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9660发布日期:2020-06-05 23:2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加工件在进行钻孔前通过夹紧块对加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划线打中心眼后使用钻孔设备正对中心位置进行钻孔,同样对加工件侧面进行钻孔时先划线再钻孔,增加了加工时间的消耗,若在钻孔后要对加工件钻孔处进行内螺纹加工,则需要重新进行定位,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也不能保证加工位置的一致性,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包括加工机体,所述加工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加工腔,所述加工腔内固设有能够夹紧加工件的夹具箱,所述夹具箱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一内的左右两侧螺纹相反的螺纹杆一,所述夹具箱包括左右位置对称的设有与螺纹杆一螺纹连接的活动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块上的能够左右夹紧加工件的夹紧块,所述加工腔下侧设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内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夹具箱固定连接的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下侧固设有十字型转盘,所述十字型转盘内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内滑动安装有摆杆轴一,所述摆杆轴一下侧铰接设有摆杆一,所述摆杆一下侧铰接设有摆杆轴二,所述摆杆轴二下侧铰接设有摆杆二,所述摆杆二下侧铰接设有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二内的摆杆轴三,所述加工腔右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导滑槽一,所述导滑槽一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安装在所述导滑槽一内的滑动块一,所述滑动块一内设有活塞腔一,所述活塞腔一内滑动安装有推块一,所述推块一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左侧最末端固设有能够将加工件侧面进行钻孔加工的钻头,所述加工腔前侧设有开口向后的导滑槽二,所述导滑槽二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三,所述螺纹杆三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安装在所述导滑槽二内的滑动块二,所述滑动块二内设有活塞腔二,所述活塞腔二内滑动安装有推块二,所述推块二内转动安装有能够将加工件侧面钻孔加工内螺纹的丝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摆杆一下侧铰接设有摆杆轴四,所述摆杆轴四下侧铰接设有摆杆三,所述摆杆三下侧铰接设有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二内的固定杆,所述摆杆轴三下侧位于所述加工机体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螺纹杆一左侧位于所述夹具箱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二,左侧的所述活动块与所述螺纹杆一左侧螺纹连接,右侧的所述活动块与所述螺纹杆一右侧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螺纹杆二下侧位于所述加工机体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三,所述转动轴二右侧位于所述推块一内动力连接有电机四,所述推块一右侧固设有活塞杆一,所述活塞杆一右侧固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塞腔一内的活塞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螺纹杆三下侧位于所述加工机体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五,所述丝锥前侧位于所述推块二内动力连接有电机六,所述推块二右侧固设有活塞杆二,所述活塞杆二右侧固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塞腔二内的活塞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左右螺纹相反的螺纹杆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活动块相互靠近,实现夹紧加工件的目的,通过螺纹传动实现钻孔位置的调整,并通过气缸推动钻头靠近加工件,同时通过摆杆轴与导轨槽的滑动配合,实现夹紧箱间歇性转动四分之一个圆,从而使钻孔完成后的加工件转动至螺纹加工位置,实现钻孔后快速加工内螺纹的目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自动钻孔加工设备,包括加工机体11,所述加工机体1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加工腔12,所述加工腔12内固设有能够夹紧加工件的夹具箱25,所述夹具箱25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一26内的左右两侧螺纹相反的螺纹杆一27,所述夹具箱25包括左右位置对称的设有与螺纹杆一27螺纹连接的活动块29、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块29上的能够左右夹紧加工件的夹紧块28,所述加工腔12下侧设有空腔二45,所述空腔二45内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夹具箱25固定连接的转动轴一31,所述转动轴一31