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与外壳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495发布日期:2020-05-22 20:5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法兰与外壳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法兰与外壳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转轴91、法兰9和外壳92进行组装,通常是先将转轴91安装在法兰9上后,再将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与外壳92进行组装。但现有技术中,在对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与外壳92进行组装的过程中,法兰9上的转轴91容易发生偏摆,从而导致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与外壳92组装不稳定,难以保证组装后的法兰9与外壳92的质量,甚至容易造成报废的现象,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以及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法兰与外壳组装设备,其通过下顶针和上顶针对装配在法兰上的转轴进行定位,避免转轴发生偏摆,组装稳定,从而保证了装配有转轴的法兰与外壳组装的质量,提高了组装的良率,进而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法兰与外壳组装设备,其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载具及装设于机台的压合机构,所述载具用于承载装配有转轴的法兰,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将外壳压合于载具所承载的法兰,所述载具设置有用于供转轴穿过的下通孔,所述机台装设有下顶针,所述下顶针穿过下通孔后抵触转轴的底端,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压合驱动器、装设于压合驱动器的输出端的压合件及设置于压合驱动器的输出端的上顶针,所述压合件设置有上通孔,所述上顶针穿过上通孔后抵触转轴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驱动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座,所述压合件装设于升降座的底部,所述上顶针设置于升降座的顶部,所述上通孔贯穿升降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底部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安装于压合件上的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分别装设于升降座的两端,压合件位于两个夹持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装设于升降座的夹持气缸及装设于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的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顶针滑动设置于升降座,所述上顶针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升降座设置有用于驱动上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上顶针外,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升降座,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下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台装设有导杆,所述升降座装设有用于与导杆滑动配合的导套。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设置有用于定位法兰的定位腔,所述下通孔贯穿定位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设置有纵向调节板及滑动连接于纵向调节板的横向调节板,所述上顶针滑动设置于横向调节板,所述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分别位于横向调节板的上侧和下侧,弹簧的一端抵触横向调节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工作时,将装配有转轴的法兰放置在载具上,使得转轴的底端贯穿下通过后与下顶针抵触,再将外壳套装于压合件外,然后压合驱动器驱动压合件和上顶针同步靠近载具移动,移动的压合件带动外壳靠近载具所承载的法兰移动,直至压合件将外壳压合在法兰上,同时上顶针穿过上通孔后与转轴的顶端抵触,从而实现了对装配有转轴的法兰与外壳进行组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在组装的过程中,通过下顶针和上顶针配合以对装配在法兰上的转轴进行定位和固定,避免转轴发生偏摆,组装稳定,从而保证了装配有转轴的法兰与外壳组装的质量,提高了组装的良率,进而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装配有转轴的法兰与外壳组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台;2、载具;21、下通孔;22、定位腔;3、压合机构;31、压合驱动器;32、压合件;33、上顶针;34、上通孔;35、升降座;36、上限位件;37、下限位件;4、下顶针;5、夹持组件;51、夹持气缸;52、夹持件;53、弹性件;6、弹性复位件;7、导杆;71、导套;8、纵向调节板;81、横向调节板;82、纵向调节槽;9、法兰;91、转轴;92、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法兰与外壳组装设备,其包括机台1、装设于机台1的载具2及装设于机台1的压合机构3,所述载具2用于承载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所述压合机构3用于将外壳92压合于载具2所承载的法兰9,所述载具2设置有用于供转轴91穿过的下通孔21,所述机台1装设有下顶针4,所述下顶针4穿过下通孔21后抵触转轴91的底端,所述压合机构3包括装设于机台1的压合驱动器31、装设于压合驱动器31的输出端的压合件32及设置于压合驱动器31的输出端的上顶针33,所述压合件32设置有上通孔34,所述上顶针33穿过上通孔34后抵触转轴91的顶端。

