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缸加工用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5972发布日期:2020-08-14 19:2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塞缸加工用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活塞缸加工用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此活塞缸为一不规则的中空结构,包括底座1、主缸体101、副缸体102,主缸体101两端的截面为大小不同的圆形,主缸体1的空腔为逐渐变化的阶梯型,主缸体101横截面积较大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主缸体101横截面较大一端的圆周设有若干定位孔104,副缸体102的长度中心穿过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底座1设有呈三角分布的三个固定孔103;此活塞缸一般通过浇铸加工而成,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精密成型加工,为方便对活塞缸的两端进行精密加工,因此需要设计适宜的工装夹具将活塞缸夹起固定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加工。

目前,公告号为cn2030625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缸径活塞环锥面加工工装夹具,包括芯轴、滑移套、定位套、定位板以及压板;所述的芯轴上设置有一条用于限定滑移套滑动位移的螺旋槽,芯轴与滑移套通过定位销相连接,定位销的一端位于芯轴的螺旋槽内;定位套与滑移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定位板固定安装在芯轴上,芯轴靠近定位板端设置有用螺栓连接的压板。

这种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将所需加工的活塞环夹持及固定的问题,但是其采用螺栓与定位销轴等固定方式,在固定活塞环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定位套旋入,装入活塞环,压板放入,螺母压紧。拆卸活塞环时,将定位套旋出,砂轮磨削,松开压紧螺母,取出压板,然后取出活塞环。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及其繁琐,大大降低了活塞环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缸加工用工装夹具,具有将活塞缸快速固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活塞缸加工用工装夹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支撑部与夹持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固定孔的下方,所述夹持部夹持在底座上;

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的限位座、固定连接在限位座上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设在固定孔中;

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支撑块内部的液压缸、连接在液压缸的输出轴一端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在伸缩杆远离液压缸一端的连接板以及铰接在连接板两端的l形压板,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所述l形压板的竖直段与连接板铰接,所述l形压板的水平段抵触在底座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缸上的固定孔穿套在限位柱上,固定孔的外边缘抵触在限位座上,实现从底座一侧支撑活塞缸;调节l形压板压紧在底座上的非加工处,液压缸向下运动带动伸缩杆向下收缩,l形压板一端抵紧在底座上,可从底座的另外一侧实现对活塞缸压紧。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部与夹持部的设置,具有将活塞缸快速固定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在主缸体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穿套在主缸体的空腔内,同时向空腔内延伸一定深度,可对缸体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活塞缸在支撑座上的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台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穿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定位台与支撑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定位螺栓插入支撑座内并拧紧,提高了定位台与支撑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支撑块与支撑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紧螺栓与支撑座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支撑块的定位,防止支撑块滑动,造成加工过程中活塞缸的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伸缩杆滑动穿设在定位套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套对伸缩杆的滑动起到限位的作用,降低伸缩杆的滑动方向偏斜造成l形压板从活塞缸的底座上偏斜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穿设在副缸体空腔内的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柱穿套在副缸体的空腔内,实现对副缸体的支撑定位,提高了活塞缸在支撑座上的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靠近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设在支撑座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柱固定支撑柱与支撑座的相位位置,实现支撑柱稳定地支撑在副缸体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远离限位座的一端设置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对限位柱穿套在固定孔内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活塞缸快速地穿套在限位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l形压板的一端设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l形压板与底座上非加工处之间的摩擦力,使l形压板稳定的按压在底座上,从而实现对活塞缸的位置的固定,同时防滑垫的设置可对活塞缸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按压过程中对活塞缸造成机械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部及夹持部的设置,利用支撑部支撑在底座的下方,夹持部压紧在底座的上方,两者配合实现对活塞缸位置的快速固定;

2.定位台的设置,穿套在主缸体的空腔内,对主缸体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活塞缸在支撑座上的位置稳定性;

