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7343发布日期:2020-10-02 08:4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冲压生产中的,对物品进行冲压时,要冲压出冲孔和切边,在冲压生产中要进行冲孔的一个工序,在冲压生产中要进行切边的一个工序,冲孔和切边是分开的两个工序,同时也要分别设计冲压冲孔模和冲压切边模,用着两套模具来分别完成这两个工序,这种生产方式增加了设备及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零部件的组装及更换,利用切边组件进行切边,利用滑块组件进行冲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板;以及固接于所述下模板上端的凸模;

其中,所述凸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可活动的切边组件;所述下模板外周设有至少一组的滑块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切边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油缸;

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固定块;

固接于所述固定块顶端的切边模刀;以及

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左右两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移动部与所述固定块相固接;

其中,所述切边模刀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凸模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固定基座;

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顶端的第二驱动油缸;

与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连接板;

可活动的贯穿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固接;以及

固接于所述连接板表面的滑块镶块及冲头;

其中,所述滑块镶块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凸模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凸模的外周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在所述凸模的外周围成一圈。

优选的是,所述挡料板一侧上端固接有吹屑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板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组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设有所述挡料板及所述凸模两者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板的顶端表面固接有至少一组的下定位柱,所述下定位柱设于所述挡料板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零部件的组装及更换,利用切边组件进行切边,利用滑块组件进行冲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隐藏挡料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凸模及切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滑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的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其包括:下模板11;以及固接于所述下模板11上端的凸模12;

其中,所述凸模1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可活动的切边组件13;所述下模板11外周设有至少一组的滑块组件14。

进一步,所述切边组件13包括:第一驱动油缸131;

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131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固定块132;

固接于所述固定块132顶端的切边模刀133;以及

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131左右两侧的传动装置134,所述传动装置134的移动部与所述固定块132相固接;

其中,所述切边模刀133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凸模12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所述驱动气缸131驱动所述固定块132延竖直方向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切边模刀133上下滑动,当所述切边模刀133向上滑动时,所述切边模刀133对工件的边料进行切除,当所述切边模刀133向下滑动时,所述切边模刀133回位。

进一步,所述滑块组件14包括:固定基座141;

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141顶端的第二驱动油缸142;

与所述第二驱动油缸142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连接板143;

可活动的贯穿所述第二驱动油缸142的传动轴146,所述传动轴14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43相固接;以及

固接于所述连接板143表面的滑块镶块144及冲头145;

其中,所述滑块镶块144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凸模12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轴146的另一端设有感应片147,所述第二驱动油缸142的表面固接有与所述感应片147相匹配的位置传感器148。

进一步,所述凸模12的外周设有挡料板15,所述挡料板15在所述凸模12的外周围成一圈。所述挡料板15可防止切除的落料四处飞溅,干扰模具的正常运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料板15的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的传感器装置18,所述传感器装置18可检测所述冲压、切边复合模具是否合模,切边、冲孔工艺是否完成。

进一步,所述挡料板15一侧上端固接有吹屑装置16。所述下模板11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组的落料孔111,所述落料孔111设有所述挡料板15及所述凸模12两者之间。所述吹屑装置16可将切除的落料吹入落料孔内,所述落料孔的开设便于对落料的收集。

进一步,所述下模板11的顶端表面固接有至少一组的下定位柱17,所述下定位柱17设于所述挡料板15拐角处。所述下定位柱17可与上模结构的上定位柱相结合,对上下模合模时进行精确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切边复合模具的下模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零部件的组装及更换,利用切边组件进行切边,利用滑块组件进行冲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