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2490发布日期:2020-09-01 17:54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往复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往复锯。



背景技术:

往复锯作为常见的切割工具,传统的往复锯的整机设置使得整机高度过大,往复锯整机重量较大,用户长时间握持容易感觉疲惫,从而使用感较差。传统的往复锯内部元件配重不平衡,使得用户不能稳定地使用往复锯。进步的,传统的d型把手的往复锯的整机设置,电池包通常相对于锯片设置于下方,从而在切割较低位置的工件时,电池包较低的存在,容易限制锯片向下工作的最大距离,从而用户难以使用电池包切割较低位置的工件,给用户使用往复锯带来了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往复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种往复锯,包括:壳体,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和主体部;输出轴,输出轴设置于主体部内并沿着第一轴线延伸,支撑并驱动工作附件输出;电机,驱动输出轴往复运动,电机包括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电机轴;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电机和输出轴;电池包,电池包给电机供电;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电连接电池包和电机;握持部形成供握持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并在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中间形成供握持的握持孔,握持部在第二握持部下部形成用于容纳电机的容纳腔,电池包和工作附件设置在握持部下方,且电池包和工作附件沿着第一轴线上设置于壳体两端。

可选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交,且相交角度大于等于70度且小于等于110度。

可选的,第一握持部相对主体部倾斜设置,设定第一握持部在第三轴线上延伸,第三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交且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可选的,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电机轴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一轴线且经过第一端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平面;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一轴线且经过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平面,所述电机轴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磁钢和转子磁钢,所述定子磁钢和所述转子磁钢设置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所述传动轴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

可选的,传动轴和转子磁钢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的,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电机轴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对于第一轴线平行设置,传动轴被设置与第二轴线平行。

可选的,传动组件还包括偏心块和平衡块,平衡块设置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偏心块连接于第二传动齿轮。

可选的,电池包还包括接入驱动电路的连接端子,设定在电池包上其连接驱动电路的插入方向上具有穿过连接端子的电池包轴线,电池包轴线被设置与输出轴平行。

可选的,电池包还包括接入驱动电路的连接端子,设定在电池包上其连接驱动电路的插入方向上具有穿过连接端子的电池包轴线,电池包轴线被设置与输出轴相交,且相交角度大于零度小于15度。

可选的,往复锯的重心沿着第二轴线方向的投影被设置在握持部在沿着第二轴线方向的投影之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往复锯,包括握持部,且握持部下部形成用于容纳电机的容纳腔,电池包和工作附件设置在握持部下方,且电池包和工作附件设置于壳体两端,本往复锯结构更紧凑,降低了往复锯的尺寸,方便用户握持,且可以切割相对位置较低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往复锯的正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往复锯的元件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往复锯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往复锯的主体部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往复锯包括壳体100,输出轴200,电机300,传动组件400,电池包500以及驱动电路510。壳体100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110和主体部120,握持部110与主体部120连接且握持部110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0上方。进一步的,握持部110形成供握持的第一握持部111和第二握持部112,并在第一握持部111和第二握持部112中间形成供握持的握持孔,用户通过握持部110手持往复锯时,手部分穿过所述握持孔以握持第一握持部111或第二握持部112。第一握持部111和第二握持部112连接一端连接,且第一握持部111和第二握持部1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主体部120,第一握持部111和第二握持部112相交并形成一定角度。握持部110在第二握持部112下部形成用于容纳电机300的容纳腔113,主体部120形成与容纳腔113连通的安装腔,用于安装传动组件400和输出轴200。电池包500和工作附件设置在握持部110下方,且电池包500和工作附件沿着第一轴线610方向上设置于壳体100两端。将电机300相对设置在传动组件400上侧,且置于壳体100的握持部110中,从而可以使得往复锯整机更紧凑,减小了往复锯的重量和尺寸,方便用户握持使用。

