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0141发布日期:2020-09-01 17:4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直径6mm及6mm以上钢筋制造经纬网片的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筋网片大多只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该网片的经丝和纬丝分别位于网片的两面,其强度也由经丝和纬丝交叉点的焊接强度来决定,在不均衡受力的情况下,其焊接点极易被扯开,无法保证钢筋网片抗拉强度。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钢筋经纬网片是运用平纹编织法编织成型,再进行焊接固定的金属网,该钢筋经纬网片在生产过程中,因其原材料是直径6mm及6mm以上的钢筋或钢条,现有的金属网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已无法完成上述钢筋经纬网片的编织成型,导致上述钢筋经纬网片的编织成型大多还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在申请号为cn201810457150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金属网加工装置,该金属网加工装置通过编织模块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使经丝形成间隔排布的上凹槽以及下凹槽,(如图1所示)然后纬丝100可以穿过各个经丝200的凹槽,使经丝200和纬丝100形成编织结构;但此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如经丝200上形成的凹槽直径较小,会导致纬丝100难以插入,甚至无法插入,进而影响生产效率;2、如经丝200上形成的凹槽直径较大,会导致经丝200与纬丝100交叉点留有间隙,进而使经丝200和纬丝100的交叉点无法完全接触,不便于后续的焊接固定,进而影响经纬网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该编织装置在使用直径6mm及6mm以上钢筋编织钢筋经纬网时,其纬丝间隔排列固定,经丝通过压辊形成间隔排布的弯曲部后,逐一穿在纬丝上,使经丝与纬丝形成平纹编织的网状结构。

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包括:包括:经丝压弯机构、编织工位、焊接机构,所述经丝压弯机构位于编织工位前端,焊接机构位于编织工位末端;

所述经丝压弯机构包括:上压辊、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及下压辊外周测均具有多条轴向的半圆形凹槽,该半圆形凹槽内还具有使经丝挤压后形成多个间隔排布的半圆形上凹槽和半圆形下凹槽的凸起和凹槽;

所述编织工位包括:依序设置的经丝对中定位机构、经丝推送机构、纬丝夹持机构、纬丝支撑机构。

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直径大的a组扇形支撑部支撑纬丝时,使纬丝没有夹持固定的前端向上抬起,进而使纬丝方便的插入经丝上压弯形成的半圆形下凹槽内,同时,相邻支撑轮的b组扇形支撑部支撑纬丝时,纬丝保持在水平状态,利于伸缩定位杆推升的经丝上压弯形成的半圆形上凹槽定位,进而便于经丝上压弯形成的半圆形上凹槽与纬丝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经丝插入纬丝。

2、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根经丝穿入纬丝后,需要越过支撑轮继续后移才能到达设定的位置,在此过程中,经丝会抵在支撑轮外周侧上的半圆形槽口一侧壁面推动支撑轮朝向纬丝夹持固定的后端方向旋转,此时,半圆形槽口形成的空间会容纳经丝,使经丝可以轻松的越过支撑轮,越过并继续后移的经丝推动支撑轮旋转,使支撑轮上的原先向上对纬丝形成支撑的扇形支撑部旋转脱离,由相邻的一个扇形支撑部旋转至向上的位置,对纬丝形成支撑。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可全自动完成钢筋经纬网编织焊接成型的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钢筋经纬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织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织工位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织工位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轮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支撑轮分为两组交错排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包括:经丝压弯机构1、编织工位2、焊接机构3,所述经丝压弯机构1位于编织工位2前端,焊接机构3位于编织工位2末端;