下侧固设有十字型转盘34,所述十字型转盘34内设有导轨槽32,所述导轨槽32内滑动安装有摆杆轴一33,所述摆杆轴一33下侧铰接设有摆杆一35,所述摆杆一35下侧铰接设有摆杆轴二39,所述摆杆轴二39下侧铰接设有摆杆二36,所述摆杆二36下侧铰接设有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二45内的摆杆轴三37,所述加工腔12右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导滑槽一13,所述导滑槽一13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二20,所述螺纹杆二20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安装在所述导滑槽一13内的滑动块一21,所述滑动块一21内设有活塞腔一18,所述活塞腔一18内滑动安装有推块一24,所述推块一24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二16,所述转动轴二16左侧最末端固设有能够将加工件侧面进行钻孔加工的钻头15,所述加工腔12前侧设有开口向后的导滑槽二46,所述导滑槽二46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三47,所述螺纹杆三47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安装在所述导滑槽二46内的滑动块二48,所述滑动块二48内设有活塞腔二52,所述活塞腔二52内滑动安装有推块二50,所述推块二50内转动安装有能够将加工件侧面钻孔加工内螺纹的丝锥5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杆一35下侧铰接设有摆杆轴四40,所述摆杆轴四40下侧铰接设有摆杆三41,所述摆杆三41下侧铰接设有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二45内的固定杆42,所述摆杆轴三37下侧位于所述加工机体11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一38,若要将夹具箱25旋转四分之一个圆,则启动电机一38带动摆杆轴三37转动,从而带动摆杆二36转动,通过铰接配合带动摆杆一35摆动,从而使沿导轨槽32进行右上方空腔二45度往复摆动,继而带动十字型转盘34转动,实现了摆杆二36转动一圈带动摆杆一35摆动一次从而带动十字型转盘34转动四分之一个圆的目的。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一27左侧位于所述夹具箱25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二30,左侧的所述活动块29与所述螺纹杆一27左侧螺纹连接,右侧的所述活动块29与所述螺纹杆一27右侧螺纹连接,若要将加工件夹紧固定,则启动电机二30带动螺纹杆一27转动,通过螺纹传动带动左右两侧的活动块29相互靠近,从而夹紧位于左右两侧的夹紧块28之间的加工件,实现夹紧加工件的目的。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二20下侧位于所述加工机体11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三22,所述转动轴二16右侧位于所述推块一24内动力连接有电机四17,所述推块一24右侧固设有活塞杆一23,所述活塞杆一23右侧固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塞腔一18内的活塞一19,若要将加工件侧面进行钻孔,则启动电机三22带动螺纹杆二20转动,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滑动块一21向上滑动,从而调整钻孔位置,通过压缩活塞腔一18内空气带动活塞一19推动推块一24向左滑动,从而使转动轴二16伸入加工腔12内并靠近加工件,同时启动电机四17带动转动轴二16转动,从而实现对加工件表面钻孔的目的。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三47下侧位于所述加工机体11内动力连接有电机五49,所述丝锥55前侧位于所述推块二50内动力连接有电机六54,所述推块二50右侧固设有活塞杆二53,所述活塞杆二53右侧固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塞腔二52内的活塞二51,若要将加工件侧面钻孔处加工内螺纹,则启动电机五49带动螺纹杆三47转动,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滑动块二48向上滑动,从而调整加工位置,通过压缩活塞腔二52内空气带动活塞二51推动推块二50向后滑动,从而使丝锥55伸入加工腔12内并靠近加工件,同时启动电机六54带动丝锥55转动,从而实现对加工件侧面钻孔处加工内螺纹的目的。

初始状态时,滑动块一21位于导滑槽一13下侧最末端,活塞一19位于活塞腔一18右侧最末端,滑动块二48位于导滑槽二46下侧最末端,活塞二51位于活塞腔二52前侧最末端,左右两侧的活动块29靠近夹具箱25内壁。

当需要对加工件进行钻孔时,通过启动电机二30带动左右两侧的夹紧块28夹紧加工件,同时通过启动电机三22带动滑动块一21向上滑动调整钻孔位置,通过压缩活塞腔一18内空气推动推块一24向左滑动靠近加工件,并启动电机四17带动钻头15转动,从而对加工件侧面进行钻孔,当钻孔完成后,启动电机一38带动摆杆二36转动,从而带动摆杆一35沿导轨槽32摆动,继而使十字型转盘34顺时针转动四分之一个圆,从而使滑动块二48正对钻孔加工位置,启动电机五49带动滑动块二48向上滑动调整加工位置,同时压缩活塞腔二52内空气带动推块二50向后滑动,使丝锥55靠近钻孔处,通过启动电机六54带动丝锥55转动,从而实现钻孔位置加工内螺纹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左右螺纹相反的螺纹杆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活动块相互靠近,实现夹紧加工件的目的,通过螺纹传动实现钻孔位置的调整,并通过气缸推动钻头靠近加工件,同时通过摆杆轴与导轨槽的滑动配合,实现夹紧箱间歇性转动四分之一个圆,从而使钻孔完成后的加工件转动至螺纹加工位置,实现钻孔后快速加工内螺纹的目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