3.防滑垫的设置,增大了l形压板与底座上非加工处的摩擦力,使l形压板稳定地压紧底座上,降低活塞缸在支撑座表面发生歪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活塞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主缸体;102、副缸体;103、固定孔;104、定位孔;2、支撑部;21、支撑块;211、定位套;22、限位座;23、限位柱;3、夹持部;31、液压缸;32、伸缩杆;33、连接板;34、l形压板;4、定位台;41、定位座;42、定位柱;5、限位孔;6、定位螺栓;7、连接孔;8、锁紧螺栓;9、倒角;10、支撑柱;11、固定柱;12、防滑垫;13、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活塞缸加工用工装夹具,如图2和3所示,包括支撑座13,支撑座13上设有支撑部2与夹持部3,支撑部2设置在固定孔103的下方,夹持部3夹持在底座1上,夹持部3沿底座1设有三个,分别对应夹持在固定孔103的一侧。

如图2和3所示,支撑部2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3上的支撑块21(支撑块21与支撑座13一体成型)、焊接在支撑块21上的限位座22、焊接在限位座22上的限位柱23,限位柱23穿设在固定孔103中,限位柱23远离限位座22的一端设置倒角9。

如图3所示,夹持部3包括设置于支撑块21内部的液压缸31、与液压缸31的输出轴一端连接的伸缩杆32、焊接在伸缩杆32远离液压缸31一端的连接板33以及铰接在连接板33两端的l形压板34。伸缩杆32沿竖直方向,支撑块21上焊接有定位套211,伸缩杆32滑动穿设在定位套211中,定位套211对伸缩杆32的滑动起到限位的作用。伸缩杆32在液压缸31的驱动下上下运动,l形压板34的竖直段与连接板33铰接,l形压板34的水平段抵触在底座1的表面,l形压板34的水平段铰接有防滑垫12。

如图2和3所示,首先将活塞缸的固定孔103穿套在限位柱23上,限位柱23一端的倒角9可提高活塞缸穿入的便捷性,从而实现对活塞缸的快速支撑;之后调节l形压板34压覆在底座1上的非加工处,液压缸31向下运动带动伸缩杆32向下运动,直到l形压板34远离连接板33的一端抵紧在底座1上,l形压板34上的防滑垫12增大了l形压板34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l形压板34在底座1上的位置稳定性,实现对活塞缸的快速夹持固定。

如图2和3所示,由于活塞缸的体积较大,为了减少由于支撑块21的支撑不稳定导致支撑块21上部的活塞缸偏斜的情况,所以在支撑座13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台4(定位台4与支撑座13一体成型),定位台4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座41(定位座41与定位台4一体成型),定位座41上焊接有定位柱42,定位柱42穿套在主缸体101的空腔内,同时定位柱42向空腔内延伸一定的深度,从而对缸体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如图2和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塞缸在支撑座13上的位置稳定性,支撑座13上还焊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竖直穿设在副缸体102的空腔内。在支撑柱10靠近支撑座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固定柱11与支撑柱10一体成型),固定柱11钉紧在支撑座13内,提高了支撑柱10在支撑座13上的位置稳定性,减少支撑柱10在支撑座13上发生歪斜的现象。

如图2和3所示,为了提高定位台4与支撑座13支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在定位台4上开设有限位孔5,限位孔5中穿设有定位螺栓6,定位螺栓6贯穿定位台4与支撑座13螺纹连接。定位螺栓6插入支撑座13内并拧紧,提高了定位台4与支撑座1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2和3所示,在支撑块21上开设有连接孔7,连接孔7内穿设有锁紧螺栓8,锁紧螺栓8贯穿支撑块21与支撑座13螺纹连接,利用锁紧螺栓8与支撑座13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支撑块21的定位,减少支撑块21滑动,造成加工过程中活塞缸的位置偏移的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固定孔103对应穿套在限位柱23上,固定孔103的边缘与限位座22抵触,支撑在底座1的下方,调节l形压板34压覆在底座1的非加工处,利用伸缩杆32向靠近液压缸31的一端运动,带动l形压板34抵紧在底座1的上方,利用支撑部2与夹持部3同时作用,固定活塞缸的位置。

同时,活塞缸的主缸体101对应穿设在定位柱42上,副缸体102对应穿设在支撑柱10上,进一步提高了活塞缸在支撑座13上的位置稳定性,从而实现对活塞缸的快速定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