如图2所示,所述经丝压弯机构1包括:上压辊11、下压辊12,所述上压辊11及下压辊12外周测均具有多条轴向的半圆形凹槽13,该半圆形凹槽13内还具有使经丝挤压后形成多个间隔排布的半圆形上凹槽和半圆形下凹槽的凸起和凹槽;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编织工位2包括:依序设置的经丝对中定位机构21、经丝推送机构22、纬丝夹持机构23、纬丝支撑机构24;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经丝对中定位机构21包括:承接对中斜板211、伸缩定位杆212,所述承接对中斜板211向上的一端靠近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交接点下方,其向下的一端靠近经丝推送机构22设置,该承接对中斜板211沿两侧边还具有两块随承接对中斜板211倾斜的对中板2111,该两块对中板2111向上的一端相对的一侧均呈斜面设置,所述伸缩定位杆212设置有多个,该多个伸缩定位杆212均由气缸驱动呈交替伸缩;交替伸缩的多个伸缩定位杆212,其向上抬升的几个伸缩定位杆212会抵在一根经丝200上形成半圆形上凹槽内,实现经丝200的定位,其向上抬升的几个伸缩定位杆212在上升到设定位置时,其向上抬升的几个伸缩定位杆212的上端与夹持固定的纬丝100上端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经丝推送机构22包括:链式输送带221、活动推板222,所述链式输送带221设置有三条,该三条链式输送带221均一端靠近伸缩定位杆212,另一端沿固定夹持后的纬丝100下方延伸靠近纬丝夹持机构23,所述活动推板222设置有多个,均分别呈间隔排布设置在三条链式输送带221上;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纬丝夹持机构23位于编织工位2末端,用于把经过调直截断的纬丝100并排间隔排列,并沿纬丝100末端进行夹持固定;

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纬丝支撑机构24位于包括:中轴241、支撑轮242,所述支撑轮242设置有多个,呈等距间隔套装在中轴241上,该支撑轮242沿外周侧具有环形凹槽2421,该支撑轮242通过环形凹槽2421卡抵在纬丝下侧形成支撑定位,该支撑轮242外周侧沿轴向等距开设有四个半圆形槽口2422,该四个半圆形槽口2422把支撑轮242的外周侧等分为四个扇形支撑部2423,该四个扇形支撑部2423位于支撑轮242一条直径上的两个为一组,形成a、b两组,其中a组直径大于b组直径,相邻的两个支撑轮242的a组扇形支撑部2423与b组扇形支撑部2423呈交错设置;当直径大的a组扇形支撑部2423支撑纬丝100时,使纬丝100没有夹持固定的前端向上抬起,进而使纬丝100方便的插入经丝200上压弯形成的半圆形下凹槽内,同时,相邻支撑轮242的b组扇形支撑部2423支撑纬丝100时,纬丝100保持在水平状态,利于伸缩定位杆212推升的经丝200上压弯形成的半圆形上凹槽定位,进而便于经丝200上压弯形成的半圆形上凹槽与纬丝100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经丝200插入纬丝100;当第一根经丝200穿入纬丝100后,需要越过支撑轮242继续后移才能到达设定的位置,在此过程中,经丝200会抵在支撑轮242外周侧上的半圆形槽口2422一侧壁面推动支撑轮242朝向纬丝100夹持固定的后端方向旋转,此时,半圆形槽口2422形成的空间会容纳经丝200,使经丝200可以轻松的越过支撑轮242,越过并继续后移的经丝200推动支撑轮242旋转,使支撑轮242上的原先向上对纬丝100形成支撑的扇形支撑部2423旋转脱离,由相邻的一个扇形支撑部2423旋转至向上的位置,对纬丝100形成支撑;

如图2所示,所述焊接机构3由多个电焊机31及活动支架32构成,所述活动支架32横向架设在纬丝100上方,并可沿纬丝100轴向进行移动,该多个电焊机31对应纬丝100呈间隔排列设置在活动支架32一侧;沿纬丝100轴向进行移动的焊接机构3可以在第一根经丝200穿入到位后,就进行焊接作业,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在本技术方案中,摒弃了现有的钢筋经纬网编织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多根经丝200同时弯曲成型并定位、纬丝100插入的编织手段,采用多根纬丝100一端定位夹持、经丝200逐一弯曲成型并插入的编织手段;本技术方案中的经丝200在插入纬丝100时,纬丝100没有夹持固定的前端可以通过纬丝支撑机构24进行水平高度调整,使经丝200可以方便快速的插入,可有效避免因经丝200上压弯形成的凹槽直径较小或形变,导致纬丝100难以插入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为了便于纬丝100插入,把经丝200上压弯形成的凹槽直径加大,而导致经丝200与纬丝100交叉点存在间隙,不便于后续的焊接固定,进而影响经纬网强度的问题;需要提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筋经纬网片加工设备的编织装置,可全自动完成钢筋经纬网编织焊接成型的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