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9886发布日期:2020-09-04 12:5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切割工具越来越普及在各个领域中,如切割工具应用在电网领域。一般情况下,市面上出现了用于切割形成小型物体的切割工具,具体地,切割工具用于切割形成密封胶圈、垫圈或其他薄型物体。

然而,市面上的切割工具只能切割形成圆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对于一些特性设备,可能需要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而此时市面上的切割工具是无法切割形成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只能依靠人工采用剪刀裁剪,工作效率低,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切割工具,能够切割形成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工作效率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切割工具,包括:支撑板,其底部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脚,其中所述支撑板中设有收容通孔;丝杆,其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第一滑动块,设有第一开孔,其中所述丝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开孔中,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动块在所述丝杆上滑动;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滑动块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丝杆垂直设置;第二滑动块,设有第二开孔,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开孔中,以使得所述第二滑动块在所述第一滑动杆上滑动;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上方,且处于所述支撑板的收容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底部设有刀头,其中所述刀头呈圆锥状,且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置孔以及插设在所述第一卡置孔内且用于卡置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一卡置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杆靠近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置孔,且所述第一滑动杆靠近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另一端还设有插设在所述第二卡置孔内且用于卡置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二卡置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块设有处于所述第一开孔下方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的第三开孔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卡置孔对应的第三卡置孔,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还设有插设在所述第三卡置孔和所述第二卡置孔内的第三卡置杆。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滑动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开孔,其中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第四开孔中;第三滑动块,设有第五开孔,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杆穿设在所述第五开孔中;支撑框条,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另一端处于所述支撑板的收容通孔内;转动杆,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条的另一端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动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滑动块设有与所述第五开孔连通且与所述第四开孔对应的第四卡置孔,所述第三滑动块还设有穿设在所述第四卡置孔和所述第四开孔内的第四卡置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条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的第一竖直杆、与所述第一竖直杆连接的水平杆以及与所述水平杆连接的第二竖直杆,其中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杆远离所述水平杆的一端的底部,且所述第二竖直杆处于所述支撑板的收容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杆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水平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水平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比所述支撑脚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切割工具包括:支撑板,其底部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脚,其中支撑板中设有收容通孔;丝杆,其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第一滑动块,设有第一开孔,其中丝杆穿设在第一开孔中,以使得第一滑动块在丝杆上滑动;第一滑动杆,与第一滑动块连接,以跟随第一滑动块滑动,其中第一滑动杆与丝杆垂直设置;第二滑动块,设有第二开孔,其中第一滑动杆穿设在第二开孔中,以使得第二滑动块在第一滑动杆上滑动;支撑杆,设置在第二滑动块的上方,且处于支撑板的收容通孔内;其中,第二滑动块的底部设有刀头,其中刀头呈圆锥状,且第一滑动杆远离第一滑动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置孔以及插设在第一卡置孔内且用于卡置第二滑动块的第一卡置杆。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切割工具能够切割形成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工作效率高,同时还能切割形成圆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具有多种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切割工具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切割工具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切割工具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切割工具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切割工具,其包括支撑板10、丝杆11、第一滑动块12、第一滑动杆13、第二滑动块14和支撑杆15。

支撑板10的底部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脚。优选地,支撑脚为弹簧,使得支撑脚具有缓冲力。

支撑板10呈矩形状,多个支撑脚包括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0的四个角部的底部的第一支撑脚101、第二支撑脚102、第三支撑脚103和第四支撑脚104。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1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圆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中设有收容通孔105。优选地,收容通孔105设置在支撑板10的中心部。

丝杆11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优选地,丝杆11处于支撑板10的一边缘的下方,且丝杆11与支撑板10的一边缘平行设置。

应理解,丝杆11与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螺纹连接的,使得丝杆11可拆卸设置。具体地,第一连接杆111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连接杆112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孔,丝杆1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

第一滑动块12设有第一开孔,其中丝杆11穿设在第一开孔中,以使得第一滑动块12在丝杆11上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丝杆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其中第一滑动块12设置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使得第一滑动块12只能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丝杆11上滑动。应理解,由于丝杆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因此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母和/或第二螺母,以改动第一螺母和/或第二螺母在丝杆11上的位置,以改变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距离,以改变第一滑动块12在丝杆11上的移动距离。

第一滑动杆13与第一滑动块12连接,以跟随第一滑动块12滑动。优选地,第一滑动杆13与丝杆11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块12设有处于第一开孔下方且用于收容第一滑动杆13的另一端的第三开孔以及与第三开孔连通且与第二卡置孔132对应的第三卡置孔,其中第一滑动块12还设有插设在第三卡置孔和第二卡置孔132内的第三卡置杆121。应理解,第一滑动块12的第三开孔处于第一滑动块12的第一开孔的下方,因此第一滑动杆13所处的水平面比丝杆11所处的水平面低。

第二滑动块14设有第二开孔,其中第一滑动杆13穿设在第二开孔中,以使得第二滑动块14在第一滑动杆13上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杆13远离第一滑动块12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置孔以及插设在第一卡置孔内且用于卡置第二滑动块14的第一卡置杆131。应理解,由于第二滑动块14可以在第一滑动杆13上滑动,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卡置杆131卡住的第二滑动块14不从第一滑动杆13中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杆13靠近第一滑动块12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置孔132,且第一滑动杆13靠近第一滑动块12的另一端还设有插设在第二卡置孔132内且用于卡置第二滑动块14的第二卡置杆133。应理解,由于第二滑动块14可以在第一滑动杆13上滑动,因此可以通过第二卡置杆133卡住第二滑动块14无法继续往第一滑动块12方向移动。

