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2855发布日期:2020-06-30 19:5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模具可大致分为两部分,模芯和模架。模具中一部分工作零件是与模具制成品直接接触的,如五金模的凸模,凹模与被加工的金属板直接接触,塑胶模的型心型腔与塑胶件制成品直接接触,这些工作零件被称为“模芯”,模具中用来安装模具的工作零件(模芯)和其它结构零件、保证模具的工作部分在工作时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并将模具与工作母机连接起来的零件组合件被称为“模架”,(工作母机例如冲床、油压机或注塑机等),可以说模架是模具中必用的“基础件”,模架是个需要高精度的组合件,看似简单,制造和装配时对各零件的尺寸公差与形(形状)位(位置)公差都要求达到很高、很精确;

现有技术中的模架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拆装较为困难,由于缺少减震和防护结构,容易使得施加瞬间载荷的冲头或者工件折断,甚至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为此,提出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包括下静模板、横板和上动模板,所述下静模板的顶部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安装有上动模板,所述横板的表面贯穿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顶部贯穿套杆并延伸至套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底部贯穿套杆并延伸至套杆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底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t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下静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t形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静模板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垫片,两个所述垫片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底部贯穿下静模板并延伸至下静模板的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动模板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横板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贯穿导向孔并延伸至上动模板的顶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静模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顶部贯穿下静模板并与第二竖杆螺纹连接,所述上动模板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的底部贯穿横板并与第一竖杆的顶部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拆卸时,将第二螺钉与第二竖杆进行拆分,第三螺钉与第一竖杆进行拆分,拆分后,将套杆从横板的孔内抽出,使下静模板与上动模板进行分离,且对模具进行冲压时,可以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连接,对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进行弹性支撑,增加本装置的减震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模架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拆装较为困难,由于缺少减震和防护结构,容易使得施加瞬间载荷的冲头或者工件折断,甚至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静模板;2、横板;3、上动模板;4、套杆;5、第一竖杆;6、第二竖杆;7、隔板;8、第一弹簧;9、壳体;10、第二弹簧;11、t形块;12、固定块;13、滑槽;14、滑块;15、垫片;16、第一螺钉;17、导向孔;18、导向杆;19、第二螺钉;20、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包括下静模板1、横板2和上动模板3,所述下静模板1的顶部安装有横板2,所述横板2的顶部安装有上动模板3,所述横板2的表面贯穿有套杆4,所述套杆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5,所述第一竖杆5的顶部贯穿套杆4并延伸至套杆4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6,所述第二竖杆6的底部贯穿套杆4并延伸至套杆4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横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9,所述壳体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11,所述t形块11的底部贯穿壳体9并延伸至壳体9的外部,所述t形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底部与下静模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本装置使用时进行减震,避免瞬间冲压造成工件折断,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且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壳体9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t形块11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t形块11上下移动时进行导向,避免在升降时t形块11出现晃动,造成折断的情况出现,且增加了t形块11与壳体9之间的滑动效果,避免长时间磨损影响t形块11升降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静模板1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垫片15,两个所述垫片15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螺钉16,所述第一螺钉16的底部贯穿下静模板1并延伸至下静模板1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本装置进行固定,避免工件在冲压时本装置出现移位的情况,且避免了工件移位造成冲压失败,降低了工作效率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上动模板3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17,所述横板2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8,所述导向杆18的顶部贯穿导向孔17并延伸至上动模板3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对上动模板3安装时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静模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螺钉19,所述第二螺钉19的顶部贯穿下静模板1并与第二竖杆6螺纹连接,所述上动模板3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螺钉20,所述第三螺钉20的底部贯穿横板2并与第一竖杆5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拆卸,在不需要使用时拆卸放置,避免占用较多的放置空间。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将下静模板1通过第一螺钉16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当下静模板1固定完成后,将套杆4通过横板2放置于下静模板1的顶部,再通过第二螺钉19对套杆4底部的第二竖杆6螺纹连接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导向孔17与导向杆18的设置,将上动模板3安装于第一竖杆5的顶部,再通过第三螺钉20与第一竖杆5的螺纹连接将第一竖杆5进行固定,从而对套杆4固定完成,当对模具进行冲压产生压力时,通过壳体9内腔的第二弹簧10进行弹性支撑,且通过第一弹簧8的弹性连接,对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6进行弹性支撑,增加本装置的减震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模架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拆装较为困难,由于缺少减震和防护结构,容易使得施加瞬间载荷的冲头或者工件折断,甚至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