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2676发布日期:2020-05-12 17:2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柄折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下方一般设有调节手柄,使用者能够通过拉动调节手柄来控制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手柄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直杆进行折弯操作,现有的折弯装置需要工人手动对直杆进行折弯,十分费时费力,且折弯的形状不一,需要在后期工序中进行调整,增加不必要的工序,影响生产效率。此外,一些机械化的折弯装置虽然不需要人力操作,但是现有的折弯装置在每一次折弯后就需要拆卸手柄,再进行对手柄其余位置的夹持和折弯,耗时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台、升降台、夹持机构、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第三折弯机构、第四折弯机构和调节手柄,所述支撑台的下方设有多根支撑脚,支撑脚的顶端固定于支撑台的下表面,在支撑台的后半部分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下表面与第三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连接,第三液压伸缩杆的底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弯机构,两个第一折弯机构的前方均设有第二折弯机构,在两个第二折弯机构之间设有夹持机构;所述支撑台前半部分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折弯机构,支撑台前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位置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四折弯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前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二折弯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一折弯机构上的凹槽和第二折弯机构上的凹槽高度一致且相互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的第四折弯机构相向的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三折弯机构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三折弯机构上的凹槽和第四折弯机构上的凹槽高度一致且相互配合使用,在第三折弯机构上设有两个导向块,两个导向块分别设置在第三折弯机构的两个凹槽上方,在两个第四折弯机构上均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设置在第四折弯机构的凹槽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和调整杆,第一夹持头的底端固定于升降台的上表面,第二夹持头设置在第一夹持头的左侧,第二夹持头的底端通过滑槽设置在升降台的上表面,第一夹持头的后侧壁上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二夹持头的前侧壁上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一夹持头上凹槽的位置与第二夹持头上凹槽的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第二夹持头上穿插设有一根调整杆,调整杆的前端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一夹持头上,调整杆的后端设有调整旋钮,调整杆上设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折弯机构的后端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折弯机构的下表面通过滑槽设置在升降台的表面上;两个所述的第四折弯机构相互背离的一侧设有第二液压伸缩杆,第四折弯机构的下表面通过滑槽设置在支撑台的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手柄为“u”形结构,在调节手柄上设有两个第二折弯点,在两个第二折弯点的右侧均设有一个第一折弯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在调节手柄上折出第二折弯点,并且设置了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对调节手柄中第二折弯点之间的杆进行夹紧,设置了第四折弯机构和第三折弯机构对调节手柄中第二折弯点两侧的杆进行夹紧,并通过第三液压伸缩杆在调节手柄上折出第一折弯点,完成对调节手柄的折弯工序;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简单,无需多次夹持、拆卸,就能完成对调节手柄的折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的立体结构前视图。

图2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的立体结构后视图。

图3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的立体结构仰视图。

图4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中调节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支撑脚;3、升降台;4、夹持机构;41、第一夹持头;42、第二夹持头;43、调整杆;5、第一折弯机构;51、第一液压伸缩杆;6、第二折弯机构;7、第三折弯机构;8、第四折弯机构;81、第二液压伸缩杆;9、导向块;10、第三液压伸缩杆;11、调节手柄;111、第一折弯点;112、第二折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座椅调节手柄生产用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台1、升降台3、夹持机构4、第一折弯机构5、第二折弯机构6、第三折弯机构7、第四折弯机构8和调节手柄11,所述支撑台1的下方设有多根支撑脚2,支撑脚2的顶端固定于支撑台1的下表面,支撑脚2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上,在支撑台1的后半部分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设有升降台3,升降台3的下表面与第三液压伸缩杆10的顶端连接,第三液压伸缩杆10的底端设置在地面上,第三液压伸缩杆10能够带动升降台3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台3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弯机构5,两个第一折弯机构5的前方均设有第二折弯机构6,第一折弯机构5前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二折弯机构6的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一折弯机构5上的凹槽和第二折弯机构6上的凹槽高度一致且相互配合使用,在两个第二折弯机构6之间设有夹持机构4。

所述支撑台1前半部分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折弯机构7,支撑台1前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位置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四折弯机构8,两个第四折弯机构8相向的侧壁上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三折弯机构7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三折弯机构7上的凹槽和第四折弯机构8上的凹槽高度一致且相互配合使用,在第三折弯机构7上设有两个导向块9,两个导向块9分别设置在第三折弯机构7的两个凹槽上方,在两个第四折弯机构8上均设有导向块9,导向块9设置在第四折弯机构8的凹槽上方。

如图4-6所示,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夹持头41、第二夹持头42和调整杆43,第一夹持头41的底端固定于升降台3的上表面,第二夹持头42设置在第一夹持头41的左侧,第二夹持头42的底端通过滑槽设置在升降台3的上表面,第二夹持头42能够沿着滑槽前后移动,第一夹持头41的后侧壁上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二夹持头42的前侧壁上设有半圆形凹槽,第一夹持头41上凹槽的位置与第二夹持头42上凹槽的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第二夹持头42上穿插设有一根调整杆43,调整杆43的前端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一夹持头41上,调整杆43的后端设有调整旋钮,调整杆43上设有螺纹,通过调整旋钮转动调整杆43,能够使得第二夹持头42沿着滑槽前后移动。

所述第一折弯机构5的后端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51,第一折弯机构5的下表面通过滑槽设置在升降台3的表面上,第一液压伸缩杆51能够推动第一折弯机构5沿着滑槽前后移动;两个所述的第四折弯机构8相互背离的一侧设有第二液压伸缩杆81,第四折弯机构8的下表面通过滑槽设置在支撑台1的表面上,第二液压伸缩杆81能够推动第四折弯机构8左右移动。

如图7所示,所述调节手柄11为“u”形结构,在调节手柄11上设有两个第二折弯点112,两个第二折弯点112使得调节手柄11呈“u”形结构,在两个第二折弯点112的右侧均设有一个第一折弯点111,两个第一折弯点111使得调节手柄11的左半段向上翘起。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一根直杆放置在夹持机构4内的第一夹持头41和第二夹持头42之间,并且保持直杆在夹持机构4左右两侧的长度相等,通过调整旋钮转动调整杆43,使得第二夹持头42朝向第一夹持头41移动,使得第一夹持头41和第二夹持头42对直杆进行夹紧;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51控制第一折弯机构5前移,使得第一折弯机构5配合第二折弯机构6折出第二折弯点112,保持第一折弯机构5和第二折弯机构6的位置不动,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81控制两个第四折弯机构8均朝向第三折弯机构7移动,使得第二折弯点112被进一步折弯成型。

保持第四折弯机构8和第三折弯机构7的位置不动,此时第四折弯机构8和第三折弯机构7对调节手柄11中第二折弯点112两侧的杆进行夹紧,并且导向块9位于该段杆件的正上方,第一折弯机构5、第二折弯机构6以及夹持机构4对调节手柄11中第二折弯点112之间的杆进行夹紧,随后通过第三液压伸缩杆10控制升降台3上移,使得调节手柄11中第二折弯点112之间的杆上移,在导向块9的作用下,在调节手柄11上折出第一折弯点111;待折弯完成后,使得各个装置松开对调节手柄11的夹紧,将调节手柄11取出,并进行下一个调节手柄11的折弯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