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4311发布日期:2020-06-23 20:4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棒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煤棒机又叫煤棒挤出机、高压煤棒机、空心煤棒机、制棒机,是将原料煤粉、杂木炭粉、蓝炭、炭化后的废料废渣等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适当粘合剂用轮碾机搅拌均匀后,利用煤棒机螺旋挤压、推进的原理,将调试好的原料,挤压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成品煤棒、炭棒等;煤棒机采用硬齿面减速机,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煤棒挤出机内部的叶轮采用加厚叶片设计,叶轮及筒体内衬板采用耐磨精铸材料而成,寿命比普通材质提高4-5倍;机头部的煤棒出口采用可更换的耐磨合金钢制作,更换方便。机头与筒体采用绞接形式,检修时可打开,更换内部的叶轮及筒衬很方便。tf型煤棒挤压机是氨肥厂、煤气厂造气系统中燃料成型工段成套设备中的一台主要设备,它是将燃料粉煤挤压成为有一定强度到底圆形或六棱形或方形煤棒,进入造气炉中燃烧的新工艺来取代燃烧块煤和煤球造气的传统工艺。利用煤棒机制作煤棒可以充分利用煤粉,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掺加石灰,降低了燃烧成本,并提高了煤的发热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煤棒机挤出头是煤棒机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煤棒机挤出头的作用是将煤棒混合原料挤出到成型模具进而实现煤棒成型,目前现有的煤棒机挤出头筒体内筒内壁上开有凹槽且比较光滑(煤棒机挤出头筒体内筒内壁上开有的凹槽在工作时被煤棒原料填平以后就失去了导流的作用),挤出绞龙在对煤棒原料进行挤出时容易产生煤棒原料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发生打滑现象,进而造成煤棒原料只在挤出头筒体内打滑而不能被挤出到成型模具处的问题,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煤棒机挤出头在工作时由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比较光滑,挤出绞龙在对煤棒原料进行挤出时容易产生煤棒原料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发生打滑现象,进而造成煤棒原料只在挤出头筒体内打滑而不能被挤出到成型模具处,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动力电机、动力电机轮、连接皮带、减速机、减速机带动轮、减速机动力输入轴、减速机动力输出轴、联轴器、送料壳体、送料轴,送料绞龙、进料斗、挤压组件及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动力电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下部位置且与支撑框架相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机轮设置于动力电机上且与动力电机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上部位置且与支撑框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动力输入轴及减速机动力输出轴设置于减速机上且与减速机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带动轮设置于减速机动力输入轴上且与减速机动力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机轮通过连接皮带与减速机带动轮相连接,所述的送料壳体设置于支撑框架上部位置且与支撑框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送料轴设置于送料壳体内且与送料壳体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送料轴相连接,所述的送料绞龙设置于送料轴上且与送料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进料斗设置于送料壳体上部位置且与送料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送料壳体内设置有一送料腔体,所述的挤压组件设置于送料壳体右侧端部位置且与送料壳体相连接,所述的成型模具设置于挤压组件右侧端部位置且与挤压组件相连接;

所述的挤压组件由过度连接板、梯形挤压外壳体、连接安装板、挤压带动轴、挤压输出绞龙及摩擦挤压导流条,其中,所述的度连接板设置于梯形挤压外壳体左侧端部位置且与于梯形挤压外壳体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安装板设置于梯形挤压外壳体右侧端部位置且与梯形挤压外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梯形挤压外壳体内设置有挤压带动轴,所述的挤压输出绞龙设置于挤压带动轴上且与挤压带动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设置于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上且与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送料轴右侧端部设置有方形销,所述的挤压带动轴左侧设置有方形插槽,所述的方形销安装于方形插槽内且与方形插槽相连接;

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的长度为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长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的长度为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长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六个摩擦挤压导流条;

所述的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八个摩擦挤压导流条;

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为长条方形结构体;

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电机调整支撑卡板,所述的电机调整支撑卡板与支撑框架相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机安装于电机调整支撑卡板上且与电机调整支撑卡板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与动力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煤棒机挤出头在工作时由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比较光滑,挤出绞龙在对煤棒原料进行挤出时容易产生煤棒原料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发生打滑现象,进而造成煤棒原料只在挤出头筒体内打滑而不能被挤出到成型模具处,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使用需求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组件中摩擦挤压导流条的设置能够增大梯形挤压外壳体内壁与煤棒原料之间的摩擦力,煤棒原料能够通过梯形挤压外壳体直接进入成型模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摩擦挤压导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轴与挤压带动轴连接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原来的煤棒机挤出头筒体结构图;

图8是改进后的煤棒机挤出头筒体结构图;

