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冲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冲压装置及其冲压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的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钣金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领域及其广泛,深入到制造业的各个方面,板材成形主要通过冲压模具来实现,采用冲压工艺,具有轻度高、效率高、质量好、节约成本、节约材料和能源等一系列优点。
在冲压过程中,冲压件与工件常常发生错位,不能准确的作用在相应的位置,另外冲压过程中,冲压件容易发生晃动,工件也常常因受到冲压作用而发生偏移,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冲压装置,其具有准确冲压,并在冲压过程中,冲压件与工件不易发生晃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冲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两侧均一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套接有两个转动板,所述基座穿设有处于两个转动板之间的移动轴,所述基座设置有处于移动轴下方的固定块,所述移动轴贯穿固定块的端面并处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轴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始终处于固定块内,所述转动板远离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具,所述基座的上侧一体连接有两根倾斜杆,两根所述倾斜杆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冲压件,所述冲压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可朝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所述定位板设置有贯穿定位板且用于容纳倾斜杆的倾斜槽,所述冲压件包括有冲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冲压件,让冲压件朝基座的方向移动,两个定位板朝向基座方向移动后,两根倾斜杆将会相应地卡入倾斜槽内,由于倾斜杆的限制,两个定位板将会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冲压柱移动至基座处后,两个定位板将会处于冲压柱的周向,对冲压柱起到维稳的作用,将工件放置于模具的上方,在未冲压时,移动轴受到第一弹簧的作用而能够顶起两个转动板进而顶起模具,冲压柱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挤压工件进而带动处于工件下方的模具和转动板下降,接着带动移动轴下移进而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让移动轴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即转动板不受到冲压作用时,转动板将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这个过程中利用冲压柱与模具的配合即可实现冲压的目的,倾斜杆与倾斜槽的配合能够让冲压柱沿着预定的轨迹移动,提高精确度避免发生偏移,两个定位板在倾斜杆和倾斜槽的配合下将会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定位板相互靠近后,能够对冲压柱起到维稳的作用,避免冲压柱发生晃动。冲压柱向上升后,两个转动板将会在移动轴的作用下向上转动,从而抬高工件,使得冲压完成的工件不会黏附在模具的表面,方便工件的转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压件包括处于定位板一侧的冲压板,所述冲压板一体连接有处于定位板两侧的延伸板,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贯穿延伸板,所述限位螺栓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限位螺栓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延伸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定位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后,定位板将会带动限位螺栓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两个限位螺栓移动后,扭簧受到压缩,而让两个限位螺栓具有回复到原位的趋势,并且在限位螺栓的限制下,两个定位板只能横向反复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一体连接有多个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在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上,由传送带传输工件至模具处,传送带的凸块设置增强传送带的摩擦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预固定装置,所述预固定装置包括处于基座顶部且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连接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处于转动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被运输到模具的上方后,两个固定气缸均带动挤压块移动,当挤压块移动至与转动板的两侧且与转动板挤压后,挤压块能够增强转动板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相互朝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稳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装置包括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背离第二弹簧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定位板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定位板会带动第二弹簧移动,由于两个稳定装置受第二弹簧的作用而与冲压柱挤压,因此两个稳定装置将会挤压第二弹簧,处于冲压柱两侧的弧状板始终挤压冲压柱,维持冲压柱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冲压柱越靠近基座,冲压柱受到弧状板的挤压作用越强烈,减少冲压过程中的晃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的两侧一体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板设置有与第一容纳槽连通且用于容纳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移动后,第三弹簧受到压缩从而加强对第二连接杆的挤压,由于第二连接杆与滑动块为一体连接,因此与滑动块固定连接的弧状板对冲压柱的挤压作用将增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状板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空腔,所述弧状板的一侧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一体连接有处于空腔开口处的旋转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压柱下降的过程中,冲压柱与摩擦轮发生挤压,随着冲压柱的下降,摩擦轮将会绕着自身的轴心线转动,摩擦轮的转动将会带动旋转板转动,当旋转板转动后,空腔将不再处于封闭状态,空腔内可放置润滑油,当空腔不再封闭时,润滑油将顺着旋转板的外侧向下流动进而留到冲压柱的表面,从而起到润滑的目的,避免弧状板与冲压柱之间产生磨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高精冲压装置的冲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工件放置于传送带上并运输至模具上方;
