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瓶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5518发布日期:2020-09-08 14:4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瓶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容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瓶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瓶是指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或隔绝外部细菌的容器,真空瓶的内容物与空气可以完全隔绝,避免产品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变质、滋生细菌,因此它普遍用于化妆品行业中用作容器,目前市场上通行的真空瓶是由一个圆柱体或椭圆体容器加一个安置在底部的活塞和瓶底盖组成,它的设计原理是在瓶体内形成真空状态,按压喷头时利用内外压差来推动瓶底的活塞前进,从而向外出液,真空瓶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安装需要通过多道工序和检测,目前的生产线常采用人工装配,人力成本较大,产量提升有效,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瓶组装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瓶组装系统,包括瓶体输送带、活塞输送带、活塞安装卡座、旋转上料压底组件、底盖输送带、底盖上料机构、半成品输送带、气密检测输送带、成品输送带,所述瓶体输送带、活塞输送带平行布置,所述活塞输送带与活塞安装卡座一直线设置,所述活塞输送带与活塞安装卡座之间设有活塞上料机构,通过所述活塞上料机构将活塞输送带上的活塞工件放置在活塞安装卡座上,所述瓶体输送带与活塞安装卡座之间设有活塞装配机构,通过所述活塞装配机构抓取真空瓶体到活塞安装卡座上装入活塞并将装好活塞的真空瓶体取回到活塞输送带上,所述旋转上料压底组件设置在瓶体输送带后道位置,所述旋转上料压底组件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上料压底组件周边沿旋转盘旋转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翻转机构、底盖输送带、底盖压紧组件、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翻转机构设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与瓶体输送带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将真空瓶体倒置放入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上,所述底盖上料机构设在第一翻转机构后道位置,所述底盖上料机构设在底盖输送带与旋转上料压底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底盖上料机构将底盖从底盖输送带抓取后安装到倒置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上的真空瓶体底部,所述底盖压紧组件设于底盖上料机构后道位置,通过所述底盖压紧组件使底盖压紧安装在真空瓶体底部,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安装在底盖压紧组件后道位置,所述半成品输送带设置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后道位置,通过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将倒置的真空瓶半成品翻转放置到半成品输送带上,所述半成品输送带、气密检测输送带、成品输送带一直线依次紧贴设置,所述半成品输送带上设有活塞压紧组件,通过所述活塞压紧组件将活塞压紧到瓶底,所述气密检测输送带上设有气密检测组件,所述气密检测组件后道设有废品出料口,所述废品出料口位置安装有废品出料组件。

所述瓶体输送带包括瓶体输送侧挡板、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瓶体输送侧挡板分别安装在瓶体输送带两侧,两块所述瓶体输送侧挡板之间形成瓶体输送通道,所述瓶体输送通道宽度只允许通过一个真空瓶体,所述瓶体输送带沿输送方向前段设有瓶体分段输送组件,所述瓶体分段输送组件包括分段气缸、分段气缸安装架,所述分段气缸安装在分段气缸安装架上,所述分段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分段插板,所述瓶体输送带沿输送方向中段设有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所述第一传感器正对于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安装,所述活塞安装卡座、活塞装配机构、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一直线设置,所述瓶体输送带尾部设有瓶体输送顶挡板,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瓶体输送带尾部位置。

所述活塞输送带包括活塞输送侧挡板、第三传感器,所述活塞输送侧挡板分别安装在活塞输送带两侧,两块所述活塞输送侧挡板之间形成活塞输送通道,所述活塞输送通道宽度只允许通过一个活塞,所述活塞输送带尾部设有活塞输送顶挡板,所述第三传感器安装在活塞输送带尾部位置,所述活塞安装卡座最高点高度与活塞输送带高度一致,所述活塞安装卡座包括活塞固定模座、活塞模座底架,所述活塞固定模座固定在活塞模座底架上,所述活塞固定模座直径与活塞内径相匹配。

所述活塞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爪安装架、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滑轨座、第一气爪座底架、第一左右运动滑轨、第一机械手气爪,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气爪安装架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滑轨座螺栓安装在第一气爪座底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滑轨座安装有第一升降滑轨,所述第一气爪安装架背部设有第一升降滑块,所述第一升降滑块与第一升降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通过第一升降滑块带动第一气爪安装架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第一气爪安装架上端设有第一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滑轨固定在第一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滑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左右运动气缸,另一端设有第一运动限位板,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所述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与第一左右运动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气缸拉动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在第一左右运动滑轨上做左右来回运动,所述第一机械手气爪安装在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下方。

