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9403发布日期:2020-06-20 18: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螺栓是非常普遍使用的机械零件。在螺栓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为了防止螺栓生锈,在螺栓表面刷上油来隔绝空气;有时在紧固后螺栓螺纹部分裸露在外,容易沾染其他部件的润滑油。如果螺栓仅仅带有油脂并不会影响螺栓的正常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螺栓的工作环境复杂,拆装过程中螺栓上的油泥很容易沾染金属碎屑和沙子等异物,导致螺栓在螺母内卡住不动,无法进给。如果蛮力进给螺栓,异物还会破坏螺纹表面,导致螺栓连接强度降低或者滑丝。

现在螺栓的清洗通常是使用清洗剂进行清洗。这种方式清洗比较彻底,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清洗剂通常要配合水来进行使用,或者后期需要水来进行冲洗,会产生大量污水,并且大部分清洗剂都是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清洗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生锈,严重会使得螺栓直接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依靠飞轮的惯性使得螺栓旋转,能适应不同直径的螺栓,并且清理完成后能实现自动停车,通过细绳刮擦的方式清理油泥及异物,不会对螺栓造成损伤,也不会引起生锈,无需使用清洗剂,安全环保,纯机械结构,无需电能,造价低,使用成本低。

本发明所述的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垂直固定立柱,立柱上端固定螺母,螺母内配合进给螺杆,进给螺杆内端同轴固定飞轮,飞轮上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将螺栓垂直固定在飞轮圆心位置,底座上固定细绳,细绳端部固定铁块,飞轮内端面上固定磁铁,细绳绕过螺栓后铁块自然下垂。

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螺栓固定在飞轮中心位置,然后用力转动飞轮,飞轮能够储能并无需外力即可持续转动。飞轮带动螺栓转动,细绳卡入螺栓的螺纹内,随着螺栓的转动,细绳对螺纹内的油污进行清理。飞轮转动也带动进给螺杆转动,进而进给螺杆在螺母内进给,进而带动螺栓进给。由于细绳是卡在螺栓螺纹内的,螺栓在转动时细绳相当于与螺栓螺纹配合,那么细绳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而细绳下端位置是固定的,那么随着螺栓的转动细绳所匹配的螺纹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细绳的脱落。而进给螺杆带动螺栓进给,使得细绳的位置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进而防止细绳脱落,保证清洁效果。飞轮上的磁铁在刚开始转动时会吸引铁块,使得铁块摆动,这样细绳就对螺纹表面做刮擦动作,清理的更彻底。虽然随着螺栓转动磁铁离铁块会越来越远,但是铁块由于惯性会持续摆动,并且磁铁对于铁块的磁吸力依然存在,能够保证在整个清理过程中铁块持续摆动。磁铁可以选用钕铁硼磁铁,磁吸力更大。当细绳配合至螺栓末端时,铁块跌落,清理结束。

固定装置包括内螺杆,在转盘中心位置设置t形孔,内螺杆竖直设置于t形孔内,内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t形孔的上下两端,内螺杆固定在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固定在t形孔的上下两端内壁上,t形孔内配合两挤压块,两挤压块上均固定压紧片,两压紧片的压紧面呈v形并且其压紧面弯折角度为120度,两压紧片到转盘的圆心的距离相同,两挤压块上均设置螺纹孔,两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挤压块通过螺纹孔与内螺杆螺纹配合,内螺杆上部同轴固定旋钮,旋钮位于t形孔上部宽部。当旋转旋钮来带动内螺杆转动时,两挤压块的进给方向和进给量相同,在稳固夹持螺栓的同时能够保证螺栓始终处于转盘的中心位置,当转盘转动时螺栓自转而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保证细绳清理工作的进行。两压紧片的压紧面呈v形并且其压紧面弯折角度为120度,不仅适应各种尺寸的常规螺栓螺头的六边形形状,而且还可以固定螺杆等螺纹部件。清理完成后,反向旋转旋钮,两压紧片松开,取下螺栓。旋钮位于t形孔上部宽部,使得旋钮突出于飞轮外表面,方便操作旋转。

