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6266发布日期:2020-07-31 21:4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切割机。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他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在金属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碎屑,而传统的对碎屑或者碎条的处理方式有如下几种:1、在进行大量的工件加工后,使加工台上的金属碎屑堆积形成一定的量后,统一由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在清理时稍不注意便会将手指划伤;2、在切割装置下方设置收集装置,将所有碎屑集中至收集装置内,再清理。并且这两种方式都没有对金属碎屑进行再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切割机,通过使用该金属切割机可将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料与灰尘分离,且能将金属废料按其不同重量区分收集,回收再利用,保护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切割机,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呈阶梯状,包括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第二台阶上设置有夹具组件,且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切割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防尘罩,所述切割组件与所述夹具组件设置于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的操作空间内;

废料收集装置,所述废料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上的导料组件、与所述导料组件相对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内的收料箱、与所述收料箱通过传递管道相连的废料分离箱及与所述废料分离箱相连的除尘装置;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多个导料斜板,所述导料斜板用于将废料聚集至所述收料箱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料斜板包括由所述第一台阶边缘向所述第二台阶倾斜的第一导料斜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料斜板两侧的第二导料斜板与第三导料斜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料箱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形成收料口,所述收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料斜板、所述第二导料斜板及所述第三导料斜板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废料分离箱内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沿所述废料分离箱的轴向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废料分离箱在径向方向划分形成位于上方的运动区与位于所述运动区下方的收集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区内设置有多个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在所述运动区内按所述废料在所述运动区内的运动方向排列,且所述分离板与所述废料分离箱等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板包括在所述运动区内从所述废料分离箱朝向所述收料箱的一端至所述废料分离箱朝向所述除尘装置的一端依次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将所述运动区依次划分为第一分离空间、第二分离空间与第三分离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相互平行,且呈倾斜设置于所述废料分离箱的顶板或所述隔离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离板固定于所述隔离板上与所述隔离板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除尘装置,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60°,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顶板间预留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分离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上与所述顶板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朝向所述收料箱,且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所述第二分离板与所述隔离板间预留第二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区内设置有第三分离板与第四分离板,所述第三分离板、所述第四分离板与所述隔离板垂直固定连接,将所述收集区划分形成第一收集区与第二收集区,所述第一收集区与所述第二收集区内分别设置有永磁铁。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分离空间内的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板,所述第一连通板在打开状态时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空间与所述第一收集区;在所述第二分离空间内的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板,所述第二连通板在打开状态时连通所述第二分离空间与所述第二收集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切割机包括有废料收集装置,该废料收集装置包括导料组件、收料箱、废料分离箱及除尘装置,通过使用导料组件可是废料聚集滑落至收料箱内,且利用废料分离箱可将金属废料按其不同重量区分收集,配合除尘装置可将金属废料中的灰尘分离,从而使分离后的金属废料可再次利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导料斜板包括由第一台阶边缘向第二台阶倾斜的第一导料斜板、相对设置于第一导料斜板两侧的第二导料斜板与第三导料斜板,第一导料斜板、第二导料斜板与第三导料斜板与收料口相连,使经切割组件切割下来的废料经导料斜板滑落至收料箱内,便于进行统一处理,且保证操作空间内的环境整洁。

3.废料分离箱内设置有运动区,且在运动区内设置有多个分离板,多个分离板倾斜平行设置,分离板与顶板间或隔离板间预留有通道,该设置方式,使废料在除尘装置的吸力作用下向除尘装置侧运动,但由于分离板的设置,使相对重的金属被阻挡,而相对轻的金属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分离不同重量的金属与灰尘,分离板倾斜平行设置可使分离板对金属具有一定的阻碍但不至于完全阻隔不能从通道内通过。