电机300用于给往复锯提供动力,驱动输出轴200往复运动,电机300包括绕第二轴线620转动的电机轴310;驱动电路510连接电池包500和电机300,从而电池包500给电机300供电。电池包500还包括接入驱动电路510的连接端子,设定在电池包500上其连接驱动电路510的插入方向上具有穿过连接端子的电池包轴线640,电池包轴线640可以理解为穿过电池包500的连接端子并平行于电池包500底面的轴线,用以定义电池包500的安装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轴线640被设定与输出轴200平行,或者近似平行。特别的,在输出轴200和电池包轴线640近似平行时,电池包轴线640和第一轴线610相交但相交范围大于零度小于15度。电池包500相对设置在握持部110下方,且通过连接端子以平行于电池包轴线640的方向插入主体部120,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往复锯的高度,即往复锯在第二轴线620方向上的整机长度,且电池包500和主体部120被设置平齐,方便将往复锯放置在桌面上,提升使用往复锯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4,传动组件400连接电机300和输出轴200,从而将电机300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200。输出轴200连接工具夹头,工具夹头用于夹持工作附件如锯片,可以连接不同的工作附件以对不同的物体进行切割。具体的,输出轴200沿着第一轴线610延伸并设置于主体部120的安装腔内,工具夹头连接于输出轴200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从而在壳体100外部夹持锯片等工作附件以带动工作附件输出。

传动组件400包括传动轴410、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第二传动齿轮430,以及用于使得输出轴200往复运动的偏心块440和用于减振的平衡块450。第一传动齿轮420啮合于电机轴310,且传动轴410连接并穿过第一传动齿轮420并支撑第一传动齿轮420,传动轴410另一端连接到壳体100,或是壳体100中的齿轮箱。第二传动齿轮430与第一传动齿轮420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430上设置偏心块440,且偏心块440远离第二传动齿轮430的圆心,偏心块440上设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第二传动齿轮430上的偏心块440连接,从而使得。第二传动齿轮430未安装偏心块440的一面设有传动销,对应的输出轴200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传动销尺寸配合,并使得传动销可以在安装孔内往复滚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第二传动齿轮430以及传动轴410的传动,带动输出轴200的往复运动。

第一传动齿轮420与第二传动齿轮430在高速转动下,由于存在偏心运动,会产生较大震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第一传动齿轮420与第二传动齿轮430之间设置了平衡块450。平衡块450基本沿与输出轴200方向平行的第一轴线610方向延伸。平衡块450形成有一个通孔,并通过偏心块440连接至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第二传动齿轮430之间。当第一传动齿轮420带动第二传动齿轮430高速转动时,平衡块450能够平衡二者之间的震动,使得整个往复锯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工作。

电机300还包括转子套筒、定子磁钢以及定子线圈,转子套筒安装至电机轴310,并于电机轴310同步转动,且电机轴310两端穿过转子套筒,转子套筒上设有转子磁钢;定子磁钢至少部分设置于转子套筒内,并用于缠绕定子线圈,其中,电机轴310延伸并与传动组件400连接。转子套筒在第一轴线610上的为60mm,优选的,转子套筒在第一轴线610上的长度大于等于35mm且小于等于60mm,该尺寸的电机300可以有效缩短电机300在第一轴线610的长度,从而减小往复锯的整机体积,并使得握持部110尺寸适中,适合用户握持的人体力学。将设置于第二握持部112内的电机300尺寸设置在35mm到60mm之间,即可以有效缩减整机尺寸,并可以保证电机300的输出功率可以满足往复锯的作业需求,保证往复锯的输出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轴310和输出轴200相交,即第一轴线610和第二轴线620相交,且主体部120和输出轴200延伸方向一致,即主体部120也沿着第一轴线610延伸。进一步的,设置电机轴310和输出轴200相交且垂直或近似垂直,使得电机300相对输出轴200垂直的设置,并设置于输出轴200的上方,从而电机300设置于主体部120的上方,且与主体部120相对垂直或者相对近似垂直。因为电机300设置于壳体100的握持部110内,具体的设置于第二握持部112内,从而第二握持部112与主体部120连接的一端至少部分沿着第二轴线620的方向延伸,以放置电机300。第一轴线610和第二轴线620的相交角度大于等于70度且小于等于110度,更进一步的,第一轴线610和第二轴线620的相交角度大于等于85度且小于等于95度,从而将电机300设置在往复锯的上部,即主体部120上方。从而可以有效降低传动组件400的尺寸,并且电机300位置与握持部110部分重叠,可以有效利用往复锯的空间,进一步的缩进尺寸和重量。