图中标号为:1-支撑框架、2-动力电机、3-动力电机轮、4-连接皮带、5-减速机、6-减速机带动轮、7-减速机动力输入轴、8-减速机动力输出轴、9-联轴器、10-送料壳体、11-送料轴,12-送料绞龙、13-进料斗、14-挤压组件、15-成型模具、16-送料腔体、17-过度连接板、18-梯形挤压外壳体、19-连接安装板、20-挤压带动轴、21-挤压输出绞龙、22-摩擦挤压导流条、23-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4-控制器、25-控制线路、26-凹槽、27-原来的煤棒机挤出头筒体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煤棒机挤出头在工作时由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比较光滑,挤出绞龙在对煤棒原料进行挤出时容易产生煤棒原料与挤出头筒体内筒壁发生打滑现象,进而造成煤棒原料只在挤出头筒体内打滑而不能被挤出到成型模具处,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炭粉成型机挤出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动力电机2、动力电机轮3、连接皮带4、减速机5、减速机带动轮6、减速机动力输入轴7、减速机动力输出轴8、联轴器9、送料壳体10、送料轴11,送料绞龙12、进料斗13、挤压组件14及成型模具15,其中,所述的动力电机2设置于支撑框架1下部位置且与支撑框架1相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机轮3设置于动力电机2上且与动力电机2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5设置于支撑框架1上部位置且与支撑框架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动力输入轴7及减速机动力输出轴8设置于减速机5上且与减速机5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带动轮3设置于减速机动力输入轴7上且与减速机动力输入轴7相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机轮3通过连接皮带4与减速机带动轮6相连接,所述的送料壳体10设置于支撑框架1上部位置且与支撑框架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送料轴11设置于送料壳体10内且与送料壳体10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8通过联轴器9与送料轴11相连接,所述的送料绞龙12设置于送料轴11上且与送料轴1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进料斗13设置于送料壳体101上部位置且与送料壳体10固定相连接,所述的送料壳体10内设置有一送料腔体,所述的挤压组件14设置于送料壳体10右侧端部位置且与送料壳体10相连接,所述的成型模具15设置于挤压组件14右侧端部位置且与挤压组件14相连接;所述的挤压组件14由过度连接板17、梯形挤压外壳体18、连接安装板19、挤压带动轴20、挤压输出绞龙21及摩擦挤压导流条22,其中,所述的度连接板17设置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左侧端部位置且与于梯形挤压外壳体18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安装板19设置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右侧端部位置且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设置有挤压带动轴20,所述的挤压输出绞龙21设置于挤压带动轴20上且与挤压带动轴20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22设置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上且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22的长度为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上设置有六个摩擦挤压导流条22;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22为长条方形结构体;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控制器24,所述的控制器24通过控制线路25与动力电机2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梯形挤压外壳体18中安装摩擦挤压导流条22,增加了煤棒生产原料在梯形挤压外壳体18中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煤棒生产原料在梯形挤压外壳体18中打滑,不易挤出的情况。

具体实施例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送料轴11右侧端部设置有方形销26,所述的挤压带动轴20左侧设置有方形插槽27,所述的方形销26安装于方形插槽27内且与方形插槽27相连接;所述的摩擦挤压导流条22的长度为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上设置有八个摩擦挤压导流条22;上述方形销26及方形插槽27的设置能够使送料轴11右侧端部的方形销26安装于挤压带动轴20左侧设置的方形插槽27内,进而使送料轴11与挤压带动轴20进行连接,使送料轴11上的动力传给挤压带动轴20,方便了挤压带动轴20的拆卸。

具体实施例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说明书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3,所述的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3与支撑框架1相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机2安装于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3上且与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3固定相连接;上述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3的设置能够使电机调整支撑卡板23带动动力电机2在支撑框架1上进行灵活的位置调整。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操作人员首先启动控制器,控制器1通过控制线路25向动力电机2发出工作指令,此时,动力电机2开始转动并带动其上的动力电机轮3转动,动力电机轮3通过连接皮带4带动减速机带动轮6转动,减速机带动轮6带动减速机动力输入轴7转动并将动力传输入减速机5并从减速机动力输出轴8输出,减速机动力输出轴8通过联轴器9带动送料壳体10内的送料轴11转动,送料轴11带动其上的送料绞龙12转动,送料轴11通过方形销26带动挤压带动轴20转动,挤压带动轴20带动其上的挤压输出绞龙21转动,与此同时,将煤棒生产原料放入进料斗13,由进料斗13进入到送料壳体10上的送料腔体16内,此时,送料轴11带动其上的送料绞龙12推动煤棒生产原料向右移动并进入挤压组件14中,此时,挤压组件14中的挤压输出绞龙21推动煤棒生产原料向成型模具15处移动挤出,在此过程中,由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上的摩擦挤压导流条22的设置增加了煤棒生产原料与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壁摩擦力(由原来的挤压头内壁设置导流凹槽改为了内壁设置凸起的摩擦挤压导流条22),此时在摩擦挤压导流条22的作用下,煤棒生产原料更加顺畅的由梯形挤压外壳体18内向成型模具15处挤出(如说明书附图7所示,制棒机锥形桶原设计向外设置导流凹槽26,物料填平以后没有任何作用,如说明书附图8所示摩擦挤压导流条22向内加高,才能起导流作用),极大的增加了煤棒机的生产效率,满足了生产者的生产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