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4538发布日期:2020-06-20 14:4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冲床,特别是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一些休闲椅主要是靠多根管材和帆布构建而成,而多根管材中的一些管材需要进行冲孔冲压工作,但现有的管材冲孔冲压主要是由人工将管材搬运到冲床上,进行冲孔冲压,一端完成后,再由人工转向进行另一端冲孔冲压,然后再由人工下料,这样的操作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为了保证一次性对许多管材进行冲孔冲压,供人往往会在冲床的周围防止多个空的放料架和多个放满管材的上料架,这就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面积,因此,现有的冲床再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占地面积较大和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本实用新型减小占地面积,还具有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冲压座;第一冲压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冲压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冲压座;第二冲压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发射器均设置在第二冲压座和第一冲压座之间;所述第二冲压座和第一冲压座上均设置有冲压装置,第二冲压座和第一冲压座之间设置有移料座;移料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内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连接有转向座,转向座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六轴机械手;转向座一侧面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移料座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另一侧设置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上面向移料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红外发射器;所述上料装置上设置有面向移料座的一侧面上第四红外发射器。

前述的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中,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底座;冲压底座上设置有集屑槽,集屑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转动杆;每个转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电机,每个转动杆上均安装有冲压板;每块冲压板的一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榫槽,另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榫块;每相邻两块冲压板均通过榫槽与榫块相互榫接;所述冲压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冲压顶座,冲压顶座的顶面上连接有冲压液压缸;冲压顶座的底面上设置有冲压块,冲压块内设置有震荡块;震荡块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每个缓冲弹簧的一端均与冲压顶座的底面固定连接。

前述的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中,所述冲压块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均设置有定位块;每个定位块的一端均与震荡块的侧壁连接;所述冲压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消音块。

前述的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上料框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侧面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移动液压缸,移动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升降液压缸;每个升降液压缸的端部上均安装有升降梯板,每个升降梯板上均设置有阶梯槽;所述上料框的一侧壁上对应每相邻两个升降梯板之间的位置处均安装有固定梯板,每个固定梯板上也均设有阶梯槽;每个固定梯板的一端均连接有弧形放料架,另一端均连接有出管板。

前述的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中,所述固定梯板位于升降梯板的升降路径上;所述阶梯槽的高度沿着从上料框底面到上料框顶面的方向上依次增高。

前述的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架,下料架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多条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每条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架的端部上均连接有防掉弧杆,每个防掉弧杆的端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下料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蜂鸣器,蜂鸣器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的高度,第一支架的顶面到下料架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防掉弧杆的顶面到下料架顶面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中,所述机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框,控制框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框的侧面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指示灯,第一指示灯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冲压装置、伺服电机、六轴机械手、红外传感器、上料装置、下料装置、第三红外发射器、第四红外发射器、显示面板、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冲床,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冲压座、第二冲压座、移料座、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其中移料座设置在中心位置,第一冲压座、第二冲压座、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环形分布在移料座的圆周上,从而改变了以往直线式的安装方是,减小了占地面积;通过在移料座上设置有六轴机械手,利用六轴机械手对加工的管件进行上料,运输,转向和下料的那个一系列活动,以替代人工上料、搬运等,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红外传感器、第三红外发射器和第四红外发射器,利用红外传感器接受到不同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进而控制转动的角度,使得六轴机械手能够准确的将管件移动到下一步加工的位置,提高了加工的精准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在冲压底座上设置有集屑槽,集屑槽上设置有多个转动杆,每个转动杆上均安装有冲压板,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带动冲压板转动,使得冲压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将冲压时飞溅在冲压板上的废屑自动掉落到集屑槽内,方便了清理;通过在每块冲压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多个榫槽和榫块,每相邻两块冲压板之间通过榫槽和榫块相互连接,再配合转动杆的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冲压板再进行冲压的时候能够稳定不动,不会出现自己转动的现象,进而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在上冲压块内设置有震荡块和缓冲弹簧,使得冲压块冲压接触到冲压底板时,震荡块会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击冲压块,进而使得冲压块能够一次性对冲压底板进行多次冲击,不仅提高了冲压的效果,而且减小了冲压底座与冲压块之间进行多次剧烈撞击,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提高了震荡块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消音块,能够将冲压时产生的噪音大部分吸收,进而提高了操作空间的舒适感;通过设置升降梯板和固定梯板,通过升降梯板的上下左右移动,再配合固定梯板的定位稳定作用,能够实现对管件的单根上移工作,从而方便了使用;通过设置防掉弧杆,防掉弧杆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利用防掉弧杆的弧度能够防止管件下料的时候滚落到底面上;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避免下料架上的管件堆积过多,造成最下面的管件因压力较大而出现变形的状况发生,从而降低了不必要的飞屏的产生,将低了制造成本;通过设置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整个过程,并配合显示面板、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监控整个生产过程,方便生产监控,进一步方便了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小占地面积;还具有加工精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清理方便、使用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加工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和噪音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料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料框的主视图;

