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5788发布日期:2020-09-15 19:2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夹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长尺寸通孔时,加工方式为两端先后各加工一部分,两部分连通以达到加工出长尺寸通孔的目的。现有的夹具为一个可形变的圆筒,通过作用轴进入圆筒内,使得圆筒向外形变扩大,以填塞固定在工件先加工出的孔洞内,达到固定工件的目的。

上述传统夹具,导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两部分中心线不共线,导致先后加工出的两部分孔洞不共心,有尺寸偏差,导致工件加工不合格,导致加工次品率偏高。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工件的两端加工出的孔洞不共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的两端加工出的孔洞不共心的技术问题;达到工件两侧加工出的孔洞共心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底座;推杆,所述推杆穿设过所述底座,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直线伸缩运动,且所述推杆上具有:推杆作用面,所述推杆作用面位于推杆的侧面,为倾斜面;卡块座,所述卡块座套设在所述推杆外,且所述卡块座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卡块座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通槽;以及卡块,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卡块和所述通槽一一对应,穿设在所述通槽内,且所述卡块上具有: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对应所述推杆作用面,为倾斜面;其中,所述推杆作用面和所述第一作用面接触,并通过所述推杆使所述卡块相对于通槽向外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夹具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端,且和所述底座连接,用于和其他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具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卡块座的上方,所述导向件容置所述推杆,并通过导向件使所述推杆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件的下部卡设在卡块座内。

作为优选,所述夹具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对应所述推杆的顶部;其中,所述端盖、导向件以及卡块座配合包覆所述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夹具还包括:推座,所述推座位于所述卡块座内,且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推杆上;所述推座上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所述卡块;推座作用面,位于所述推座的内壁上,为一倾斜面;其中,所述卡块对应所述容置槽设置有导槽,通过导槽使卡块卡设在推座上;所述导槽对应推座作用面设置有第二作用面,所述推座作用面和所述第二作用面接触,并通过所述推座使所述卡块相对于通槽向内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相对于推座设置有外凸的限位部,所述推座相对于限位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卡设在限位槽上,使所述推座随推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外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块座的下端面的尺寸,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卸料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具,夹具为圆柱状,通过夹具和加工刀具调整到同一轴线上,使得工件利用先加工出的孔洞套设在夹具上后,卡块按轴线向外均匀伸出,各个卡块同时接触并固定工件的孔洞内壁,使得工件待加工的孔洞可以和先加工的孔洞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的两端加工出的孔洞不共心的技术问题;达到工件两侧加工出的孔洞共心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件,使得推杆的伸缩直线运动稳定;通过设置端盖,使得推杆被完全包覆,避免加工过程中有料屑进入推杆的运动轨迹内。保证推杆顺畅运动。

3、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推杆带动推块向外运动后,通过改变推杆的运动方向,配合推座可以带动卡块向内运动,达到卡块内缩,解除和工件卡设的状态,使得工件可以便捷的取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夹具的剖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去卡块座、导向件以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座;2、底座;21、卸料槽;3、推杆;31、限位部;32、推杆作用面;4、推座;41、容置槽;42、推座作用面;43、限位槽;44、连接孔;5、卡块座;51、通槽;6、卡块;61、第一作用面;62、导槽;63、第二作用面;7、导向件;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具,通过设置夹具,夹具为圆柱状,通过夹具和加工刀具调整到同一轴线上,使得工件利用先加工出的孔洞套设在夹具上后,卡块6按轴线向外均匀伸出,各个卡块6同时接触并固定工件的孔洞内壁,使得工件待加工的孔洞可以和先加工的孔洞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的两端加工出的孔洞不共心的技术问题;达到工件两侧加工出的孔洞共心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底座2、连接座1、推杆3、卡块6、推座4、导向件7以及端盖8。其中,所述端盖8、导向件7以及卡块座5配合包覆所述推杆3;所述推杆作用面32和所述第一作用面61接触,并通过所述推杆3使所述卡块6相对于通槽51向外运动。所述推座作用面42和所述第二作用面63接触,并通过所述推座4使所述卡块6相对于通槽51向内运动。

底座2;用来承托工件的底面。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块座5的下端面的尺寸,且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卸料槽21。

连接座1,用于和其他部件连接,如车床上的移动座;所述连接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下端,且和所述底座2螺钉连接。

推杆3,用来配合伸缩缸来控制卡块6推出。所述推杆3穿设过所述底座2,可相对于所述底座2直线伸缩运动,且所述推杆3上具有:推杆作用面32和限位部31。

具体来说,推杆3的顶端设置有一个对位孔,便于和加工刀具进行对位校准,检验夹具和加工刀具是否位于同一轴线上。

推杆作用面32,所述推杆作用面32位于推杆3的侧面,为由上向下向内倾斜的倾斜面。优先设置有六面,圆周均匀设置。

限位部31,相对于推杆3外凸设置,有边角;限位部31位于推杆作用面32的下方,优选为六角形。所述限位部31卡设在限位槽43上,使所述推座4随推杆3转动

卡块座5,用于限制卡块6的运动轨迹,同时保护推杆3,避免碎屑进入推杆3的运动轨迹内。所述卡块座5套设在所述推杆3外,且所述卡块座5和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卡块座5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通槽51。

卡块6,用来配合推杆3和推座4卡设工件。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卡块6和所述通槽51一一对应,穿设在所述通槽51内,卡块6的外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缺口。且所述卡块6上具有:第一作用面61、导槽62以及第二作用面63。

第一作用面61,所述第一作用面61对应所述推杆作用面32,为卡块6的尾部端面,为由上向下向内倾斜的倾斜面。

导槽62,内凹,配合容置槽41卡设卡块6,第二作用面63为导槽62的一侧面,倾斜状,优选第一作用面61和第二作用面63平行。

推座4,用来带动卡块6向内回缩。所述推座4位于所述卡块座5内,且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推杆3上,位于推杆作用面32的下方;所述推座4上具有:容置槽41和推座作用面42。容置槽41,所述容置槽41容置所述卡块6。推座作用面42,位于所述推座4的内壁上,为一倾斜面。

导向件7,所述导向件7位于所述卡块座5的上方,所述导向件7容置所述推杆3,并通过导向件7使所述推杆3直线运动。所述导向件7的下部卡设在卡块座5内。

端盖8,所述端盖8设置在所述导向件7上,对应所述推杆3的顶部。

工作原理:

固定工件时,卡块6外展:推杆3向下运动,推杆作用面32和所述第一作用面61接触,并通过所述推杆3使所述卡块6相对于通槽51向外运动。

接触固定是,卡块6内缩:推杆3向上运动,推座作用面42和所述第二作用面63接触,并通过所述推座4使所述卡块6相对于通槽51向内运动。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具,夹具为圆柱状,通过夹具和加工刀具调整到同一轴线上,使得工件利用先加工出的孔洞套设在夹具上后,卡块按轴线向外均匀伸出,各个卡块同时接触并固定工件的孔洞内壁,使得工件待加工的孔洞可以和先加工的孔洞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的两端加工出的孔洞不共心的技术问题;达到工件两侧加工出的孔洞共心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件,使得推杆的伸缩直线运动稳定;通过设置端盖,使得推杆被完全包覆,避免加工过程中有料屑进入推杆的运动轨迹内。保证推杆顺畅运动。

3、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推杆带动推块向外运动后,通过改变推杆的运动方向,配合推座可以带动卡块向内运动,达到卡块内缩,解除和工件卡设的状态,使得工件可以便捷的取下。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