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8018发布日期:2020-08-14 17:1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脚螺栓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地脚螺栓进行生产时,对其进行的折弯步骤是采用的人工进行,需要人工将烧红的地脚螺栓原料放置在钢架之间,然后转动地脚螺栓对其进行折弯,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且在折弯的过程中烧红的原料对人体的危险性很大,并且在对烧红的原料进行折弯时的速度需要快,否则原料温度降低将导致原料的折弯性降低,导致产品的报废。

鉴于上述缺点,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的对地脚螺栓进行折弯、折弯过程危险性小的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来克服目前存在的折弯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折弯过程危险性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折弯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折弯过程危险性大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的对地脚螺栓进行折弯、折弯过程危险性小的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连接架,机架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侧设有送料箱,送料箱内设有导向筒;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于机架上近送料箱一侧位置上;第一扭转装置,第一扭转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另一侧,第一扭转装置用于对地脚螺栓进行第一级折弯;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设于机架上近第一支撑架一侧位置上;第二扭转装置,第二扭转装置设于第二支撑架另一侧,第二扭转装置用于对地脚螺栓进行第二级折弯;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设于机架上远离送料箱一侧位置上;扭转辅助组件,扭转辅助组件设于第三支撑架上,扭转辅助组件用于对第二扭转装置进行辅助;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于连接架之间,且动力装置与第一扭转装置和第二扭转装置连接,动力装置用于提供折弯的动力。

可选地,第一扭转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设于第一支撑架远离机架一侧位置上,第一支撑座数量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座内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臂;第一折弯轮,第一折弯轮设于第一旋转臂另一侧之间;第一带传动组件,第一带传动组件设于一组第一旋转臂和动力装置之间。

可选地,第二扭转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设于第二支撑架远离机架一侧位置上,第二支撑座数量至少两个,第二支撑座内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臂;第二折弯轮,第二折弯轮设于第二旋转臂另一侧之间;第二带传动组件,第二带传动组件设于一组第二旋转臂和动力装置之间。

可选地,扭转辅助组件包括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设于第三支撑架一侧,第一导套数量至少两个且对称分布,第一导套内均套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一导套之间均设有第一弹性件;弧形板,第一导轨之间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为一侧开有三角槽的结构。

可选地,动力装置包括有转轴,转轴转动式连接在连接架之间,转轴上设有旋转环,减速电机设于机架壁上,且减速电机与转轴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第一齿带,第一齿带设于旋转环外周一侧,第二齿带设于旋转环上另一侧;安装板,安装板设于机架壁上,安装板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第一带传动组件设于第一转杆和第一旋转臂上,第一转杆上设有第一圆齿轮,第一圆齿轮与第二齿带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可以啮合;第二转杆,第二转杆转动式设于安装板另一侧,机架近第二带传动组件一侧位置上转动式设有传动杆,第二转杆和传动杆上均设有第二圆齿轮,第二圆齿轮数量为三个,在第二转杆上设有两个,在传动杆上设有一个,第二转杆上的一个第二圆齿轮与第一齿带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可以啮合,另外两个第二圆齿轮保持啮合,第二带传动组件设于传动杆和第二旋转臂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有撤出装置,撤出装置包括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设于机架上远离支撑杆一侧位置上,第二导套内套装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二导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移动架,第二导轨上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有拉杆,弧形板上开有空槽,拉杆位于空槽内;移动杆,移动架另一侧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另一侧设有接触块;弧形架,旋转环上另一侧设有弧形架,弧形架可以与接触块接触。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为直弹簧。

可选地,第一带传动组件和第二带传动组件为皮带传动。

可选地,齿轮传动组件为锥齿轮传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采用旋转环的旋转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折弯轮和第二折弯轮进行运动,独立对地脚螺栓原料进行折弯的方式,能够使地脚螺栓原料的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并且提高折弯速度和效率,避免人工进行发生的危险。