4.废料分离箱通过隔离板将废料分离箱内部空间划分成上层的运动区与下层的收集区,第一收集区与第一分离空间通过第一连通板实现隔离与连通,第二收集区与第二分离空间通过第二连通板实现隔离与连通,在第一分离空间与第二分离空间内收集金属后,可打开第一连通板与第二连通板,使金属废料落入第一收集区与第二收集区内,且第一收集区与第二收集区内设置有永磁铁,用于吸附金属废料,便于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切割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废料分离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安装防尘罩的金属切割机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第一台阶;3、第二台阶;4、切割组件;5、夹具组件;6、防尘罩;7、导料组件;8、收料箱;9、废料分离箱;10、除尘装置;11、收料口;12、隔离板;13、第一分离板;14、第二分离板;15、第一连通板;16、第一通道;17、第二连通板;18、第二通道;19、永磁铁;20、第三分离板;21、第四分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金属切割机,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呈阶梯状,包括第一台阶2与第二台阶3,所述第一台阶2上设置有切割组件4,所述第二台阶3上设置有夹具组件5,且所述夹具组件5与所述切割组件4相对设置,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防尘罩6,所述切割组件4与所述夹具组件5设置于所述防尘罩6与所述底座1围合形成的操作空间内;利用防尘罩6将切割组件4与夹具组件5设置在操作孔间内,避免切割过程中的金属废料飞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且有利于废料的集中处理,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操作车间。

废料收集装置,所述废料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3上的导料组件7、与所述导料组件7相对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3内的收料箱8、与所述收料箱8通过传递管道相连的废料分离箱9及与所述废料分离箱9相连的除尘装置10;所述导料组件7包括多个导料斜板,所述导料斜板用于将废料聚集至所述收料箱8内。

参见图1所示,所述导料斜板包括由所述第一台阶2边缘向所述第二台阶3倾斜的第一导料斜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料斜板两侧的第二导料斜板与第三导料斜板。所述收料箱8在所述第二台阶3面上形成收料口11,所述收料口11与所述第一导料斜板、所述第二导料斜板及所述第三导料斜板相连。切割产生的金属废料经第一导料斜板、第二导料斜板与第三导料斜板滑落至收料箱8内,且导料斜板有利于金属废料的聚集,减少工作人员将金属废料收集的工作,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参见图2所示,所述废料分离箱9内设置有隔离板12,所述隔离板12沿所述废料分离箱9的轴向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隔离板12将所述废料分离箱9在径向方向划分形成位于上方的运动区与位于所述运动区下方的收集区。所述运动区内设置有多个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在所述运动区内按所述废料在所述运动区内的运动方向排列,且所述分离板与所述废料分离箱9等宽。

参见图2所示,所述分离板包括在所述运动区内从所述废料分离箱9朝向所述收料箱8的一端至所述废料分离箱9朝向所述除尘装置10的一端依次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分离板13与第二分离板14,所述第一分离板13与所述第二分离将所述运动区依次划分为第一分离空间、第二分离空间与第三分离空间。所述第一分离板13与所述第二分离板14相互平行,且呈倾斜设置于所述废料分离箱9的顶板或所述隔离板12上。通过分离板的设置,使在运动区内运动的金属废料沿着运动方向逐渐阻隔在不同的空间内,实现金属废料按重量自动分离,便于后期对各废料进行不同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为了优化分离效果,所述第一分离板13固定于所述隔离板12上与所述隔离板12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除尘装置10,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60°,所述第一分离板13与所述顶板间预留第一通道16;所述第二分离板14固定于所述顶板上与所述顶板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朝向所述收料箱8,且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所述第二分离板14与所述隔离板12间预留第二通道18,参见图2所示。

为了方便对分离后的金属废料进行收集,所述收集区内设置有第三分离板20与第四分离板21,所述第三分离板20、所述第四分离板21与所述隔离板12垂直固定连接,将所述收集区划分形成第一收集区与第二收集区,所述第一收集区与所述第二收集区内分别设置有永磁铁。在所述第一分离空间内的所述隔离板12上设置有第一连通板,所述第一连通板在打开状态时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空间与所述第一收集区;在所述第二分离空间内的所述隔离板12上设置有第二连通板,所述第二连通板在打开状态时连通所述第二分离空间与所述第二收集区,参见图2所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