步骤2:启动两个固定气缸带动挤压块移动至两个转动板的两侧,固定处于两个转动板上的工件;
步骤3:启动冲压件让冲压柱带动定位板下降直至倾斜杆卡入倾斜槽内;
步骤4:两个定位板相互靠近,利用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挤压作用,增强弧状板与挤压柱之间的挤压强度;
步骤5:利用冲压柱的下降挤压摩擦轮,将空腔内的润滑液流入冲压柱表面;
步骤6:挤压柱挤压两个转动板使两个转动板向下转动进而让移动轴向下移动直至挤压柱配合处于转动板上方的模具对工件进行挤压,此时即可完成冲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启动冲压件,让冲压件朝基座的方向移动,两个定位板朝向基座方向移动后,两根倾斜杆将会相应地卡入倾斜槽内,由于倾斜杆的限制,两个定位板将会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冲压柱移动至基座处后,两个定位板将会处于冲压柱的周向,对冲压柱起到维稳的作用,将工件放置于模具的上方,在未冲压时,移动轴受到第一弹簧的作用而能够顶起两个转动板进而顶起模具,冲压柱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挤压工件进而带动处于工件下方的模具和转动板下降,接着带动移动轴下移进而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让移动轴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即转动板不受到冲压作用时,转动板将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这个过程中利用冲压柱与模具的配合即可实现冲压的目的,倾斜杆与倾斜槽的配合能够让冲压柱沿着预定的轨迹移动,提高精确度避免发生偏移,两个定位板在倾斜杆和倾斜槽的配合下将会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定位板相互靠近后,能够对冲压柱起到维稳的作用,避免冲压柱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基座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滑动块、第一连接杆和弧状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固定板;3、固定轴;4、转动板;5、移动轴;6、固定块;7、第一弹簧;8、模具;9、倾斜杆;10、定位板;11、倾斜槽;12、冲压柱;13、冲压板;14、延伸板;15、限位螺栓;16、扭簧;17、传送带;18、凸块;19、固定气缸;20、挤压块;21、第一容纳槽;22、第二弹簧;23、滑动块;24、第一连接杆;25、弧状板;26、第二连接杆;27、第二容纳槽;28、第三弹簧;29、空腔;30、摩擦轮;31、旋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精冲压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一体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垂直于基座1设置,所述固定板2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固定轴3垂直于固定板2设置,所述固定轴3套接有两个转动板4,转动板4可绕着固定轴3的轴心线转动,所述基座1穿设有处于两个转动板4之间的移动轴5,移动轴5与固定轴3垂直设在,移动轴5可沿着自身的轴心线上下移动,所述基座1设置有处于移动轴5下方的固定块6,所述移动轴5贯穿固定块6的端面并处于固定块6的内部,移动轴5的一部分始终处于固定块6的内部,因此当移动轴5的下端移动至固定块6的上端后,移动轴5将无法继续移动,所述固定块6内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与移动轴5抵接,所述第一弹簧7始终处于固定块6内,所述转动板4远离固定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具8,所述基座1的上侧一体连接有两根倾斜杆9,两根所述倾斜杆9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冲压件,所述冲压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定位板10,两个所述定位板10可朝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所述定位板10设置有贯穿定位板10且用于容纳倾斜杆9的倾斜槽11,所述冲压件包括有冲压柱12。
所述冲压件包括处于定位板10一侧的冲压板13,所述冲压板13一体连接有处于定位板10两侧的延伸板14,所述定位板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5,所述限位螺栓15贯穿延伸板14,限位螺栓15与定位板1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栓15套接有扭簧16,所述扭簧16的一端与限位螺栓15连接,所述扭簧16的另一端与延伸板14固定连接。
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7,所述传送带17的表面一体连接有多个凸块18。
还包括有预固定装置,所述预固定装置包括处于基座1顶部且与基座1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气缸19,所述固定气缸19连接有挤压块20,两个所述挤压块20处于转动板4的两侧。
所述定位板10相互朝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1,第一容纳槽21的开口朝向冲压柱12,所述第一容纳槽21内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第一容纳槽2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与稳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装置包括与第二弹簧22固定连接的滑动块23,所述滑动块23背离第二弹簧22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状板25。
所述滑动块23的两侧一体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6,所述定位板10设置有与第一容纳槽21连通且用于容纳第二连接杆26的第二容纳槽27,所述第二容纳槽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8,所述第三弹簧28与第二连接杆26固定连接。
所述弧状板25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空腔29,所述弧状板25的一侧设置有摩擦轮30,摩擦轮30可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所述摩擦轮30一体连接有处于空腔29开口处的旋转板31。旋转板31可朝外或朝内转动。
一种使用高精冲压装置的冲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工件放置于传送带17上并运输至模具8上方;
步骤2:启动两个固定气缸19带动挤压块20移动至两个转动板4的两侧,固定处于两个转动板4上的工件;
步骤3:启动冲压件让冲压柱12带动定位板10下降直至倾斜杆9卡入倾斜槽11内;
步骤4:两个定位板10相互靠近,利用第二弹簧22和第三弹簧28的挤压作用,增强弧状板25与挤压柱之间的挤压强度;
步骤5:利用冲压柱12的下降挤压摩擦轮30,将空腔29内的润滑液流入冲压柱12表面;
步骤6:挤压柱挤压两个转动板4使两个转动板4向下转动进而让移动轴5向下移动直至挤压柱配合处于转动板4上方的模具8对工件进行挤压,此时即可完成冲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