2、通过采用拉杆对折弯完成的地脚螺栓进行拉出的方式,能够使地脚螺栓的加工过程方便程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扭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扭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扭转辅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弧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动力装置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动力装置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_机架,2_连接架,3_支撑杆,4_送料箱,5_导向筒,6_第一支撑架,7_第一扭转装置,8_第二支撑架,9_第二扭转装置,10_第三支撑架,11_扭转辅助组件,12_动力装置,71_第一支撑座,72_第一旋转臂,73_第一折弯轮,74_第一带传动组件,91_第二支撑座,92_第二旋转臂,93_第二折弯轮,94_第二带传动组件,111_第一导套,112_第一导轨,113_第一弹性件,114_弧形板,121_转轴,122_旋转环,123_减速电机,124_齿轮传动组件,125_第一齿带,126_第二齿带,127_安装板,128_第一转杆,129_第一圆齿轮,1210_第二转杆,1211_传动杆,1212_第二圆齿轮,13_撤出装置,131_第二导套,132_第二导轨,133_第二弹性件,134_移动架,135_拉杆,136_空槽,137_移动杆,138_接触块,139_弧形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地脚螺栓自动化折弯机,如图1-3所示,包括有机架1、连接架2、支撑杆3、送料箱4、导向筒5、第一支撑架6、第一扭转装置7、第二支撑架8、第二扭转装置9、第三支撑架10、扭转辅助组件11和动力装置12,具体为:

机架1中部连接有连接架2,机架1右侧上方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侧连接有送料箱4,送料箱4内转动式连接有导向筒5,机架1上侧右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架6,第一支撑架6上设有第一扭转装置7,机架1上侧中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8上设有第二扭转装置9,机架1上侧左方连接有第三支撑架10,第三支撑架10上设有扭转辅助组件11,连接架2之间设有动力装置12。

该实施例在具体操作时,当需要对地脚螺栓进行折弯时,可以将地脚螺栓原料通过送料箱4向左移动,导向筒5将对原料进行导向,并使原料向左移动至所需折弯的长度,在原料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原料将通过扭转辅助组件11,使原料处于扭转辅助组件11后方,此时可以开启动力装置12,动力装置12将先带动第一扭转装置7进行工作,第一扭转装置7将进行顺时针旋转,动力装置12将带动第一扭转装置7对原料进行小角度的折弯,此时原料末端被折弯,使原料通过扭转辅助组件11,此时扭转辅助组件11将会进行复位,当第一扭转装置7使原料小角度折弯后,动力装置12将带动第二扭转装置9进行工作,第二扭转装置9将进行逆时针旋转,使第二扭转装置9对原料进行大角度折弯,第二扭转装置9将原料通过扭转辅助组件11进行大角度的折弯,使原料被折弯成地脚螺栓,此时可以将加工好的原料地脚螺栓从该设备中取出,当动力装置12工作完一个周期,动力装置12将进行自动复位,在动力装置12自动复位的过程中,动力装置12将带动第一扭转装置7和第二扭转装置9进行复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9所示,第一扭转装置7包括有第一支撑座71、第一旋转臂72、第一折弯轮73和第一带传动组件74,具体为:

第一支撑架6上侧左方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座71,第一支撑座71内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旋转臂72,第一旋转臂7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折弯轮73,后侧第一旋转臂72传动轴与动力装置12之间连接有第一带传动组件74。

该实施例在具体操作时,当动力装置12运行时,动力装置12将通过第一带传动组件74带动第一旋转臂72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折弯轮73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一折弯轮73对原料进行小角度折弯,当动力装置12进行复位时,动力装置12将通过第一带传动组件74带动第一折弯轮73进行复位。

第二扭转装置9包括有第二支撑座91、第二旋转臂92、第二折弯轮93和第二带传动组件94,具体为:

第二支撑架8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座91,第二支撑座91内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旋转臂92,第二旋转臂9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折弯轮93,后侧第二旋转臂92的传动轴与动力装置12之间连接有第二带传动组件94。

该实施例在具体操作时,当动力装置12运行时,动力装置12将通过第二带传动组件94带动第二旋转臂92进行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二折弯轮93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折弯轮93对原料通过扭转辅助组件11进行大角度折弯,当动力装置12进行复位时,动力装置12将通过第二带传动组件94带动第二折弯轮93进行复位。

扭转辅助组件11包括有第一导套111、第一导轨112、第一弹性件113和弧形板114,具体为:

第三支撑架10右侧上方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组第一导套111,第一导套111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轨112,第一导轨112与第一导套11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13,第一导轨112内侧之间连接有弧形板114,弧形板114为中部后侧开有三角槽的结构。