所述活塞装配机构的安装高度高于活塞上料机构的安装高度,所述活塞装配机构包括第二气爪安装架、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滑轨座、第二气爪座底架、第二左右运动滑轨、第二机械手气爪,所述第二升降气缸与第二气爪安装架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滑轨座螺栓安装在第二气爪座底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滑轨座安装有第二升降滑轨,所述第二气爪安装架背部设有第二升降滑块,所述第二升降滑块与第二升降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通过第二升降滑块带动第二气爪安装架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第二气爪安装架上端设有第二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所述第二左右运动滑轨固定在第二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左右运动滑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左右运动气缸,另一端设有第二运动限位板,所述第二左右运动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所述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与第二左右运动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二左右运动气缸拉动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在第二左右运动滑轨上做左右来回运动,所述第二机械手气爪安装在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之间通过气爪加长座相连。

所述旋转上料压底组件还包括旋转盘底座、第四传感器,所述旋转盘与旋转盘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底座内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在旋转盘减速器上,所述旋转盘减速器输出端与旋转盘相连,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盘减速器带动旋转盘转动,所述旋转盘上以旋转盘中心为圆心的圆周线上均布有若干个瓶体固定座,所述瓶体固定座内设有瓶体插入孔,所述瓶体插入孔内安装有橡胶软垫,所述第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翻转机构与第二翻转机构之间的工位上,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组件安装座、第三升降气缸、第三升降滑轨座、翻转座底架、翻转连杆,所述第三升降气缸与翻转组件安装座底部相连,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第三升降滑轨座螺栓安装在翻转座底架上,所述第三升降滑轨座安装有第三升降滑轨,所述翻转组件安装座背部设有第三升降滑块,所述第三升降滑块与第三升降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三升降气缸通过第三升降滑块带动翻转组件安装座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翻转组件安装座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翻转组件安装座上方安装有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翻转连杆一端与传动齿轮相连,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机械手气爪,所述第二翻转机构与第一翻转机构结构一致。

所述底盖输送带包括底盖输送侧挡板、第五传感器,所述底盖输送侧挡板分别安装在底盖输送带两侧,两块所述底盖输送侧挡板之间形成底盖输送通道,所述底盖输送通道宽度只允许通过一个底盖,所述底盖输送带尾部设有底盖输送顶挡板,所述第五传感器安装在底盖输送带尾部位置,所述底盖上料机构与活塞上料机构结构一致,所述底盖压紧组件包括液压机、第六传感器,所述液压机上安装有第六传感器。

所述半成品输送带两侧都安装有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两段所述活动侧挡组件之间形成半成品输送通道,所述半成品输送通道只允许一个真空瓶半成品通过,所述活动侧挡组件包括侧挡安装架、螺杆安装板、螺杆,所述侧挡安装架连接在半成品输送带侧面,所述螺杆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侧挡安装架上,所述螺杆螺纹穿接在螺杆安装板上,所述螺杆一端安装有手轮,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挡板上,所述活塞压紧组件包括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活塞按压气缸,所述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横跨在半成品输送带上,所述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两端分别固定在半成品输送带两侧,所述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一侧设有瓶体定位气缸,另一侧装有第七传感器,所述瓶体定位气缸通过瓶体定位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半成品输送带上,所述瓶体定位气缸上连接有瓶体定位夹钳,所述活塞按压气缸固定安装在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上,所述活塞按压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按压杆,所述瓶体定位气缸、活塞按压气缸、第七传感器一直线设置。

所述气密检测输送带两侧也都安装有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两段所述活动侧挡组件之间形成气密检测通道,所述气密检测通道只允许一个真空瓶半成品通过,所述气密检测组件包括气密气缸安装架、气密检测气缸,所述气密检测气缸安装在气密气缸安装架上,所述气密检测气缸活塞杆下方装有气密检测套,正对于所述气密检测气缸位置安装有第八传感器,所述废品出料组件包括废品推出气缸、废品推出杆,所述废品推出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废品推出杆,所述废品推出气缸安装在气密气缸安装架上,所述废品推出气缸正对于废品出料口位置,所述废品出料口外侧放置有废品箱,所述废品推出气缸正上方位置安装有第九传感器。