包括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翘板,翘板中部铰接在底座上,形成杠杆,翘板位于螺栓下方并且其宽度大于螺栓直径,细绳端部固定在翘板尾端,翘板首端上铰接活塞杆,活塞杆配合在滑套内,滑套固定在立柱上,活塞杆顶端固定刹车片,刹车片的位置与飞轮边缘位置对应。当细绳搭在螺栓上时,由于铁块的自重翘板尾端翘起,刹车片不与飞轮接触。当清理完成后,没有螺纹与细绳配合,细绳与螺栓脱离,铁块跌落在翘板上,并使得翘板首端翘起,进而使得刹车片紧贴飞轮边缘,使得飞轮减速并最终停止。飞轮的惯性是很大的,这样可以避免飞轮持续旋转而使得进给螺杆与螺母脱离或者螺母与飞轮直接挤压在一起导致进给螺杆损伤。清理完成后,拿下铁块,使得刹车片离开飞轮,反向旋转飞轮使其复位即可。另外,铁块落下时的撞击声还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停止飞轮。

细绳直径小于螺栓的螺距,这样细绳才能卡入螺纹内,清理才能更彻底。

细绳表面粗糙,清理效果好。

撬板边缘设置缺口,细绳端部固定阻挡物,直接将细绳卡入缺口即可。铁块上固定挂环,细绳系在挂环上,这样方便更换细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飞轮带动螺栓转动,细绳卡入螺栓的螺纹内,随着螺栓的转动,细绳对螺纹内的油污进行清理。飞轮转动也带动进给螺杆转动,进而进给螺杆在螺母内进给,进而带动螺栓进给。由于细绳是卡在螺栓螺纹内的,螺栓在转动时细绳相当于与螺栓螺纹配合,那么细绳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而细绳下端位置是固定的,那么随着螺栓的转动细绳所匹配的螺纹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细绳的脱落。而进给螺杆带动螺栓进给,使得细绳的位置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进而防止细绳脱落,保证清洁效果。飞轮上的磁铁在刚开始转动时会吸引铁块,使得铁块摆动,这样细绳就对螺纹表面做刮擦动作,清理的更彻底。虽然随着螺栓转动磁铁离铁块会越来越远,但是铁块由于惯性会持续摆动,并且磁铁对于铁块的磁吸力依然存在,能够保证在整个清理过程中铁块持续摆动。磁铁可以选用钕铁硼磁铁,磁吸力更大。当细绳配合至螺栓末端时,铁块跌落,清理结束。与传统清洗液清洗的方式,细绳不可能完全将油污分离,细绳将油污刮下后螺纹表面依然残留一部分油脂,形成油膜,起到保护螺栓的作用,防止生锈。依靠飞轮的惯性使得螺栓旋转,能适应不同直径的螺栓,并且清理完成后能实现自动停车,通过细绳刮擦的方式清理油泥及异物,不会对螺栓造成损伤,也不会引起生锈,无需使用清洗剂,安全环保,纯机械结构,无需电能,造价低,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飞轮;2、旋钮;3、磁铁;4、轴承;5、刹车片;6、细绳;7、铁块;8、底座;9、内螺杆;10、t形孔;11、挤压块;12、压紧片;13、活塞杆;14、滑套;15、翘板;16、螺纹孔;17、螺栓;18、进给螺杆;19、螺母;2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飞轮进给式重力适应性螺栓清理装置,包括底座8,底座8上垂直固定立柱20,立柱20上端固定螺母19,螺母19内配合进给螺杆18,进给螺杆18内端同轴固定飞轮1,飞轮1上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将螺栓17垂直固定在飞轮1圆心位置,底座8上固定细绳6,细绳6端部固定铁块7,飞轮1内端面上固定磁铁3,细绳6绕过螺栓17后铁块7自然下垂。