该实施例在具体操作时,当原料向左移动时,原料将通过弧形板114后侧的三角槽,从而使弧形板114向前侧移动,弧形板114通过第一导套111向前侧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113进入受力状态,当原料受第一折弯轮73的作用进行小角度折弯后,原料将脱离与弧形板114的接触,使第一弹性件113恢复,从而带动弧形板114向后侧移动进行复位,当第二折弯轮93对原料进行大角度折弯时,第二折弯轮93将通过弧形板114的外周形状对原料进行大角度折弯。

动力装置12包括有转轴121、旋转环122、减速电机123、齿轮传动组件124、第一齿带125、第二齿带126、安装板127、第一转杆128、第一圆齿轮129、第二转杆1210、传动杆1211和第二圆齿轮1212,具体为:

连接架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121,转轴121上连接有旋转环122,机架1的上侧壁前侧连接有减速电机123,减速电机123与转轴121之间连接有齿轮传动组件124,旋转环122外周前侧连接有第一齿带125,旋转环122外周中部连接有第二齿带126,机架1上侧壁中部连接有安装板127,安装板127下侧右方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128,第一带传动组件74连接在第一转杆128和后侧第一旋转臂72的传动轴之间,第一转杆128前侧连接有第一圆齿轮129,第一圆齿轮129可以与第二齿带126啮合,安装板127下侧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杆1210,机架1后侧中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1211,第二转杆1210的前后两端和传动杆1211上均连接有第二圆齿轮1212,第二转杆1210前侧的第二圆齿轮1212与第一齿带125可以啮合,后方两个第二圆齿轮1212之间保持啮合,第二带传动组件94连接在传动杆1211和后方第二旋转臂92的传动轴之间。

该实施例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启动减速电机123,减速电机123通过齿轮传动组件124带动旋转环122进行逆时针旋转,旋转环122将带动第一齿带125和第二齿带126进行逆时针旋转,当第二齿带126旋转至与第一圆齿轮129啮合时,第二齿带126将带动第一圆齿轮129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第一圆齿轮129带动第一转杆128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一转杆128通过第一带传动组件74带动第一旋转臂72顺时针旋转,从而对原料进行小角度的折弯;当第二齿带126旋转至不与第一圆齿轮129啮合时,第一齿带125将旋转至与其啮合的第二圆齿轮1212啮合,从而带动传动杆1211进行逆时针旋转,从而使传动杆1211通过第二带传动组件94带动第二旋转臂92进行逆时针旋转,当减速电机123带动旋转环122旋转一周后,减速电机123将带动旋转环122顺时针旋转,从而使旋转环122带动第一旋转臂72和第二旋转臂92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可以关闭减速电机123。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6、图8-9所示,还包括有撤出装置13,撤出装置13包括有第二导套131、第二导轨132、第二弹性件133、移动架134、拉杆135、移动杆137、接触块138和弧形架139,具体为:

撤出装置13设于机架1上左侧,撤出装置13用于对折弯完成的地脚螺栓进行取出,避免其与弧形板114接触紧密难以取出的弊端,旋转环122外周后侧连接有弧形架139,机架1上侧左方连接有第二导套131,第二导套13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轨132,第二导轨132左部与第二导套131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133,第二导轨132上连接有移动架134,移动架134上侧连接有拉杆135,弧形板114下侧开有空槽136,拉杆135伸进空槽136内,移动架134左侧连接有移动杆137,移动杆137下侧连接有接触块138,旋转环122外周后侧连接有弧形架139,弧形架139可以与接触块138接触。

该实施例在具体操作时,当旋转环122带动第一齿带125和第二齿带126均旋转不与第二圆齿轮1212和第一圆齿轮129啮合时,弧形架139将旋转至与接触块138进行接触,从而使弧形架139带动接触块138向左移动,接触块138将带动移动杆137和移动架134向左移动,移动架134通过第二导套131向左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133将进入受力状态,移动架134将带动拉杆135向左移动,从而使拉杆135拉动地脚螺栓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使地脚螺栓能够方便的取出,当旋转环122带动弧形架139旋转至不与接触块138接触时,第二弹性件133将进行复位,从而带动第二导套131和移动架134向右移动进行复位,从而带动拉杆135向右移动进行复位,从而带动移动杆137和接触块138进行复位。

进一步说明,第一弹性件113和第二弹性件133为直弹簧。

进一步说明,第一带传动组件74和第二带传动组件94为皮带传动。

进一步说明,齿轮传动组件124为锥齿轮传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