实际工作时,将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放置在载具2上,使得转轴91的底端贯穿下通过后与下顶针4抵触,再将外壳92套装于压合件32外,然后压合驱动器31驱动压合件32和上顶针33同步靠近载具2移动,移动的压合件32带动外壳92靠近载具2所承载的法兰9移动,直至压合件32将外壳92压合在法兰9上,同时上顶针33穿过上通孔34后与转轴91的顶端抵触,从而实现了对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与外壳92进行组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在组装的过程中,通过下顶针4和上顶针33配合以对装配在法兰9上的转轴91进行定位和固定,避免转轴91发生偏摆,组装稳定,从而保证了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与外壳92组装的质量,提高了组装的良率,进而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压合驱动器31可以采用气缸,气缸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驱动器31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座35,所述压合件32装设于升降座35的底部,所述上顶针33设置于升降座35的顶部,所述上通孔34贯穿升降座35。通过设置升降座35,不但便于上顶针33和压合件32的拆装,还便于压合驱动器31驱动上顶针33和压合件32同步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座35的底部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安装于压合件32上的外壳92。将外壳92套装在压合件32外之后,通过夹持机构将外壳92夹持住,以保证外壳92能够稳定地套装在压合件32上,防止外壳92脱离压合件32,进而保证组装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组件5,两个夹持组件5分别装设于升降座35的两端,压合件32位于两个夹持组件5之间;具体地,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装设于升降座35的夹持气缸51及装设于夹持气缸51的活塞杆的夹持件52。将外壳92套装在压合件32外之后,两个夹持组件5的夹持气缸51驱动两个夹持件52彼此靠近移动,直至两个夹持件52将外壳92夹持住,从而保证外壳92能够稳定地套装在压合件32上。

具体地,所述夹持件52呈u状结构,夹持件52的两端均装设有弹性件53。通过设置弹性件53与外壳92的外表面进行接触,由于弹性件53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夹持件52经由弹性件53与外壳92柔性接触,所以能够避免夹持件52夹伤或夹坏外壳92,保证了外壳92的质量。优选地,所述弹性件53为橡胶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上顶针33对转轴91产生硬性碰撞,保证上顶针33的使用寿命以及转轴91的质量,所述上顶针33滑动设置于升降座35,所述上顶针3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限位件36和下限位件37,所述升降座35设置有用于驱动上顶针33复位的弹性复位件6。其中,上限位件36和下限位件37对上顶针33在升降座35上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避免上顶针33脱离升降座35;弹性复位件6具备一定的弹性,在上顶针33与转轴91的顶端接触时,弹性复位件6对上顶针33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上顶针33与转轴91柔性接触,避免造成上顶针33和转轴91的损坏,且上顶针33与转轴91分离后,在弹性复位件6的回弹力作用下驱动上顶针33复位移动,自动化复位,以便于压合机构3进行下一次组装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6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上顶针33外,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升降座35,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下限位件37。弹簧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弹性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台1装设有导杆7,所述升降座35装设有用于与导杆7滑动配合的导套71;通过导杆7与导套71滑动配合,保证了升降座35升降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2设置有用于定位法兰9的定位腔22,所述下通孔21贯穿定位腔22;定位腔22对法兰9进行定位,以保证法兰9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进而保证装配有转轴91的法兰9与外壳92组装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座35设置有纵向调节板8及滑动连接于纵向调节板8的横向调节板81,所述上顶针33滑动设置于横向调节板81,所述上限位件36和下限位件37分别位于横向调节板81的上侧和下侧,弹簧的一端抵触横向调节板81;通过调节横向调节板81在纵向调节板8上的纵向位置,从而便于调节上顶针33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纵向调节板8设置有纵向调节槽82,所述纵向调节槽82沿着纵向调节板8的长度方向延伸;横向调节板81沿着纵向调节槽82滑动至设定的位置时,通过螺栓将横向调节板81固定在纵向调节板8上,从而实现了对横向调节板8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调节上顶针33的高度位置,使得上顶针33能够对不同长度的转轴91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上顶针33与下顶针4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呈圆锥状,所述转轴91的两端均设置有圆锥孔,通过圆锥状结构与圆锥孔进行配合,进一步提高了上顶针33和下顶针4对转轴91进行定位的稳定性和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