图4是下料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6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第一冲压座,3-第一红外发射器,4-第二冲压座,5-第二红外发射器,6-冲压装置,7-移料座,8-支撑框,9-伺服电机,10-转向座,11-六轴机械手,12-红外传感器,13-上料装置,14-下料装置,15-第三红外发射器,16-第四红外发射器,18-冲压底座,19-集屑槽,20-转动杆,21-转动电机,22-冲压板,23-榫槽,24-榫块,25-冲压顶座,26-冲压液压缸,27-冲压块,28-震荡块,29-缓冲弹簧,30-定位槽,31-定位块,32-消音块,33-上料框,34-移动板,35-移动液压缸,36-升降液压缸,37-升降梯板,38-阶梯槽,39-固定梯板,40-弧形放料架,41-出管板,42-下料架,43-第一支架,44-第二支架,45-支撑杆,46-防掉弧杆,47-压力传感器,48-蜂鸣器,49-控制框,50-控制器,51-显示面板,52-第一指示灯,53-第二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休闲椅管件用全自动冲床,构成如图1至7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冲压座2;第一冲压座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器3,第一冲压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冲压座4;第二冲压座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红外发射器5,第二红外发射器5和第一红外发射器3均设置在第二冲压座4和第一冲压座2之间;所述第二冲压座4和第一冲压座2上均设置有冲压装置6,第二冲压座4和第一冲压座2之间设置有移料座7;移料座7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框8,支撑框8内设置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上连接有转向座10,转向座10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六轴机械手11;转向座10一侧面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2,红外传感器12与伺服电机9电性连接;移料座7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3,另一侧设置有下料装置14;下料装置14上面向移料座7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红外发射器15;所述上料装置13上设置有面向移料座7的一侧面上第四红外发射器16。