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螺栓17固定在飞轮1中心位置,然后用力转动飞轮1,飞轮1能够储能并无需外力即可持续转动。飞轮1带动螺栓17转动,细绳6卡入螺栓17的螺纹内,随着螺栓17的转动,细绳6对螺纹内的油污进行清理。飞轮1转动也带动进给螺杆18转动,进而进给螺杆18在螺母19内进给,进而带动螺栓17进给。由于细绳6是卡在螺栓17螺纹内的,螺栓17在转动时细绳6相当于与螺栓17螺纹配合,那么细绳6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而细绳6下端位置是固定的,那么随着螺栓17的转动细绳6所匹配的螺纹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细绳6的脱落。而进给螺杆18带动螺栓17进给,使得细绳6的位置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进而防止细绳6脱落,保证清洁效果。飞轮1上的磁铁3在刚开始转动时会吸引铁块7,使得铁块7摆动,这样细绳6就对螺纹表面做刮擦动作,清理的更彻底。虽然随着螺栓17转动磁铁3离铁块7会越来越远,但是铁块7由于惯性会持续摆动,并且磁铁3对于铁块7的磁吸力依然存在,能够保证在整个清理过程中铁块7持续摆动。磁铁3可以选用钕铁硼磁铁3,磁吸力更大。当细绳6配合至螺栓17末端时,铁块7跌落,清理结束。

固定装置包括内螺杆9,在转盘中心位置设置t形孔10,内螺杆9竖直设置于t形孔10内,内螺杆9通过轴承4安装在t形孔10的上下两端,内螺杆9固定在轴承4内圈,轴承4外圈固定在t形孔10的上下两端内壁上,t形孔10内配合两挤压块11,两挤压块11上均固定压紧片12,两压紧片12的压紧面呈v形并且其压紧面弯折角度为120度,两压紧片12到转盘的圆心的距离相同,两挤压块11上均设置螺纹孔16,两螺纹孔16的螺纹旋向相反,挤压块11通过螺纹孔16与内螺杆9螺纹配合,内螺杆9上部同轴固定旋钮2,旋钮2位于t形孔10上部宽部。当旋转旋钮2来带动内螺杆9转动时,两挤压块11的进给方向和进给量相同,在稳固夹持螺栓17的同时能够保证螺栓17始终处于转盘的中心位置,当转盘转动时螺栓17自转而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保证细绳6清理工作的进行。两压紧片12的压紧面呈v形并且其压紧面弯折角度为120度,不仅适应各种尺寸的常规螺栓17螺头的六边形形状,而且还可以固定螺杆等螺纹部件。清理完成后,反向旋转旋钮2,两压紧片12松开,取下螺栓17。旋钮2位于t形孔10上部宽部,使得旋钮2突出于飞轮1外表面,方便操作旋转。

包括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翘板15,翘板15中部铰接在底座8上,形成杠杆,翘板15位于螺栓17下方并且其宽度大于螺栓17直径,细绳6端部固定在翘板15尾端,翘板15首端上铰接活塞杆13,活塞杆13配合在滑套14内,滑套14固定在立柱20上,活塞杆13顶端固定刹车片5,刹车片5的位置与飞轮1边缘位置对应。当细绳6搭在螺栓17上时,由于铁块7的自重翘板15尾端翘起,刹车片5不与飞轮1接触。当清理完成后,没有螺纹与细绳6配合,细绳6与螺栓17脱离,铁块7跌落在翘板15上,并使得翘板15首端翘起,进而使得刹车片5紧贴飞轮1边缘,使得飞轮1减速并最终停止。飞轮1的惯性是很大的,这样可以避免飞轮1持续旋转而使得进给螺杆18与螺母19脱离或者螺母19与飞轮1直接挤压在一起导致进给螺杆18损伤。清理完成后,拿下铁块7,使得刹车片5离开飞轮1,反向旋转飞轮1使其复位即可。另外,铁块7落下时的撞击声还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停止飞轮1。

细绳6直径小于螺栓17的螺距,这样细绳6才能卡入螺纹内,清理才能更彻底。

细绳6表面粗糙,清理效果好。

翘板15边缘设置缺口,细绳6端部固定阻挡物,直接将细绳6卡入缺口即可。铁块7上固定挂环,细绳6系在挂环上,这样方便更换细绳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