所述成品输送带两侧也都安装有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两段所述活动侧挡组件之间形成成品输送通道,所述成品输送带尾部设有成品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流水线布置,各工序装备之间设置合理,装配和检测实现自动作业,合格品和废品分开收集,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抓取工序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上料机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瓶装活塞工序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装配机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上料压底组件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上料压底组件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上料工序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固定座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压紧组件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检测组件正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检测组件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废品出料组件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瓶结构图。

图中:瓶体输送带1、瓶体输送侧挡板101、瓶体输送通道102、瓶体分段输送组件103、分段气缸1031、分段插板1032、分段气缸安装架1033、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104、第一传感器105、第二传感器106、瓶体输送顶挡板107、活塞输送带2、活塞输送侧挡板21、活塞输送顶挡板22、活塞输送通道23、第三传感器24、活塞安装卡座3、活塞固定模座31、活塞模座底架32、活塞上料机构4、第一气爪安装架401、第一升降气缸402、第一升降滑块403、第一升降滑轨座404、第一升降滑轨405、第一气爪座底架406、第一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407、第一左右运动滑轨408、第一左右运动气缸409、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410、第一机械手气爪411、第一运动限位板412、活塞装配机构5、第二气爪安装架501、第二升降气缸502、第二升降滑块503、第二升降滑轨座504、第二升降滑轨505、第二气爪座底架506、第二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507、第二左右运动滑轨508、第二左右运动气缸509、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510、第二机械手气爪511、第二运动限位板512、气爪加长座513、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旋转盘底座61、旋转盘62、瓶体固定座621、瓶体插入孔622、橡胶软垫623、旋转电机63、旋转盘减速器64、第四传感器65、第一翻转机构7、翻转组件安装座701、第三升降气缸702、第三升降滑块703、第三升降滑轨座704、第三升降滑轨705、翻转座底架706、传动齿轮707、翻转气缸708、传动齿条709、翻转连杆710、第三机械手气爪711、底盖输送带8、底盖输送侧挡板81、底盖输送顶挡板82、底盖输送通道83、第五传感器84、底盖上料机构9、底盖压紧组件10、液压机111、第六传感器112、第二翻转机构11、半成品输送带12、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121、侧挡安装架1211、螺杆安装板1212、螺杆1213、手轮1214、侧挡板1215、活塞压紧组件122、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1221、瓶体定位气缸固定座1222、瓶体定位气缸1223、瓶体定位夹钳1224、第七传感器1225、活塞按压气缸1226、活塞按压杆1227、半成品输送通道123、气密检测输送带13、气密检测组件131、气密气缸安装架1311、气密检测气缸1312、气密检测套1313、废品出料口132、废品出料组件133、废品推出气缸1331、废品推出杆1332、气密检测通道134、第八传感器135、第九传感器136、废品箱137、成品输送带14、成品输送通道141、成品箱142、真空瓶15、真空瓶体151、活塞152、底盖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如图1~图17所示,一种真空瓶组装系统,包括瓶体输送带1、活塞输送带2、活塞安装卡座3、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底盖输送带8、底盖上料机构9、半成品输送带12、气密检测输送带13、成品输送带14,瓶体输送带1、活塞输送带2平行布置,活塞输送带2与活塞安装卡座3一直线设置,活塞输送带2与活塞安装卡座3之间设有活塞上料机构4,真空瓶15由真空瓶体151、活塞152、底盖153组合而成,通过活塞上料机构4将活塞输送带2上的活塞152放置在活塞安装卡座3上,瓶体输送带1与活塞安装卡座3之间设有活塞装配机构5,通过活塞装配机构5抓取真空瓶体151到活塞安装卡座3位置装入活塞152并将装好活塞的真空瓶体151再取回到活塞输送带2上,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设置在瓶体输送带1后道位置,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包括旋转盘62,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周边沿旋转盘62旋转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翻转机构7、底盖输送带8、底盖压紧组件10、第二翻转机构11,第一翻转机构7设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与瓶体输送带1之间,通过第一翻转机构7将真空瓶体151倒置放入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上,底盖上料机构9设在第一翻转机构7后道,底盖上料机构9设在底盖输送带8与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之间,通过底盖上料机构9将底盖153从底盖输送带8抓取后安装到倒置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上的真空瓶体151底部,底盖压紧组件10设于底盖上料机构9后道,通过底盖压紧组件10使底盖压紧安装在真空瓶体底部,第二翻转机构11安装在底盖压紧组件10后道工序,半成品输送带12设置在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后道位置,通过第二翻转机构11将倒置的真空瓶半成品翻转放置到半成品输送带12上,半成品输送带12、气密检测输送带13、成品输送带14一直线依次紧贴设置,半成品输送带12上设有活塞压紧组件122,通过所述活塞压紧组件122将活塞压紧到瓶底,气密检测输送带13上设有气密检测组件131,对真空瓶15的气密性做检测,气密检测组件131后道设有废品出料口132,废品出料口132位置安装有废品出料组件133,气密性不好的废品由废品出料组件133从废品出料口132推出,合格品经成品输送带14输出。