所述冲压装置6包括冲压底座18;冲压底座18上设置有集屑槽19,集屑槽19的槽口处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转动杆20;每个转动杆20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电机21,每个转动杆20上均安装有冲压板22;每块冲压板22的一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榫槽23,另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榫块24;每相邻两块冲压板22均通过榫槽23与榫块24相互榫接;所述冲压底座18的上方设置有冲压顶座25,冲压顶座25的顶面上连接有冲压液压缸26;冲压顶座25的底面上设置有冲压块27,冲压块27内设置有震荡块28;震荡块28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29,每个缓冲弹簧29的一端均与冲压顶座2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块27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定位槽30,每个定位槽30内均设置有定位块31;每个定位块31的一端均与震荡块28的侧壁连接;所述冲压块27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消音块32;所述上料装置13包括上料框33,上料框33内设置有移动板34;移动板34的侧面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移动液压缸35,移动板34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升降液压缸36;每个升降液压缸36的端部上均安装有升降梯板37,每个升降梯板37上均设置有阶梯槽38;所述上料框33的一侧壁上对应每相邻两个升降梯板37之间的位置处均安装有固定梯板39,每个固定梯板39上也均设有阶梯槽38;每个固定梯板39的一端均连接有弧形放料架40,另一端均连接有出管板41;所述固定梯板39位于升降梯板37的升降路径上;所述阶梯槽38的高度沿着从上料框33底面到上料框33顶面的方向上依次增高;所述下料装置14包括下料架42,下料架42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支架43;第一支架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44,第一支架43与第二支架44之间连接有多条均匀分布的支撑杆45;每条支撑杆45靠近第二支架44的端部上均连接有防掉弧杆46,每个防掉弧杆46的端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7;所述下料架4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蜂鸣器48,蜂鸣器48与压力传感器4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3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44的高度,第一支架43的顶面到下料架42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防掉弧杆46的顶面到下料架42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机架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框49,控制框49内设置有控制器50;控制框49的侧面上设置有显示面板51,显示面板5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指示灯52,第一指示灯5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指示灯53;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3、第二红外发射器5、冲压装置6、伺服电机9、六轴机械手11、红外传感器12、上料装置13、下料装置14、第三红外发射器15、第四红外发射器16、显示面板51、第一指示灯52和第二指示灯53均与控制器50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控制器50采用fx2c-20mrd、cortex-r8、或cortex-m7等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所用的红外传感器12采用pis209、lhi878或se2470等型号;所用的第一红外发射器3、第二红外发射器5、第三红外发射器15和第四红外发射器16采用ir333-a、sfh484或tsal6200等型号;所用的压力传感器47采用px309-200a5v、pxm600mu-350bargv或pxm600mu-70bargv等型号。

开始工作前,先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管件放置在弧形放料架40之间,接着将整个设备连接上外部电源,使得控制器50、红外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47均全部启动;接着控制器50先控制多个移动液压缸35同时启动,移动液压缸35启动后会带动移动板34往弧形放料架40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弧形放料架40上最前端的管件滚落到多个升降梯板37之间;接着控制器50再同时控制多个升降液压缸36启动,升降液压缸36启动后会带动升降梯板37往上移动,从而使得升降梯板37的敢赌与固定梯板39的高度相同,然后控制器50控制多个移动液压缸35同时关闭,从而使得移动液压缸35带动移动板34回到初始位置,进而使得移动板34带动升降梯板37与固定梯板39平行;然后控制器50控制多个升降液压缸36同时关闭,升降液压缸36关闭后会带动升降梯板37往下移动,从而使得升降梯板37上的管件留在固定梯板39上;接着重复之前的工作,使得升降梯板37重复先往前移动,然后往上移动,接着往后移动,左后往下移动的循环工作,使得管件能够沿着固定梯板39上的阶梯槽38一步一步往上移动,从而使得管件移动到出管板41上。

但管件移动到出管板41上后,控制器50就会控制伺服电机9和第四红外发射器16同时启动,伺服电机9启动后会带动转向座10往上料框33方向转动,转向座10转动,又会带动六轴机械手11一起转动;而当红外传感器12接收到第四红外发射器16发出的红外线时,红外传感器12就会发送一个电信号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在接受到该电信号后就会控制伺服电机9停止,这时六轴机械手11正好位于出管板41的正前方;接着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正向启动,使得六轴机械手11移动到出管板41的镇上方并将出管板41上的管件抓取住;六轴机械手11抓取到管件后,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反向启动,使得六轴机械手11带动抓取住的管件从出管板41上移出,完成自动上料工作。

