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换热器转化器人工穿管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4567发布日期:2020-07-29 02:4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换热器转化器人工穿管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管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换热器转化器人工穿管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加大了很多行业对pvc用量的需求,同时国内的pvc工业发展迅速,近几年,国内建设了许多pvc项目,氯乙烯转化器就是pvc装置中的关键设备。转化器穿管是转化器制造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每只换热管都由工人手动穿入管板中,转化器的换热管根数很多,每根换热管的重量都有几十公斤,穿管工人的工作量很大,而且转化器直径较大,但现如今穿管时工人需要搭脚手架且多人配合才能穿管,同时需要一根根的将换热管向上传递,导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大型换热器转化器人工穿管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人在穿管时需要多人配合搭架,逐根传递换热管而导致的效率低下且安全事故易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换热器转化器人工穿管台,包括可移动的基座,固定于基座上的升降机,和固定于升降机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一对引导块,两个所述引导块的两相对侧面均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朝靠近彼此的方向斜向下倾斜;所述工作台上滑动连接有一组能上下升降的升降器,且用于滑动连接的滑槽使得两个升降器能相向滑动而靠拢;所述升降器上固定有移动杆,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朝引导块所在侧设置的推杆,初始状态下推杆位于所述引导块倾斜面的上方,以使得升降器通过移动杆带动推杆下移时能与所述引导块的倾斜面接触,并且顺着倾斜面朝靠近另一推杆的方向移动;

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有顶面开设有安放换热管的凹槽的承载板;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有安装壳以驱使安装壳朝运动到预定位置的换热管的端口运动并伸入端口内,所述安装壳上设有一圈滚轮,所述安装壳内还设有将所有滚轮朝彼此远离的方向推动的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壳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驱动移动柱移动;

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位于两个承载板之间的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相对设置的承载钩,每一对相对设置的承载钩能供一根换热管安放以将换热管运输至所述预定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管依次放置在输送机上相对设置的一组承载钩内,然后升降机将基座和输送机向上方移动至换热器的穿管位置,再启动升降器使移动杆带动承载板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同时推杆与引导块的斜面相接触,使两个升降器相互靠拢,即两个承载板随着相互靠拢,一组承载板则移动至位于输送机上最上方换热管的下部时,然后升降器再向上移动,使换热管位于承载板上的凹槽内,同时通过遥控控制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伸出,使安装壳进入换热管内,滚轮则与换热管的内壁相接触轴向卡紧固定换热管,然后随着承载板通过升降器上升至管板上的穿管部位,工作人员则站在工作台上将换热管穿入管板内,如此反复地对后续换热管进行操作即可,起到了无需搭建脚手架,且通过输送机对多根换热管依次向上传递,因此只需一人穿管一人向输送机上安放换热管即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了人多拥挤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机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壳侧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从左至右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运换热管前承载板与换热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运换热管时承载板与换热管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升降机;3、工作台;4、箱体;5、升降器;6、移动杆;7、承载板;8、挡板;9、输送机;10、承载钩;11、换热管;12、电动伸缩杆;13、安装壳;14、滚轮;15、移动柱;16、推杆;17、引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换热器转化器人工穿管台,包括可移动的基座1,固定于基座1上的升降机2,和固定于升降机2上的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固定有一对引导块17,两个所述引导块17的两相对侧面均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朝靠近彼此的方向斜向下倾斜;所述工作台3上滑动连接有一组能上下升降的升降器5,且用于滑动连接的滑槽使得两个升降器5能相向滑动而靠拢;所述升降器5上固定有移动杆6,移动杆6上固定连接有朝引导块17所在侧设置的推杆16,初始状态下推杆16位于所述引导块17倾斜面的上方,以使得升降器5通过移动杆6带动推杆16下移时能与所述引导块17的倾斜面接触,并且顺着倾斜面朝靠近另一推杆16的方向移动;当升降器5上的移动杆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推杆16与引导块17的斜面相接触后,通过引导块17斜面的影响,使推杆16向下斜向移动,即两个推杆16相互靠拢,然后带动两个升降器5滑动靠拢,同时移动杆6随着变成向下斜向移动,两个承载板7同样在下移的过程中相互靠拢。

所述移动杆6的一端固定有顶面开设有安放换热管11的凹槽的承载板7;所述工作台3的上方设有挡板8,且所述挡板8与承载板7固定连接,所述挡板8内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固定有安装壳13以驱使安装壳13朝运动到预定位置的换热管11的端口运动并伸入端口内,所述安装壳13上设有一圈滚轮14,所述安装壳13内还设有将所有滚轮14朝彼此远离的方向推动的移动柱15,所述移动柱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壳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驱动移动柱15移动;

所述工作台3上固定有位于两个承载板7之间的输送机9,所述输送机9的输送带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相对设置的承载钩10,每一对相对设置的承载钩10能供一根换热管11安放以将换热管11运输至所述预定位置。当输送机9上的每一对承载钩10上都放置有换热管11后,输送机9将位于最上方承载钩10上的换热管11移动至预定位置,即输送机9内输送带能向上输送到的最高点,然后输送机9暂停运行,待承载板7将换热管11取出后,输送机9继续运行。

如上述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换热管11依次放置在输送机9上相对设置的一组承载钩10内,然后升降机2将基座1和输送机9向上方移动至换热器的穿管位置,再启动升降器5使移动杆6带动承载板7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同时推杆16与引导块17的斜面相接触,使两个升降器5相互靠拢,即两个承载板7随着相互靠拢,一组承载板7则移动至位于输送机9上最上方换热管11的下部时,然后升降器5再向上移动,使换热管11位于承载板7上的凹槽内,同时通过遥控控制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伸出,使安装壳13进入换热管11内,滚轮14则与换热管11的内壁相接触轴向卡紧固定换热管11,然后随着承载板7通过升降器5上升至管板上的穿管部位,工作人员则站在工作台上将换热管11穿入管板内,如此反复地对后续换热管11进行操作即可。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壳13呈一个正方形框状结构,所述滚轮14环绕设置在安装壳13内并能沿垂直于安装壳13各个侧壁的方向滑动出安装壳13之外,每个滚轮14均安装在一根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朝安装壳13内的中心位置处延伸并与所述移动柱15的圆锥面相接触,以使得所有滑杆环绕移动柱15而成环形阵列布置,所述移动柱15在轴向移动的时候因为滑杆与圆锥面接触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地使得所有滚轮14同步伸出/退回安装壳13,且所述滚轮14伸出安装壳13时其滚轮14至少可以伸出至与换热管11内壁接触、压紧的位置。可以根据每批换热管11不同的直径,通过扭动螺杆使移动柱15移动后,调整滚轮14露在安装壳13外面的高度,适用于固定各种直径不同的换热管11。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工作台3的侧面固定有用于装水来增加重量的箱体4。可以通过向箱体4内注水,增加工作台3一侧的重量,当工作台3另一侧输送机9上放置换热管11后,可以使两侧的重量相较于平等。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杆6和承载板7的连接处固定有增加牢固性的加强块,且所述移动杆6上固定有一组与承载板7相固定的固定杆。加强块可以增加移动杆6和承载板7连接的稳固性,同时固定杆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移动杆6和承载板7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机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减轻自身重量的穿孔。穿孔的设置,可以减轻输送机9的重量,避免输送机9自身重量过重。

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工作台3上固定有防护栏,且所述防护栏上开设有用于供移动杆6上下移动的开槽。防护栏可以将工作台3上的工作人员挡住,增加安全性,同时开槽的设置,避免影响移动杆6的上下移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