所述瓶体输送带1包括瓶体输送侧挡板101、第一传感器105、第二传感器106,瓶体输送侧挡板101分别安装在瓶体输送带1两侧,两块瓶体输送侧挡板101之间形成瓶体输送通道102,瓶体输送通道102宽度只允许通过一个真空瓶体,瓶体输送带1沿输送方向前段设有瓶体分段输送组件103,瓶体分段输送组件103包括分段气缸1031、分段气缸安装架1033,分段气缸1031安装在分段气缸安装架1033上,分段气缸1031活塞杆上连接有分段插板1032,分段气缸1031来回动作,分段插板1032间隔放行真空瓶体151通过,使真空瓶体15能等距离输送,瓶体输送带1沿输送方向中段设有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104,所述第一传感器105正对于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104安装,第一传感器105检测到真空瓶体151进入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104时活塞装配机构5动作,抓取真空瓶体151去装入活塞152,活塞安装卡座3、活塞装配机构5、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104一直线设置,瓶体输送带1尾部设有瓶体输送顶挡板107,对真空瓶体151行程限位,第二传感器106安装在瓶体输送带1尾部位置,第二传感器106检测到真空瓶体151时第一翻转机构7运动抓取。

所述活塞输送带2包括活塞输送侧挡板21、第三传感器24,活塞输送侧挡板21分别安装在活塞输送带2两侧,两块活塞输送侧挡板21之间形成活塞输送通道23,活塞输送通道23宽度只允许通过一个活塞,活塞输送带2尾部设有活塞输送顶挡板22,第三传感器24安装在活塞输送带2尾部位置,第三传感器24检测到活塞152时活塞上料机构4运动抓取,活塞安装卡座3最高点高度与活塞输送带2高度一致,活塞安装卡座3包括活塞固定模座31、活塞模座底架32,所述活塞固定模座31固定在活塞模座底架32上,所述活塞固定模座31直径与活塞内径相匹配,活塞152能套接在活塞固定模座31。

所述活塞上料机构4包括第一气爪安装架401、第一升降气缸402、第一升降滑轨座404、第一气爪座底架406、第一左右运动滑轨408、第一机械手气爪411,第一升降气缸402与第一气爪安装架401底部相连,第一升降气缸402、第一升降滑轨座404螺栓安装在第一气爪座底架406上,第一升降滑轨座404安装有第一升降滑轨405,所述第一气爪安装架401背部设有第一升降滑块403,第一升降滑块403与第一升降滑轨405相匹配,第一升降气缸402通过第一升降滑块403带动第一气爪安装架401做上下升降运动,第一气爪安装架401上端设有第一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407,第一左右运动滑轨408固定在第一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407上,第一左右运动滑轨4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左右运动气缸409,另一端设有第一运动限位板412,第一左右运动气缸409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410,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410与第一左右运动滑轨408相匹配,第一左右运动气缸409拉动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410在第一左右运动滑轨408上做左右来回运动,第一机械手气爪411安装在第一气爪滑动安装座410下方,活塞上料机构4模仿人手操作,在第三传感器24检测到活塞152时,活塞上料机构4的第一机械手气爪411下降抓取活塞152,然后上升并移动到活塞安装卡座3位置,第一机械手气爪411再次下降并松开活塞152,成功将活塞152套装到活塞固定模座31上。