上料工作完成后,控制器50就会控制第一红外发射器3启动,并同时控制伺服电机9继续启动,伺服电机9启动后会带动转向座10往第一冲压座2方向移动,转向座10转动,又会带动六轴机械手11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六轴机械手11带动管件一起移动到第一冲压座2前面;而当红外传感器12接收到第一红外发射器3发出的红外线时,红外传感器12就会发送一个电信号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在接受到该电信号后就会控制伺服电机9停止,这时六轴机械手11正好位于第一冲压座2的正前方;然后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正向启动,使得六轴机械手11移动到第一冲压座2上的冲压板22的上方,并将管件放置在冲压块27的正下方,然后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反向移动,回到第一冲压座2的正前方;接着控制器控制冲压液压缸26启动,冲压液压缸26启动后会带动冲压块27往冲压板22方向移动,使得在冲压板22与冲压块27的作用下对管件的一端部进行冲孔冲压;同时在惯性的作用,震荡块28会多次撞击冲压块27,进而使得冲压块27能够一次性与冲压板22对管件进行多次冲孔冲压,进而提高了加工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当冲孔冲压完成后,控制器50先控制冲压液压缸26关闭,冲压液压缸26关闭后会带动冲压块27往冲压板22的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冲压板22与冲压块27将管件松开,接着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再次正向启动一定的时间,使得六轴机械手11将管件再次抓取住,时间到后又控制六轴机械手11反向启动,使得六轴机械手11能够将管件从第一冲压座2上移出,完成第一次冲孔冲压。

接着控制器50就会控制第二红外发射器5启动,并同时控制伺服电机9继续启动,伺服电机9启动后会带动转向座10往第二冲压座4方向移动,转向座10转动,又会带动六轴机械手11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六轴机械手11带动管件一起移动到第二冲压座4前面;而当红外传感器12接收到第二红外发射器5发出的红外线时,红外传感器12就会发送一个电信号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在接受到该电信号后就会控制伺服电机9停止,这时六轴机械手11正好位于第二冲压座4的正前方;然后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正向启动,使得六轴机械手11移动到第二冲压座4上的冲压板22的上方,并将管件放置在冲压块27的正下方,然后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反向移动,回到第二冲压座4的正前方;接着控制器控制冲压液压缸26启动,冲压液压缸26启动后会带动冲压块27往冲压板22方向移动,使得在冲压板22与冲压块27的作用下对管件的另一端部进行冲孔冲压;同时在惯性的作用,震荡块28会多次撞击冲压块27,进而使得冲压块27能够一次性与冲压板22对管件进行多次冲孔冲压,进而提高了加工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当冲孔冲压完成后,控制器50先控制冲压液压缸26关闭,冲压液压缸26关闭后会带动冲压块27往冲压板22的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冲压板22与冲压块27将管件松开,接着控制器50控制六轴机械手11再次正向启动一定的时间,使得六轴机械手11将管件再次抓取住,时间到后又控制六轴机械手11反向启动,使得六轴机械手11能够将管件从第二冲压座4上移出,完成第二次冲孔冲压。

最后,控制器50控制第三红外发射器15启动,并同时控制伺服电机9继续启动,伺服电机9启动后会带动转向座10往下料架42方向移动,转向座10转动,又会带动六轴机械手11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六轴机械手11带动管件一起移动到下料架42前面;当红外传感器12接收到第三红外发射器15发出的红外线时,红外传感器12就会发送一个电信号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在接受到该电信号后就会控制伺服电机9停止,这时六轴机械手11正好位于下料架42的正前方,这时控制器50就会控制六轴机械手11正向启动一定的时间,使得六轴机械手11将管件放置在支撑杆45上,因为第一支架43的高度高于第二支架44的高度,使得支撑杆45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支撑杆45上的管件能够自动沿着支撑杆45往第二支架44方向滚落,并被防掉弧杆46挡住,从而完成工作。

当下料架42上堆积的管件中最上方的管件与防掉弧杆46顶面上的压力传感器47接触,使得压力传感器47检测到压力值,这时压力传感器47就会发送一个电信号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就会判定管件过多,同时控制蜂鸣器48启动,已提醒操作者进行处理;当需要对冲压板22上的废屑进行处理时,只要需要控制转动电机21正向启动,转动电机21启动后会带动转动杆20顺时针转动,转动杆20转动又会带动冲压板22转动,从而使得每相邻两块冲压板22上的榫块24与榫槽23分离,使得冲压板2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进而就能能够使得冲压板22上的废屑自动的掉落到集屑槽19内,清理完成后,在控制转动电机21反向启动,转动电机21启动后会带动转动杆20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每相邻两块冲压板22上的榫块24与榫槽23相互榫接,进而继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