进一步的,第一握持部111相对所述主体部120倾斜设置,设定第二握持部112在第三轴线630上延伸,则第三轴线630和第二轴线620相交且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持部111在第三轴线630上延伸的意思是指,定义第三轴线630为穿过第二握持部112柱体中心的中心线,且中心线分别穿过第二握持部112和第一握持部111相交的截面的中点和第二握持部112和主体部120相交的截面的中点。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111在第三轴线630上延伸的意思是指,第三轴线630为于第一握持部111其中一条壳体100侧壁平行的轴线,第一握持部111在该方向主要的延伸。特别的,第一握持部111相对握持孔的内侧使用用于控制往复锯运行的开关,开关连接入驱动电路510,并用于控制电路的开闭。用户在使用时主要握持第一握持部111,并按动设置于第一握持部111上的开关控制往复锯开启。用户握持第一握持部111,并另一只手辅助握持第二握持部112,使得往复锯整体相对水平面一定倾斜,此时工作附件如锯片处于往复锯整机最下端,从而可以更低更深入的进行切割作业,增大了往复锯的可作业范围,方便用户操作,且符合人体力学,提升操作舒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在输出轴200和电池包轴线640平行或近似平行时,电池包500相对设置在握持部110下方且靠近第一握持部111,且通过连接端子以平行于电池包轴线640的方向插入主体部120,且电池包500在第一握持部111下方沿着电池包轴线640的方向即第一轴线610延展,而电机300在第二握持部112内相对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一轴线610延展。对应的第一握持部111相对电机轴310倾斜地设置,因为电机轴310和输出轴200相对垂直或近似垂直的位置关系,第二握持部112相对输出轴200也倾斜的设置,并且第一轴线610和第三轴线630也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和电机轴310以及输出轴200的夹角对应,第一轴线610和第三轴线630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该角度的设计符合用户手握握持部110后,对应的往复锯的倾斜角度符合使用往复锯切割的需求,方便用户控制。输出轴200、电机轴310、第一握持部111形成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综上设置,使得往复锯在安装电池包500后,其重心在第一握持部111附近,并使得往复锯的重心在第二轴线620方向的投影被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10在所述第二轴线620方向的投影之内,从而往复锯在被使用时更加稳定,重心在第二轴线620方向上的投影被设置在握持部110在第二轴线620方向的投影之内,即在平齐使用往复锯时重心在重力方向上的投影在握持部110在重力方向投影之内,从而用户可以更轻松地握持使用往复锯,降低了用户的使用疲劳感。

进一步的,传动轴410被设置与第二轴线620平行或近似平行,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第二传动齿轮430相对于第一轴线610平行的设计,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电机轴310啮合,且平衡块450平行于第一传动齿轮420以及第二传动齿轮430,并设置在第一传动齿轮420和第二传动齿轮430之间,传动轴410、第一传动齿轮420、第二传动齿轮430、平衡块450紧凑且相对平行于往复锯地设置,并且相对垂直于电机300。

电机轴310沿第一轴线610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610且经过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平面;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610且经过所述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电机轴310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传动轴41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定子磁钢和所述转子磁钢设置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优选的,传动轴410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在第二轴线620方向的高度与传动轴410在第二轴线620方向的高度之比大于等于85%,从而传动轴410及其它传动元件在第一轴线610方向的高度基本重叠,且传动轴和转子磁钢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从而可以有效缩减往复锯在第二轴线620方向的尺寸,即降低往复锯的高度,从而使得传动组件400紧凑,有效降低对主体部120内的安装腔的空间大小的需求,从而降低整机尺寸。

参照图4,传动组件400的设置使得主体部120的尺寸可以降低,并可配合电池包500的尺寸。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电池包500安装连接到主体部120后,电池包500底面和主体部120底面平齐,从而往复锯还可以平齐地被放置在桌面或其它水平面上,并且在用户需要使用往复锯切割较低位置的工件时,锯片处于往复锯整机的最下端,电池包500不会干扰锯片的下移,从而使得往复锯可以适应于更低的切割位置,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