所述活塞装配机构5的安装高度高于活塞上料机构4的安装高度,活塞装配机构5与活塞上料机构4在活塞安装卡座3位置有重叠,因此活塞装配机构5的安装高度应该高于活塞上料机构4的安装高度,防止两者在运动过程中互相干涉,活塞装配机构5包括第二气爪安装架501、第二升降气缸502、第二升降滑轨座504、第二气爪座底架506、第二左右运动滑轨508、第二机械手气爪511,第二升降气缸502与第二气爪安装架501底部相连,第二升降气缸502、第二升降滑轨座504螺栓安装在第二气爪座底架506上,第二升降滑轨座504安装有第二升降滑轨505,第二气爪安装架501背部设有第二升降滑块503,第二升降滑块503与第二升降滑轨505相匹配,第二升降气缸502通过第二升降滑块503带动第二气爪安装架501做上下升降运动,第二气爪安装架501上端设有第二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507,第二左右运动滑轨508固定在第二左右运动滑轨安装板507上,第二左右运动滑轨5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左右运动气缸509,另一端设有第二运动限位板512,第二左右运动气缸509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510,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510与第二左右运动滑轨508相匹配,第二左右运动气缸509拉动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510在第二左右运动滑轨508上做左右来回运动,第二机械手气爪511安装在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510之间通过气爪加长座513相连,活塞装配机构5的机械结构与活塞上料机构4的机械结构基本一致,由于活塞装配机构5的安装高度高于活塞上料机构4的安装高度,因此在第二机械手气爪511和第二气爪滑动安装座510之间安装了气爪加长座513,使第二机械手气爪511下降高度符合要求,活塞装配机构5的工作原理与活塞上料机构4的工作原理一致,模仿人手操作,在第一传感器105检测到真空瓶体151进入瓶体取料装入活塞工位104时活塞装配机构5动作,抓取真空瓶体151到活塞固定模座31位置下落,将真空瓶体151插入到套装了活塞152的活塞固定模座31上,因为活塞152和真空瓶体151配合较紧,活塞152与活塞固定模座31配合较松,此时第二机械手气爪511上升,活塞152因为摩檫力已经留在了真空瓶体151内,完成真空瓶体151内装入活塞152的作业,第二机械手气爪511将真空瓶体151抓回重新放置到瓶体输送带1向前输送。

所述旋转上料压底组件6还包括旋转盘底座61、第四传感器65,旋转盘62与旋转盘底座61转动连接,旋转盘底座61内安装有旋转电机63,旋转电机63输出端连接在旋转盘减速器64上,旋转盘减速器64输出端与旋转盘62相连,旋转电机63通过旋转盘减速器64带动旋转盘62转动,旋转盘62上以旋转盘62中心为圆心的圆周线上均布有若干个瓶体固定座621,瓶体固定座621内设有瓶体插入孔622,瓶体插入孔622内安装有橡胶软垫623,橡胶软垫623起到保护真空瓶体151压底盖153时不受损伤,第四传感器65安装在第一翻转机构7与第二翻转机构11之间的工位上,第四传感器65起到检测工件在经过第二翻转机构11后有无残留在旋转盘62的作用,防止第二翻转机构11失效造成工件遗留影响再次上料的情况,第一翻转机构7包括翻转组件安装座701、第三升降气缸702、第三升降滑轨座704、翻转座底架706、翻转连杆710,第三升降气缸702与翻转组件安装座701底部相连,第三升降气缸702、第三升降滑轨座704螺栓安装在翻转座底架706上,第三升降滑轨座704安装有第三升降滑轨705,翻转组件安装座701背部设有第三升降滑块703,第三升降滑块703与第三升降滑轨705相匹配,第三升降气缸702通过第三升降滑块703带动翻转组件安装座701做上下升降运动,翻转组件安装座701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齿轮707,所述翻转组件安装座701上方安装有翻转气缸708,翻转气缸708活塞杆上连接有传动齿条709,传动齿条709与传动齿轮707相啮合,翻转连杆710一端与传动齿轮707相连,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机械手气爪711,翻转气缸708带动传动齿条709,从而带动传动齿轮707转动,同时使连接在传动齿轮707的翻转连杆710翻转动作,安装在翻转连杆710上的第三机械手气爪711用于抓放工件,第二翻转机构11与第一翻转机构7结构一致,第一翻转机构7用于翻转真空瓶体151上料。

