位装置6和插销31以及限位槽41对零件本体5进行共同固定和限位,防止加工过程中抖动,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的成品精度,加工完成后,撤回伸缩定位杆62,取出零件本体5即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