应理解,在第一滑动杆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置杆131和第二卡置杆133,使得第二滑动块14只能在第一卡置杆131和第二卡置杆133之间的第一滑动杆13上移动,从而限定了第二滑动块14的滑动距离。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滑动杆13靠近第一滑动块12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置孔132,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卡置杆133插设在不同位置的第二卡置孔132内,以改变第二滑动块14在第一滑动杆13上的移动距离。

支撑杆15设置在第二滑动块14的上方,且支撑杆15处于支撑板10的收容通孔105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块14的底部设有刀头141,以通过刀头141切割物体(如密封胶圈或垫圈)。应理解,由于第二滑动块14可以在第一滑动杆13上滑动,而支撑杆15设置在第二滑动块14的上方,因此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手握支撑杆15以带动第二滑动块14在第一滑动杆13上滑动,以通过第二滑动块14的刀头141切割处于刀头141下方的物体。

优选地,刀头141呈圆锥状。

在本实施例中,刀头141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比支撑脚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高。应理解,在切割密封胶圈或垫圈时,将原材料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此时支撑脚支撑在原材料上,而刀头141并未与原材料接触,只有在工作人员用力挤压支撑板10时,才使得刀头141与原材料接触,此时放方便切割。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新型切割工具能够切割形成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具体地:

将第一滑动块12靠近第一螺母设置,将第二滑动块14靠近第一滑动块设置,此时可以将密封胶圈或垫圈的将原材料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工作人员用于挤压支撑板10使得刀头141与原材料接触,此时工作人员握住支撑杆15以带动第二滑动块14沿第一滑动杆13滑动以切割原材料,此时第一滑动块12和第一滑动杆13是固定不动的;当第二滑动块14滑动至第一卡置杆131时,第一卡置杆131卡置第二滑动块14无法继续往前移动;然后将支撑杆15朝第二螺母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滑动块12、第一滑动杆13和第二滑动块14同步朝向第二螺母方向移动;当第一滑动块12移动至第二螺母时,再将第二滑动块131沿第二卡置杆133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滑动块12和第一滑动杆13是固定不动的;当第二滑动块131移动至第二卡置杆133时,再将支撑杆15朝第一螺母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滑动杆13、第二滑动块14和第一滑动块12同步朝向第一螺母方向移动,当第一滑动块12滑动至第一螺母位置时即完成切割,此时切割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呈矩形状。

另外,可以旋转第一螺母和/或第二螺母以实现改变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的边长的长度,还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卡置杆133在第一滑动杆13上的位置以改变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的另一边长的长度。

进一步的,该新型切割工具还包括第二滑动杆16、第三滑动块17、支撑框条18和转动杆19。应理解,第二滑动杆16、第三滑动块17、支撑框条18和转动杆19设置在该新型切割工具上时也是不影响该切割工具切割矩形状的物体的。

第二滑动杆16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开孔161,其中支撑杆15穿设在第四开孔161中。

第三滑动块17设有第五开孔,其中第二滑动杆16穿设在第五开孔中。

支撑框条18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板15的顶部,支撑框条18另一端处于支撑板10的收容通孔105内。具体地,支撑板15的顶部设有凸起柱,支撑框条18的一端设有用于收容凸起柱的收容凹孔,使得支撑框条18的一端可以沿着凸起柱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条18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板10的顶部的第一竖直杆、与第一竖直杆连接的水平杆以及与水平杆连接的第二竖直杆,其中转动杆19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竖直杆远离水平杆的一端的底部,且第二竖直杆处于支撑板10的收容通孔105内。也就是说,第一竖直杆远离水平杆的一端的底部设有收容凹孔。

优选地,第一竖直杆与支撑板10垂直设置,水平杆分别与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垂直设置,且第一竖直杆、水平杆和第二竖直杆一体成型。

转动杆19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框条的另一端的底部,转动杆19的另一端与第三滑动块1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动块17设有与第五开孔连通且与第四开孔161对应的第四卡置孔,且第三滑动块17还设有穿设在第四卡置孔和第四开孔161内的第四卡置杆171。也就是说,当第四卡置杆171插设在第四卡置孔和第四开孔161内时,第二滑动杆16是与第三滑动块17固定连接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新型切割工具能够切割形成圆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具体地:

将第一卡置杆131或第二卡置杆133从第一滑动杆13中拆除,并将第一滑动杆13从第二滑动块14中拆除,同时将丝杆11从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中拆除,将第三卡置杆121从第一滑动块12中拆除,此时只剩下支撑框条18、与支撑框条18转动连接的第三滑动块17、穿设在第三滑动块17中的第二滑动杆16、穿设在第二滑动杆16中的支撑杆15、设置在支撑杆15下方的第二滑动块14和处于第二滑动块14下方的刀头141,如图4所示,另外将第四卡置杆171插设在第四卡置孔和第四开孔161内,此时第三滑动块17和第二滑动杆16是固定的。

随后,将密封胶圈或垫圈的将原材料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工作人员用于挤压支撑板10使得刀头141与原材料接触,此时工作人员握住支撑杆15以带动第二滑动块14以圆形转动,其中刀头141以转动杆19作为原点,以转动杆19与刀头141的距离作为半径转动,绕一圈从而实现切割形成圆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另外,可以将支撑杆15插在第二滑动杆16的不同位置的第四开孔161以实现改变半径。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卡置孔和卡置杆是紧密连接的,可以通过人为将卡置杆插设在卡置孔内,也可以通过人为将卡置杆从卡置孔中拔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切割工具具有多种功能,能够切割形成矩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还能切割形成圆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所需形状的密封胶圈或垫圈,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