所述底盖输送带8包括底盖输送侧挡板81、第五传感器84,底盖输送侧挡板81分别安装在底盖输送带8两侧,两块底盖输送侧挡板81之间形成底盖输送通道83,底盖输送通道83宽度只允许通过一个底盖153,底盖输送带8尾部设有底盖输送顶挡板82,第五传感器84安装在底盖输送带8尾部位置,底盖上料机构9与活塞上料机构4结构一致,在第五传感器84检测到底盖153时,底盖上料机构9动作,将底盖153放置到倒置在旋转盘62上的真空瓶体151底部,底盖压紧组件10包括液压机111、第六传感器112,液压机111上安装有第六传感器112,底盖压紧组件10设在底盖上料机构9后道,当第六传感器112检测到工件时,液压机111动作,将底盖153紧压入真空瓶体151底部,第二翻转机构11设在底盖压紧组件10后道,第二翻转机构11用于将压好底盖153的半成品翻转放置到半成品输送带12上。

所述半成品输送带12两侧都安装有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121,两段活动侧挡组件121之间形成半成品输送通道123,半成品输送通道123只允许一个真空瓶半成品通过,活动侧挡组件121包括侧挡安装架1211、螺杆安装板1212、螺杆1213,侧挡安装架1211连接在半成品输送带12侧面,螺杆安装板1212固定安装在侧挡安装架1211上,螺杆1213螺纹穿接在螺杆安装板1212上,螺杆1213一端安装有手轮1214,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挡板1215上,转动手轮1214带动螺杆1213转动,从而带动侧挡板1215运动,用于调整真空瓶输送通道宽度,半成品输送带12上设有活塞压紧组件122,活塞压紧组件122包括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1221、活塞按压气缸1226,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1221横跨在半成品输送带12上,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1221两端分别固定在半成品输送带12两侧,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1221一侧设有瓶体定位气缸1223,另一侧装有第七传感器1225,瓶体定位气缸1223通过瓶体定位气缸固定座1222固定在半成品输送带12上,瓶体定位气缸1223上连接有瓶体定位夹钳1224,活塞按压气缸1226固定安装在活塞压紧气缸安装座1221上,活塞按压气缸1226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按压杆1227,瓶体定位气缸1223、活塞按压气缸1226、第七传感器1225一直线设置,当第七传感器1225检测到真空瓶15时,瓶体定位气缸1223动作,瓶体定位夹钳1224将真空瓶15夹紧定位,同时活塞按压气缸1226同步动作,活塞按压杆1227深入真空瓶15内将活塞152顶压到真空瓶15底部。

所述气密检测输送带13两侧也都安装有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12),两段活动侧挡组件121之间形成气密检测通道134,气密检测通道134只允许一个真空瓶半成品通过,气密检测组件131包括气密气缸安装架1311、气密检测气缸1312,气密检测气缸1312安装在气密气缸安装架1311上,气密检测气缸1312活塞杆下方装有气密检测套1313,正对于气密检测气缸1312位置安装有第八传感器135,真空瓶15必须保证内部密闭,不然真空瓶15会产生漏液现象,因此半成品真空瓶15必须经过气密性检测,当第八传感器135检测到半成品真空瓶15的同时,气密检测气缸1312动作,气密检测套1313密封套设在半成品真空瓶15瓶口上并向内通气进行气密性检测,废品出料组件133包括废品推出气缸1331、废品推出杆1332,废品推出气缸1331活塞杆上连接有废品推出杆1332,废品推出气缸1331安装在气密气缸安装架1311上,废品推出气缸1331正对于废品出料口132位置,废品出料口132外侧放置有废品箱137,废品推出气缸1331正上方位置安装有第九传感器136,废品出料组件133设在气密检测组件131后道,当气密性检测为废品时,废品出料组件133接受信号启动,第九传感器136检测到废品工件时,废品推出气缸1331动作,将废品从废品出料口132推出到废品箱137。

所述成品输送带14两侧也都安装有输送带活动侧挡组件121,两段活动侧挡组件121之间形成成品输送通道141,成品输送带14尾部设有成品箱142,真空瓶15合格品从成品输送带14输送掉落到成品箱142内收集。

本实用新型各工序工位间设置合理,瓶体输送带1与半成品输送带12、气密检测输送带13、成品输送带14可一直线布置,单个车间内设置多条生产线进行装配,提高产量,瓶体输送带1与半成品输送带12、气密检测输送带13、成品输送带14也可一垂直布置,装配生产线可布置在较小的厂房空间内,在产量足够的情况下,有效节约生产经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